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漫畫:男孩被校園霸凌,老師和父母卻無動於衷,結局意味深長

2020-11-07 爆漫畫




































本故事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然而現實的結局沒有那麼美好。

相信很多曾經遭受霸凌的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突然之間就成為了被欺辱的對象。大部分被校園霸凌的原因,聽起來簡直滑稽可笑:「因為TA胖」、「因為TA成績好」、「單純看TA不爽」……

任何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臆想出來、空穴來風的事,都可以成為霸凌他人的理由。明星馬思純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被擠兌、嘲笑,水杯裡被添加粉筆灰、抹布水。當她向老師求助的時候,霸凌者才不甘不願地道歉,反而責怪「都道歉了你還哭什麼」;

而當她向父母求助時,並沒有換來父母的重視,僅僅是告誡她:「不要去理會,你要努力地去證明,你過得比她好」。

有些家長和老師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勸孩子息事寧人,認為只是玩笑和惡作劇。有時甚至會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為什麼他們就欺負你,而不欺負別人」。


當霸凌發生時,受到譴責的不是霸凌者,反而是受害者。這樣只會助長霸凌者的氣焰!

心理測評分析專家劉愛民曾說過:「有些霸凌者剛開始欺負其他同學的時候,往往也忐忑不安,但當被霸凌者和旁觀者都沒有反抗的時候,會更加激發去欺負別人的心理。」

有數據顯示,美國中學生在校園被霸凌比例在1/5左右;

澳大利亞僅公立學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園欺凌就有60多起;

日本全國中小學2018年度校園霸凌事件達到約54萬起,比上年度增加近13萬起,增幅高達31%;

根據《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中部地區校園欺凌行為所佔比例最高,達到了46.23%。

全球每年因為校園暴力霸凌而死亡的孩子高達13000000名。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經歷了校園霸凌。

霸凌事件不是個別現象,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父母本該是孩子的支柱和依靠,但父母對於霸凌事件的忽視態度卻讓孩子失望,甚至成為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只好沉默以對,直到最後忍無可忍,放棄自己的生命。

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2017年公布的《校園暴力和欺凌全球狀況報告》,一旦察覺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很有可能遭遇了霸凌:

1.厭學,找各種理由不去學校

2.身上出現無法解釋的傷口和淤青

3.成績下降,自暴自棄

4.情緒低落,有厭世傾向

5.出現自殘行為

當孩子鼓起勇氣向你求救時,不要認為是「矯情」或者直接忽視,這可能是你拯救孩子的最後機會!

1.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2.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支持、信任、理解和安全感,消弭TA的厭世衝動

3.與孩子交談,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休學、轉學、替孩子討回公道等

作為第三方的學校和老師,也應對校園霸凌情況予以重視:

1.樹立宣揚正確的校園風氣。

2.加強監控管理。

3.嚴肅處理霸凌事件,明辨是非而不是和稀泥,與雙方家長溝通。

4.針對霸凌者與受害者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是一味指責一味同情,避免霸凌事件的二次發生。

