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杜拉克|20世紀20年代先鋒電影女性導演代表人物

2021-01-11 賞影貓女

電影往往被世人認為是男人為主導的領域,就如同當年建築設計領域被認定為以男人為主的創作世界,直到「紙上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榮獲建築界奧斯卡——普利茲克獎,女性設計師鋒芒畢露,在男性領域佔了一席之地。同樣的,在電影界有很多女性導演用她們敏銳的觸覺、獨特的視野、尖銳的話題開創了一條康莊大道,例如有我們較為熟悉的許鞍華、徐靜蕾、張艾嘉等。

歷史上不可遺忘的女導演——謝爾曼·杜拉克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歷史上一位先鋒電影先驅者,20世紀20年代法國女導演——謝爾曼·杜拉克。

謝爾曼·杜拉克

杜拉克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她未進入電影界前是名記者,這個職業讓她有著與其他女性不一樣的感官探索能力,她很早就看中電影這個媒介,認為電影是一種表現手段,而不僅僅是一種謀生工具,她這種觀點在當時是較為先進,因此註定了她實驗性及超現實主義的電影表現方式。

杜拉克早期作品可歸為「印象主義」電影,法國印象主義電影是由電影俱樂部創始人路易·德呂克為中心形成的一種電影流派,而杜拉克當時也是電影俱樂部的活躍成員,並且是極為少數的女性成員。

一班志同道合的有天賦的影像創作者聚在一起總會有不少火花發生,而印象主義電影特點是對光的運用,帶著一種印象派畫家的感覺。在這時期杜拉克較為出名的作品是《西班牙的節日》(1919年)。

而真正讓杜拉克成為耀眼的導演就則從她「先鋒派」時期的作品開始。

女權先鋒電影——《微笑的布迪夫人》

《微笑的布迪夫人》是杜拉克1923年的作品,該作品被認為是探索女性權利最早的電影之一。電影講述了一位不愛甚至說極為討厭自己丈夫的女人,如何在身心摧殘下努力掙脫丈夫的枷鎖的故事。杜拉克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和「緩慢」拉長式鏡頭來突顯女主角眼中丈夫的醜惡形象,並且用丈夫愛玩自殺遊戲這一點帶出女主角想謀殺丈夫的意圖。

放大鏡凹凸效果將丈夫的形象醜陋化

這部作品中並沒有花太多的片段來形容布迪夫人是因為什麼事情才如此厭惡自己的丈夫,但從丈夫對待她心愛的鋼琴、無視她的愛好、粗言穢語等行為就令觀眾看得出布迪夫人如同一隻金絲雀那樣,被丈夫牢牢地捆死在手中。

在該片中,杜拉克充分利用其作為藝術家的「前衛手段」,利用「慢鏡頭」將時間「放大」,以表現布迪夫人與夢中情人幽會的美妙情景;利用「快鏡頭」將時間「縮小」,以表現布迪夫人在幻覺中企圖將可恨的丈夫殺死。借用這部影片杜拉克開闢了電影對心理的和內心的描寫手法。

在電影領域,多位影評人給予《微笑的布迪夫人》作為「先鋒電影」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裡面利用多種不同物品的特寫來代表人物內心的活動,例如鋼琴、花瓶、鏡子、鈴鐺等,除了物品之外,杜拉克用多種角度和鏡子的反射效果來將布迪夫人五官表情全鎖在一點上,一個鏡頭多層角度。

多角度的效果強化人物心理

片末布迪夫人打算用槍了解自己,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女性地位較為低下,雖然這部影片是以女權主義為題,但最終布迪夫人還是沒有擺脫丈夫的枷鎖,有的僅僅是精神上的逃避,而丈夫最後緊緊抱著一臉生無可戀的布迪夫人哭訴著自己不能沒有她,否則無法活下去。回想布迪先生對布迪夫人的各種行為控制,我認為他所謂的「愛」其實就是導演想表達的「大男人主義」及「思想綁架」。

看看布迪夫人那雙無神的眼睛

關於男人的這種心理控制,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仍存在著,社會的進步依然,但有些東西還是百年不變。

