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學家突破血腦屏障來攻擊腫瘤

2020-12-14 生物谷

2020年2月18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大腦就像一座堡壘,被設計用來阻擋危險的病原體。但是保護是有代價的:當免疫系統面臨可怕的威脅時,這些屏障會干擾免疫系統,比如膠質母細胞瘤,這是一種致命的腦

腫瘤

,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少。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Nature》雜誌上發表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種規避大腦自然防禦系統的新方法。當大腦的自然防禦系統產生反效果時,他們會讓免疫系統救援兵通過堡壘的排水系統。

圖片來源:Nature


資深通訊作者Akiko Iwasaki說:"人們以為免疫系統在對抗腦瘤方面無能為力。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無法從免疫治療中獲益。"


Iwasaki是免疫生物學Waldemar Von Zedtwitz教授、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教授,也是Howard Hughes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雖然大腦本身沒有直接的方式來處理細胞廢物,但排列在頭骨內部的小血管可以收集組織廢物,並通過人體的淋巴系統來處理,淋巴系統可以過濾體內的毒素和廢物。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正是利用了這種處理系統。


這些血管在出生後不久就形成了,部分原因是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VEGF-C)基因的刺激。


耶魯大學的Jean-Leon Thomas是耶魯大學神經學副教授,也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他想知道如果淋巴引流增加,VEGF-C是否會增加免疫反應。該研究的主要作者Eric Song是Iwasaki實驗室的一名學生,他想看看VEGF-C是否可以專門用於增強免疫系統對膠質母細胞瘤

腫瘤

的監測。該團隊共同研究了通過該引流系統引入VEGF-C是否可以專門針對腦瘤。


研究小組將VEGF C導入膠質母細胞瘤小鼠的腦脊液中,觀察到大腦中T細胞對

腫瘤

的反應水平升高。結合免疫治療中常用的免疫系統檢查點抑制劑,VEGF-C治療顯著延長了小鼠的生存期。換句話說,VEGF-C的引入,結合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顯然足以針對腦瘤。


