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孩子都玩些什麼玩具

2021-01-12 網易時尚

購買磨喝樂(古代風俗畫)

「六一」兒童節將至,不少孩子都希望家長給自己買點玩具當禮物。古代孩子們有玩具玩嗎?據考古發現和古籍記載,古人最早管玩具叫「玩物」,距今約5000年的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出土的「陶響球」是最早的「聲響玩具」,漢代已出現「泥車」、「瓦狗」等玩具。但真正的玩具市場則出現在公元十世紀,與現代玩具芭比娃娃頗為相似的宋代泥塑玩具「土偶兒」穿「紅背心」、系「青紗裙兒」,可以搭配不同服飾,甚至還出現了節令玩具「黃胖」「布老虎」以及益智類玩具「燕几圖」……

玩具「玩物」最早出現於漢代

東漢王符《潛夫論》:「或取好土,作丸賣之」

「或做泥車、瓦狗」戲弄小兒

古人最早管玩具叫「玩物」,漢代已出現。東漢王符《潛夫論·浮侈篇》在評述當時的社會現象時,有這麼個說法:「或取好土,作丸賣之」、「或做泥車、瓦狗、馬騎、倡俳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但由於在早期,玩具業並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製作玩具也非「正業」,玩具消費被視為「浮侈」行為,故王符認為「此皆無益也」。可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家長給孩子買玩具自然成不了氣候。

中國古代的玩具市場到公元十世紀時的宋朝才真正形成,不僅生產和銷售規模都是空前的,而且出現了「玩具專賣店」、「玩具一條街」,製售玩具已成宋朝手工藝人的謀生手段和發財之道。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的玩具市場最興旺。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都是當時的玩具一條街;另外,在城內的「馬行街」一帶也有賣玩具的。南宋時,大量北方玩具藝人南渡,以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為中心的南方玩具市場也非常紅火。

明清時期,玩具被稱為「耍貨」,以蘇州生產的耍貨質量最好,也最有名。因為玩具市場集中在城北虎丘一帶,故蘇州產玩具又稱「虎丘耍貨」,外地家長到蘇州,都會買虎丘耍貨帶回去給孩子。

清顧祿《桐橋倚棹錄》中記述了「虎丘耍貨」的情況:「雖俱為孩童玩物,然紙泥材木治之皆成形質。蓋手藝之巧有遷地不能為良者,外省州縣多鬻於是,又遊人之來虎丘者,亦必買之歸,以悅兒曹,謂之『土宜』。」

明清時的家長給孩子買玩具,就如給孩子添新衣裳一樣。除到固定的玩具市場上去買,還會「趕集」或「趕會」,到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或廟會上逛逛,那裡總少不了玩具攤。

最早的聲響玩具「陶響球」出現在5000年前

東漢鄭玄《周禮注》:

撥浪鼓「持其柄搖之,旁耳還擊」

古代家長如何給孩子買玩具?如果是低幼兒,帶聲響的玩具是首選,「撥浪鼓」、「哨子」、「竹喇叭」,都屬於這一類。聲響玩具是中國出現最早的兒童玩具種類之一,從考古發現來看,原始社會的孩子已玩這類玩具了。20世紀50年代,在距今約5000年的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上就曾出土過被定名為「陶響球」的聲響玩具。

陶響球較大,內部中空,裡面裝有彈丸或石粒,搖動時沙沙作響。一直到漢魏時,陶響球都是古代孩子喜歡的玩具,後來出現的「譁啷棒」、「花棒錘」,便是在陶響球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撥浪鼓是一種裝有手柄的小鼓,鼓兩側綴有彈丸,轉動鼓柄,便能甩動彈丸,擊打鼓面,發出聲響來。南方人稱撥浪鼓為「搖咕咚」,北方人叫作「小鼓」,先秦人稱為「鞀」(táo)。鞀本是先秦時與鼓、柷、簫等一起演奏的器樂,東漢鄭玄《周禮注》稱,鞀「持其柄搖之,旁耳還擊」。由於搖動撥浪鼓可以發出特殊的聲響,過去貨郎走街串巷時一般都會拿著它邊走邊搖。如南宋李嵩繪《貨郎圖》中的貨郎,便手拿一隻撥浪鼓,貨擔上則掛滿了各種兒童玩具和雜貨。

泥塑玩具「摩羅」在宋代最為流行

宋《西湖老人繁勝錄》:「多著乾紅背心,系青紗裙兒」

如果長大點,撥浪鼓顯然是哄不了孩子的。這時,家長大多會給孩子買些泥塑玩具。

泥塑玩具,古人稱作「泥貨」,人型的則叫「土偶兒」,也叫「土宜」,是中國的傳統玩具。漢朝時,民間藝人就開始製作泥塑玩具出售,到唐宋時已相當普及,特別是宋朝,泥塑玩具成為民間藝人最拿手的一種作品。

