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到大寶在吃醋嗎?《童年不缺愛》能夠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2020-12-14 大飛飛育兒

家中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大或小的瑣事,作為媽媽還是忍不住發脾氣。

你家是否也有以下的情況:

二寶剛睡醒,哭著吵著,邊上的大寶也和二寶一起湊熱鬧,一起哭起來,聽著倆個個寶寶同時哭,明明都已經比二寶大幾歲了,還不懂事,是不是有種打死大寶的心理,。二寶還小,作為姐姐總是亂給妹妹吃東西,甜的、辣的、什麼味道趁著媽媽不在都會偷偷的給妹妹吃,媽媽突然發現脫了拖鞋就想拍死大寶的媽媽。二寶睡著美覺,大寶看著電視,哼著小曲,聲音越來越大,叫她小點聲,還當沒聽到,惹得二寶,一翻身就爬起來大哭,遇到這個情況很想跑過去把遙控器砸在電視屏幕的媽媽。二寶在哭,大寶在鬧情緒,一個都無法停止消停的時候,有沒有忍無可忍的媽媽,想要逃離這兩個寶,如果不是親生的打死的心都有了。

大寶和二寶的相處,每天都會上演無數次的經典回放,不是二寶哭,就是大寶鬧,大寶總會時不時的出現在二寶需要安慰的時候鬧情緒。大寶也需要得到媽媽的關注,在兩個都吵鬧的時候,媽媽精神已經麻木了,只想快速讓孩子消停,除了大吼大叫,就是打,冷靜下來以後又非常後悔,有時看著孩子哭,自己眼淚也會情不自禁的流下。孩子什麼都懂,只是有時我們說話的方式和語氣不對,讓孩子特別的缺乏安全感。

家中有二寶,在關愛二寶的同時不能遺忘了大寶也非常需要被關注。同時還要站在大寶的角度想問題,如果我是大寶,我在這樣的年齡,面對家裡的二寶,我是什麼樣的想法。

我家有兩個女兒,諾諾7歲,墨晗8個月,兩個人相差有點大,平時諾諾寫作業的時候墨晗會爬到姐姐身旁搗亂,有時諾諾會比較生氣,對於妹妹,姐姐也是又愛又嫌棄的,你家是否也有兩個孩子?

有時候諾諾總會問:

為什么妹妹可以和媽媽睡?

為什麼媽媽會哄妹妹睡覺?

為什么妹妹就不用寫作業?

為什么妹妹就可以這麼幸福什麼都不用做?

有時候墨晗哭,諾諾也哭,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墨晗睡覺醒來,看到沒有人就瞎哭起來,諾諾在看著電視或者寫著作業,聽到妹妹的哭聲,還沒跑到妹妹身邊,也跟著大聲哭喊起來。對於我來說,墨晗一個人哭就讓我心煩了,再來一個諾諾也跟著哭,家裡所有人聽到哭聲的人脾氣都有點上火了,墨晗還小,我們肯定是哄她,諾諾是一個7歲的孩子,我們肯定是吼她,說她搗亂、吵死了、叫她閉嘴。

在讀了心心媽寫的《童年不缺愛》一書中說到:「小孩子的邏輯竟然這麼無釐頭」這句話被深深的吸引,諾諾跟著墨晗哭不是想製造亂況,而是想和妹妹在一個頻道,讓妹妹覺得有人在,孩子的想法特別簡單,如果墨晗看到姐姐也在哭,她可能就會跟著笑,諾諾只是用她自己的方法逗妹妹笑,阻止妹妹的哭泣聲音,她的表達方式在我們大人眼裡就是在搗亂,還能讓我們大人火冒三丈,如果我們能站在諾諾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就不難理解諾諾的做法不是嗎?