"這些結果是顯著的," Iwasaki說。"我們希望將這種療法應用到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身上。因為目前針對這些患者的手術和化療的預後仍然是如此的暗淡。"(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融資: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解決腫瘤腦轉移問題
    來源:藍鯨財經8月7日,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璧辰醫藥 (AB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於近日完成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國藥資本、磐霖資本、聚明創投跟投。
  • Nature:新技術CAR-T細胞穿透血腦屏障 對腦腫瘤發動進攻
    這些癌細胞仗著有血腦屏障的保護,肆無忌憚地在大腦裡生長。免疫細胞等卻容易被屏障拒之門外,無法進攻大腦腫瘤。那這些免疫細胞是怎樣穿透血腦屏障的呢?「如果我們能理解多發性硬化症中,T細胞如何滲透進大腦,我們就有希望開發出穿透血腦屏障的T細胞,並以極高的密度去浸潤大腦腫瘤。」本研究的通訊作者,貝勒醫學院的Nabil Ahmed教授說道。結合之前的研究,這支團隊推演出了T細胞滲透進大腦的秘密途徑。原來在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體內,幾類細胞黏附分子通過兩個步驟,決定了T細胞能否進入大腦。
  • 如何突破大腦的最後屏障?
    所以,科學家一直在試圖突破這一屏障。 加拿大醫學物理學家庫勒·海尼因認為有一種辦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並且今年他就準備去做這一試驗,首次嘗試去「叩」開人類大腦的大門。如果試驗成功,那將是腦病治療上的一個巨大飛躍。
  • SARS-CoV-2的S1蛋白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
    SARS-CoV-2的S1蛋白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37:21 美國西雅圖大學William A.
  • Nat Neurosci: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其中的原因。SARS-CoV-2病毒和之前的許多病毒一樣,對大腦是個壞消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的刺突蛋白可以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這強有力地表明導致COVID-19的冠狀狀病毒SARS-CoV-2可以進入大腦。
  • 新組合療法突破大腦「結界」,治療乳腺癌腦轉移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發現了針對乳腺癌腦轉移的新聯合療法,該療法在動物模型中,顯著縮小了腦部腫瘤的大小,並提高了存活率。據統計,約75%的乳腺癌腦轉移在治療後腫瘤消失。 這一聯合療法可以跨越血腦屏障,顯著提高生存期。該文章已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
  • 用Quasi Vivo流動培養系統,實現組成血腦屏障的三種細胞共培養
    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在中樞神經系統(CNS)的生理和病理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血腦屏障功能異常會引起包括阿爾茨海默症(AD)等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組成血腦屏障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周細胞(pericytes)以及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s)間的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得很難在體內確定這三種細胞對神經毒性各自的貢獻。而Quasi Vivo流動培養系統可為體外培養這三種細胞提供在不形成屏障的情況下維持細胞間通訊的最佳培養環境。
  • 腦科學日報:吸菸促進肺癌腦轉移的原因;紅肉吃太多,大腦老得快
    除此之外,瑞典隆德大學與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有新的發現。瑞典隆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將皮膚細胞轉化為神經細胞,這有助於修復小鼠中風造成的神經細胞損傷。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此前表明,在腦外傷後阻斷一種名為miR-181a的microRNA,會促使星形膠質細胞轉變為神經元。
  • 肺癌特別喜歡往腦子裡「鑽」,腦轉移有什麼徵兆?治療難嗎?
    由於肺內血管極其豐富,特別有利於癌細胞四處「逃竄」,其中,最嚴重的轉移部位是發生腦轉移,治療起來也相當困難。01一、癌細胞是如何轉移到腦部的?通常,癌細胞可能會脫離腫瘤穿過淋巴系統、血液循環並侵入大腦。腦轉移的幾個過程分別為浸潤、循環、外滲、擴散、血管生成。
  • 腦科學日報:科學家開發出非侵入性方法,或可修改記憶刪除恐懼
    科學家開發出非侵入性療法,可直接修改記憶、刪除恐懼來源:生物探索近日,《Current Biology》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帶來了一項治療恐懼症的創新性療法。博洛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非侵入性實驗方案,只需要讓患者大腦接受一次「磁刺激」,就能夠消除「消除」由一些事物引起的恐懼感。
  • 又一突破!人類腫瘤中發現大量細菌,人類攻克癌症不遠了?
    但近來,就有一項關於癌症方面研究的突破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被公布出來:人類的腫瘤中有細菌的存在,而且不同的腫瘤中,細菌的種類也不一樣。事實上,在全人類的努力下,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關於癌症腫瘤研究的問世,大多數是針對癌症的治療方法,比如說「通過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細胞」,還有cart療法:通過基因工程來判斷提取的體細胞中識別腫瘤特異性的抗體受體並進行遺傳修飾,再讓體細胞重新回到患者體內殺死癌細胞等等,這次的突破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它並不是從治療方面來講的,而是從腫瘤本身。
  • 科學家篩選出能夠靶向不同腦細胞類型的AAV載體
    科學家篩選出能夠靶向不同腦細胞類型的AAV載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2 12:37:32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Viviana Gradinaru小組利用複合Cre依賴性進化篩選出能夠靶向不同腦細胞類型的AAV
  • 科學家繪製出患者來源腫瘤異種移植物在傳代過程中拷貝數保守性的...
    科學家繪製出患者來源腫瘤異種移植物在傳代過程中拷貝數保守性的分析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24:49 美國傑克遜實驗室Jeffrey H.
  • 科學家揭示黑色素瘤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科學家揭示黑色素瘤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4:02:55 荷蘭癌症研究所Reuven Agami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Yardena Samuels團隊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 Nature:DNA聚合酶θ抑制同源重組,促進腫瘤發生
    2015年2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著名國際期刊nature在線刊登了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gnel Sfeir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非同源末端連接過程能夠利用聚合酶θ促進腫瘤細胞中的端粒發生染色體末端融合
  • 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新靶點 可以阻止腫瘤的生長和...
    抑制這兩種基因的表達都會導致腫瘤生長和癌細胞向其他器官擴散的減緩。Izadpanah說,當Rab27a被抑制後,腫瘤沒有生長,但仍有少量癌細胞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然而,當TRAF3IP2基因被關閉後,他們發現在治療後整整一年內原腫瘤細胞沒有擴散(被稱為「轉移」或「微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