宋朝最為流行的時尚泥塑玩具是「磨喝樂」。磨喝樂系梵文音譯,也寫作「摩羅」。宋金盈之《醉翁談錄》記載:「京師是日多博泥孩兒,端正細膩,京語謂之『摩羅』。大小甚不一,價亦不廉。或加飾以男女衣服,有及於華奢者,南人目為巧兒。」

磨喝樂是從西域傳來的玩偶,本是佛教之物,唐時多用蠟製作,宋多泥質。其與現代玩具芭比娃娃頗為相似,有服裝穿戴,且有不同搭配,可調換變化。南宋《西湖老人繁勝錄》稱:「御前撲賣摩羅,多著乾紅背心,系青紗裙兒;亦有著背兒,戴帽兒者。」

由於磨喝樂的廣為流行,宋朝孩子們都喜歡模仿其動作造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當年的南宋臨安,「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摩羅』之狀。」吳自牧還特地說明,「此東都流傳,至今不改」,說明在北宋時就出現了。家長買磨喝樂,還有另外的意思。對已婚女性來說,有祈子的願望,《唐歲時紀事》記載,「(磨喝樂)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

明清時泥塑玩具更多,北京、天津、杭州、蘇州、無錫、鄜州等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泥塑之鄉」,至今不衰。

宋代出現「節令玩具」

「黃胖」「布老虎」「兔兒爺」

清《帝京歲時紀勝》:「京師以黃沙土作白玉兔」

古代逢年過節,家長也會送玩具給孩子圖個高興,由此還形成了最有中國特色的「節令玩具」。古代的節令玩具很多,如春節有「花炮」,元宵節有「花燈」、清明有「黃胖」、端午有「布老虎」、中秋有「兔兒爺」等。

「黃胖」是宋朝清明節時,家長愛給孩子買的玩具,成人還將之作為「勸酒工具」用。「布老虎」作為一種端午玩具,源流更早。古人認為,端午節所在的陰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最毒月份裡最毒的日子,而老虎「性食鬼魅」,可以闢邪。端午節的老虎玩具造型很多,有單頭虎、雙頭虎、四頭虎,還有的做成虎枕、虎套,造型多是「三大一小」,即頭大、眼大、嘴大,身小。在端午節時,古代家長除了送布老虎玩具給孩子,還常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畫虎臉,書「王」字。

明清兩朝,中秋節流行送孩子「兔兒爺」。「兔兒爺」與「黃胖」一樣,也是一種泥塑玩具。據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兔兒爺攤子」條,「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八月》「彩兔」條稱:「京師以黃沙土作白玉兔,飾以五彩妝顏,千奇百狀,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

兔兒爺玩具與嫦娥奔月和玉兔的傳說有直接關係,是古人崇月遺俗的反映。明紀坤《花王閣剩稿》記載:「京師(北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可見,兔兒爺原是孩子祭月時的「月神」象徵物。

古代最流行的益智類玩具「九連環」

《丹鉛總錄》:九連環「閨婦孩童以為玩具」

益智類玩具,也是古代家長最青睞的一類玩具。古代最流行的益智玩具以拼板(圖)類和環類為代表。源流最早的「重排九宮」,就是一種拼板玩具,是在古老的「河圖洛書」,即九宮圖上發展出來的,歐洲人稱之為「幻方」。根據《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算華容」故事發明的「華容道」,也是有類似原理的拼板遊戲。

古代拼板玩具中,在現代最流行的當是「七巧板」。七巧板有「智慧板」之稱,是清朝家長常買給孩子的益智玩具,其源於宋朝的「燕几圖」。清嘉慶年間養拙居士著《七巧圖》刊行,讓七巧板玩具從此流行天下。

在環類益智玩具中,「九連環」最受古代家長和孩子的青睞。九連環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環」,明朝時已是流行益智玩具。明楊慎《丹鉛總錄》稱:「九連環之制,玉人之功者為之,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今有此器,謂之九連環,以銅鐵為之,以代玉,閨婦孩童以為玩具。」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古代兒童玩具也不便宜,如宋朝的磨喝樂「價亦不廉」。所以,很多家長都自己動手製作玩具送給孩子,這一點現代家長不妨學學。

