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社會保險直接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對社保服務也感受最真切。12月10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就業與社會保障、「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推進「智慧人社」建設,廣泛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持續優化辦事流程,積極打造智能便捷的社保服務體系,用心擦亮智慧民生服務品牌。
談及十三五」時期,濟南人社部門在提供便捷化社保服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濟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主任張彥在發布會上回答說,一是推進多渠道「全程網辦」。近年來,致力於打造智能便捷社保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了由社保經辦服務大廳、銀行網點、自助服務終端、網上服務大廳、「濟南人社」APP、「濟南社保」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小程序等多位一體、覆蓋線上線下多渠道、全方位的新型社保經辦服務矩陣,將業務從「實體大廳」轉向「虛擬大廳」,實現社保線上服務24小時「不打烊」。
二是推進跨區域「全市通辦」。「十三五」期間,始終以便民利民為導向,以標準化作引領,積極推行業務下沉,致力打破社保服務屬地化管理,為市民提供跨區域無差別服務。今年9月,濟南市首批公布的65項社保業務實現「全市通辦」,參保群眾和企業不受戶籍地、居住地及單位註冊地限制,在全市範圍內任一社保經辦機構或通過相應「網辦」、自助終端等渠道,均可享受同一受理條件、同一辦理流程、同一經辦標準的無差別服務。
三是推進家門口「就近辦理」。近年來,在推進「一網通辦」的同時,積極開展業務延伸,推動「社銀合作」一體化服務,讓企業群眾也能享受到社保服務延伸到身邊「就近辦」的便利。在街道、村居、企業、圖書館、合作銀行布設了275臺自助終端,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社保卡、轉移接續、查詢個人權益等幾十項社保事務。此外,與7家合作銀行聯合打造「社銀合作」一體化服務,把社保大廳「搬進」銀行網點,已經首批試點上線了78家銀行網點。同時,全市即時制卡網點服務數量已達276家,最大限度方便辦事群眾就近、快速補換社保卡。
四是推進零申請「智能免辦」。「十三五」期間,為最大限度提升群眾辦理業務的便捷度,全面推行「不見面」服務,通過數據比對實現「政策找人」,社保減免惠企「零申請」「免辦」到帳,減免、降費、穩崗返還、工傷夥食補助費等一系列惠民紅利實現「零申請」。推動待遇資格認證由「一站式」向「無感式」轉變,通過靜默認證平臺大數據「靜默無感」認證率已達到90%以上。數位化轉型讓社保的「專門政策」專屬「專門人群」,進一步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精準性。
「尤其在今年,為幫助廣大參保企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我們紮實落實國務院出臺的各項穩企惠企政策,充分發揮智能便捷社保服務體系的優勢,以『零打擾、智能辦』的方式持續釋放社保費減免政策紅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濟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主任張彥介紹說,截至11月底,已為全市15.6萬家參保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約109億元。
閃電新聞記者 曲一歌 李顯陽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