希望每個孩子在尋求幫助的時候都能被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人性漫畫:被低估的校園霸凌,孩子噩夢的開始,楊偉已遍體鱗傷
    但是他們為了完成父母的囑託又不得不完成作業,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妙計」。這篇漫畫的男主角叫做楊偉,現在他已經是一名初二的學生。但校園其實是他極為恐懼的地方,因為一到下課便會有人欺負他並脅迫他代寫作業。旁觀的人冷漠地觀望著,他的老師更是避而不見,沒有一個人願意向楊偉伸出援手。楊偉想奮起反抗,但是他的能力不足。
  • 失控的校園霸凌,把家長也逼成了野獸?
    「低齡女童在學校被同學侵犯」,當這樣的標題出現在網絡,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炮轟學校不作為、批判男孩父母沒家教……和網絡上大多數的父母一樣,在接觸了網絡巨浪般的負面新聞報導後,可能任何一位媽媽在聽說女兒受到「不公待遇」的第一反應,都會將「孩子們之間的吵架都是惡意的」、「老師都是不負責任的」……種種信息迅速聯繫在一起。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此外,學校的保護不力與管理疏忽也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的家庭不和諧、或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得不到該有的關心和愛護,認為就算告訴父母也無濟於事;也許以上種種原因都摻雜了一些,無論觸犯哪一條,孩子都不會告訴學校和家長。
  • 淺析《聲之形》:校園霸凌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和孩子的孤獨
    文|小雅編輯|小雅《聲之形》是一部2008年日本周刊少年漫畫大獎的獲獎漫畫,以校園霸凌為引子,講述的關於欺凌與被欺凌者的自我救贖的故事。這部漫畫並非是一部傳統的青春套路漫,主要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女主角是一名有著先天性聽力障礙和語言障礙的年輕少女,只能通過文字書寫和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與常人不同,是個殘疾人的她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男主角也是其中一個,他不僅毀掉了少女賴以生存的助聽器,還對她實施了一些暴力行為,少女因為這些校園霸凌的行為而選擇了轉學。
  • 林建廈獲死刑:那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校園霸凌問題
    對於林建廈人性如何、是否如其所說案發時處於精神疾病發作狀態這裡不做討論(相信法院公正的判決),此案給我們帶來關於校園霸凌問題的警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發生在今年五月,如果按成年人來看,男孩的做法已經構成猥褻犯罪,很難說他在學校沒幹同樣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教成這個鬼樣子,這種人根本不配為人父母。
  • 《奇蹟男孩》:10歲男孩整容27次,遭遇校園霸凌,卻成就奇蹟人生
    如果要在正確和善良中選擇一個,請選擇善良。----電影《奇蹟男孩》校園霸凌是我見到過的,最殘忍、最充滿惡意的行為,因為它是發生在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初中開學第一天,為了讓大家儘快熟悉起來,老師讓每個學生輪流進行自我介紹。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陳念是旁觀者之一,在胡小蝶不堪校園霸凌自殺前,曾經問過陳念,是否願意和她做朋友,陳念卻因為顧慮霸凌波及自己而拒絕了。日本有個初三男孩被霸凌致死的真實案例。他叫筱原真矢。是一名初三學生。在學校裡,真矢一直遭受同學的霸凌。作為一個青春期男孩,他被當眾脫掉褲子。甚至是底褲。
  • 初三女生被初一女生霸凌!央視新聞給出7大建議,能避免校園霸凌
    隨著網絡地迅速發展,這些年關於校園霸凌的報導,大家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了。據聯合國報告,全世界每3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曾遭受過欺凌。報告中還提到,很多青少年最近一個月至少受到過一次欺凌。或許你會覺得這些數據有些危言聳聽地感覺,但曦曦媽認為每個父母都應該重視校園霸凌的問題,既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霸凌者,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備受欺凌的弱者。
  • 為什麼在校園霸凌中,學霸很少被「欺負」?資深老師分析很到位
    但是縱觀校園霸凌事件,我們都能發現,那些名氣響亮的學霸,卻鮮少成為被霸凌中的一員,而往往是成績差,不愛學習的孩子,才是那些校園霸凌的主角。因而,這些學霸持著"成績"作為自己的好標籤,即使是霸凌人物,也會對學霸敬而遠之,畢竟學生時代,大家的任務都是學習,自然成績和作業也成為了學生們最重視的東西所在,他們平時也有需要向學霸請教的問題以及課業幫忙,自然不會對學霸動什麼歪腦筋,反而格外討好,十分崇拜和敬仰。
