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堪稱妖界的傑出青年,他逆襲成功的誘人事跡,激勵著一波又一波的小魔小怪小妖精們,生命不息,造反不止。
憑藉自身的不懈努力,悟空從一個沒爸沒媽沒猴疼的私生石猴,成長為太乙金仙齊天大聖,雖然大鬧天宮,被數罪(顛覆天庭政權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偷竊國家財產罪等)並罰,投入五行山監獄,服刑500年,但是,出獄之後,能洗心革面,重新做猴,跟著唐老師,帶著倆師弟,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到達人生巔峰——成為鬥戰勝佛。
然而,很多時候,說破英雄驚殺人。悟空,也幹過不少壞事。比如——
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後,一手製造了震驚人仙妖三界的「花果山慘案」,一千多個獵戶,被他一口氣吹下懸崖。欺辱哥哥牛魔王的老婆,先是趁虛而入,鑽進人家女孩子肚子裡,玩心玩肺玩肝腎,後來更過分,直接變作老牛,和嫂子喝起了交杯酒,差一點就把老牛給綠了。和黃袍怪的老婆百花羞「交換人質」,結果,公主履行承諾,放了沙僧,悟空授意八戒沙僧摔死了兩個孩子。相對而言,第三件,最不得人心,最沒有人性,悟空之所以壞得這麼沒底線,是因為他之前,被如來和唐僧深深傷害過,他只是把這種傷害,施於更弱小的人。
01悟空曾是誠信的受益者
起初,悟空也是講誠信的,畢竟,他曾是誠信的受益者。
悟空出世時,沒有任何神通,和別的猴子區別並不大。他能成為美猴王,一來靠自己的勇氣,二來,靠猴子們講誠信。
當時,悟空和一群猴子來到一股瀑布前,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悟空一聽,機會就在眼前,當即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於是,悟空發現了一個非常適合猴類居住的世外桃源,並帶領群猴鑽進水簾洞。
等猴子們玩鬧累了,悟空端坐高臺上,俯視群猴,開始了他精彩的個人演講:
「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這段講演有理有禮有節,甚至拉孔聖人為自己站臺,極具鼓動性,所以,「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正因為,登上猴王寶座,靠的是勇氣和誠信,所以,從統治花果山的四萬七千猴眾,到拜師學藝,再到大鬧天宮,悟空雖然目空一切,野性難馴,但是,總體上說,還是講誠信,說話算話的。
直到,他遇到命中的剋星——如來佛祖。
02如來的言而無信,讓悟空很無語
第一次見如來,悟空正在靈霄寶殿外耍弄威風,和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以及三十六員雷將打得正嗨。
佛祖一聽悟空想取代玉帝,就問:你個猴子成精,能有啥本事?
大聖很驕傲:「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變化,萬劫不老長生。會駕筋鬥雲,一縱十萬八千裡。」
佛祖開始下套:「我與你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鬥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苦爭戰,就請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宮讓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根據如來的賭賽規則,無論輸贏,悟空都是贏家,贏了,做天庭之主,輸了,下界繼續享受花果山的生活。
悟空當然毫不猶豫,參加了這場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賭賽。
比賽結束,如來對著悟空,豎起一根中指。當然,佛祖不會和歪果人一樣罵人。
悟空仔細一看,原來佛祖的中指上,有自己寫的「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再一聞,還有猴尿臊氣,想要回去實地考察一下。
可如來並沒有遵守比賽規則,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這一壓,就是500年,這是度日如年的500年,飢了,塞鐵丸子;渴了,灌溶化的銅汁。
但是,這五百年,悟空不斷思考,當見到觀音菩薩時,他說出了壓在心底500年的話:「如來哄了我」。
悟空終於明白,不能隨便相信別人的話,那怕他是如來佛祖。
03唐僧的欺騙,讓悟空很絕望
如果說,如來的言而無信,給悟空當頭棒喝,那麼,唐僧的欺騙算計,就是壓垮悟空誠信觀的最後一根稻草。
獲得自由之後,悟空實際上非常希望跟隨師傅,西天取經修成正果。
可因為殺了六個劫匪,被唐老師好一頓教訓數落。
