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與審視交織,大疆如何走向「智能空間」?

2020-12-10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創立15年後,大疆成了民用無人機的代名詞,全球市場佔比超八成,行業「老大」地位無可撼動。高光之外,大疆也迎來了更多審視。市場見頂的顧慮,增收乏力的猜測,國外「制裁」的威脅,都和這家明星企業交織在一起。

外界希望了解,大疆如何設定未來的前進方向?

「大疆沒有戰略」

對大疆的擔憂,最普遍的是無人機市場正在飽和。

大疆創始人汪滔曾表示,從市場容量看,200億元是大疆收入的一個檻。根據公開信息,大疆在2015年至2017年,營收分別為59.8億元、97.8億元和175.7億元,此後,再未公布業績狀況。一些研究機構認為,大疆的業績增速在放緩。

不過,大疆看起來並不急於刻意尋找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大疆沒有戰略。」談及未來的市場布局,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說。隨後,他為這句話做了一個註解:大疆的理念是,技術永遠跑得比產品快。

大疆創新總裁羅鎮華的解釋更為具體:「大疆的思路是,先深化和突破技術,在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再結合應用場景形成產品,然後實現量產推向市場,並應用到不同行業領域。」

這樣的思路,讓大疆在市場中顯得極為特別。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急於開拓新業務,熱衷搶市場、卡身位,大疆格外謹慎。

「如果技術還沒有達到滿足用戶體驗的程度,或者技術本身實現了突破,但在結合場景和產品化上存在問題,大疆通常選擇繼續研發,不會急於推出產品。」羅鎮華說。

這似乎是大疆的「基因路線」:堅持把研發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不斷追求產品的極致化,市場則被視為技術突破和產品極致化後的自然成果。

熟悉大疆的人,很容易由此聯想到這家公司創立初期走過的路。2006年大疆成立後,初期將精力集中於通過開發飛行控制器實現穩定懸停上。直到四年後,大疆把研發的飛行控制系統用在多旋翼飛行器上,公司才開始在市場中狂飆突進。

這樣的發展路線中,可以很容易找到汪滔的影子。汪滔以對產品要求苛刻著稱,他曾對媒體說:「我們已經不習慣去做一個達不到世界最高要求的產品。」他曾經缺席大疆的「大疆精靈3」發布會現場,只是因為這款產品並不像他想像得那麼完美。

市場變化如此迅猛,如果一味追求技術和產品極致化,是否會導致公司忽視適時商業化,進而影響業務可持續性?對此,謝闐地說:「大疆從創立到現在,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

確實,很難說大疆能有今天的規模,是堅持技術創新的必然結果,還是有一定的運氣因素,更不能說這樣的理念適合所有企業。

但是,無論如何,大疆取得了普遍意義上的成功。《華爾街日報》稱其為「首個在全球主要科技消費產品領域成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大疆對得起這個評價,無論從市場佔有率、產品高度還是技術迭代速度來看,如今的全球無人機市場,無出其右者。

「空間智能」的夢想

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戰略」的另一面,是「沒有邊界」。

在大疆定義的「使命」中,有兩個關鍵詞:「空間智能」與「科技之美」。顯然,大疆的野心並不在「飛」,而在「智能」。

汪滔曾表示,如果大疆在機器人視覺方面取得突破,應用範圍將非常廣闊,無人駕駛、工業製造、家庭機器人等,都將成為大疆的用武之地。

羅鎮華認為,如果智能化水平與技術可靠性再提高一個級別,那麼大疆所提出的「空間智能」時代可能就到來了。「未來,可能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設備都是機器人,具有感知環境並與環境精細互動的能力,能完成很多複雜的工作。大疆儲備了許多技術為迎接這個時代做準備。」羅鎮華說。

在「空間智能」時代到來之前,大疆正努力在固有的業務版圖上探索更多可能性。有價值的產品一定是實現某種功能的載體。從這個維度看,無人機正是實現對低空資源有效利用的載體,而大疆可以在很多領域顯現身手。

