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怎麼打坦克,有人發出奇論,只要一個阿兵哥扛著一具火箭筒就能幹掉一輛重型坦克。對於這種近乎於腦殘的言論,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因為重型坦克其實並不好打,其戰鬥全重在50噸以上,裝備有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還有並列機槍和高射機槍。想要在坦克的打擊範圍外發射火箭彈,很明顯根本夠不著;而要抵近發射,則首先要在坦克強大的火力下活下來,而且威力小的火箭彈還未必奏效。
很多人可能會舉上世紀90年代車臣戰爭中俄軍坦克遭受火箭筒襲擊而損失慘重的例子來證明坦克其實很脆弱,但仔細探究其實並非如此。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裝甲部隊無疑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損失,其第131摩步旅僅僅在3天時間內就損失了20輛T72坦克和102輛裝甲車,而在整個戰爭中,俄軍參戰的2221輛裝甲車輛中,有225輛被徹底摧毀,其中包括62輛坦克,而要單論毀傷次數的話無疑還會更多。
但是俄軍坦克的損失很大程度上其實是自己的原因,如輕敵冒進、戰備程度低、新兵比例太高、士氣低落、戰術不當(步坦協同脫鉤)等,另外很多參戰的T72坦克甚至沒有安裝附加裝甲就被拉到了戰場,俄軍如此,幾乎就是給車臣武裝送人頭而已。
儘管這樣,素稱彪悍的車臣武裝在打俄軍坦克時也不輕鬆,經常是飛彈反坦克火箭筒齊上陣,從多個方向來對落單的坦克進行飽和攻擊,想要一個人扛著火箭筒就敲掉坦克根本做不到,否則也不會以數萬傷亡才徹底幹掉62輛坦克了。
而到了車臣戰爭後期,俄軍調整過來後,車臣武裝的反坦克戰術就很難奏效了,俄軍第205獨立摩步旅獨立摩步營的一個坦克連在格羅茲尼老工業區戰鬥將近一年都沒有報廢一輛坦克。
車臣戰爭如此,而近年來的敘利亞戰爭中再度出現了坦克與反坦克武器的密集交鋒。不過敘利亞戰爭中的反坦克戰主要是飛彈出境了,火箭筒主要還是對付輕型裝甲車輛,打坦克有些力不從心。
儘管用上了反坦克飛彈,但是其在面對坦克時也不輕鬆,常常是飛彈沒打中,自己就先被幹掉了,於是反坦克飛彈手成為了敘利亞戰場上傷亡率最高的兵種。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被反坦克飛彈打掉的坦克大多是T54/55之流,先進的T90坦克損失率極低。甚至還出現了叛軍的反坦克部隊遇見了T90繞著走的現象。
國外的戰爭如此,其實我軍近年來舉行的朱日和演習中也出現了坦克不好打的情況,比如在跨越2015朱日和D演習中的一幕。
當時紅軍部隊安國建車組駕駛的59式坦克接連躲過了朱日和藍軍反坦克飛彈連10發飛彈的攻擊,以至於導演部截停了這輛狂飆的59來檢查模擬對抗裝置是不是壞了,結果發現沒問題,人家就是躲過去了。演習過後,安國建被授予「狂怒騎士」的稱號。所以想一個人就幹掉一輛坦克,連老59都不會服氣。
其實單獨的坦克不好打,合成化後就更不好打了。
如今中國陸軍的合成營已經鋪開,營建制內就有坦克連、步兵連、炮兵連等多類部隊,面對這種合成部隊,想單兵反坦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還指望什麼步兵扛著中小口徑的火箭筒去反坦克,甚至還一個人就能幹掉一輛重坦,這已經不是無稽之談了,已經到了痴人說夢的地步了。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這種戰術真的可行,阿兵哥們有那種九死一生去反坦克的勇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