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盲盒·玩具篇】燒錢拆盲盒,這種娃娃被年輕人買上市了

2021-01-07 騰訊網

「肥宅家裡一面牆,北京二環一套房;肥宅家裡兩面牆,馬爾地夫海景房。」微博和B站上這樣的段子,是用來比喻盲盒資深玩家的「揮金如土」。號稱國內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於2020年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盲盒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那麼多年輕人為之痴迷,都市時報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場和盲盒玩家。

享受開盒樂趣

抽到就是賺到

順城購物中心負一層樓梯口擺放了一臺泡泡瑪特售賣機,工作人員正從售賣機右側的柜子裡取出替補盲盒,一邊補齊熱銷系列,一邊把盲盒進行規整。工作人員表示,售賣機需要經常過來增補,近期的熱銷系列和新品都會在櫥窗裡進行標識。

都市時報記者在售賣機前停留了10分鐘左右,就有市民前來購買盲盒。24歲的小李不僅是一個樂高迷,更是一個資深的盲盒愛好者。自從2018年接觸到盲盒後,她就愛上了開盲盒的樂趣,家裡集齊了不同系列的盲盒:MOLLY、畢奇、迪士尼、VIVI CAT、拉布布……由於購買的盲盒較多,小李專門收拾出一個房間來進行放置,目前已經收藏了四五百個盲盒,大部分單價為59元,也有少量69元、79元和99元價位的,同時也抽到了好幾個隱藏款。「雖然網上也可以買到各系列的隱藏款,但我還是更享受開盒的樂趣。」小李說,「工作之後自己的收入水平也比較可觀,每個月會花幾千塊錢來抽盲盒,這算是我比較熱衷的一個愛好吧。」

在等待工作人員更補盲盒的過程中,小李遇到了同樣來購買盲盒的周女士,經過一番交流後,小李得知對方和自己一樣,也是為密林古堡的隱藏款血色騎士而來,兩人相見恨晚,開始分享起各自的收藏經歷。「我是今年才開始接觸盲盒的,目前大概花了一兩千塊錢,會收藏一些比較大的IP。」周女士表示,買盲盒買的就是開盒那一秒的快樂,雖然抽隱藏款主要是看運氣,抽到就是賺到,就算沒有抽到也樂在其中。

經過半個小時的翹首期盼,工作人員終於更補結束。小李先是在櫥窗外觀望了一會,迫不及待地點開售賣機,選擇了密林古堡系列。確認、支付、取盒,拆開盲盒的一瞬間,她既緊張又期待,打開盒子後,小李發現並沒有抽到隱藏款,略顯失望,於是再次購買。十分鐘後,小李已經購買了九個盲盒,但仍舊沒有抽到血色騎士。「抽不到是常態,我也已經習慣了,接著抽吧。」小李說。

一旁的周女士提議自己來試試看,第一個盲盒拆開,沒中,她選擇再次購買。第二個盲盒拆開,「中了!」周女士開心地跳了起來,小李也投來羨慕的眼光。「這次主要是幫我一個朋友過來買的,然後我自己也順便抽一個試試,沒想到中了,我圓滿了!」說完就立馬撥通了朋友的電話分享喜悅。

記者查詢發現,周女士花費59元抽中的隱藏款血色騎士,在某二手網絡平臺上可以賣到600元-700元一個。

市民在順城泡泡馬特售賣機前排隊購買(周穎)

「搖一搖」「捏一捏」

從網上學抽隱藏款秘訣

通常情況下,盲盒12盒為一箱,裡面有一個隱藏款,各個盲盒都有不同的主題系列,而抽中Molly星座1代隱藏款的概率僅為1/144,部分特別版隱藏款的概率更是低至1/720。由於機率較低,所以雷同款非常多,不少盲盒愛好者喜歡把雷同款放到網上低價賣出。雷同越多的款式,二次售賣的價格就越低,有的甚至十幾塊錢就能買到。

為了能抽中隱藏款,盲盒愛好者們使出了渾身解數。餘女士和丈夫在售賣機前轉了一圈,最終還是選擇到泡泡瑪特專賣店。進店之後,餘女士和丈夫直奔櫃檯,一人拿起一個盲盒搖了起來。