在消費領域,大疆以不斷優化的產品鞏固著市場優勢。羅鎮華表示,大眾視頻創作與視頻消費是一個剛剛步入快車道的領域,視頻設備的性能提升與視頻傳播觀看平臺的爆發,吸引了許多新用戶,大疆正在面臨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在農業、能源、安防等行業領域,無人機技術解決方案帶來的價值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許多行業具備了將量化產品推入市場的條件。

在廣東,七成的電網巡檢已經通過使用大疆無人機完成。工人們從鑽山林、爬鐵塔的風險中被解放出來,只需坐在指揮大廳,就能通過無人機傳回的故障隱患圖片進行診斷。

今年11月,大疆發布了最新植保無人機T30和T10。早在2015年,大疆就開始探索以農業無人機為基礎,進行農業數位化信息平臺建設。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說:「大疆農業已經在全球40餘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服務中心。截至今年10月,全系列植保無人機全球銷量超過75000臺,在中國、日本、越南等國家的市場保有量超過70%。」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大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羅鎮華認為,大疆最明顯的標籤是產品,產品的技術實力強、質量水平高,背後則是人才的積累和技術的沉澱,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人才以及對人才的組織。

「人才是大疆創新力的核心資源,組織好人才,就是讓這一核心資源發揮力量推動企業往前走的方式。大疆要在保持創新活力的同時,以更高效先進的組織方式,給人才提供能進步成長、有獲得感的工作氛圍,激發更多想像力,並把想像變為現實。」羅鎮華說。

要實現這樣的組織方式,企業文化至關重要。如今,從許多公開報導中,人們都可以看到大疆對於公司文化越發重視。謝闐地也表示,從經濟指標上看,大疆在全國企業中並不突出,甚至在深圳民營企業500強裡也是靠後的,但是相比經濟指標,如今的大疆更看重技術和文化的成功。

「正如大疆打磨產品一樣,在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上,大疆希望打磨出有獨創性的、能夠激勵年輕一代的、能給當前的技術和市場格局帶來啟發和貢獻的企業文化。」謝闐地說。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疆的組織文化引來了不少非議。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無疑深受創始人影響。在外界看來,汪滔是一個絕對的技術極客,但是管理風格過於生硬。還有人稱大疆的文化是「狼性文化」。

謝闐地否認了這種說法,「大疆並不狼性,但是員工確實會有壓力,這種壓力來自公司對於產品目標的追求。這麼龐大的員工規模,如果沒有一定的標準,很難實現有效運轉。」

謝闐地認為,如今的大疆,企業文化有兩點獨特性,「一是大疆相信創新的、先進的技術首先是想像出來的,因此非常強調想像力。二是大疆在文化上有更高的願景和追求。公司內有個說法叫『高維的成功會帶動低維的成功』。大疆希望通過與合作夥伴和用戶的互動,讓大家都有收穫和進步,進而在行業、社會中作出貢獻。」

追求想像力和「高維的成功」的企業文化,正推動大疆探索更多可能。打開大疆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到大疆放出了許多自動駕駛相關的崗位需求,儘管沒有更多明確信息,但是人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大疆的新戰場。

在通往更廣闊的智能空間的路上,大疆或許很難再「獨孤求敗」。它將如何面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各種挑戰,值得期待。(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

