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2006年看到《穿越時空的少女》時,對那句「Time waits for no one」(時間不等人)念念不忘。
那時候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動畫電影的細田守還算不上頂級大導演
但沒想到一部簡單清新的作品卻可以直擊人心。
細田守的世界
細田守(Mamoru Hosoda)是一名日本知名長篇動畫導演,他執導的《數碼寶貝(1999-2000)》讓他在動畫界小有名氣,隨後執導的《穿越時空的少女》以積極陽光而又獨特新穎的視角表達了人生中充滿光明的美好一面。之後的作品有《夏日大作戰》、《狼的孩子雨與雪》、《怪物之子》、《未來的未來》,這些作品都是細田守從自身經歷出發,貫穿了對於親人的相處之道以及對孩子成長教育等諸多有趣的、富有人生哲理的、積極向上的情節。
他的作品有著獨特的風格,使細田守一躍成為繼宮崎駿之後讓國人期待的動畫導演。
細田守的電影之所有有魅力,與他運用的手法和選材是分不開的,雖然有很多人把他當做宮崎駿之後的動畫大師,但細田守的無陰影作圖、題材構架都是從現代社會入手的,他的作品分別發生在校園、家庭、社會中,他會將作品與現代社會背景相結合,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同時也能夠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在《怪物之子》的設定裡,人類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怪物生活的世界。而兩者之間的交界處則是人間界的澀谷,在怪物界被稱為「涉天街」。故事講述了某一日,孤身一人的少年誤入怪物世界,遇到了同樣孤身一人的怪物,兩者相遇之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平行異世界,熱血格鬥,情感治癒,細田守作品的格局似乎變得越來越大,元素也越來越豐富,《怪物之子》的故事、畫風還是挺吉卜力的,雖然並非吉卜力出品。但宮崎駿之後,總要後繼有人吧,細田守或可期待。
領悟你的師父,把自己變成他
沒有父親母親,並且離家出走的青春少年與一位孤獨的、不被看好的、怪物世界的宗師候選之一的熊徹相遇、追隨、修行、互相成長,最終一起幫助一郎彥克服黑暗並回歸。
影片中塑造了「熊徹」這一怪物父親的形象。
熊徹性格直率衝動,不受歡迎但很強大,他是為了達到目的或不擇手段的性格,最初收養人類的孩子九太也是因為自己能夠成為宗師才需要一個徒弟。在影片中師徒倆性格反差極大,衝突不斷,熊徹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傳授武功,只好努力做著每一個動作,任由九太偷學。
另一位怪物父親形象是品格一流的豬王山。
他是怪物世界最負盛名的總是繼承者,一心為了怪物世界的發展而努力,但他有一個秘密,就是隱瞞了樣子一郎彥是人類孩子的事實,導致一郎彥從小都覺得自己是怪物世界的一員,當他長大後發現自己並不是怪物而是人類時,深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之中。
豬王山是一個好的領袖,但不是一個稱職的師父,也沒有盡到做父親的義務,他以仁慈之心收養了人類之子,卻無法正確的教育,他對一郎彥滿是關懷,卻以愛的名義隱瞞了真相,最終導致崇拜父親的一郎彥受到更為致命的打擊。
反觀熊徹,他雖然對九太不那麼用心,但是他也有父性的理性的自覺,世界大多數父親和熊徹一樣,無法正確的用語言來告訴孩子自己內心真正的東西,隨著兩人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熊徹從最初的利我,到最終的利他,兩人是在互相成長,互相反省,最後當九太即將被內心的黑暗吞噬、面臨巨大危機時挺身而出,不惜犧牲自己化為九太心中之劍與之血脈相融,完成了從師父到父親的轉化,肉體上雖然消亡但精神在繼承中得到了永生。
「九太」經歷嚴酷現實的考驗之後不斷成長走向了成熟;而一郎彥在愛的名義的謊言庇佑中迷失了自我,當謊言被揭穿,其世界觀、價值觀突然崩塌時,剩下的只有絕望和對世界的怨恨。
