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020-08-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持續在全網刷屏。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那麼,作為普通公民,我們應該怎麼辦?

01

按需求點餐

就餐時,要堅決摒棄要「面子」,講「排場」的思想,緊跟「適度消費」新風尚,根據需要適量點餐,對於剩餘菜品進行打包,堅決踐行「光碟行動」。

02

健康生活方式

要樹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營養搭配,不偏食、不貪食,摒棄不良飲食陋習。提倡定時適量用餐,提倡少油、少鹽、少糖、低脂食品。

03

傳承優良傳統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下長大,現在更應該從自身做起,厲行節約,拒絕浪費,做好榜樣,幫助身邊人共同樹立厲行節約的好習慣。

04

營造良好氛圍

經濟發展,財力增加,也絕不大手大腳糟蹋浪費。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都值得我們珍之重之。要培養節約習慣,培養節約意識,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氛圍。

節約糧食看似是日常生活的小節,但全民節約意識能否樹立,糧食生產方式能否轉變,蘊含著現代文明理念,關係著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奮鬥目標能否實現。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中國人能否端好、端穩自己的飯碗,當從珍惜盤中餐開始。

原標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講一萬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淚教會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是你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一米也少不了。人生最好的五個詞:老病痊癒、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轉危為安、虛驚一場。
  • 古詩詞裡話節儉: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物力維艱
    《朱子家訓》(節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是一部闡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其中開篇伊始就提到了節儉的重要性。一頓粥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衣服的半根絲半條線,我們也要常想著獲得的過程多麼的艱難。《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烈日炎炎,農民伯伯在辛苦的耕耘勞作,汗水溼透衣背,滴落土裡。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南京市糧食和物資...
    一走進糧倉,孩子們大呼「好涼快」,圍著工作人員問:「為什麼要給糧食吹空調」?工作人員表示,別看糧庫內平如地面,其實糧堆有6米多高。這麼多糧食擠在一起,天氣又熱,糧食也會「中暑」,給它們吹空調就是為了保持品質,相當於放進冰箱「保鮮」。孩子們又問:「怎麼知道糧食有沒有中暑?」工作人員現場點開南糧「智慧糧食」管理系統APP,展示在庫糧食的三維糧溫實時圖。
  • 【家風建設】恆念物力維艱
    像多數小孩子一樣,小時候的我飯前愛吃零嘴,一餓就喜歡扒拉點東西吃,一塊饅頭,一個蘋果,幾顆棗,或者偷偷買點小零食吃,總之到了吃飯時候總是已經不餓了。一碗飯,應付地胡亂吃幾口就不吃,或者挑三揀四,又是不吃菠菜,又是嫌裡面有姜塊之類的。
  • 一磚一瓦,當思來之不易
    一磚一瓦,當思來之不易 新中國成立初期,本該好好保護的許多北京建築文化遺產卻因一些發展原因而被拆除,我國著名建築大師、時任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的梁思成最後只能對著時任市長的彭真說
  • 【地評線】彩雲漫評:珍惜一粥一飯,營造節約風尚
    「惜」字的第一重意思便是重視、愛之意。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看似尋常小事,實則是關係到國家安全與道德傳承,也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大事要事。「積跬步以至千裡,匯涓流乃成江河」。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真正是大胃王的有多少我不知道,從新聞報導、網友曝光、主播自爆倒是看過不少負面信息……有主播自爆會中途暫停催吐,為博人眼球,帶貨賺錢,這樣明晃晃的弄虛作假嚴重浪費食物……有新聞報導一主播為上熱門狂吃不止,深夜送醫……更有甚者譁眾取寵,直播生吞八爪魚等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