會有機會讀到這麼一本優秀的書,還得感謝小錢老師的福利推薦,心心媽在書中用6個乾貨章節加上日常案例,讓我一讀就明白,看到我家諾諾的情況就知道這是發生什麼事情,也讓我不用這麼費勁的去揣測諾諾的想法,文字句句扎心,通俗易懂,比較適合我這樣腦力不夠的人讀。

2個孩子的家庭,多關注大寶的情緒

了解孩子的性格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林文採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到四種「天生氣質」的典型表現。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屬於什麼樣的性格,才好針對性的給孩子對症下藥。

樂天型的孩子:特點是興趣廣泛、喜歡交談、溫暖熱情、享受人生;優點是樂觀活潑、把握現在、同情心強、善交朋友;缺點是衝動浮躁、半途而廢、膚淺脆弱、容易懊惱。我們把有以上特徵的孩子總結為樂天型的孩子。

憂鬱型的孩子:特點是深思熟慮、高度敏感、理想主義、追求真善美;優點是細膩敏銳、忠誠可靠、富有天分、深刻透徹;缺點是鑽牛角尖、猶豫不決、自我中心、悲觀被動。我們也把有以上特徵的還是歸類為憂鬱型的孩子。

激進型的孩子:特點是意志力堅決、注重行動、精力充沛、追求成功;優點是勇敢果斷、堅持到底、不畏艱難、自律性強;缺點是暴躁易怒、缺乏同情、太過固執、自大自滿。我們把有這些特徵的孩子總結為激進型的孩子。

冷靜型的孩子:特點是慢條斯理、小心謹慎、溫和穩定、追求和諧;優點是容易相處、隨遇而安、思考嚴密、為人寬容;缺點是又慢又懶、不易悔悟、不愛表達、冷漠旁觀。我們也把有這些特徵的孩子歸類為冷靜型的孩子。

以上4個類型的性格,你家的孩子會屬於哪個類型的呢?請對號入座吧!

多一個孩子後大寶更加渴望被關注弟弟妹妹的到來,受到孤立最大的就是大寶,她可能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平時媽媽回到家最關心的就是她了。現在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是看小寶,抱抱小寶,詢問家人小寶今天在家的情況(吃了多少奶?有沒有大便?輔食吃了什麼?)。

此刻作為媽媽最容易忽略了大寶存在,總認為大寶長大了,吃、喝、用都可以自理,高興與不高興都會和媽媽傾述。其實不是的,媽媽回來無視了大寶的存在,她會暗暗失落,也會認為她在家裡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弟弟、妹妹、爸爸和媽媽才是一家人。

詢問和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以我是大人,你就得聽我的。媽媽這個工作誰都不是天生就會的,不需要經驗,也不需要試用期,孩子來了你就可以直接上任。孩子和媽媽的相處是過程,我們是在過程中尋找快樂和磨合點,我們身為她的媽媽和孩子都是獨立思考體系,都不是誰的附屬品或者上下級別關係。遇到任何或大或小的問題我們都應該詢問和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以我是媽媽,你就得聽我的,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等類似這樣的話。

小結:我和大寶在一起相處6年後,突然多了一個妹妹來分割父母的愛,她有時肯定會不理解,我們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多關注大寶的情緒。孩子內心非常脆弱,在童年的時候受到傷害也許會用一輩子去彌補。在有二胎的家庭,一定不能忽略了大寶的感受,時常關注她的內心發展,和孩子相處一定要秉承一顆童心。

給大寶留下安靜的學習環境,培養姐妹情誼

留給大寶安靜的環境,我家大寶和小寶的差距在6歲左右,諾諾上一年級,正是小學的開始,有語文、數學作業需要完成,有時還有手抄報要做。學習、看書、寫作業的時候她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被墨晗打擾。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瘋狂的玩,諾諾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給她絕對安靜的空間,讓她能靜下心來寫作業,不被我們所打擾。