相關焦點

  • 大疆推動農田無人化:植保無人機走向細分 拓展海外潛力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間接推動農田無人化:大疆植保無人機走向細分,拓展海外潛力市場「今年我們那裡對(農業植保)無人機的需求很大。比如連著下雨的天氣,那些從海外進口的高端地面機械是沒辦法開進田裡的,但是大片的土豆需要一周打一次藥,就很需要無人機。」
  • 橙影智能攝像機vs大疆Osmo Pocket體驗對比
    2018年,大疆發布Osmo Pocket雲臺相機,一度刷新雲臺相機輕巧度的下限。小巧智能的手持雲臺相機在第一時間也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拍攝體驗。時隔兩年,大疆Osmo Pocket的二代產品遲遲沒有發布,而摩象科技與抖音聯合推出的橙影智能攝影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新一代拍攝「神器」的接棒者。
  • 大疆重新上路
    這次交流,緣自大疆在2019年12月啟動公司願景、使命與價值觀的再思考,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調整。汪滔說大疆要「重新上路」。大疆遇到了什麼挑戰?這條路通向何方?  空間智能與科技之美  汪滔的回答是:「其實我們早年的夢想已經實現了,所以就需要一些新的引領。我們繼續做更好的技術產品,繼續在中國做創新,但這不能作為願景使命。
  • 大疆何以高飛
    但無人機行業裡有家中國公司獨領風騷,這家公司就是大疆,中國唯一一家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沒有對標對象的高科技公司。在大疆看來,大疆的誕生是必然現象,因為改革開放給珠三角地區帶來了人才、信息紅利。為什麼是大疆能成為大疆?是其工程師文化,對產品的極致追求。
  • 大疆Mavic Air 2體驗:這次想炸機更難了
    Mavic Air 2在拍攝能力上比Mavic 2變焦版更強大,攝像頭搭載了一顆1/2英寸CMOS傳感器,可拍攝4800萬像素照片,能以120 Mbps碼流錄製4K/60fps視頻,支持H.265編碼格式,更節省存儲空間。它還可拍攝8K移動延時視頻,這個功能是大疆其它無人機產品沒有的。
  • 拆解:大疆Spark無人機
    與大多數電子系統相比,無人機在每平方毫米的空間中封裝了更多的傳感器、執行器和RF通信部分,因此,我們拆解了大疆Spark無人機,看看它是如何做到的。 無人機既有趣又有用,如果純粹從工程學角度來看,它是功耗、處理性能、重量、尺寸和成本完美平衡的代表。
  • 大疆御2無人機智能跟隨功能詳解,讓你一個人也能拍出旅拍大片
    大家好,這裡是專欄《零基礎學習大疆Mavic 2無人機》的第11章,今天給大家介紹大疆御2無人機的「智能跟隨」功能。大疆御2無人機的智能跟隨2.0能夠精確識別目標並跟隨飛,使它成了一個會飛的私人攝影師。本節詳細講解大疆御2智能跟隨功能,讓你在旅途中即使一個人也能拍出旅拍大片。
  • 拍攝視頻穩定器選大疆如影RS 2,你覺得這款穩定器如何?
    那麼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通常情況下,大家會選擇入手一個穩定器,大疆在穩定器領域還是相當有話語權的,筆者入手的這一款大疆如影RS 2專業套裝版表現很不錯,一起來看看吧。一、開箱印象:質感十足在看到外包裝的時候,就比較有質感,正面是產品的彩印圖和產品名,沒有其他多餘的設計,比較簡約。
  • 大疆直播視頻回傳如何用導播一體機推流
    對於全球攝影玩家來說,集口碑好、技術創新、穩定性強、安全性高於一身的無人機,"中國製造"的大疆是當之無愧的領導品牌。目前大疆已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以上市場份額。隨著網際網路進入直播時代,無人機不僅拓寬了人類視野的空間,也提供了網際網路最前沿模式的精彩內容。越來越多的航拍無人機服務於直播節目之中。直播對無人機意味著什麼?
  • 探索數字農業新領域,大疆農業植保機T30、T10發布
    DJI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表示,近年來,以植保無人機為代表的智能裝備,正在持續幫助農戶降本增收。未來,大疆農業將繼續投入資源,並聯同合作夥伴構建基於空間智能裝備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持續幫助農戶提升農田管理水平,為中國農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 大疆無人機悟 Inspire 2,專業水平無人能敵
    大疆的實力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無人機領域是其最拿得出手的。雖說美國方面一直打壓大疆,但是大疆的無人機從來沒讓科技發燒友失望過,而且很多專業級的無人機也只有大疆能做出來。今天我們來看看,航拍中的專業級選手——大疆悟 Inspire 2。這款無人機上市多年,口碑一直很不錯。
  • 大疆農業發布T30植保無人機:載重30升,施肥與果樹噴灑都輕鬆