(來源:北京晚報)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黃雨鷗_BJS2593

相關焦點

  • 古代孩子玩什麼玩具
    70後、80後的彈珠、橡皮筋,90後的積木、變形金剛,00後的ipad、VR等電子產品……玩具承載著不同年代的童年記憶,甚至是心靈慰藉。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可以想見,在當時生產力進步的情況下,先民們已有餘力去磨製一件石陀螺,送給孩子作為玩具。  原始社會的陶響球  聲響玩具,是中國出現最早的兒童玩具品類之一,從考古發現可以推測,原始社會的孩子或已玩這類玩具了。
  • 古代孩子玩的是什麼玩具?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 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 5000年前現最早的聲響玩具 圖揭古代孩子玩什麼玩具
    購買磨喝樂 (古代風俗畫)   古代低幼兒玩具「撥浪鼓」   「六一」兒童節將至,不少孩子都希望家長給自己買點玩具當禮物。古代孩子們有玩具玩嗎?但由於在早期,玩具業並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製作玩具也非「正業」,玩具消費被視為「浮侈」行為,故王符認為「此皆無益也」。可見,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家長給孩子買玩具自然成不了氣候。   中國古代的玩具市場到公元十世紀時的宋朝才真正形成,不僅生產和銷售規模都是空前的,而且出現了「玩具專賣店」、「玩具一條街」,製售玩具已成宋朝手工藝人的謀生手段和發財之道。
  • 古代孩子的玩具神器,你玩過幾個?
    聲響小玩具 聲響玩具是指能發出聲音的小玩具,撥浪鼓、哨子、小喇叭等都屬於這類,具有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發明的「陶響球」,則是最早的聲響玩具。
  • 沒有小豬佩奇時,我們都在玩些什麼?
    · 一起玩泥巴 · 沒有電子產品的年代,能玩啥呢?當然是玩泥巴。誰說古代就沒有小豬佩奇呢?,模仿大人浴佛儀式,小孩的活潑一覽無餘,向世人展示了孩子天真爛漫的童心世界。
  • 玩具讓寶寶越玩越聰明,看看2歲前都該給孩子玩些什麼
    2.選擇顏色對比強烈的玩具這個階段寶寶對黑白色或者其他對比色強烈的物體非常有興趣,如黑白卡片、玩具、毛巾、手帕都可作為寶寶玩耍的玩具。4.選擇有容積概念的玩具常見的玩具有套圈圈或者套杯之類的玩具。5.可拉著或扶著走路的玩具此刻寶寶差不多都在學走路,這類玩具可以讓他練習走路或者讓他操縱玩具跟著他走。
  • 4000年前的石陀螺、晉代的竹蜻蜓、李白筆下的竹馬……古代孩子玩...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 我們在玩滾鐵環、玻璃球的時候,美國的孩子在玩什麼玩具
    20世紀60年代國內的孩子還在玩玻璃球、滾鐵環、陀螺的時候,我們看看美國孩子玩什麼玩具。1、Little Miss Echo(可以錄音重複播放的娃娃)揍我一個發洩玩具類似中國的大號不倒翁,各種人物形象都有,你可以爆揍蝙蝠俠、超人,1966年版的有燈光和聲音,之前的版本沒有燈光和聲音效果。
  • 石陀螺、竹蜻蜓、竹馬……古代兒童的玩具什麼樣?
    70後、80後的彈珠、橡皮筋,90後的積木、變形金剛,00後的ipad、VR等電子產品......玩具承載著不同年代的童年記憶,甚至是心靈慰藉。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六一國際兒童節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深入了解我省及外省多家博物館館藏,搜羅到眾多有趣的古代兒童玩具,呈現給讀者。
  • 你的孩子還在玩這些玩具嗎 看看下面這幾個玩具,別給孩子玩了!
    在娃娃的成長過程中玩具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玩具不僅能幫助娃娃的休閒娛樂,還能發揮一定的智育作用,很多家長都希望娃娃能通過玩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好玩具對嬰兒有積極的作用,但在選擇玩具時,父母必須認真小心。有些玩具可能會傷害嬰兒,為了嬰兒的健康發展,父母必須提高警惕意識。央視曝光的網紅玩具是如何傷害孩子的?
  • 積木這個玩具對孩子有非常大的作用,孩子都喜歡玩
    相對於我們小時候來說,現在的孩子真的是生活條件太好了,之前自己那會,哪有什麼玩具,都是小木棍自己做,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孩子的玩具都是各種各樣的,商場裡的玩具琳琅滿目。我們家長朋友也要注意,不要孩子喜歡都往家帶,這樣不僅僅有經濟壓力,孩子的玩具也會閒置很多,孩子也會變得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玩具。大多數孩子從學會抓東西開始,都會有玩積木的一個階段,大家都知道搭建積木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積木具體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我們在這裡一起分析一下。