吵鬧的墨晗也會被我帶到樓下玩,也會和諾諾約定時間,我們大概幾點鐘回來,讓她也能在時間段內完成作業,養成守時自律的習慣。

培養姐妹感情,兩個孩子經常在一起玩,相互學習和陪伴,也能增進姐妹情誼,7歲的諾諾也能小範圍的照顧墨晗。比如我到樓下買個菜,又或者她給妹妹餵輔食,諾諾也都能把她照顧得很好,不會讓她摔跤,也不會讓她哭泣,她會用她自己的方式逗得墨晗咯吱咯吱的笑。姐妹感情是從小培養,小小的諾諾也是不能讓任何人欺負墨晗的,包括我有時發毛了也不能亂吼她,她都會來維護墨晗。

不給孩子亂貼標籤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大寶把小寶惹哭的時候;叫大寶吃飯還執意要再玩一會;大寶在超市遇到喜歡的玩具時;在以上情況作為媽媽,我可能就會以,「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為由給孩子貼個標籤。在孩子心裡,「我就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反正你都說我不聽話了,那我就不聽話好了。」你怎麼這麼愛哭,孩子被媽媽誤會了,委屈的哭鼻子;孩子不小心絆倒東西摔了一跤,忍著痛流眼淚;孩子看著電視的劇情,被電視的情節所牽動得大哭起來。媽媽會條件反射的說「你怎麼這麼愛哭」。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媽媽交代孩子把菜放到廚房,孩子把菜從袋子裡全部擺整齊放在櫥櫃裡;媽媽出門時叫孩子把書櫃擺整理,孩子把書都搬下來後,看到喜歡的書,沉迷在書中無法自拔,媽媽回來還葛優躺一樣趴著在看書;孩子早上起來給媽媽做早餐,弄得廚房差點起火,是否能想到媽媽脫口而出的是「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媽媽有時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就會成影響孩子一生的話,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太多的怒火、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請三思,再三考慮這句話說出來後是否會後悔。媽媽都是衝動型,刀子嘴豆腐心,打了孩子自己還是哭半天,說了孩子幾句後又覺得該抽自己說話快,沒想後果。

總結:在二胎家庭中,媽媽要時刻注意大寶的情緒,了解孩子的性格,多和大寶溝通,詢問她的想法,尊重她的提議。二胎的到來也會影響大寶的學習氛圍,我們也要給她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培養姐妹的情誼。更不要無心的給孩子亂貼標籤,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我是大飛飛育兒,兩個孩子的媽媽,在育兒路上,希望能和你成為朋友

