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為什麼沒徵服歐洲?看看「人生贏家」羅洛的故事就知道了

2020-11-28 騰訊網

歐洲歷史上,有三百年時間被稱為「維京時代」。從公元8世紀開始,兇猛的維京人殺向歐洲沿海和不列顛群島,對這些地區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

當時的維京人到底有多麼強大呢?

公元865年,維京傳奇英雄拉格納的兒子伊瓦爾,和他的兩個兄弟哈夫丹以及烏比,帶領超過3000人的維京人大軍,從都柏林出發,一路殺向英格蘭。這支大軍在伊瓦爾的帶領下,如秋風掃落葉般席捲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王國,差點完全徵服了這片土地。

而在20年之前,拉格納率領的超過5000名維京海盜,已經一路殺到法蘭克帝國的巴黎,將這裡洗劫一空。

公元859年,拉格納的小兒子「勇士」比約恩,率領2400多名維京勇士,進入地中海四處劫掠,尋找羅馬城。後來把盧卡城錯認為羅馬,將這裡搶劫一空,放火焚燒。

不管是航海尋找新的定居點,還是劫掠歐洲,維京人都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既然這樣,他們為什麼沒有建立一個龐大的「維京帝國」呢?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也許我們從「行者」羅洛的身上,能得到一些啟發。

《維京傳奇》中的羅洛

看過《維京傳奇》這部劇的朋友,一定會對羅洛印象深刻。在劇中,他是拉格納的兄弟,維京人中的勇士。但是他後來「歸順」了法蘭克,娶了公主,有了自己的封地,儼然是整部劇的「人生贏家」。

歷史上的羅洛,並非拉格納同一時期的人,他出生於公元855年(也有資料認為是860年),根據記載,拉格納大約也是死在這幾年,兩人不可能是兄弟。

羅洛是挪威國王「金髮王」哈拉爾的兄弟(也有資料稱他是哈拉爾好朋友的兒子),因為哈拉爾死後的權力鬥爭,羅洛不得不離開家鄉。

羅洛的外號是「行者」,這並非因為他四處漂泊,而是因為體型過於龐大,維京人的馬根本馱不動他。羅洛不得不步行前進,就有了「行者」的外號。可見,羅洛擁有強健的體魄,在戰場上應該是少有敵手的人物。

然而,維京人似乎很熱衷於「內鬥」,很少能團結一致,組成真正的大軍攻城拔地。羅洛因為王位鬥爭成了遊蕩的海盜,就是最好的例子。

羅洛走上劫掠之路的時候,維京人在英格蘭遭遇了他們最大的對手,阿爾弗雷德大帝。在英格蘭戰事的失利,讓很多維京人轉頭又來到了法蘭克帝國,這裡一直都是他們覬覦的目標。

公元885年,總數達到4萬人的維京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巴黎城下。

《維京傳奇》中的巴黎之戰

這支大軍並沒有統一的領袖,他們實際上是多支維京人勢力組成的「聯軍」,所以羅洛僅僅是領導者之一。

維京人領袖之間,一直都缺乏配合,這次巴黎之戰就是最好的證明。法蘭克人對付維京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繳納一筆錢,讓對方主動撤退。這一次顯然對方人數太多,法蘭克國王覺得可能滿足不了所有敵人的胃口,乾脆閉門不出死守巴黎城。

維京人,當然也包括羅洛,都知道傳奇英雄拉格納曾經進入這座城市劫掠,所以很想重現當年的勝利。但是,此時的巴黎不僅城牆堅固高大,而且巴黎的軍民也團結起來,全力防守了。

幾個月無法攻入巴黎,讓很多維京人心灰意冷。於是,龐大的軍隊開始人心渙散,有些人選擇了離開,到別的城鎮劫掠,這其中就包括羅洛。

羅洛帶領自己的隊伍,到勃艮第地區劫掠,這裡的防守比巴黎要差遠了,所以他收穫頗豐。但是,法蘭克人對這群海盜也充滿了憤怒,不少城鎮堅決抵抗。

公元910年,羅洛在法國北部城市沙特爾劫掠,遭遇了當地主教帶領軍民反擊。

維京長船四處劫掠

多數情況下,法蘭克平民聽說維京人要來,就收拾行李離家躲避。但是他們一旦團結起來,至少在人數上,是遠遠超過維京小股隊伍的。

羅洛與這座城市的軍民進行了激戰,但對方人數眾多,他不得不率領部隊撤退。與此同時,法蘭克國王「糊塗王」查理,已經集結了一支軍隊,開始圍追堵截分散的維京人了。

如果與法蘭克大軍正面對抗,羅洛很可能會全軍覆沒,他沒想到的是,「糊塗王」查理決定議和。這位被認為是「昏君」的法蘭克國王,覺得維京人騷擾不斷,最好的辦法應該是「以敵制敵」。

