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的S1蛋白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

2020-12-19 科學網

SARS-CoV-2的S1蛋白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37:21

美國西雅圖大學William A. Banks小組發現,SARS-CoV-2的S1蛋白可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16日在線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靜脈注射放射性碘突刺蛋白S1亞基(I-S1)可以輕易越過雄性小鼠的血腦屏障,被大腦區域吸收並進入實質性腦部空間。I-S1也被肺、脾、腎和肝吸收。鼻內給藥的I-S1也進入大腦,儘管其水平比靜脈內給藥後低約十倍。APOE的基因型和性別不會影響全腦I-S1的攝取,但對嗅球、肝臟、脾臟和腎臟的攝取具有不同的影響。脂多糖誘導的炎症減少了海馬和嗅球中I-S1的攝取。

機理研究表明,I-S1通過吸附性胞吞作用穿越血腦屏障,鼠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參與腦和肺的攝取,但不參與腎臟、肝臟或脾臟的攝取。

據悉,目前尚不清楚SARS-CoV-2是否可以進入大腦。SARS-CoV-2通過其刺突蛋白的S1亞基與細胞結合。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S1 protein of SARS-CoV-2 crosse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mice

Author: Elizabeth M. Rhea, Aric F. Logsdon, Kim M. Hansen, Lindsey M. Williams, May J. Reed, Kristen K. Baumann, Sarah J. Holden, Jacob Raber, William A. Banks, Michelle A. Erickson

Issue&Volume: 2020-12-16

Abstract: It is unclear whethe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which cause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an enter the bra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binds to cells via the S1 subunit of its spike protein. We show that intravenously injected radioiodinated S1 (I-S1) readily crossed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male mice, was taken up by brain regions and entered the parenchymal brain space. I-S1 was also taken up by the lung, spleen, kidney and liver. Intranasally administered I-S1 also entered the brain, although at levels roughly ten times lower than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POE genotype and sex did not affect whole-brain I-S1 uptake but had variable effects on uptake by the olfactory bulb, liver, spleen and kidney. I-S1 uptake in the hippocampus and olfactory bulb was re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ion.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I-S1 crosse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y adsorptive transcytosis and that murin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involved in brain and lung uptake, but not in kidney, liver or spleen uptake.

DOI: 10.1038/s41593-020-00771-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0771-8

