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合影
2020年12月12日下午,京都律師事務所召開「京都刑辯八傑」十周年刑辯論壇活動。眾多法學界大咖出席了此次活動,場內座無虛席,百餘名法律界相關人士及媒體朋友們參加了此次論壇。「京都刑辯八傑」是京都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的八位傑出代表:王九川、朱勇輝、楊大民、金傑、楊照東、柳波、曹樹昌、梁雅麗。「京都刑辯八傑」的稱呼緣起於2010年1月,當時京都律師事務所八名律師應邀參加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的「中國刑辯律師的現狀與展望」的控、辯、審三方論壇。主持人《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劉桂明稱之為「京都刑辯八傑」。十年後,「京都刑辯八傑」再聚首,共話十年間刑事辯護的變化與發展。
劉桂明
田文昌
江平
高貴君
此次論壇由《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輯、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桂明主持。京都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田文昌律師在致辭中表達了對中國的刑辯業務的期待,希望中國律師界的刑辯隊伍更加壯大,希望「刑辯八傑」在培養新一代刑辯律師的道路上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希望刑辯律師能不畏艱險,鼓足勇氣為刑辯事業創造佳績。國家法官學院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委員、刑五庭原庭長高貴君充分肯定刑辯律師的重要性,祝京都律師取得更大的成績。
王九川律師
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九川首先進行專題演講。王九川律師發表題為《律師刑事業務的九大變化》的演講,他認為對近十年來律師刑事業務發展呈現這幾個特徵:刑事業務呈明顯的增長趨勢;刑事辯護與代理法律服務前置化,刑事非訴訟業務需求上升;刑事涉外業務發展速度加快,刑事涉外業務人才不足;刑事律師隊伍繼續擴大,人才結構更加多元化;刑事案件更具有專業複合特徵,團隊化合作更為普遍;刑事業務的專業化特徵逐漸凸現,品牌競爭趨向專業主義;刑事辯護技能逐漸走向規範化;律師的辯護策略更加務實,辯護手段走向立體化;近年律師辦理刑事案件的風險呈現多發、多樣化的特點。這些變化也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客觀上對刑事律師的綜合執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儘管有曲折,未來還會有難題,但刑事業務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刑事律師參與法治建設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王律師希望業內有識之士關注刑事律師業務發展這個話題,為下一個十年的發展出謀劃策。
朱勇輝律師
朱勇輝律師發言指出,從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立法本意看,應屬於非羈押性強制措施,旨在減少審前羈押,但在實踐中卻被執行成了比拘留、逮捕更嚴格的羈押性強制措施,對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刑事辯護權等方面都形成侵害。從立法層面看,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制度對適用條件、指定場所、執行管理、監管措施等方面規定不夠清晰,存在被辦案機關大量濫用的情況;從司法層面看,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法不嚴,甚至助長了違法辦案,成為偵查人員非法取證的重災區。朱勇輝律師認為,從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實際適用情況看,偏離和違背了立法初衷,甚至導致了不利的後果,而該措施完全可以由取保候審和逮捕進行代替,因此,他建議廢止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制度。
楊大民律師
楊大民律師發言的主題是《刑辯律師的立場、尊嚴與表達》他從自己22年的律師執業經歷開始,以刑辯律師的獨特視角,講述自己經歷的一個故事,提出一個尖銳具體的問題:刑辯律師的底線是什麼?楊大民律師認為,刑辯律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看到和幫助的都是身陷囹圄的「弱者」,在當事人最無助、無力,無奈的艱難時刻,只有刑辯律師能夠提供最有效的法律幫助和心理輔導。刑辯是一門利他之學,是一項幫弱之技、是一種解困之術。永遠站在當事人這一邊,忠於委託人,是刑辯律師的立場,也是刑辯律師的底線。但是,刑辯律師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去用非法的方式去追求合法的目的。同時,刑辯律師的尊嚴不可侵犯,如果連自己的尊嚴都不去維護、不能維護,那麼刑辯律師就無法維護委託人的自由權利和生命尊嚴。
金傑律師
金傑律師以《涉黑辯護路在何方》進行演講,他提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如火如荼,沉重打擊的了黑惡勢力。在涉黑涉惡刑事訴訟中,作為辯護律師,雖盡職盡責,傾力辯護,但也存在著舉步維艱的困惑。經對40件涉黑涉惡案件進行分析,得出如下感觸:涉黑案件中存在的拔高認定糾正難,辯護律師的正確意見採納率極低,民營企業家的保護存在問題。但困惑與希望並存,涉黑涉惡辯護的希望就在於,堅持總書記的法治思想,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涉黑涉惡辯護就會逐步走上正常的軌道。
柳波律師
柳波律師以《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法庭命運》為題,結合具體問題,表示訊問同步錄音錄像具有規範取供行為、證明取供合法、證明案件事實的應然功能,因而,其應然的法庭命運是:1、來到(出現在)法庭,2、播放在法庭,3、定分止爭在法庭——法庭做出排非與否決定的最重要的、最客觀的依據。但其實然的法庭命運卻與應然相反:1、不出現在法庭,2、不播放在法庭,3、對合議庭的決定無(突出)影響。
