可是在他退休以後,他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立馬就宣布倒閉了,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吉卜力工作室有一個說法,就是宮崎駿這種不計成本的手動繪畫展示大量宏偉場景,這樣的創作方式是非常消耗成本,而宮崎駿一旦不領銜創作可能票房都收不回來,原因就是宮崎駿退休,而他原先的冒險主義思路沒有人繼承了。
宮崎駿的家族在日本很顯赫,家族主要就是從事飛機產業,宮崎飛機是當時一個品牌。這一點在宮崎駿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我們會發現宮崎駿的電影裡有大量的飛機場景。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開山之作《風之谷》裡面設計一個小巧的滑翔機,小女孩站在上面能飛;
再比如《天空之城》就是空中發生的事,海盜有強大的航空母艦,各種飛機可以升起落下,龍貓十二條腿可以變成飛機在天上飛。喜歡飛機的往往都是冒險家,宮崎駿就非常喜歡飛機,而且喜歡的是那種活塞式螺旋槳式的飛機,宮崎駿夢想著造各種各樣的飛機在天上飛,直到他的最後一部作品《起風了》的主人公是以他爸爸為原型的一個飛機設計師。
有人說宮崎駿家裡這麼有錢,那畢業以後就回自己家裡幹唄,其實我們可能理解不了,任何一個冒險家都不願意子承父業。家族企業有個特點就是繼承人剛進去,不可能讓你展示那些新東西,要按照原先企業的規矩按部就班,你來了以後要先慢慢適應企業,適應了之後再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所以世界上基本所有的家族企業繼承人都要先適應企業文化,而這對一個冒險家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不能容忍的,天底下的冒險家沒有一個是子承父業的。
因此宮崎駿是堅決不進家族企業,他喜歡動畫,就進入了當時日本最大的動畫公司東映動畫公司,這個公司我們說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我們說幾部東映動畫公司的作品你就知道了,例如《聰明的一休》、《花仙子》、《七龍珠》、《美少女戰士》、《灌籃高手》、《海賊王》,這些年出名的日本動畫都是東映公司做的。
一個這麼成功的公司,宮崎駿進去也是基層做起按照公司的規則行事,沒有很快展示自己才華。這時遇到了他一生的搭檔高畑勳,高畑勳是一個很優秀的動畫導演,其實很多宮崎駿的作品都是高畑勳的作品,只不過因為宮崎駿是工作室創作的領袖而已。
倆人的組合不僅僅是一生的搭檔,而且高畑勳的出現還給了宮崎駿一個獨立創業的機會,因為當時宮崎駿肚子裡很多想法,覺得東映動畫公司太保守,很多地方需要突破,自己的冒險主義想法沒有施展的餘地。不久機遇來了,有一家出版集團叫德間書店,我們看宮崎駿的動漫作品,書底下往往有一行字「德間書店」,它不是一個書店,而是一個出版集團。德間書店旗下有一款雜誌,這個雜誌很關注動畫產業,有一個主編叫鈴木敏夫,也是後來吉卜力工作室的社長,宮崎駿和他也是合作了大半輩子。
有一天鈴木敏夫去東映公司拜訪新銳動畫導演高畑勳,結果那天高畑勳很忙就和鈴木說我有個朋友叫宮崎駿,他很有才華和我的想法也很相似,你可以採訪他。宮崎駿當時寂寂無名,趕上有一個雜誌社採訪他,他就給人講自己的動畫理念,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天,就把鈴木敏夫給給說迷糊了,覺得宮崎駿難得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感覺這就是未來動畫電影的發現思路。因此鈴木敏夫回去之後就在考慮,能不能組建一個動畫公司能讓宮崎駿這樣有才華的年輕人有一個發展的機會。
把高畑勳也拉出來,三人合作一起做公司,鈴木就把這想法跟德間書店的大老闆匯報了,德間書店的老闆也是個冒險家,他聽說有這麼一個年輕人非常開心,就批准了鈴木的想法,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宮崎駿拍出了他的開山之作《風之谷》。
宮崎駿拍的動畫電影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冒險家的思維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導演如果拿到人生的第一筆投資,一定會竭盡全力就怕賠了,賠了以後誰給我投資啊?就怕沒有再次拍電影的機會,這是正常的思路,而宮崎駿不是這樣的人,他接到投資以後不管是賺還是賠,我就要實現我的理想,即便是電影拍出來賺錢了他也不在乎錢怎麼分,所以任何一個冒險家,最喜歡的是我能不能幹成我的事,這事是不是我來幹的,宮崎駿就帶著這樣的思路開始自己的動畫之旅。
那麼為什麼說他的動畫和別人不一樣呢?他的冒險主義表達的是什麼呢?我們首先要分析一下動畫電影,動畫的主要成本不是明星大腕、大場面,它的主要成本在畫的過程,創作過程,比如大海波浪、複雜的運動場面、氣勢恢宏的自然景觀這都需要特別細膩的筆觸,創作起來特別費事,所以很多動畫電影都避免這些。
我們看《灌籃高手》、《足球小子》等等多採用俯拍或者仰拍,因為給人物特寫容易,而且躲開了他背後的背景,多數鏡頭都是這樣給,而且很多背景都是固定不動或者循環的,這樣解決了複雜背景的問題從而節約成本。
可是宮崎駿偏偏不這樣幹,他就要展示宏偉的大自然景觀,大江大河大山大川,而且人物的背景一定是遼闊的高原、天空,複雜的城堡等等。就單單這一點就比其他電影成本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另外一般的動畫電影都是給孩子看的居多,頂多加點教育意義帶著家長一起看看,而宮崎駿的動畫卻主要是給成年人看的,所以他會加上對戰爭的思考,對環境保護的意義,人間友愛的意義是什麼、社會制度的構架到底在哪裡?屬於成年人思考的哲學、經濟、政治範疇的東西,這幾點之前是動畫電影的大忌,而宮崎駿卻一馬平川的踏過去了,他就要這麼玩。
再就是一般的動畫音樂都是輕巧、放鬆、歡快的,而宮崎駿用了一個藉藉無名的音樂人久石讓,中國導演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都是請久石讓配樂的,現在久石讓的音樂在世界上是得享大名。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鈴木敏夫作為一個冒險家幫助宮崎駿建立了吉卜力工作室;高畑勳也是個冒險家,願意幫著他實現電影;久石讓同樣在音樂領域是個冒險主義者敢於嘗試各種風格;再加上瘋狂的宮崎駿,這麼一群在當時看來是瘋子的人湊到了一起,成就了動畫王國。
以後宮崎駿年齡大了要退休了,他有心絞痛,承擔不了那麼大的創作量,他一下去整個工作室主心骨就沒了,現在的吉卜力工作室主要是靠著吃老本的一些版權,原來的創作室已經解散了,所以現在的日本動畫電影最高代表已經沒了,後上來這些人沒有能力繼承宮崎駿這種冒險思路,為什麼宮崎駿是天才,因為後人無法複製他的思路。所以一個冒險家他成功了,他的成功雖然是一個成功模式,但是這依然是別人難以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