於是,「糊塗王」查理和羅洛籤訂了《埃普特河畔聖克萊爾條約》。在條約中,羅洛得到了一塊封地,但他必須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並且以後要守護其他基督教國家。

羅洛毫不遲疑的接受了條件,他和他的整個軍隊都接受了洗禮,放棄自己的信仰,成了基督徒。他的封地,也因為封給了「北方人」(Norsemen)而被稱為「諾曼第」(Normandy)。

土地和財富,對維京人來說顯然更重要一些。

羅洛在自己的封地生活的很好,他們迅速融入到法蘭克人的生活當中去了。對於四處漂泊的維京人來說,穩定的生活讓他們願意接受一些改變。

羅洛讓手下向當地人學習耕種和手工業,並且為了維護統治,最大程度的尊重法蘭克人的信仰——實際上,羅洛和他的手下一開始並不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是在之後的生活中才慢慢接受基督教的。

封地內的維京人數量並不多,為了讓統治更穩定,羅洛讓維京人都學習說法語,和當地人多交流。另外,羅洛還為自己改了法語名字「羅貝爾」,並且娶了一位法蘭克女子為妻。

在羅洛的帶領下,維京人紛紛和法蘭克人通婚。僅僅一代人之後,曾經維京人的語言、信仰和習慣,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逐漸消失,真正的「維京人」,慢慢成了歷史。

所以,通過歷史上羅洛的經歷,大家應該能理解,為什麼維京人無法完全徵服歐洲,建立「維京帝國」了吧?