片末,布迪夫人跟自己丈夫漫步在大街上,看上去一片歲月安好,但其實才是令人心疼的結果,因為布迪夫人還是無法改變現狀,這種婚姻生活很值得我們反思。

超現實主義代表作品——《貝殼與僧侶》

《貝殼與僧侶》(1928年)是謝爾曼·杜拉克最為盛名的作品,也是因為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電影界的女性地位,這部影片由於在當時尺度較大,並且存在對神職人員的負面形象和反宗教傾向,一度被禁止公映。這部作品通過一名僧侶對性、欲望的幻想,遊擺在自己神職身份中不斷掙扎的過程,最終一切都化為烏有,「本是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貝殼與僧侶》官方海報

這部作品與《微笑的布迪夫人》相比更加隱晦,裡面運用大量僧侶的奇特幻想來表達自己如何迷戀上一名將軍的夫人,並且他通過在懺悔屋中不斷窺探將軍夫人,甚至產生多種情慾幻想。

其實我認為這部作品並不能以某個職業身份來放大,而是對社會上人的虛偽做出了一種很好的表現,到底有多少人是帶著面具生活著呢?表面上彬彬有禮甚至給人無欲無求的人其實內心深處都有著別人不了解的真實一面,我覺得,這種虛偽的行為正是杜拉克想表達的意思。

《貝殼與僧侶》沒有很明確的劇情,整部作品都瀰漫在僧侶的個人幻想中,片段式的鏡頭、迷幻的場景、各種奔跑和旋轉的畫面,讓人置身於迷夢中,充滿弗洛依德主義的潛意識迷狂的幻覺場面,感覺就是導演本人想將觀眾都拉進僧侶這一幕幕幻想裡,沒頭也沒尾,只能身在其中無法出來,可以說僧侶的心理能歸為變態。

這部作品值得世人欣賞的最大一點就是杜拉克奇妙的鏡像剪切,這在20世紀20年代是很實驗性和超現實表現,例如用重疊鏡頭來表達僧侶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只能將其毀滅的心情、用一進一沒轉換鏡頭來表達有和無兩種形態意識等。

僧侶想掐死將軍夫人

默片的魅力

20世紀20年代其實是默片到有聲電影的過渡時期,電影從1895年誕生以來,在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內大量電影創作者以其偉大的天賦不斷地探索著電影的發展,特別是在技術方面。

雖然當時美國好萊塢電影在國際電影領域佔著一席之地,但美國的電影偏向於商業化,在先鋒、實驗、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等流派上並沒有太多優秀作品湧現,反而歐洲在電影藝術方面起著很大的啟發作用,特別是德國和前蘇聯。

弗裡茨·朗格《大都會》(1926年)、弗雷德·威廉·茂瑙《吸血鬼諾斯費拉杜》(1922年)、讓·雷諾瓦《賣火柴的小女孩》(1928年)、路易斯·布努艾爾《一條安達努狗》(1929年)等這些作品都是我對這個時期較為印象深刻的佳片。

心目中最佳女導演

如果問我最愛的女導演是誰,我會選擇烏克蘭傳奇女導演琪拉·穆拉託娃。網絡上關於琪拉·穆拉託娃的介紹並不多,但我有幸能觀賞到她大部分的作品。

琪拉·穆拉託娃

如何形容她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呢?或許我可以引用《季候》中的這段話:

初見你時你給我你的心,裡面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再見你時你給我你的話,說不出的是熾烈的火夏。三次見你你給我你的手,裡面藏著個葉落的深秋。最後見你是我做的短夢,夢裡有你還有一群東風。

我從來不推薦身邊的朋友去看琪拉·穆拉託娃的電影,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裡面走出來,甚至我有一種自私的想法,只想獨享裡面的「隱晦」所帶給我的感官世界。

並不是所有電影佳片是值得推薦,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鍾愛的電影,而電影世界的海洋是如此地浩瀚,終其一生的尋覓只能是海上一舟。