相關焦點

  • 愛孩子從給足「安全感」開始!家長4招幫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嬰兒期建立安全感,將影響孩子一生。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給大家下面4條建議,能夠給您一些好的借鑑和啟示。 無論父母或者是祖父母或者是保姆,作為照顧者,最好是相對穩定的,讓孩子接受到的照顧是持續的,也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的愛是持續的,孩子就不會缺乏安全感。
  • 如果大寶和二寶同時哭了,一定要先哄大寶,小細節蘊含大道理
    一天,外甥女突然給我打電話,說「老姨,你當我媽媽吧,我再也不想在家裡呆著了,我覺得我的爸爸媽媽根本不愛我,只喜歡我弟弟一個人」聽著外甥女一肚子委屈的哭訴,我趕緊問外甥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外甥女家裡自從添了一個小弟弟之後,無論做什麼事情,爸媽都是先緊著弟弟來,從來不問自己怎麼樣,想要什麼?
  • 心理學: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3個東西牽絆
    心理學: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3個東西牽絆你的老婆在婚姻裡是個很作的人嗎?一旦信息沒回或者回復晚了,她就陰陽怪氣說你不知道和哪個女人鬼混去了;一有家庭矛盾,不說解決,上來先鬧情緒,還哭著說要離婚;你只是隨口一說她做的某件事不對,她就和你吵架,還可能吵著吵著就委屈地哭了…如果你的老婆出現了以上這些症狀,我想對你說,你老婆缺愛啊。
  •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你覺得孩子能感受到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天使,父母對孩子特別的關愛和重視,無論什麼物質條件,都會極大地滿足,可是有些孩子卻表現得令人擔憂,他們有的對父母冷淡漠視,他們有的和父母對抗,有的還特別叛逆,這個時候父母們就納悶了,我們這麼愛孩子,可是孩子卻這麼冷漠,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嗎?
  • 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意料之中,初入學校的他,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排擠,女同學會竊竊私語「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男同學會說「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他很懊惱。媽媽卻堅定地告訴他:「你並不醜,奧吉。」「你是我的媽媽,才這麼說。」
  • 「爸爸,你的溫柔都給狗了嗎?」看孩子爭寵,笑著笑著就流下眼淚
    爸爸接下來的話就讓我很迷惑了,他問女兒是不是吃醋了?如果是吃醋了,那麼自己的目的就達到了。此話怎講?「因為爸爸也在吃你跟球球的醋,其實球球真正喜歡的是你。那你有沒有問過爸爸的感受呢?」注意!爸爸吃醋的原因不是因為女兒更喜歡球球而忽略了他,而是「球球真正喜歡的是你」。緊接著一句靈魂拷問:你有沒有問過爸爸的感受呢?你細品!這難道不是赤裸裸地告訴大家,他更在意的還是那條狗嗎?你看連上節目都緊抱著狗呢!所以對狗更偏愛只是他的策略?
  • 當被問「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你還愛我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之前看過一句話:「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也不是漂亮的衣服,而是手足。」的確,當父母逐漸老去,只有手足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願意和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這種手足情也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 當然,不排除大寶二寶雞飛狗跳的家庭。
  • 孩子爭寵,為什麼我不建議一碗水端平?
    說到這裡,阿玲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我能感受到她的困擾。其實,妹妹的行為表現也和「一碗水端平」有關。自從出生以後,她得到的愛一直比較穩定,沒有被剝奪過,所以她並不缺愛,也擁有愛別人的能力。但她卻從來沒有獨立選擇的機會。因為姐姐年長,所以父母的選擇經常基於姐姐成長的需求,然後再複製一份相同的份額給到妹妹。
  •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抓住3個關鍵期,時間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現在大寶上三年級了。現在他每天閱讀不少於2小時。最讓我吃驚的是,他認識很多字,還能堅持看完一本枯燥的文學作品。培養愛讀書的孩子,父母要把握三個關鍵時期第一個關鍵期是閱讀的萌芽期(0-2歲)這個時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覺得從胎教開始,做好胎教確實有一定效果。我給兩個孩子做胎教,他們出生後放的音樂會很安靜或者很好聽。
  • 從小培養的安全感到底有多重要
    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能撫平這些苦惱的唯有童年就培養起來的安全感。童年時,如果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照顧和情感的交流,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發展出能適應環境的品格,成年後即便遇到挫折,也能從溫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知道自己值得被愛,從而更懂得如何愛己愛人。