所有人的成長都不是單靠自己,每個人都是他人的鏡子,每個人心裡的洞實際上還是需要與人相照來填補。
片中引用並介紹了Herman Melville的古典小說《白鯨》中使用的「鏡」這個概念:
人平常是看不見自己的長相的;必須通過接近別的什麼東西並與其對話的方式,才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怪物之子》這個故事也是通過反射現實世界的方式,實現了對「鏡」這一概念的接續。
一郎彥化身白鯨,是作為仇恨的意象,如同莫比·迪克像亞哈船長復仇那樣,瘋狂的像試圖阻止他的九太報復,影片不僅體現了一郎彥看到小說《白鯨》,還多處使用《白鯨》小說的象徵,包括熊徹為了幫助九太戰爭一郎彥,他也化為武士長刀與九太合體。
「合體」這個情節本來包含在《白鯨》小說的解讀中,因為莫比·迪克本來就是亞哈船長的鏡像,是他自己的仇恨化身,《怪物之子》利用這一細節,指出一郎彥的復仇就是要與九太合為一體。如果對小說《白鯨》一無所知,或者不能理解其中有關仇恨的象徵,恐怕對於「合體」這樣的情節便會感到陌生和突兀。看來,在日本似乎不存在對電影《白鯨》難以理解的現象,《白鯨》似乎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但是在中國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個故事。
也導致該片在國內評分兩極分化。
成長主題的詮釋
《怪物之子》中的表現手法不同於之前展示的家庭形式,而是用更隱晦的手法將他的主題「我們大人和社會對孩子們的成長和對未來應該做些什麼」拋出來,這是現代社會每個家庭都會面對的。
在怪物世界發生的一些都讓男主成長,學習從模仿開始:他學著吃生雞蛋;學著做飯、洗衣、打掃;每日接受嚴苛的訓練…,就這樣男主漸漸發生著改變,腰杆挺的筆直、個子也越來越高,目光中多了許多自信。在人生的旅途中,榜樣的力量不可或缺,那是信心的源泉,更是少年人的嚮往和安慰。
戰勝挫折、痛苦的過程就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克服困難與挫折正是對自我的提升。
影片中男主的成長之路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
怪物的世界和人類的世界,他會選取哪一邊呢?
選擇和決斷是個沉重的話題,在細田守《狼之子雨與雪》中也有類似的劇情,選擇做狼還是做人?這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怪物之子》用對白來展現了人物的成長轉變,九太從孤兒時期的自言自語,到怪物世界中開始與人溝通,隨著劇情的發展,在即將出發去人類世界澀谷與怪物世界的朋友告別時,九太直面鏡頭獨白道:「謝謝你訓斥我,讓我挺直了身板。但是,我不是去報仇的,我和一郎彥是一樣的,我如果走錯一步,大概也會變成一郎彥那樣,是多虧了養育了我的各位,所以,我不能置之不理。」
這時的九太語速平緩又冷靜,表情也很沉穩,表現出了他思想的成熟,對親人、朋友以及世界擁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深入的認知。因為家庭缺失,人的內心孤僻,走向情緒的極端,相似經歷的人互惠互助,共同成長,九太、熊徹、一朗丸、楓都是如此,九太作為所有人的中軸,讓其他人都認清了自我,熊徹更是化為九太的心中之劍,成為九太一生的力量與陪伴,兩個傢伙奉獻了全片精華的部分。
結語
澀谷與澀天街,兩個世界的連接點,蓮與熊徹,被奇怪的師徒關系所纏繞。爭吵、拌嘴、打鬧,卻互相依靠,在堅硬性格的碰撞中,他們內心的防備與對周遭的敵意漸漸消融,被孤獨所裹挾的兩人,看到了更加寬廣的世界與未來,也互相成為了依靠。
人心中有黑暗,卻嚮往著光明。關於父子,關於親情,關於成長,細田守想表現的東西太多了。《怪物之子》是一部主流的動畫片,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它都充滿了正面的、積極的意味。
文原創,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