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藝術「懂」你?

2020-12-12 澎湃新聞
 

每逢現當代藝術家「搞事情」,總能火出圈。比如班克斯的畫作 「自動銷毀」事件,還有天價香蕉的行為藝術...調侃、吐槽、分析層出不窮。 

當代藝術不乏引起熱議的話題,但即使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現當代藝術仍然 「有壁」。

僅憑一己之力「勸退」普通觀者的現當代藝術,到底在表達什麼?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了解藝術的語言,感受現當代藝術的魅力。

讓人畏懼的現當代藝術

當你在美術館遇見現當代作品的時候,它們多數會使你困惑:這件藝術作品在表達什麼?

這可能是一個發光的球。

理察·塔特爾《有藍光的白氣球》

或是從牆壁裡伸出的一隻腳。

羅伯特·戈伯《無名之腿》

有時,它甚至會使你不適、令你憤怒:這些藝術作品是不是在講什麼業內笑話?創造出這樣的「作品」難道是為了挑釁觀眾嗎!

馬塞爾·杜尚《泉》

甚至還有些藝術作品令人汗毛豎起。

黎薇《沒有人在乎》

也不排除這樣的情況:站在現當代藝術作品面前,你提不起任何興趣,也沒有什麼感受——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當畫面只剩下最凝練的色塊、線條、點,當藝術家在現場進行「自說自話」的表演,似乎我們所學、所知的技巧都不再適用。

難道說藝術家創作這些作品只是為了自娛自樂,而我們這些觀眾早已被作品拒之門外?

與藝術為伴是種難得的體驗

我們為欣賞現當代藝術感到恐懼、氣餒時,有人卻說:「

與藝術相處,就如戀愛求歡。

也就是與藝術打交道,就像談戀愛一樣。真有這種好事嗎?

說這話的正是蘭斯•伊斯普倫德,他是一位資深藝術評論家。在他看來,藝術沒有那麼難懂,偉大的藝術作品甚至會主動對我們「開口講話」。

蘭斯•伊斯普倫德

他將自己與現當代藝術打交道的畢生經歷和經驗,匯集在一本書中,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放鬆心態來欣賞藝術,並建立自己的藝術欣賞體系。 

《如何讓藝術懂你》

作者: [美]蘭斯·埃斯普倫德 

未讀·藝術家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他在書中寫到:「

偉大的藝術是極其寬宏大度的,非常友好,樂於分享也鼓勵人們去索求。它是一份豪禮,需要你帶著孩童的那種好奇心去接近。

你所需要知道的每一樣東西,偉大的藝術都會用清晰的語言告訴你;你需要去到的每一處地方,它都會帶你去。

馬克·羅斯科《無題(白紅底色紫黑橙黃)》

了解藝術的背景、作家的全部技法,但是這幅作品卻不能給你絲毫觸動,只因我們在「看懂」藝術上花費太多工夫,而忽視作品向我們傳遞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我們沒能與藝術建立私人聯繫。與藝術更深層次的交往恰恰是有益於豐富藝術欣賞的體驗,治癒心靈。

雖然,一時間你可能難以接受一些現當代藝術作品,但是不要錯過它們,也許其中就隱藏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梵谷與向日葵」。

了解藝術的語言

如果偉大的藝術真的「會說話」,如果它們一直在向我們傳遞信息,我們又如何敏捷地接收信號呢?

伊斯普倫德回憶起第一次被一幅現當代藝術作品打動的經歷,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說來有趣,在他13歲那年,父母送給他一本達•芬奇的畫冊做聖誕禮物。但是即使是如此的名家作品,也沒能引起他多大興趣。

直到大學期間,伊斯普倫德才真正的被一件作品「擊中」了。

保羅·克利《咆哮的狗》

就是這幅出自保羅•克利之手的抽象油畫《咆哮的狗》。

伊斯普倫德坦言:喜歡這幅作品的原因首先是他喜歡小動物,畫中冷淡的光線與奇異的美感也使他深深著迷。

他似乎從中看到了正在震蕩迴響的咆哮聲,就像一塊石頭激起水中的漣漪一般。他

不再停留於這幅畫到底是什麼

,而是逐步探索克利是

如何創作出有生命力、有動感的作品

正是有了與藝術的「第一次照面」,打開了伊斯普倫德與藝術的連接。

他摸索出,

藝術也有自己的規則和語言

。讀懂藝術的語言,即是我們理解現當代藝術必備的技能。

藝術家善用抽象、隱喻、透視等諸多技巧,就像是文字語言中的修辭一般。

瓦西裡·康定斯基是抽象藝術的大師,在他早期的抽象畫中,我們就可以找到「語言」的描述:

「線條、色彩與形狀都從扮演描繪性『名詞』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成了活躍的 『動詞』。」