  • 9歲孩子差點失明,只因和同學玩「槍戰」,別以為它們只是玩具!
    9歲孩子差點失明,只因和同學玩"槍戰",別以為它們只是玩具!張先生有個9歲的兒子小宇,平常活潑好動,特別愛玩。當同齡人都在拿著手機玩耍的時候,小宇卻經常和小夥伴們在戶外玩耍。為此張先生很高興,他覺得自己的兒子陽光好動,這樣將來身體也會很好。
  • 什麼樣的玩具適合孩子?精簡孩子的玩具從何處下手?
    這些玩具無法給孩子帶來情緒上的參與或動手能力的提高,僵化的概念還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例如來自於電視節目中的角色玩偶等。丟掉那些歡樂的、高刺激性的玩具,例如擁有聲光電高速立體效果刺激的玩具。這些玩具刺激孩子的腎上腺素,使孩子產生壓力和緊張感,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當然還有那些品質低劣、聲音嘈雜,看上去有攻擊性、外形無美感、材質粗糙的玩具。
  • 玩具空間大改造 讓每個玩具被孩子真正玩到!
    ,還是孩子只擁有一個讓他堆玩具的角落,他們都有將這個空間變成洗劫過的戰場這樣的本事。 有些玩具是給小baby玩的,孩子也不願意丟掉,即使他經常做的只是去摸一下。家長如果準備要二胎,可以把玩具放到儲藏室裡,拿大箱子封起來,要用時再拿出來。沒有二胎計劃的家長,可以把玩具慷慨送給需要的朋友。
  • 8到12個月的孩子適合玩什麼玩具?這7類玩具最適合,寶媽都收藏了
    朋友晶晶家的寶寶馬上8個月了,想幫助寶寶發展一下各項機能,但是不知道買什麼玩具才最合適呢?於是問我「八個月到一歲的孩子,適合玩什麼玩具?」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階段選用的玩具是不同的,細心的媽媽都會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玩具。
  • 孩子玩玩具總是三分鐘熱度?五種「棄玩」類型表明,不是玩具的錯
    朗朗媽:給娃買的拼圖他都給撕碎了,說不會玩,這是藉口吧?萱萱媽:我家孩子總覺得別人的玩具好玩,等我給他買回家他又不玩了,浪費!露露媽:孩子這兩天總纏著我讓陪她玩玩具,玩具不就是玩嗎?我可沒時間陪她。你看,關於孩子玩玩具,寶媽們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很多父母不把這種情況當回事,認為是孩子任性胡鬧,卻不曾意識到,孩子玩玩具也會遇到困難。
  • 玩具種類五花八門,想激發孩子潛能,可以讓孩子玩這些玩具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總是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玩具。可如今市場上,玩具種類繁多,玩具說明寫的也是特別的誇張。不可能所有玩具都買回來給孩子玩吧,那就只能挑選一些適合的玩,很多寶媽為此很是苦惱,精心買回來的這個玩具到底適不適合現階段的寶寶玩耍呢?
  • 2-3歲的孩子適合玩哪些玩具?
    我們常說,孩子越玩越聰明。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購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的確,玩具和遊戲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過前提是,玩具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所以我們先來看看,2歲的孩子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等方面有什麼樣的特點,再來給大家推薦適齡的玩具。
  • 孩子玩的「軟泥玩具」,家長分得清嗎?
    【中外玩具網 9月19日訊】最近,一則「軟泥玩具檢出過量硼元素」的新聞讓泥膠類玩具成為消費者們關注的熱點。文章中部分產品檢測出來的硼元素令家長們感到不安,令很多消費者對軟泥玩具紛紛敬而遠之。不過,大部分消費者其實分不清玩具裡面各種「泥」有什麼不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玩具泥的分類,讓大家對玩具泥這個益智類玩具有充分的認識,了解各自的特性,更好辨別市面上的種種不同產品。 ▌市面上的玩具泥主要包括彩泥(橡皮泥),超輕粘土,水晶泥(史萊姆),珍珠泥(雪花泥)。
  • 60多年前在日本流行的玩具如今風靡中國,不過別讓孩子經常玩
    玩是幼兒的天性,玩具是童年必不可少的夥伴。在小孩小的時候,語言和動作還沒有很成熟,那麼這時候玩具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會先對玩具感興趣,然後久而久之,慢慢爸爸媽媽也會加入進來與孩子互動,之後就會懂得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所以說玩具是小孩子與外界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