相關焦點

  • 維京時代:羅洛,一位少數族群領袖,獲得「行者」羅洛這個綽號
    歡迎來到百家號碧溪影裡小橋橫,哈嘍,大家好,小編最近在有在看關於維京時代的歷史故事,了解到,在進入公元885年,法國聖瓦斯特編年史的開篇語句令人不寒而慄:「北方人將怒火撒向這片土地。」如此評論實在太準確了。
  • 彪悍的維京海盜,就這樣被法蘭西的溫香軟玉俘獲
    原創 歷史心發現 歷史心發現維京人的後裔諾曼人以徵服英格蘭在內的赫赫功業而聞名於世,他們的故事也常常被視作維京傳奇的一部分。但如果我們詳細探討諾曼人的歷史,就會發現法蘭西化才是他們勝利的關鍵,甚至對不列顛的徵服,也可以視作一群法國人對英國的徵服。
  • 維京「海盜」:殘暴的戰士,高超的水手,歐洲傳奇還是烏合之眾?
    電影《馴龍高手》中將「維京人」塑造為相當正派的抗擊惡勢力的勇士和英雄,這是故事情節構建中的永恆套路。但真正歷史上的「維京人」卻是「臭名昭著」的存在,正猶如明朝時期令之頭疼的「倭寇之亂」,維京人也令歐洲大陸深深為之頭疼,他們勇猛而又粗暴,殘忍而又好戰,在他們主導的8~11世紀所謂的「維京時代」給歐洲帶來深重苦難的同時,他們又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深深的影響了歐洲的歷史。 解放我們吧,哦,上帝,別讓斯堪地那維亞人降怒於我們!他們毀壞我們的土地。
  • 為什麼維京人徵服了英國卻沒有征服他們的DNA?
    來源:Jill Lawless / 東方IC英國歷史上曾經遭遇北歐維京人(Viking)的大面積入侵,但最新一份基因研究顯示,這些維京人原來並沒有入侵到英國人的身體裡面。這份對英國人基因的分析研究是由澳洲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的Stephen Leslie和牛津大學的Peter Donnelly、Walter Bodmer等人共同完成的,他們對全英國2,000餘人進行了基因檢測,並與歐洲其他地區6,000人的基因檢測結果進行對照。
  • 逞兇肆虐的「北歐海盜」,維京人的崛起與歐洲文明發展的聯繫
    由於他們偏離歐洲文明發展的軌跡,因此相對於歐洲各國文明的先進,維京人在同一時期似乎還處於相對比較原始的狀態,但維京人卻用自己無與倫比的勇氣,將遠比他強大的歐洲各國揍得呼爹喊娘。,如今的日耳曼人更是成為歐洲的主體民族,這和羅馬帝國崩潰以後大遷徙有著很大的關係,說起來維京人本身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在整個大環境的趨勢下,維京人也開始不斷地向南遷移,這樣一來就無可避免的要與西歐諸多國家對上,勢必會產生強烈的紛爭。
  • 《刺客信條英靈殿》史話:英國竟是被維京人打出來的?
    但又遠不夠全面,其所產生的影響絕不僅是「海賊王」那種級別,維京人深遠的改變了歐洲發展進程,尤其對英國的誕生意義重大,因此也不怪乎很多人會將歐洲的8世紀到11世紀稱為——維京時代。,很多時候都控制著挪威,不過偶爾也會反過來,實際上在維京時代,丹麥和挪威的爭雄是發生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另一條重要故事線。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下)
    01 維京人定居點整個公元九世紀,維京軍隊在歐洲大陸上都顯得異常活躍。他們在公元842年殘酷地洗劫了南特(法國海岸),並襲擊了許多內陸城鎮,包括巴黎,利摩日,奧爾良,圖爾以及尼姆等。844年,維京人又猛攻了塞維亞(當時由阿拉伯人控制);859年,他們掠奪了比薩,但在繼續北上的途中被一支阿拉伯艦隊挫敗,隨即有所收斂。911年,西法蘭克國王通過條約將魯昂和周圍地區授予了維京人首領羅洛(Rollo),以換取後者不再侵擾的承諾。
  • 美劇《維京傳奇》:北歐海盜系列之領袖拉格納國王傳奇的一生
    《維京傳奇》對於喜歡看美劇的人來說,這就是一部必打卡的歷史動作大片;對於想要了解8世紀-11世紀歐洲文化和維京歷史的人,這就是一部很不錯的漲知識紀錄片;《維京傳奇》並沒有像《斯巴達克斯》那樣的大尺度以及華麗血腥的戰鬥場面,也沒有像《權利的遊戲》那種恢宏的大世界背景,玄幻動人的劇情和華麗的戰鬥特效。
  • 《維京傳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們。
    拉格納和他的兒子們比約恩,拉格納的大兒子,一直夢想著成為一個像他父親那樣的男人,比約恩喜歡冒險,運氣爆棚,深得他叔叔羅洛教誨的他成為了一個傳奇英雄,在維京人中名聲顯赫,人氣絲毫不輸拉格納。羅洛,劇中拉格納的親兄弟(歷史上兩人沒任何關係),他因拉格納和他的不平等感到不公,三次叛變,雖然可恨,但他和他的部下成為了法國第一支入駐的維京人,並與法國人和平相處。從某方面說,羅洛的選擇是正確理性的,而他和他的後代也在法國頗有地位,被史稱諾曼第大公。挪威國王,一直女人緣不好,夢想成為挪威的國王,而拉格納成了他最大的阻礙。
  • 諾曼徵服之前的英格蘭:盎格魯薩克遜與維京人廝殺的戰場