瓦西裡·康定斯基《藍騎士》

他晚期的作品中,那些元素更是完完全全的自由了,他不再畫一隻鳥,而是傳達飛行的概念;不再畫馬,而是表達馬的飛奔。

瓦西裡·康定斯基《構圖8號》

他將藝術提純,只給我們展示事物最為本質的一面,而通過顏色、形象、動態,他似乎激發了我們視覺、味覺、聽覺上的通感體驗。

除此之外,在和藝術接觸的過程中,心與靈缺一不可。

這裡「心」指的就是主觀偏好,「靈」則更偏向理性的一面。

讓·阿爾普《星星》

藝術史專家 E. H. 貢布裡希曾說過「

喜歡某件藝術作品沒有任何不正當的理由

」,但「

厭惡某個作品,卻有挺多理由是不靠譜的

」。

這就提醒我們,也許我們會依個人興趣、喜好被某件藝術作品吸引,但是不要因此拒絕那些第一眼看過去無法理解、或是有挑戰性的作品。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烏雷《時間中的關係》

因為只有我們抱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近它們,才有可能引發思考,產生獨特的藝術欣賞體驗。

對一件作品或某位藝術家關閉自我,也就是對所有作品、所有藝術家關閉了自我,而這種自我封閉的模式也就阻止了能真正豐富自己的藝術體驗。

傑克遜·波洛克《藍棒,作品11號》

我們跟隨著伊斯普倫德重新審視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現當代藝術作品時,似乎一切都有解了。