    【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11月9日,大疆農業在深圳舉行了以「聚變」為主題的新品發布會,會上發布了T30、T10兩款全新的植保無人機,其中被稱為「數字農業新旗艦」的T30的載荷達到了30公斤、智能程度亦達到新高度,而其全能套裝售價僅為54999元,堪稱加量不加價。
  • 【我測】一款重量僅87克的無人機,如何連結大疆教育7年編程夢
    【我測】一款重量僅87克的無人機,如何連結大疆教育7年編程夢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
  • 大疆發布御 Mavic Air 2:聰明的航拍無人機
    便攜輕巧的御 Air 2 完美融合了影像、飛行、智能與安全,旨在大幅度提升優質航拍產出,降低創作門檻,革新飛行影像體驗,激發航拍想像力。DJI大疆創新總裁羅鎮華表示:「御 Air 2是大疆迄今為止最『聰明』的航拍無人機。得益於大疆在產品理念上的革新與技術能力的不斷成長,御 Air 2將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與用戶一同挖掘影像世界的無限創意潛力。大疆的使命是做空間智能時代的開拓者,讓科技之美超越想像,『聰明』的御 Air 2的卓越表現生動詮釋了這一點。」
  • 中國「大疆」是軍工企業?盤點大疆如何一步步的「被」軍工!
    我國的大疆無人機在民用無人機領域,就佔據著不小的份額,而且由於無人機的特殊性,大疆無人機還多次被外媒稱作軍工企業。例如,根據外媒的報導此前,以色列國防軍就曾計劃向大疆公司,採購一批消費級的Mavic無人機,用於裝備其一線的作戰部隊,部分精英連隊將會換成更加先進的行業級無人機,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以色列部隊的戰場偵察能力,當然了,除了以色列軍方採購外,大疆在國外也算是聲名遠播。
  • 原力覺醒 大疆可手勢控制的「曉」Spark無人機
    大疆在24日夜發布了「曉」Spark掌上無人機。作為大疆第一款掌上無人機,「曉」Spark的人機互動體驗將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飛行樂趣。依靠化繁為簡的一鍵短片智能功能,「曉」Spark令從未體驗過無人機的用戶也能創作出精彩的照片和視頻,為生活增添樂趣,隨時分享精彩瞬間。
  • 大疆拿下全球無人機市場80%以上的份額,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中國強大的內需將支撐大疆的收入不斷創出新高。業界普遍認為,大疆創新能夠在全球無人機領域迅速崛起、再到市場的主導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疆在技術上堅持獨立研發和創新。至今,大疆累計專利申請量超過4600件;在國際專利申請上,大疆的排名同樣靠前。大疆的員工構成中,大約四分之一的員工從事研發工作。
  • 沒想到大疆無人機已經這麼牛了
    大疆。聊起大疆無人機,你會想到什麼?航拍。都沒錯,但其實不止。先給大家看個數據——在黑龍江水稻市場作業中,大疆植保無人機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60%。農業無人機的作業場景已由之前的噴灑,逐步擴展到了水稻直播、飼料飛播,肥料飛播等。
  • 大疆不止無人機厲害,在一個全新領域,強勢躋身全球第五
    近年來,無人機不僅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航拍、攝影等,在民生、城市管理、警用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的發揮空間。而大疆無疑是當今最為著名的無人機品牌,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的佔有率已經超過70%。但其實,除大疆不止無人機厲害,在一個全新的領域,更是躋身全球五強。據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排行榜顯示,大疆創新排名第五位,擁有高達210億美元的估值。據公開資料顯示:大疆成立於2006年,主要產品有航拍無人機、手持影像產品、機器人產品等。
  • 大疆Phantom4Pro評測:更強悍
    目前很多用戶還未習慣使用Phantom 4的視覺跟隨,但大疆在短短的9個月內,加入大量的智能化技術。智能飛行技術,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刀:大量的智能技術看似方便用戶,但也同時增加人機互動的複雜性。在去年推出的Phantom 3,在更新固件後有5種智能飛行選項;而在今年初Phantom 4剛推出時,選項就增至8種(上圖上);在年尾推出的Phantom 4 Pro,就已經增加到12種(上圖下)。從此可見,大疆在這一年內,為無人機的「功能表」加添了多少「頁數」?更重要的是:有多少用戶懂得這些「頁數」背後包含了怎樣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