-END-

相關焦點

  • 藝考大辭典|不知道這些專業名詞,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電影
    他們認為,電影的本質是超現實的,它是如夢般地去表現生活潛在內容的工具。作為一種電影創作實踐,以G.杜拉克、L.布努艾爾和A.阿爾託等人的實驗性影片為代表。他們的影片受超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表現人的潛意識,包括夢境、幻覺等。
  • 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殭屍電影對後來鼎盛時期殭屍電影的影響
    說起香港殭屍電影,人們腦海中最先出現的應該是身著黃道袍,手持桃木劍的林正英塑造的道長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不會走只會跳的專吸人血的殭屍。但是你有沒有真正注意過你是在什麼時候才有了這一潛意識?人們的這種潛意識正是受20世紀80年代香港殭屍電影興盛時期所拍攝出的殭屍片的影響。
  • 20世紀90年代西方十部經典電影,價值珍藏
    在經歷了20世紀代的輝煌、代的重心轉移和代的衰落之後,西方電影在代迎來了小高峰的浪潮。撇開的魔力不談,還有《與狼共舞》、《燃情歲月》、《不可饒恕》等等,這些都是從上世紀代開始流行起來的。這一時期的西方電影既有娛樂性,又有思想性,有反映美國西方歷史的傑作,也有搶掠和美女等流行趣味。
  • 經過20世紀70、80年代的鼎盛時期,香港電影在90年代消失
    經過20世紀70、80年代的鼎盛時期,香港電影在90年代消失,大部分香港電影變成了為觀眾帶來快樂的「商品」。在這種華麗的氛圍下,沒有理想的、有追求的導演。為了獲得投資,必須按照「煤炭公司總經理們」的想法進行拍攝,而這些大膽的革新想法很難實現。要想使作品具有藝術性,最好是自己設立電影公司。
  • 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的20個詞
    上個世紀20年代並非僅僅只有沉浸在一戰後幸福迷霧中的頹廢感和時髦女郎(flapper——時髦女郎,該詞在20世紀20年代前產生,辭典學家 Allan Metcalf 提名該詞為1915年的年度詞彙)。《了不起的蓋茨比》讓人們一窺當時無憂無慮的享樂世界,而我們今天看到在上世紀20年代有很多新詞收錄進英語世界,有一些可能是時代的產物,有些讓人驚訝。
  • 20世紀70年代大明星們的經典老照片,雖然普通卻很真實
    20世紀70年代是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湧現出了眾多的知名電影和大明星。1971年,奧森威爾斯獲得了奧斯卡特別獎,他在《第二十二條軍規》中有著出色的表演,深受大眾的喜愛。史泰龍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的一位大明星,他在知名電影《洛基》中扮演一名拳擊運動員。
  • 20世紀的女性聲音在21世紀迴響
    縱向回顧,這樣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離不開女性的一次又一次表達。《那些特別善於表達自己觀點的女人們》講述的便是多蘿西·帕克、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瓊·迪迪翁、諾拉·埃夫龍等女性如何在社會議題、文化藝術和婚姻生活一點點拓展邊界,這其中有知識帶給女性的驚喜,也有女性自身的成長和取捨。她們在20世紀的發聲,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迴響。
  • 1972年的《凡爾賽玫瑰》,20世紀70年代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少女漫畫
    在《凡爾賽玫瑰》中,兩位女性人物分別被稱為白玫瑰和紅玫瑰,從小以男性培養長大的奧斯卡是「白玫瑰」,她有著堅毅的性格,因看到百姓的貧苦生活加入了對抗法國王室的隊伍,34歲那年戰死於巴士底監獄前。瑪莉皇后是「紅玫瑰」,她有著活潑熱情的性格,嫁給了內向的路易十六,也註定了這段婚姻的不幸。
  • 我省導演萬瑪才旦的高口碑電影新作《氣球》將在2020年11月20日...
    今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發布定檔海報,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定檔海報上,紅色氣球象徵著包容、圓滿、盈潤、孕育、生機,仿佛代表著鮮活的塵世生命欲望,與電影中被孩子們玩鬧間吹起的保險套白色氣球,形成了寓意豐富且深刻的意象解讀空間。欲望似被信仰所束縛,在矛盾與對立中,氣生氣滅如生命始終。
  • 杜拉克偉大在哪裡?我們該向他學習什麼?
    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杜拉克,在自我反思中學習杜拉克。文:中外管理創始人 楊沛霆責任編輯:楊光什麼人物才堪稱是偉大的?我覺得,只要他做了前無古人的大好事,就應該說他是偉大的。否則,不足以準確表達人們對他的敬仰。 我認為杜拉克的偉大之處有二,也正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兩點。
