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 2020-11-04 09:59:27
11月4日,廣東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科創板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雖然欲登陸科創板,但博力威科創「成色」明顯不足,且和同行在研發投入角度存在較大差距。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失去競爭力意味著將被市場所淘汰。
新增產能消化存疑
從博力威此次IPO募投項目來看,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建設項目是最重要的項目。公司表示,本項目通過新建生產廠房、增加生產設備來擴大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產能,解決現有核心產品的產能瓶頸,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客戶訂單準交率,提升公司核心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項目達產後的產品新增15.75萬套的生產能力。可以看到,博力威2019年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總體產量達到67萬套,此次募投項目將明顯擴產。然而,是否能形成有效銷售還是未知數。
博力威表示,近年來公司銷售收入不斷提高。其中,核心產品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2017-2019年度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3828.43萬元、41659.99萬元、44085.96萬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為36.02%。值得一提的是,36%複合增長率背後,2018年貢獻不少,而2019年,公司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銷售同比增幅僅為5.82%。而這還是在相關產品價格上漲背景下產生的數據,從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銷量來看,2018年銷量為64.23萬組、2019年為67萬組,2019年同比增速僅為4.3%。大幅放緩的銷量增速,加之大幅擴產,如不能順利消化新增產能,對公司業績將產生明顯拖累。
銷售遠跟不上行業節奏
博力威為給募投項目一個美好的市場預期,引用不少數據證明所屬行業前景廣闊。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擁有龐大的電動自行車消費群體,隨著「新國標」的正式實施,中國鋰電自行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19年至2022年我國鋰電兩輪車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將加速到62%。
誠然,62%的年複合增長率確實可以讓下遊企業享受到行業快速增長的紅利。但前提是,企業發展需要跟上行業發展的速度。如按公司給出的數據,2019年鋰電兩輪車市場規模增長幅度不會太小。而在市場快速增長背景下,公司2019年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銷量僅同比微增4.3%。有質疑就指出,博力威所處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且公司距離國內外龍頭都存在較大差距。龍頭強者恆強背後,公司的市場份額將被進一步擠壓,故導致銷售不暢。最終,得出的成績就是銷售增速遠低於市場規模增速。如此來看,博力威銷量增速遠低於行業增長增速也就不難理解了。
與同行投入力度差距明顯
博力威所述行業鋰離子電池製造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新技術、新產品的持續自主創新能力和生產工藝的先進性。
博力威表示,公司一直將技術創新、科技進步作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驅動力,高度重視研發投入。近年來公司持續進行研發費用投入,以保證公司技術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公司2017年-2020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分別為2917.38萬元、3702.40萬元、4566.14萬元、2048.78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02%、3.89%、4.45%、3.8%。可以看到,從研發費用來看,公司2017年-2019年出現持續增長,研發佔比卻出現波動。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佔2019年全年比重不到五成,2020年全年公司研發費用能否持續增長,有待年報公布時揭開謎底。
從行業來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核心競爭力是保持行業地位的重要一環,而保持競爭力背後,高研發投入則是重中之重。從博力威同行業可比公司來看,公司研發人員佔比、研發費用佔比僅小幅高於2019年鋰離子電池業務收入排名國內第七的鵬輝能源,和他們競爭對手則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國內來看,2019年鋰離子電池業務收入排名國內第五的億緯鋰能,研發人員佔比為15.85%,研發佔比為7.15%。而公司兩項數據分別為10.9%、4.45%,兩者都存在約五成的差距。全球角度來看,2019年鋰離子電池業務收入排名全球第三的三星 2019 年研發佔比為 8.64%、2019年鋰離子電池業務收入排名全球第七的村田研發佔比為6.65%,均明顯高於公司。有分析人士就表示,博力威在研發人員、研發費用等方面均明顯低於多家實力高於公司的對手,先不談追趕競爭對手,自身能否保持目前的市場地位、份額都存在不確定性。(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