悟空氣不過,一個筋鬥就跑到龍王那喝茶了,好在老龍王非常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勸得悟空回心轉意,回到師傅身邊,也回到觀音和唐僧共同挖好的陷阱裡。
重新歸隊的悟空,對唐老師,那真是體貼又忠心:「師父,你若餓了,我便去與你化些齋吃。」
可唐僧已經下定決心要騙悟空:「不用化齋。我那包袱裡,還有些乾糧,是劉太保母親送的,你去拿缽盂尋些水來,等我吃些兒走路罷。」
悟空解開包袱,順理成章地發現了那頂致命的嵌金花帽。
看到悟空馬上就要入坑了,唐老師的謊話張口就來:「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在唐師傅的循循善誘之下,悟空終於戴上了緊箍。
唐僧隨即開始聲控緊箍,悟空明白了:500年後,單純的自己又一次被騙了,不能相信任何人,哪怕他是你的師傅。
之後,唐老師每念一次緊箍咒,悟空頭疼欲裂之時,一定後悔莫及:都怪當時信了師傅的話。
04從受害者到施害者
一般來說,受害者總是令人同情的,但是,對於受害者來說,他需要的不只是同情,更是,施害者能夠被懲處,公平正義能夠得到伸張,如果這些無法實現,心態慢慢失衡,就會滋生報復心理,甚至,會把傷害轉向比自己更加弱小的群體。
悟空就是這樣的受害者。
義激美猴王后,悟空和八戒來到了波月洞,悟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趁黃袍怪不在洞,捉了兩個正在玩耍的孩子,「一把抓著頂搭子,提將過來」,「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摜」。
悟空向百花羞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你放沙僧,我還倆孩子,並說,兩個換一個,你佔了多大便宜呀!
百花羞滿口答應,並且先放了沙僧。悟空見沙僧順利歸隊,根本不遵守事先的規則,立馬撕票。他指使八戒和沙僧,「把兩個孩子拿到寶象國中,往那白玉階前螟下,可憐都摜做個肉餅相似,鮮血迸流,骨骸粉碎。」
雖然,悟空的兩次被傷害,是如來、觀音、唐僧使得壞,但是,悟空知道「人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無可奈何,畢竟,自己的前途掌握在對方手裡,要想修成正果,必須選擇忍耐。
於是,他不再相信規則與誠信,並用欺騙百花羞,摔死兩個孩子的方式,表達對如來、觀音、唐僧的怨、恨、怒。
只是,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一個施害者,到底是成長,還是墮落?
05悟空心中的美杜莎
從受害者成為施害者的,還有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
美杜莎可以說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女神,她害死了無數無辜的人。
實際上,美杜莎最初也是個受害者。
美杜莎是雅典娜神廟當中的女祭司,本來天真善良正直,擁有舉世無雙的美貌。結果,被極具豬八戒氣質的海神波塞冬看上了。為了躲避海神的圍追堵截,美杜莎跑到雅典娜神廟中,祈求女神庇護,但是,波塞冬居然在神廟中,強暴了她。
雅典娜很生氣,卻不能懲罰海神,只好將美杜莎變成一個滿頭是蛇的妖怪。並且對她下了一個詛咒,只要看到她眼睛的人都會被石化。
結果,雅典娜傷害美杜莎的詛咒,成了美杜莎傷害別人的工具。
如果,當時雅典娜撫慰受害者美杜莎,懲處,哪怕是指責一下波塞冬,那麼,美杜莎還會成為害人的妖精嗎?
其實,悟空也是美杜莎,如來、觀音、唐僧在傷害他的同時,也給了他傷害別人的工具——欺騙。生活中,有多少人,心中都藏著一個美杜莎?
06尾聲
當一個受害者,無法對抗真正的施害者時,就會施害於比自己弱小的群體,後者也依此模式,複製出更多的施害——受害關係。比如:
「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熬成婆以後的媳婦,並不會理解做媳婦的艱辛和不易,而是,用自己婆婆對自己的方式,繼續著傷害的迭代。重男輕女。看過一個調查,重男輕女的母親,其原生家庭往往重男輕女,她作為被輕的那一個「女兒」,長大後,卻變成了傷害自己女兒的元兇。這樣的受害與施害,周而復始,形成了惡性循環,遺憾的是,從受害者變成施害者,正是這個社會正在發生的,可怕而尋常的象:每個人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大家都在尋找比自己弱小的人,實施報復,而迴避那個真正的施害者。
結果,受害者越多,施害者越多,受害心理越強烈,施害行為越頻繁。
只有當施害者,能夠得到應有的懲處,誠信能夠得到善待,善良能夠得到呵護,受害者的心理才能得到平衡,這樣的循環往復,才能漸漸消失。
(原創:張寶峰)
歡迎關注@月光讀書,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悅人,悅人,悅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