相關焦點

  • Nat Neurosci: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SARS-CoV-2病毒和之前的許多病毒一樣,對大腦是個壞消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的刺突蛋白可以穿過小鼠的血腦屏障。這強有力地表明導致COVID-19的冠狀狀病毒SARS-CoV-2可以進入大腦。
  • 多篇文章揭示SARS-CoV-2刺突蛋白的弱點
    2020年5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冠狀病毒的視覺特徵,即各個方向向外突出的結節狀突起:刺突蛋白,也是它進入細胞的關鍵。這些刺突蛋白與細胞結合---就SARS-CoV-2而言,它們會與人細胞結合---從而引發感染。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全世界的科學家都門在關注刺突蛋白,以揭示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並從中找到潛在的弱點來加以利用。
  • Nature:新技術CAR-T細胞穿透血腦屏障 對腦腫瘤發動進攻
    這項研究裡,一支跨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技術,能讓CAR-T細胞穿透血腦屏障,對腦腫瘤發動進攻。要知道,腦瘤由於其位置特殊,一直是難以有效攻克的癌症類型。能夠對這種躲在大腦裡的癌症進行治療,無疑是人類取得的一大進步。該研究今日在線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我們知道,健全的血腦屏障對於人體而言是必須的,它能決定哪些細胞和分子能夠進入大腦,從而保護這一重要的器官。
  • Science:新研究揭示融合前後的SARS-CoV-2刺突蛋白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2020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SARS-CoV-2表面的棒狀刺突蛋白在這次COVID-19大流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刺突蛋白通過ACE2受體與人體細胞結合,然後急劇改變形狀,發生摺疊刀類似的彎折,從而將細胞膜與冠狀病毒的外膜融合,這就打開了冠狀病毒感染的大門。
  • 人類ACE2轉基因小鼠的SARS-CoV-2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肺部炎症
    人類ACE2轉基因小鼠的SARS-CoV-2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肺部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6 14:01:45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Michael S.
  • Cell:新研究繪製出SARS-CoV-2的高解析度基因圖譜,並指出這種病毒...
    當前,尚未批准任何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SARS-CoV-2或任何其他引起人類疾病的冠狀病毒。在1977年,Jean Medawar和Peter Medawar寫道,病毒「只是包裹在蛋白中的一條壞消息」。SARS-CoV-2中的「壞消息」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以非常長的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形式攜帶它的神秘的基因組。
  • 科學家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
    科學家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14:27:13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周育森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在BALB/c小鼠中適應的SARS-CoV-2,可用於疫苗評估
  • 用Quasi Vivo流動培養系統,實現組成血腦屏障的三種細胞共培養
    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在中樞神經系統(CNS)的生理和病理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血腦屏障功能異常會引起包括阿爾茨海默症(AD)等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組成血腦屏障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周細胞(pericytes)以及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s)間的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得很難在體內確定這三種細胞對神經毒性各自的貢獻。而Quasi Vivo流動培養系統可為體外培養這三種細胞提供在不形成屏障的情況下維持細胞間通訊的最佳培養環境。
  • 腦科學日報:吸菸促進肺癌腦轉移的原因;紅肉吃太多,大腦老得快
    這種名為TAT-DP-2的藥物通過破壞鉀離子通道發揮作用,鉀離子通道是調節神經元死亡的關鍵。根據發布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小鼠模型中,中風後服用這種藥物可減少大腦損傷。除此之外,瑞典隆德大學與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也有新的發現。瑞典隆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將皮膚細胞轉化為神經細胞,這有助於修復小鼠中風造成的神經細胞損傷。
  • Nature:科學家突破血腦屏障來攻擊腫瘤
    2020年2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大腦就像一座堡壘,被設計用來阻擋危險的病原體。但是保護是有代價的:當免疫系統面臨可怕的威脅時,這些屏障會干擾免疫系統,比如膠質母細胞瘤,這是一種致命的腦腫瘤,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少。
  • ...融資: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解決腫瘤腦轉移問題
    來源:藍鯨財經8月7日,聚焦於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璧辰醫藥 (AB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於近日完成兩千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國藥資本、磐霖資本、聚明創投跟投。
  • Viruses:揭示SARS-CoV-2病毒蛋白存在進化上保守的功能區域
    2020年4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構建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三維結構路線圖並與全球科學界分享兩個月後,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生物信息學研究員Dmitry Korkin及其同事們在Viruses期刊上發表一篇標題為「Structural Genomics of SARS-CoV-2 Indicates Evolutionary Conserved Functional Regions of Viral Proteins
  • eLife|Aβ纖維引發的AD小鼠小膠質細胞的蛋白組變化和功能障礙
    為了揭示不同澱粉樣蛋白沉積階段小神經膠質蛋白組的動態改變,作者分析了分別來自1,3,6和12個月大的APPPS1和APP-KI小鼠的小膠質細胞,以及其年齡相匹配的野生型(WT)小鼠(圖1)。為了便於進行蛋白質組分析,作者首先優化了小神經膠質的分離程序,利用MACS技術從小鼠大腦中分離出CD11b陽性的小膠質細胞,然後,優化了微膠質蛋白組分析的數據採集方法。12個月齡小鼠的APPPS1小膠質細胞顯示了776種顯著的上調蛋白和633個下調蛋白,而APP-KI小膠質細胞顯示了704個上調蛋白和666個下調蛋白。
  • 研究揭示SARS-CoV-2突刺蛋白介導的受體結合和活化
    研究揭示SARS-CoV-2突刺蛋白介導的受體結合和活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1 23:06:16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Steven J.
  • SARS-CoV-2或通過鼻子進入大腦|《自然-神經科學》論文
    -2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 SARS-CoV-2不僅累及呼吸道,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導致感染者出現類似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神經症狀。雖然最新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布的問題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