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是件大好事。不過,對《西遊記》等古典文學作品隨意瞎解釋,圖一時之快,雖然可以吸引眼球,卻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記得,在傳統相聲中,有諷刺《胡批三國》的,說的就是那些胡編亂造、牽強附會的市儈小人。
我說此風不可長,因為,有可能誤導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也是對宗教文化的褻瀆。在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的結尾處,確實有如來佛祖封孫悟空為佛,卻沒有獎賞觀音菩薩的情節。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
在《西遊記》中,佛祖如來為唐僧和孫悟空封佛號
必須指出的是,此情節並不符合早期的佛教的經義。此情節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根據佛典《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想像出來的,我們當然不能當真。
其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本《西遊記》,只是一本儒釋道相雜糅的、反映明代末年當時的社會現實的市井小說。用小說來學習宗教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西遊記》第100回中,佛祖如來說過這麼一段話:
聖僧(指唐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旃檀功德佛以及鬥戰勝佛的說法,都源自佛典《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這部佛典收錄在清代的乾隆《大藏經》中,是宋元時期翻譯成漢語的。所以,《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應該對此有所了解。
什麼是《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就像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效果一樣,我國廣泛流行的大乘佛教的信徒相信,口念《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也是最好的修為方法之一。
三十五佛,說的是,在釋迦摩尼佛周圍,環繞著三層共三十四位佛,他們各具特點。旃檀功德佛以及鬥戰勝佛,就包含在其中。那麼,是哪三十五位佛呢?請看如下文字:
1、南無釋迦牟尼佛,2、南無金剛不壞佛,3、南無寶光佛,4、南無龍尊王佛,5、南無精進軍佛,6、南無精進喜佛,7、南無寶火佛,8、南無寶月光佛,9、南無現無愚佛,10、南無寶月佛,11、南無無垢佛,12、南無離垢佛,13、南無勇施佛,14、南無清淨佛,15、南無清淨施佛,16、南無娑留那佛,17、南無水天佛,18、南無堅德佛,19、南無旃檀功德佛,20、南無無量掬光佛,21、南無光德佛,22、南無無憂德佛,23、南無那羅延佛,24、南無功德華佛,25、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26、南無財功德佛,27、南無德念佛,28、南無善名稱功德佛,29、南無紅焰帝幢王佛,30、南無善遊步功德佛,31、南無鬥戰勝佛,32、南無善遊步佛,33、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34、南無寶華遊步佛,35、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旃檀功德佛以及鬥戰勝佛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再看看,旃檀功德佛以及鬥戰勝佛是什麼樣子的。按照《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的說法,旃檀功德佛大致是這樣的:
南無旃檀功德佛,位於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
而鬥戰勝佛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南無鬥戰勝佛,位於佛陀的下方,其身藍色,雙手持盔甲置於胸前,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業。
按照早期的佛教壁畫,鬥戰勝佛的樣貌是藍色的,顯然,其形象與美猴王孫悟空並不相同。所以說,吳承恩是根據小說人物的特點,特意對號入座,將唐僧和孫悟空編入三十五佛的。
如來佛祖封孫悟空為佛,卻沒有獎賞觀音菩薩的緣由
剛才說了,封唐僧和孫悟空為佛,是吳承恩在小說中,按照三十五佛說對號入座的結果,因為,其角色特點有些相像。
菩薩的情況就不同了。菩薩是特意來到人間救苦救難的,比如,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他們不存在絲毫的成佛的困難(下一次轉世即可成佛),他們是在踐行救民於水火的大慈大悲的菩薩的使命。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最為根本的區別在於,大乘佛教有菩薩,小乘佛教沒有菩薩。甚至可以說,大乘佛教,在很大程度之上,是在拜菩薩。
有人胡說什麼菩薩比佛的地位低下,這是拿世俗的東西來解釋精神信仰,這是無知無畏的恬不知恥的行為。有人還為這樣的抖機靈而洋洋得意,實在是可悲至極。
是否信仰宗教,是個人的選擇。不過,即使是不信,我們也不能張口胡咧咧。還是那句話,我們應該懂得敬畏和尊重,這才是文明的體現,否則的話,不就顯得自己太淺薄了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