這種狀況縱容了權力,侵害了權利,既導致程序不公正,又為實體錯案埋下隱患。造成實然命運的原因多種多樣,眾說紛紜,正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有認為「偵控審本應是魏蜀吳,結果是桃園三結義;而司法三結義,法院是小弟」。其認為不外乎觀念、制度、技術、人四個層面的原因。
要實現訊問錄音錄像的法庭命運從實然到應然:1、法制不掉棒、訊問同步錄音錄像「接力」不掉棒;2、釐清觀念——明確嚴格什麼: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而非嚴格程序、嚴格啟動程序、嚴格排非程序。3、真正落實和強化「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制度;4、在排非決定的時間上給裁判者鬆綁;5、律師辯護要真正到位,提高法律解釋能力,用足用盡排非方面法律規範、救濟措施,既要有滾石上山不鬆勁的精神,也要強弱項,補短板,方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行穩致遠。
曹樹昌律師
曹樹昌律師就《認罪認罰從寬在刑事辯護中的運用》為議題進行了分享,他認為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該改革成果入法後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比例越來越高,成為刑事辯護律師必須認真研究,深刻領會並在司法實踐中靈活運用的重要問題。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可以使構成犯罪的行為人獲得更輕的處罰,契合了刑事辯護工作的重要目的。曹樹昌律師拋磚引玉,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中幾個常見的問題,如認罪認罰應當由誰提出、怎樣提出、什麼情況下、哪個時間點提出,以及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後辯護律師怎樣進行法庭辯護進行了初淺的探討,希望引來更多的有識之士對之進行深入研究,為辯護律師在今後的刑事辯護中拿起「認罪認罰從寬」這個法律武器,更好地實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益最大化之目的。
梁雅麗律師
最後,梁雅麗律師從刑事辯護中民營企業家的權益保護問題入手進行專題演講。她認為近年來,民營企業規範層面的天然缺陷與不斷細化的監管體系易產生衝突和矛盾,民營企業家們存在較為普遍的涉刑風險,而中央與兩高的保護政策力度與實際效果尚存在一定的距離。通過辯護、合規等方式提供恰當且有效的法律服務,維護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是律師作為推動法治建設積極力量的使命所在。
民營企業家涉刑往往是由其經營行為不規範衍生的,除了通常的基礎法律關係外,辯護的突破口也要結合該行業的專業知識。實踐中對民營企業家涉刑案件的辯護必須從兩個維度思考,充分關注到民營企業家人身自由與實現公正兩個訴求的進階,處理好違法犯罪的懲治與民營經濟的保護之間的關係,最終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在刑事訴訟的不同階段,辯護的目標有所不同,辯護的側重點也要有相應調整。但是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應正確引導其解決最基本的矛盾。此外,為民營企業家辯護的善後事宜中,要充分注意到申訴訴求的具體情形,從根本上化解經濟糾紛。
刑辯八傑成員的精彩演講引起場內熱烈的掌聲,隨後嘉賓們就刑辯業務的當前形勢以及刑辯八傑的演講內容紛紛發言。
袁其國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刑事執行檢察廳廳長袁其國用三個關鍵詞:感謝、困惑、堅持來概括此次論壇的感受,並鼓勵刑辯律師,縱使前方道路艱難曲折,刑辯律師們更應保持信心,堅信刑辯業務最終可以走向光明。
阮齊林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阮齊林對京都所的刑辯業務評價是敬業、專業以及敢言。他總結了刑辯工作的三個基本要點:事實、定性和責任,他認為刑辯律師要吃透案件事實,抓住犯罪構成要件對案件準確定性,在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情況下注意區分法律責任。
車浩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車浩回顧了十多年來刑辯的變化和發展,他從法學教育出發,認為缺乏技能訓練、只會灌輸知識開闊視野的法學教育快走到盡頭,法學教育的改革要引入大量的實務教學、案例分析課程等等。
門金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京都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門金玲的演講內容與她在京都的成長相關。她從跟隨田文昌律師、梁雅麗律師等人辦案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京都律師的效率和專業高度,在與「刑辯八傑」等京都律師的接觸與交談中體會到了京都刑辯團隊的魅力。
臧德勝
京都律師事務所顧問、有著20年刑事司法實務工作經驗的臧德勝老師以轉型和期待來概括自己的職業生涯,從在法院從事刑事審判工作到如今加入京都所的律師團隊,與田文昌老師、京都「刑辯八傑」以及京都團隊各位律師的近距離接觸後,他對自己未來的律師職業生涯非常期待。對京都刑辯律師隊伍他用三個詞九個字來進行概括:行得正、辯得準、拎得清,認為京都律師尤其是京都刑辯律師身上的閃光點值得大家學習。
在論壇的最後階段,主持人劉桂明主編組織了媒體以及聽眾現場交流問答,並對此次論壇進行了精彩的總結。他表示過去的十年一晃就過去了,下一個十年現在剛剛開始,每個人大步的前行,努力的奮鬥,就一定能實現每個人乃至每個團隊所要追求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實現了,就是國家的目標實現了;我們的夢想實現了,就是中國夢想實現了。伴隨著劉桂明主編對未來的期許,「京都刑辯八傑十周年刑辯論壇」活動圓滿結束。
活動現場
「京都刑辯八傑」是京都眾多優秀刑辯律師的代表,他們在刑辯領域十數年如一日,是刑辯領域的堅守者,更是刑辯律師的中堅力量。「刑辯八傑」的出現顯示了京都所堅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凸顯京都所建所25周年來在刑辯領域恪盡職守、砥礪前行的韌性,我們祝願京都刑辯團隊為中國刑辯做出更大的成績!
作者/來源:中國商界雜誌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