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是骨科的常見疾病,多見於老年患者。黎女士(化名)最近也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但她卻年僅三十出頭。到底什麼情況?醫生經過多方檢查,發現原來黎女士的病因出在內分泌失常,體內糖皮質激素(皮質醇)水平過高。幸運的是,這種罕見的自身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壞死,在體內皮質醇水平恢復正常後,仍有逆轉的可能。
髖痛近一年,年輕女子查處股骨壞死
據介紹,黎女士去年7月右髖關節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影響行走和坐臥,在廣州一家醫院做CT檢查提示右側股骨頭壞死,建議手術治療,為進一步診治,李女士來到南醫三院關節外科就診。骨科醫師發現,患者很年輕,生活習慣良好,無外傷史,也沒有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可能引起股骨頭壞死的藥物,為什麼會出現股骨頭壞死呢?股骨頭壞死一般不可逆,目前除了關節置換,也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找到導致股骨頭壞死的原因很重要。
會診查因 查到腎上腺腺瘤
為尋找導致黎女士股骨頭壞死的根源,骨科醫師申請了相關科室會診,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李晨鐘發現,黎女士面如滿月,四肢纖細而腹部脂肪堆積,詢問病史後又發現患者有高血壓病已經2年,入院後還發現血鉀降低、血糖升高等表現。李主任高度懷疑該患者是一名庫欣症候群(又名皮質醇增多症)患者,遂將李女士轉入內分泌代謝科進一步診治。
在內分泌代謝科,醫生給黎女士進行了皮質醇節律、尿游離皮質醇水平、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等檢驗,證明患者確實是庫欣症候群,同時腎上腺增強CT在患者右側腎上腺發現一個腺瘤,最終黎女士被診斷為庫欣症候群(非ACTH依賴型)、右側腎上腺腺瘤。
幸運:手術後綜合治療 仍有逆轉希望
經過多學科協作(MDT)會診 ,患者被轉入南醫三院泌尿外科進行手術治療,陳明坤副主任醫師在腹腔鏡下切除右側腎上腺,術後病理也證實是腎上腺皮質腺瘤。目前患者已經出院,出院後將定期到內分泌代謝科就診,檢查體內激素水平和調整激素替代治療方案。
李晨鐘主任介紹,庫欣症候群指各種原因導致體內糖皮質激素(皮質醇)水平過高而引起臨床症候群,常見原因包括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垂體瘤、腎上腺皮質腫瘤以及其他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惡性腫瘤等。典型的庫欣症候群患者脂肪集中分布在面部和軀幹,表現為有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四肢纖細而腹部肥胖)、皮膚還可出現紫紅色、梭形的紫紋。庫欣症候群的危害巨大,患者可出現糖尿病、高血壓、低鉀血症、骨質疏鬆症等多種併發症或合併症,應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後果。
這種逆轉很少見
糖皮質激素是誘發股骨頭壞死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所致,因內源性糖皮質激素水平過多引起的股骨頭壞死並不多見。據李晨鐘介紹,庫欣症候群相關的股骨頭壞死雖然只佔全部病例的3%,但患者的預後比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所致的股骨頭壞死要好。國外的資料顯示,不少病例在手術切除腫瘤、患者體內皮質醇水平恢復後,股骨頭會逐漸恢復血運,髖關節的疼痛也會慢慢消失,屬於臨床少見的可以逆轉的股骨頭壞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遊華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