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大功告成之日,如來佛開始論功行賞。
第一個要嘉獎的,當然是唐僧了,他是取經團隊的主心骨,意志最為堅強,為了完成任務,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
唐僧被提拔為旃檀功德佛。
第二個要嘉獎的,理應是孫悟空,沒有他降妖除魔,唐僧連第一關都過不了。
孫悟空被提拔為鬥戰勝佛。
第三個要嘉獎的,是豬八戒。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遇到困難就要分行李回高老莊去,但好歹沒功勞有苦勞。
豬八戒被提拔為淨壇使者。不過,豬八戒對此比較不滿,嘟囔著豬嘴,滿臉的不高興,抱怨道:
「憑啥猴哥封了佛,俺不行啊?」
如來佛呵呵一笑:「這可是美差啊,以後所有貢品都由你享用了!」
豬八戒一聽有吃的,就欣然接受了。
還有沙僧,被提拔為金身羅漢,就連交通工具白龍馬,也被提拔為八部天龍馬。
至此,取經四人都有了很好的歸宿,特別是唐僧、孫悟空還成了佛,地位力壓觀音菩薩。
看到這,大家肯定覺得奇怪,觀音菩薩作為取經幕後總策劃,身兼編劇、攝影、剪輯於一身,勞苦功高,功不可沒,可到了最後,為何沒獲得提拔,反倒落到了唐僧、孫悟空後面了呢?
且聽我細細道來。
佛的編制有35個,唐僧排34,孫悟空緊隨其後,排35,倒數第一。
這也難怪,唐僧和孫悟空都屬新提拔的幹部,資歷尚淺,需要歷練,理應排在後面。
西天和人間很相似,也是按資排輩的。而觀音菩薩排在了孫悟空的後面,排36位,位列菩薩編制的第一名。
觀音菩薩雖然在菩薩裡面是老大,但不管怎樣,都比佛低了一個檔次。
假如佛是博士的話,菩薩相當於碩士,而羅漢相當於學士,碩士當然不如博士含金量高了,觀音菩薩勞苦功高,出了不少力,為何不能得到提拔重用呢?
有人給了三種解釋:
第一,觀音菩薩曾經發下誓言,只要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度化的,她便不成佛,世界上的人這麼多,總有幾個頑固不化的,觀音菩薩根本度不過來。
第二,觀音菩薩私放金魚下凡成妖,吃了不少童男童女,惹了眾怒,如來佛很生氣,但又念其功勞,最後功過相抵,不責罰也不提拔。
第三,觀音菩薩雖然級別不如佛,但是權力卻大得很,就好一個局機關,核心處室處長的權力,絕不比副局長小,某種程度上說,比副局長還要吃香,而觀音菩薩就深處西天最核心部門負責人,主要負責度化世人,度誰或不度誰都由她說的算,你說權力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