    既然10世紀時的英格蘭王國還十分強大,足以驅逐維京人,那麼,為什麼到了11世紀的時候,他們已無力退敵了呢?部分原因在於,第二批到來的維京人人數更多,武器裝備更加精良,軍隊組織也更加嚴整有序。要窺探他們的實力,可以看看圍繞其故鄉特瑞堡(Trelleborg)及其他地區所建立的巨大環形堡壘。與此同時,維京人的成功還得益於英格蘭統治者們的失敗。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諾曼第公爵羅洛9世紀的維京海盜稱霸歐洲海域,西法蘭克王國的沿海地區經常遭受襲擊,維京海盜甚至沿塞納河而上圍攻西法蘭克首都巴黎。為了維護沿海地區的安寧,911年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與維京人首領羅洛達成《埃普特河畔聖克萊爾條約》:查理三世將諾曼第半島等地冊封給羅洛、封他為公爵,羅洛向查理三世宣誓效忠、保衛西法蘭克王國免受海盜襲擊。諾曼第公國自此成立。
  • 歐洲英雄史:被輕視的北方「維京人」的統治時代
    酷烈的北風中的維京人.在查理曼時代,維京人的威脅還不過是遠方天際的幾朵烏雲,然而在此後的200多年裡,維京人卻真正成為歐洲人揮之不去的噩夢。同法蘭克人一樣,維京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只是他們生活的地方更加靠北,即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諾德人,即為「北方人」。
  • 歐洲的惡魔,維京人與他們的傳說
    而當時歐洲騎兵部隊只能達到二十英裡。維京長船是劃時代的產物,在大部分歐洲人還只能使用馬車,維京人的長船便能承載一百人和大量貨物,以無可比擬的速度穿梭於歐洲的海洋、河流之上。維京長船的缺陷也是致命的,船員只能呆在露天甲板上,沒有任何遮擋,他們隨時可能被巨浪卷下海淹死,倖存下來的人也總是又溼又冷。
  • 世界英雄史:維京時代的黃昏到來了最後的維京人
    維京人的黃金時代維持了200多年,到了公元11世紀,維京時代的黃昏到來了。正如在中國一次次上演的「武力徵服者被文化徵服」的大逆轉,在越來越深入歐洲社會的同時,這些野蠻人也失去了他們那似乎永不滿足的精神和力量。
  • 維京海盜在歐陸沿海的瘋狂肆虐
    公元8到10世紀的歐洲,是維京海盜橫行無忌的時代。他們從寒冷的北歐出發,駕馭著長船縱橫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風雨來去,無人可擋,巴黎、亞琛、約克、盧卡……一座座重鎮在維京人的肆虐下一度化作廢墟。這群來自北國的野蠻人數量並不多,也不具備超越時代的裝備,為什麼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呢?這一切都要從維京人的最初歷史說起。
  • 維京人,到底是誰?中世紀的維京簡史(上)
    這些海上戰士(統稱為維京人或北歐人)最先踏上的便是英倫三島,以搶劫手無寸鐵的修道院而聞名。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裡,他們在英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包括現代俄羅斯,冰島,格陵蘭和紐芬蘭等地,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印記。01 誰才是維京人?
  • 維京世紀:野蠻人如何改造歐洲
    在中世紀的歐洲人看來,從北方海洋潮水般湧來的維京人本身就是世界的最北端,與蠻荒是同義詞,完全無法想像更北端的世界會是什麼鬼樣子。像公元九世紀的日耳曼傳教士漢堡—不萊梅的林貝特,就對狗頭人遊走在日耳曼以北的丹麥土地上深信不疑,並在書信中吐露出一個巨大的困惑:狗頭人究竟有沒有靈魂?倘若有,他該不該想辦法使其皈依基督,好讓它們能上天堂?
  • 國外展覽分享丨維京傳奇-超越傳奇,揭秘維京人的海上徵程
    《維京傳奇-超越傳奇》是加拿大皇家阿爾伯特博物館舉辦的一次展覽,展覽通過最新的考古發現揭示關於維京人的新發現。該展覽的目的是超越維京人的傳說,展示數百年來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航行的旅行者的真實故事,遊客將獲得有關維京文化,宗教,社會和國家形成的全新、真實的見解。維京人從公元800年到1050年起航,穿越了未知的邊界,進行探索,交易,獲得收入,掠奪並徵服了新土地。
  • 維京人改變歐洲版圖
    向北通往乾草原及森林地帶的「毛皮之路」,是7世紀和8世紀大規模徵服行動之後幾百年間財富增長的直接產物。因此毫無疑問,接近貿易中心比什麼都重要,這樣便能夠輕鬆地將動物、毛皮和其他貨物運抵交易市場。最富裕的遊牧部落必然是那些佔據地域優勢並能積極可靠地和定居民族長久交易的族群。同樣,靠近草原部落的城鎮也盡享貿易財富。梅爾夫受益最多,一位當時的作家稱,它已發展成了「世界之母」。
  • 曾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維京人,為何在11世紀突然消失?
    比方說在公元8世紀到公元11世紀的歐洲,這個時期被稱作「維京時期」,殘暴的維京人在巔峰時期,足跡甚至一路抵達了北極和北美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維京人又被稱作「北歐海盜」,他們曾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北極圈附近的很多島嶼,都是維京人發現的,包括冰島和格陵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