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升學壓力巨大,落實好孩子的教育已是不少家長的共識。因此暑假決不能讓孩子完全沉浸在放假的玩樂中,相反更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讓孩子把學習轉化為一種生活習慣。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暑假,為孩子安排一對一輔導課程,幫助孩子開學季課程更好的銜接。談到課外輔導,很多孩子和家長可能都會心生牴觸。作為一家專業的輔導機構,納思書院指出不能這麼主觀地看待暑期輔導。從如今的市場來看,選擇課外輔導,特別是暑期的課外輔導,是一個不錯的決定
報暑假一對一輔導班的好處體現在,暑假期間,家長無法幫助孩子進行具體的學習時間管理,孩子自己無法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不能對知識全面的梳理和掌握,造成學習時間的浪費和學習內容的疏忽,這往往會造成導致孩子的成績下滑,在學業上出現漏洞,導致和其他孩子拉開差距,最終掉隊。另外這也不利於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導致孩子在假期結束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重新進入學習狀態。
看價格。如果價格太低,而他沒有好的師資和服務支撐,以及相關的相關的後期服務。因為這些,這些都需要成本。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太低,有低的你所不可不知的原因。
看品牌。如果是系統的,有名的品牌的培訓機構,他後面必然有系統的教學科研、科研體系,而不是說上課老師想到什麼就想著什麼,上完這節課,下節課就不知道上什麼,更別說下個階段的課程和明年的學習課程規劃了。選擇有品牌的培訓機構,一般都會提供的是完善系統的課程體系和完善的後期服務。
看分工。如果是一個人的培訓學校,一個人既做招生,又做前臺,又做教學,又做家長溝通,那說明這個機構分工不明。每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一個人不可能成就一個學校,不可能一個人將需要所有的崗位都由自己來擔,更不可能把每一個崗位都做好。
輔導班不是作業班。到輔導班寫作業,其實真沒必要。如果只是寫作業,何苦晚飯都吃不好,就要跑去輔導班?遇到老師路上堵車去的晚,大冷的天孩子們還要在外面等,吃不好,還要挨凍,值得嗎?所以,到輔導班寫作業,虧錢虧身體虧時間,完全沒必要。那些在輔導班裡連作業都不寫的孩子,更是不必去輔導班。
輔導班是「查漏」的地方。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發現不會的,一定要問。孩子要問「為什麼」,老師要答「是什麼」:題的來龍去脈,孩子理解的偏差,知識點的短缺,把「不會的搞會」。如果哪個老師從手機上抄個解析告訴孩子,家長如果知道這個事,可以直接將解析摔到老師臉上,看看老師是否理虧。
開學初,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吃飯,無意中聊起孩子報輔導班的問題,同事說,「亞楠,假如自己的孩子天生不是很有悟性,或者自己沒有打算和現有的應試教育體制抗衡,打算另闢蹊徑的話,還是建議你根據情況給孩子報輔導班」,同事回憶了他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關於輔導班問題的一些經驗教訓。同事的一番話,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因為開學初,我也在琢磨給孩子報輔導班這個事。
之前,對於是否給孩子報輔導班,該報哪些輔導班,我沒有進行過深入思考,有時是憑著感覺來的。有時候覺得孩子尚小,沒必要報太多輔導班,其實潛意識中或許也是怕給自己添麻煩,自己的時間不自由而給自己找的藉口吧。經過同事的指導,我也逐漸轉變了自己的觀念,覺得應該根據孩子特點和情況,「因才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