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經科學》發表的一項屍檢研究Olfactory transmucosal SARS-CoV-2 invasion as a por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ntry in individuals with COVID-19顯示,SARS-CoV-2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或有助於解釋在COVID-19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有望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鑑。
SARS-CoV-2不僅累及呼吸道,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CNS),導致感染者出現類似喪失嗅覺、味覺、頭痛、疲勞、噁心等神經症狀。雖然最新研究已經在腦部和腦脊液內發現了病毒RNA,但病毒如何進入以及如何在腦內分布的問題仍不清楚。
德國柏林夏裡特大學醫學院的Frank Heppner和同事研究了33名(22名男性和11名女性)死於COVID-19的感染者的大腦和鼻咽(喉的上半部分,與鼻腔相連),這裡可能是病毒最先感染和複製的位置。這些感染者去世時中位年齡為71.6歲,從出現COVID-19症狀到死亡的中位數間隔為31天。作者在大腦和鼻咽中發現了SARS-CoV-2的RNA和蛋白,還在鼻咽中檢測到了完整的病毒顆粒。其中,嗅黏膜發現的病毒RNA水平最高。他們指出,疾病病程與檢測到的病毒含量呈負相關性,說明病程越短的感染者,其體內發現的SARS-CoV-2的RNA水平越高。
作者還在嗅黏膜的特定細胞類型中發現了SARS-CoV-2刺突蛋白,這些蛋白會利用內皮和神經組織的鄰近來進入大腦。作者在一些感染者表達神經元標誌物的細胞內發現了SARS-CoV-2刺突蛋白——說明嗅感覺神經元可能受到了感染;接收嗅覺和味覺信號的腦區中也發現了SARS-CoV-2刺突蛋白。神經系統其他區域也發現了SARS-CoV-2,包括延髓——大腦主要的呼吸和心血管控制中心。
仍需開展包含各種樣本的COVID-19屍檢研究,來確定介導該病毒進入大腦的確切機制,並尋找其他可能的入侵路徑。
在新冠死者的口咽和鼻咽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區域中檢測SARS-CoV-2。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