  • 媽媽偏于大寶?
    家裡有二胎的家庭通常會發現:父母和孩子容易互相拉陣營,通常大寶和媽媽一隊,爸爸和二寶一隊,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說,是不是爸爸媽媽有些重男輕女?其實不是,跟性別無關,答案現實又心酸。通過相關諮詢,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媽媽們,是並不期待二胎的,有了一胎的經驗,她們能夠理解孕育一個孩子有多苦多累,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所以對二胎並不會過於期待,對於媽媽來說,已經孕育一個孩子了,好好疼愛就可以了。但是爸爸不一樣,作為父親,首先對比母親來說,傳統思維會強一些,比如:我要兒女雙全,我要傳宗接代等等。
  • 培養0-6歲寶貝孩子安全感的經典繪本—《逃家小兔》|推薦一本好書
    雖然故事比較短小,但是兔媽媽和小兔之間充滿愛的對話和簡潔的畫面總是能夠給寶寶一種安詳和寧靜的愉快。忙碌一天的你,晚上睡覺前和孩子一起翻看這本繪本,既能夠讓孩子安然入睡,也能夠讓孩子體驗到父母對他深沉的愛,從小培養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你發現了嗎?
  • 長期缺愛的孩子,才會有這3種異常表現
    在8歲之前,愛對於孩子而言是建立自我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必需項。沒有巧克力和玩具,孩子未必就不快樂,但如果孩子無法感覺到愛,肯定是不快樂的。長期缺愛的孩子,一般會有這三種異常表現。1、心中無規則,也無情在孩子3歲左右,父母應該給孩子建立生活的規則,懂得建立規則的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最大的用心,因為合適的規則可以告訴孩子是與非、錯與對、行與不行,這能讓孩子安心並且相信自己可以更棒。心中無規則的孩子,要不就是溺愛的環境中成長,要不就是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缺愛。從小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會害怕、不自信、缺少安全感,性格冷漠無情。
  • 生了二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有多難,不偏心的父母真的存在嗎
    那些自認為沒有偏心的家長,其實在無意中區別對待孩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傷害。 懂事的孩子總是不哭不鬧,默默地把委屈藏在心裡,但家長也不能忽視孩子的心裡感受。 言語之中,父母眼中的森碟似乎「不太懂事」。但網友們卻認為孩子「吃醋」是正常的,父母要善於引導大寶接納二寶的存在。
  • 「有二胎後,越來越討厭大寶」,讀懂大寶行為,才能贏得孩子合作
    《正面管教》一書中,在講解孩子不恰當行為時,提出幾個方法,或許能幫到你: 1、問孩子怎麼辦,而不是直接告訴方法 當大寶打二寶,或者表現出其他不恰當行為時,我們總會"告訴"他: 不許打弟弟/
  • 真正愛你的男人會做3件事,給足女人「安全感」,讓自己值得依靠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男人想要讓女人感受到自己對她的愛,你就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女人感受到安全感,只有這個樣子,你們兩個才會擁有長久而幸福的愛情。很多男人會埋怨,女人總是在愛情裡胡思亂想,不信任他,其實,女人也是不想這樣做的,但是,男人又沒有給她足夠的安全感,有這些想法,也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
  •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這是很多父母的心願。很多媽媽生怕自己的一些舉動會傷害到孩子的安全感。也許是我們80後、90後父母普遍對「安全感」這三個詞比較敏感,太多的父母自己童年成長經歷中有些難以消磨掉的記憶都跟自己的安全感未受到保護有關。
  • 「天使寶寶」都是安全型依戀,如何給娃足足的安全感?你了解嗎
    不過好在一看到回來,孩子就好了,很快平靜下來。她說,看見睡著的孩子就像是天使一般,真希望孩子一直這樣,安安靜靜。但實際上,從她家孩子的表現來看,是不缺安全感的,也算是「天使寶寶」。離開父母哭鬧,父母一回來就立馬安靜下來,說明他對父母是安全依戀。
  • 心理學專家林紫: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父母育兒必知的10個關鍵詞
    因為童年的成長經歷,她成了一個低自尊的討好者,一個不自信的人,當然也沒有安全感,她渴望婚姻能讓她感受到溫暖幸福,彌補安全感的缺失,可事實證明:安全感只有自己能夠滿足自己,別人是給不了自己最終的安全感的。阿嬌的經歷,讓我們看到安全感缺失對一個人終身幸福的深遠影響。
  • 寶寶愛哭又粘人,3歲前的孩子要重視安全感培養,差不了
    但在養育的過程中真正想要培養安全感卻是養育的一大難題。1、想要培養安全感,從了解它開始所謂安全感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在面對已知或未知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時自己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走過去。但當這個籠子消失了之前的那些關注、關心、價值感就都隨之消失,安全感就沒有了,所以他們寧願一直囚在籠中。好的婚姻不是把兩個人活成了一個人,相反,好的婚姻是我們完成個體化的過程。我們在兩個人在關係裡去劃清界限,我是我,我對我的情緒負責,然後我會願意照顧你的情緒但我無法為你的情緒負責。但缺乏安全感的人卻依附於另一半在證明自己的價值,必然不會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