他提煉出了「與藝術相遇」「有機的生命體」「心與靈」等角度,為我們講述如何理解藝術的語言,在基礎要素上站穩腳跟。

原來,保羅•克利、馬蒂斯、波洛克等藝術大師的作品,不是在自說自話,它們傳遞著清晰而精確的內涵。

亨利·馬蒂斯

了解背景、技法是一回事,而產生私人化的深刻思考,與藝術建立起聯繫又是另一回事。

欣賞藝術時產生的個人化體驗,不論是情緒的波動、某些專屬的感受,都是我們藝術欣賞的寶貴收穫。

了解基礎要素、學習藝術的語言,能夠幫我們建立起藝術欣賞的自信,治癒現當代藝術恐懼症。

直白、透徹

資深藝術評論家解讀藝術的語言

治癒你的現當代藝術「恐懼症」

《如何讓藝術懂你》

作者: [美]蘭斯·埃斯普倫德 

未讀·藝術家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這本藝術啟蒙讀物,教你如何看懂西方繪畫
    法國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在《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中,給出了給孩子講藝術的具體建議,並且「親自」示範如何去欣賞書中的29件大師作品。作者是法國資深藝術史學者,目前是羅浮宮學院的藝術老師。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的成人和孩子能夠收穫藝術帶來的愉悅感受。
  • One老師的漫畫藝術你懂?一部正經地胡說八道,4個英雄被蟑螂玩死
    在One老師的成名作中,你會發現One特別喜歡用強烈的反差來表現一種幽默的藝術。埼玉打破限制器擁有最強的戰鬥力,然而卻只有C級英雄稱號;King只是一個普通人,卻能成為S級英雄第七的人物。02蟑螂剋星GOKIBURI BUSTERS可能你對《一拳超人》的漫畫表現藝術很懂,但是這只是One漫畫藝術的一半
  • 「你都多大了還買玩具?」「你懂什麼,這是藝術!」
    潮玩,潮流玩具,也叫藝術玩具(Art Toy)或設計師玩具(Designer Toy)。 是由設計師或藝術家設計製作,尺寸幾釐米到幾十釐米不等的玩具,主要材質是易塑形的搪膠,偶爾也會有木質或金屬材質。
  • 日本動漫中的捆綁藝術,你知道是如何誕生的嗎?
    日本勞動人民發明出的日式花樣捆綁一直是喜聞樂見的要素,這種日式捆綁是BDSM(Bondage & Discipline)的一種,相較於歐美簡單暴力的捆綁方式,日式捆綁出了美感綁出了藝術,那麼兼具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於一體的日式捆綁是如何誕生的呢?
  • 神老師教你如何融合商業與藝術
    此次課程乾貨滿滿,神老師以最近為《樂隊的夏天》拍攝的《男人裝》的封面為例,從理論和經驗出發,並給學員們播放了圖片拍攝現場的視頻,講解了如何拍攝藝人、如何拍攝一個成功的雜誌封面、以及如何拍攝優秀的商業作品。關於商業攝影,神老師還為我們公開了他的簡歷,告訴學員們一個商業攝影師的簡歷應該包括哪些部分,哪些部分需要重點突出。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對藝術有了解的就知道,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哲學價值,在你未看到藝術的價值之前,是因為對藝術作品的感情沒有理解。任何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那我們該怎麼去學會賞析藝術作品呢?而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引領更多的孩子與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
  • 2020藝術的夏天拍了拍你,看鮑勃·迪倫如何跨界玩轉藝術
    2020藝術的夏天拍了拍你,看鮑勃·迪倫如何跨界玩轉藝術 2020-08-08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婆發來一張照片,聽說結過婚的朋友都懂,你懂什麼意思嗎?
    我家拖布是不是你偷的!3、大姐,就算孩子不聽話,你也用不著這樣吧4、妹子不要放棄治療5、拍戲現場眼,我就想知道裙子希曼那是小哥哥還是小姐姐6、這是不是看錯了?請賜教了13、邊牧在主人面前表演如何越獄….14、同樣一身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感覺啊!哈哈!15、你這不是耍賴的嘛!你這都還沒有吃呢?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法國資深學者教你開啟孩子的藝術之眼
    她出版的藝術教育書籍《如何看一幅畫》《讀懂印象派》等,被譯為多種語言,廣受好評。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將《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一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提供了63條小貼士,來引導讀者放下成年人的見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維和行動來展開藝術對話。
  • 懂,是最溫柔的語言——《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最好的愛,是你既懂我的言外之意,又懂得我的欲言又止。「懂」是我們一生都在修煉的行為藝術。但是,在愛情裡,只是「懂」好像並不能讓我們滿足。我們需要的,是你懂得然後再給予寵愛,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些苛刻了,但在現實裡,這是個客觀的事實。
  • 你認為什麼是藝術呢?
    多年以後的今天,我意識到藝術就跟放羊一樣。藝術不在殿堂,而在泥濘的土裡。而每一個初次拿起畫筆的人,是不會意識到這點的。因為沒有誰一開始就是「藝術家」。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成為一個靠寫字,靠畫畫吃飯的人。生活中有很多深深愛你的人會殺死你深深愛的東西。我放養的羊,就倒在了我父親刀下,最終成為一鍋肉。我的哭泣,在他們看來是可愛。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童年吧。
  • 開書店除了懂書,你懂市場嗎?
    下面我帶大家了解下書盒1670的圖書區域分類:一樓:本月新書推薦、書牆、理想國、理想國譯叢、北京三聯書店、新知文庫、藝術、藝術理論、詩歌散文、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文紀實、譯文經典)讀客文化、飲食養生、商業(金融投資、經濟思維、企業管理)、生活(為人父母、居家旅行、自我塑造)、譯林出版社(人文與社會譯叢、壹力文庫)、文學(外國現當代小說、中國現當代小說
  • 藝術X 科技,Uber 如何抓住消費者?
    如何抓住年輕人,這應該是 Uber 最懂的話題。5 月 20 日,Uber(優步)在北京召開了一場以「Uber Universe-優步星際之旅」為主題的發布會,正式啟用了全球首批優步藝術車站(Uber ArtSTATION),同時 Uber 宣布正式在六月份上線 UberLIFE(優生活)。
  • 看不懂成博歐洲藝術大展?莫急,知道這些深度揭秘你就「懂行」了
    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組團」登陸蓉城!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
  • 線上談|看不懂攝影?因為你壓根不會看照片!(二)
    當然,每個藝術家創作作品的出發點和藝術邏輯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用這一種方式去解讀那一種作品。我們了解的方法越多,「看得懂」的作品就越多,反之,了解得越少,「看得懂」的作品也越少。藝術已經是一種專業化程度很高的知識,和某些評論家說的用於「教化大眾的文藝」完全是兩回事了。我們再來說一下「善」的問題。
  • 蘋果IOS用戶如何導入本地VR你懂的福利電影視頻資源
    蘋果IOS用戶如何導入本地VR你懂的福利電影視頻資源 今天袖扣VR小編就為玩家們帶來福音,教你四種方法搞定:蘋果IOS用戶如何導入本地VR你懂的福利電影視頻資源。
  • 上了幾年美術班,卻看不懂畫展?看完這本書你也能給孩子講藝術
    我們的美育教育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藝術家,但我們需要讓孩子們學會欣賞藝術作品,看懂藝術作品,這就是我們教給孩子的一項能讓他們看到人生更多美好的技能。分享一本寫給家長的,教孩子讀懂藝術的書《如何給孩子講藝術》。這本書的作者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是法國的藝術史學者,現為羅浮宮學院當代藝術課程教師,同時擔任「如何欣賞畫作協會」的長期管理者和講師。
  • 藝術範微信頭像,36張高清精緻商務籤名頭像,彰顯你的個性!
    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人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我們都是天地的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不了主,一切隨緣吧!
  • 《細米》有一種成長,叫恰到好處的懂你!
    於是,恰到好處的「懂你,」便成為了細米成長的主線!初識梅紋稻香渡裡的大河岸邊,積聚著大大小小的人群,人們在等待著一艘載有女知青的船隻,猶如董永等待七仙女般的熱情,細米也有某種隱隱約約的渴望,那就是也能分到一個美麗的「織女吧。」當白嫩的出水的姑娘們,一下船,便凝住了稻香渡的「呼吸。」
  • 懂你的人,才配得起你的餘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這一生,遇到情遇到愛,都不稀罕,難得的是遇到懂得;只有懂你的人,才配得起你的餘生。世間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一個懂字;要知道,你喜歡的人不一定會喜歡你,而喜歡你的人也不一定能懂你。生活中,常常聽到許多人感慨說,明明是兩個人卻過得比一個人還要孤獨;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孤獨,並不是因為沒人陪,而是因為沒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