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刪除中國手機應用後,印度人又開發了一款App「Made in India」,號稱掃描條形碼便可識別產品是否為印度製造。
還有人在社交媒體大量轉發「條形碼前3位是690至699開頭的是中國產品,890開頭的是印度產品」,號召大家齊心協力抵制中國產品。
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印度媒體就出來闢謠,稱條形碼前三位僅為國家代碼,並不能代表產品實際產地。
印度洶湧的民意不斷給官方製造壓力。6月22日,據《印度時報》報導,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目前已擱置了此前和中國公司籤署的三項協議,協議總額高達500億盧比。
這三項協議包括:與長城汽車籤訂的377億盧比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長城汽車本來預計將在浦那附近的Talegaon建立汽車廠;福田汽車計劃與印度PMI汽車公司建立合資企業,宣布成立價值100億盧比的製造部門;恆立液壓計劃為其在Talegaon的二期項目擴建,再投資25億盧比。
不過,印度民粹主義的聲音,已經讓印度工商界坐不住。6月21日,塔塔集團前董事長拉坦·塔塔呼籲,人們應停止社交媒體上的仇恨和欺凌,在世道如此艱難的這一年,更應該相互支持。
一鍵掃描辨認「中國造」or「印度造」?
6月12日,兩名諾伊達的工程師Mohit Jain和Akshay Tank開發的「Made in India」應用程式在Google Play商店上線,只要掃一掃產品條形碼即可知道產品是否在印度製造。該應用還支持查詢115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產品的詳細信息。
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App截圖/來源:推特
有意思的是,即使該產品在印度製造,但若公司已在中國註冊,應用也會顯示它是中國製造的產品。
「印度製造」應用已於6月12日進入Google Play商店的「工具」類別下,它歸The91Apps所有。目前,它下載量超1000次,並獲得4.6分評級。Mohit Jain還透露在即將更新的版本中將包含北印地語版本。
這幾天,社交媒體上瘋狂流傳一張通過條形碼區分中國和印度產品的圖片。圖片中稱,以690至699開頭的條形碼代表中國,以890開頭的條形碼代表印度。圖片號召大家多多轉發,一起抵制中國產品,並添加了 #boycottchinaproducts標籤。
網上流傳的條形碼辨別法/來源:《今日印度》
但《今日印度》很快指出該帖子具有誤導性。因為條形碼編號的前三位數字僅代表國家代碼,不表示產品的實際生產地。在GS1前綴系統中,690到699確實被分配給了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帶有這些前綴的產品都在中國製造。
民意沸騰
6月20日,印度超級板球聯賽發布推特稱,IPL的理事會將召開會議,審查IPL的贊助交易。有用戶在該條推特評論區回覆:「再見,OPPO和vivo。」
推特用戶評論表示支持抵制中國產品/圖片來源:推特
IPL的會議將於本周召開,討論和審查vivo的2.88億美元贊助協議。不過,就在IPL發表推特的前一天,印度板球控制委員會的官員透露表示,vivo仍將是IPL的冠名贊助商。
不過,此舉更多是IPL在對外界表明自己的姿態。一旦IPL做出違反商業合同的舉措,它必須承擔高達數億元的賠償責任。
抵制中國製造的群體不斷在社交媒體上製造聲音,但印度官方仍表現得相對克制。
此前,印度媒體曾報導,印度情報機構建議停止使用TikTok等52個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6月19日,印度政府新聞信息局在官方推文中對此消息發布了事實核對,稱政府並未建議印度民間停止使用中國App,NIC並沒有發布過此類信息。
印度政府新聞信息局闢謠,NIC並未建議停止使用52款中國App/來源:推特
「中國製造」和「印度製造」難切割
中印邊境事件趨冷時,更多的印度人也開始反思網絡極端言論。
6月21日,塔塔集團前董事長拉坦·塔塔呼籲人們停止仇恨和欺凌的行為,尤其是在這艱難的一年裡,更應該要相互支持。實則,塔塔集團在中國有著巨大的生產鏈條,在這個時候,塔塔集團的利益很難和中國切割開來。
1996年,塔塔國際就在上海設了辦事處,開展鋼鐵及其它產品外貿業務。隨後,塔塔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開始逐步到中國來,尋找發展機會。到現在,塔塔汽車零配件公司在南京建廠;塔塔鋼鐵集團在中國有兩家軋鋼廠;塔塔電信服務公司向華為、中興等開展手機及通信設備的採購業務等。
而中國市場強大的消費能力回報,捷豹和路虎在中國的高銷量,低廉的勞動生產力和成熟的生產基地造就的汽車製造鏈,既可以減少關稅,又可以進一步壓低勞動力成本,一直以來,都吸引著塔塔集團不斷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此外,印度手機製造業也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印度本土手機品牌Lava 2009年在印度諾伊達成立時,正好是中國製造業的紅利期,於是Lava將研發、設計、製造部門都設立在中國,在深圳成立了子公司碩諾科技有限公司。
Lava曾在2017年2月推出過印度首款4G功能手機——Lava Connect M1,該手機的晶片採用的是中國公司展訊通信LTE晶片平臺SC9820。4月1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宣布推出生產關聯激勵計劃後,Lava決定在6個月內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回印度。
與此同時,印度最大移動廣告平臺InMobi也於2012年進軍中國市場,在上海和北京設立辦公室。4年後,中國市場就已成為其第二大收入來源市場,佔其總營收的28%。
過去近十年,中印不斷加深經濟往來,雙方的產業互相滲透,想要單獨抽離某一方的經濟或產業的可行性微乎其微,此時再要區分印度製造或中國製造,也幾乎不太可能。也有印度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為印度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這是韓國或者日本替代不了的。
顯然,中國產品在印度獲得市場的同時,回饋給印度人的,遠不止這些。
6月20日,極右派的印度教組織Raksha Dal的成員,在OPPO位於諾伊達的工廠外表示抗議。視頻顯示,成員們「象徵性」地將工廠門鎖了起來。據報導,印度Bharatiya Kisan Union的一些成員也參加了此次抗議。
OPPO諾伊達工廠門外/來源:推特
但抗議活動並未影響工廠的運營,目前,OPPO諾伊達工廠仍保持疫情限制下的30%產能,繼續運行。
不過,針對類似舉措,越來越多印度評論人士開始在網絡上發聲,認為要理性對待中國產品。因為受疫情衝擊,印度正處於一場就業危機中。像OPPO和vivo這樣的中國品牌,在印度的僱員都有一萬多人。抵制這些中國品牌,無異於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