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地球上面的生命來說,我們的生存以及我們要向前發展,都需要物質的供應。當我們吸收這些物質所提供的能量之後,我們才有前進的動力。當然,對於不同的動物來說,採集能量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蚜蟲是如何生存的?
而這些採集方式,也使得地球上面的各種生物能夠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下生存下來,而蚜蟲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生物不僅能夠從植物中獲取能量,自身還能夠進行一定的光合作用。當然除此之外,這一動物對於我們的農作物來說危害極大。
也因此,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這一種生物是一種害蟲。當然,對於研究者來說,它就不能被單一地界定成害蟲了。因此,它在科學家的眼中則是多種身份,並且科學家對其還進行了很細緻的研究。
比如說,我們時常會看到植物上面如果出現蚜蟲,那麼之後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蚜蟲在這株植物上面,而這對於一個密集恐懼症的來說,無疑是一件壞事。而這歸根結底則是與蚜蟲的繁殖能力有關。
而經過科學家對於蚜蟲的繁殖能力進行研究,則是發現蚜蟲社會實際上是一個「母系社會」,也因此蚜蟲的社會也會存在著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不過,即使有這種問題,也沒有對蚜蟲的繁殖造成多大的影響。
為什麼性別比例失調對蚜蟲影響不大?
這是因為蚜蟲有著這一項能力,那就是孤雌繁殖,顧名思義就是不需要雄性蚜蟲也能夠自行繁衍後代,這與我們西遊記當中的女兒國有點類似。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蚜蟲當中就全都是雌性。它們之中還是有著部分雄性蚜蟲存在的。而這些雄性蚜蟲的作用,則是在危機出現時,挺身而出保護其他的蚜蟲。
或者是如果蚜蟲當中出現基因缺失的情況,則是可以通過這些雄性蚜蟲進行補全。當然如果你認為蚜蟲的作用就只有這麼一點點,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蚜蟲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螞蟻的「奶牛」。
也許你會奇怪,蚜蟲怎麼會是螞蟻的「奶牛」呢?這是因為兩者之間有著合作關係,並且螞蟻在生存的這一方面,所擁有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像。因此它們在與蚜蟲長期相處的過程當中,獲得了圈養蚜蟲的技巧,而這一方法幾乎是刻在螞蟻的潛意識裡的。
蚜蟲與螞蟻的合作是牢不可破的嗎?
而螞蟻在飼養蚜蟲的過程當中,它們會獲得蚜蟲所提供的植物汁液,而為了能夠長期地獲得這一植物汁液,螞蟻也會本能地去保護蚜蟲,使其免受天敵的傷害。當然這樣的合作並不是牢不可摧的,有些時候螞蟻會被一隻蝴蝶的卵給糊弄過去,使得其辛辛苦苦的付出,瞬間成為泡影。
當然蚜蟲除了吸收所依附植物的能量之外,自身也會進行一定的光合作用,這也使得它們即使離開了植物,自身所進行的光合作用也能夠支持他們生存一段時間。但是這種生物對於農作物來說,並不是友好,因此我們的科學家也在思考如何降低這一動物對植物的危害。關於蚜蟲,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