  • 校園霸凌中,為什麼學霸很少被當成「目標」?老師的分析很到位
    >個人轉發分享)校園霸凌現象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教育部和學校重點關注的事情。雖說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想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每次學校開大會也都會和同學們講不要欺負同學,不要有霸凌現象,而且還特別交代了如果出現霸凌情況會有怎樣的處罰。但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依然是時有發生,這不僅損害了學校的形象,也給被霸凌的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陰影。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少霸凌者都非常類似,無非就是一些學習成績差、自身素質低的學生。
  • 小學生遭霸凌衣服被塞鞭炮|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還要殘忍……
    最近#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的新聞將校園霸凌這一話題再次帶入公眾視野提到校園霸凌父母聞之色變,孩子聽之恐懼在校園裡對其他人進行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很大,但事實上,對於校園霸凌問題學校和老師缺乏重視,當成「過分開玩笑」,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手法,使得施暴者以為未成年犯法就可以「被原諒」。學校有責任教育學生辨別清楚「玩笑」和「校園欺凌」的邊界。同時,在管理上需要加強防護意識及監管,及時發現調解處理糾紛,才能降低霸凌事件。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11月12日,廣西柳州一小學生被一群男孩圍毆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施暴的幾個男孩歲數都不大,但是做出來的事卻讓每一個看到視頻的人都咋舌。施暴人仿佛對待一件沒有生命的物體,用拖鞋狠抽那位小學生的臉,用腳猛踹小學生的身體,甚至把鞭炮點燃後放進他的衣服口袋內,最最讓人震驚和後怕的是,這個殘酷的視頻竟然是施暴人自己拍下來的。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
  • 校園霸凌、父母失職,悲劇背後的故事
    這兩頁都預示著在這本書中,花隊除了會和小柳哥一起經歷生死磨難,還可能會有倆人傾吐緣分淵源的「坦白局」。在鏡像一案中,花隊和小柳哥原本是去幫積案組查十年前洛觀村五個小男孩被燒死一案,舊案還毫無進展,又相繼發生了幼女失蹤被殺和洛觀村遊客被活活燒死兩件惡性案件。更令人困惑的是,看似毫無關聯的受害者在進行屍檢後都發現了七氟烷。
  • 又傳校園霸凌 4中學生逼男同學看色情漫畫
    臺灣校園又驚傳「霸凌」事件!4名中學生竟利用下課打掃時間,脅迫1名個性較內向害羞的男學生到廁所,觀看手機內的色情漫畫自行「打手槍」。當時情況被其它同學看見,立即通報老師處理。老師知悉後趕緊前往廁所了解,4名捉弄的同學已經一鬨而散,只留下被害同學,老師趕緊回報校方介入輔導。這起4名同學要求害羞男同學「打手槍」的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在嘉義縣某中學。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校園霸凌」一直以來都是教育難題,困擾著無數的家庭和學校。為什麼說它是「教育難題」,主要原因有幾點:對如何判定某種行為,是孩子之間的一般衝突還是「校園霸凌」?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就這些難點,紛紛做了分析和解答,可以說是一篇超硬核的校園霸凌預防+處理指南。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快樂美好的校園生活。我小時候是沒有「校園霸凌」這個說法的。
  • 一款畫風簡單的解謎遊戲,描述了校園霸凌受害者的心路變化
    校園霸凌是校園生活裡的隱形黑色地帶,但它真實存在於不少人的身邊。揭示批判校園霸凌的遊戲作品有很多,如文字遊戲《我的孩子:生命之泉》、Galgame《素晴日》、互動遊戲《奇異人生》等。但是通關之後,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意味深長。鉛筆手繪式畫風加上簡單的色彩塗繪,故事主角是一個男孩和一隻兔子。男孩在學校過得並不愉快,或許這個故事全部出自他的想像,總之他打開了一扇學校的儲物櫃門,然後帶著撿來的兔子走進了無盡的黑暗。
  • 日漫《聲之形》,動漫和電影評分兩極化,校園霸凌應該被原諒嗎?
    今天小紅看的電影名字叫做《聲之形》,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畫,講的是關於友情、救贖、校園霸凌的故事。這幾年來校園霸凌的電影有很多,比如《少年的你》、《悲傷逆流成河》都很觸動大家的心。這部日本的電影也是同樣的壓抑和讓人難受。不過很多朋友認為電影並沒有表現出漫畫想要表達的情節,電影有些地方的邏輯和情感都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