  • 盤點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港式「鬼片」看似恐怖其則暗藏溫暖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林振穎所代表的香港式恐怖喜劇,雖然這些電影很簡單,但卻充滿了新的想法。這些場景看起來很恐怖,但卻隱藏著溫暖。更重要的是,在無意義的喜劇和恐怖元素之間巧妙的平衡,使得這樣的電影不僅嚇壞了觀眾,也帶來了無盡的笑聲。不幸的是,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香港風格的恐怖喜劇也逐漸淡出螢屏。
  • 電影《點燃朝霞的人》:80年代山西文學的銀幕化代表
    文:宿夜花蘇裡導演的電影中,尤以彩色音樂故事片《劉三姐》最廣為人知,善良勇敢、頗具抗爭精神的劉三姐成了幾代人心中的偶像。其實在50年代,蘇裡導演的《平原遊擊隊》、《紅孩子》、《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片便引起了廣泛反響。這幾部電影不僅在藝術風格上各具特色,作為大眾藝術而言,它們又有著動人心弦的故事和頗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劉三姐、李向陽等)。
  • 關於電影的未來? 奉俊昊最期待的20位電影導演
    《火山下的人生》將視野放在瓜地馬拉咖啡農上,講述了17歲的少女與自己女性身份的掙扎的故事。《震蕩》發生在瓜地馬拉城一個富裕的福音派家庭中,講述了出櫃的男主人公以及家庭成員們試圖「治癒」他的故事。而《哭泣的女人》通過幽靈視角來講述了這個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的種族戰爭所留下的政治傷痛,以及人民對於公正的不懈追求。
  • 編導藝考必看文藝常識基礎中的電影理論知識
    (一)印象主義(法國): 又稱印象電影,係指20年代以德呂克及其友人所創立的一個電影學派。並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華的導演,如阿貝爾 · 甘斯、謝爾曼 · 杜拉克、馬塞爾 · 萊皮埃、讓 · 愛普斯坦,都是印象派的中堅力量。 謝爾曼·杜拉:她是20年代法國電影界一位活躍的人物。
  •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更名為「二十世紀電影公司」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稱霸好萊塢85年的「20世紀福克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在被迪士尼收購後,17日,迪士尼決定把「福克斯」名稱移除,以防止消費者錯以為電影製片廠和福克斯新聞媒體仍有關聯。
  • 鉤沉|20世紀20年代上海魚市場
    鉤沉|20世紀20年代上海魚市場 2020-12-03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原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新20世紀電影公司的標誌正式發布
    經過官方公告,原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新20世紀電影公司的標誌正式發布。據傳,原標誌的主要元素被保留了下來,除了「Fox」被「Studios」取代。 哈裡森·福特主演的《野性的呼喚》是第一部使用新標誌的電影。
  • 20世紀90年代的22部電影,它們的作品將永遠被好萊塢銘記
    20世紀90年代被稱為電影的黃金十年是正確的。電影行業會在演員和特效上花費數百萬美元,而獨立製片公司並不害怕處理非常嚴肅的話題。每年,我們仍然不時重播的電影都會被搬上大銀幕。但在許多這樣的電影的製作過程中,導演經常與製片廠的老闆發生爭執,演員不得不為自己的角色做出犧牲,而整個攝製組都承受著觀眾的期望和其他人的野心的壓力。
  • 這一杯敬女性自由的酒,迪奧、香奈兒為它設計華服,整個20年代為它...
    20世紀初,遊行中的一位新女性舉起手中的雞尾酒杯1880年代法國聖路易工坊出品的酒杯套件,以24K金製作紋飾,不僅要狂歡,更要一種精緻的儀式感,越是精緻的細節,越是低調華麗的證明。(獨角鹿精選臻品)20-30年代,私人雞尾酒會已然成為了新女性們最愛的社交場合,哪怕是禁酒令,也擋不住漂亮姑娘們喝酒的腳步。
  • 係數娛樂圈20位巨蟹座導演
    出生於:1906年6月22日入行時間:1929年影響力:既浪漫又憤世嫉俗,既有娛樂又包含社會批判,是好萊塢黃金年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的幽默和睿智是超越時代的出生於:1918年7月14日入行時間:1945年影響力:近代電影最偉大且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他是瑞典電影巨匠,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品特點:生與死、靈與肉、精神與存在,英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