餘女士告訴都市時報記者,自從一年前接觸到盲盒後,身邊的朋友都感受到了這份樂趣,有空的時候就會相約到商場購買。與售賣機不同,泡泡瑪特店專賣店沒有櫥窗的阻隔,顧客可以通過搖一搖、捏一捏、聽一聽的方式來感知盲盒內的玩偶。「小紅書上有教程教我們怎麼來購買隱藏款,有的說通過搖一搖可以感受到重量的差異,也有的說可以輕輕捏一捏來判斷玩偶的造型,但我現在都還沒抽中過一個隱藏款。」餘女士說。

生活方式順城店有一個區域專門銷售盲盒,用三個貨架擺放整齊。泡泡瑪特、若來、Nanci、歪瓜等,各種品牌盲盒琳琅滿目,價格不一,現場還有用收納盒擺放出來的展示品,不少年輕顧客經過時都會駐足看看,有的還會拿起來搖一搖。

店內負責盲盒銷售的工作人員張女士介紹,店裡五六年前就已經開始賣盲盒,在昆明算是最早的,目前店裡的單品上百個,其中泡泡瑪特、Nanci比較受歡迎。「當時品種沒有現在多,隨著盲盒越來越被熟知,我們合作的公司也多。在我們店裡的盲盒基本上算是上新最快最全的,價格在29-299元不等。購買的顧客年齡在20-35歲購買的人最多,男女都有,但女生要多一些。」

張女士說,店裡每天都有顧客來端盒(直接購買一整套),也有一些市民因為出自好奇會擅自撕開包裝盒,甚至帶著電子秤進店稱盲盒,所以店裡不允許帶電子秤。「因為盲盒在市面上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們會選擇品牌好、做工細的產品。」

生活方式裡的盲盒和展示品(楊文爽)

個人愛好 理智消費

不會刻意排隊買盲盒

事實上,今年4月,受疫情影響,盲盒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熄火」。有媒體報導,一些「退坑」「回血」的玩家頻繁在二手網絡交易出售藏品,導致一些熱門款的二手價集體走下坡,普通款一度只能打3折賣。在昆明,有的盲盒玩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人也已經打算「金盆洗手」了。

市民郭女士玩盲盒兩年了,算是第一代玩家,家裡拆開的盲盒接近200個,還有不少買來未拆開的,但目前對盲盒已經漸漸失去興趣。「兩年前逛街的時候看到泡泡瑪特的MOLLY系列,當時很喜歡,買過的品牌還有畢奇、拉布布等,價格從29元到89元不等,現在已經沒那麼喜歡了,而且更新很快,好像沒什麼收藏價值。」

「盲盒有點像賭博,當你抱著很大期望想去抽一個自己喜歡的,結果打開發現並不是,心裡會有落差,很失望,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郭女士說,以前盲盒才出的時候品質都比較好,現在隨著盲盒品牌越來越多,更新越來越快,設計和質量都越來越粗糙,所以自己慢慢對盲盒失去興趣,除非是遇上自己特別特別喜歡的才購買,「以前盲盒出的頻率不高,比如半年才出,但現在有的一個月就上新,沒多大期待。而且為了一個一直抽很浪費錢,還不如一盒端。」

儘管已經購買了大大小小近百個盲盒,但和前兩年相比,市民李女士對盲盒的熱情也漸漸淡了下來。她說:「每一套盲盒都有隱藏款,有的人會單個購買,直到抽到隱藏款。我就不會刻意去找隱藏款,偶爾看到上新的產品是自己喜歡的,就選擇端盒。現在盲盒的品牌很多,IP區別不大,而且在做工上也沒有以前那麼好,除非是特別喜歡的才會入手。」

生活方式裡的盲盒和展示品(楊文爽)

「盲盒」不「盲目」

倡導理性消費

盲盒概念的起源來自於日本的福袋,隨著近些年來IP類玩具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張,盲盒經濟迅速火熱。2020年12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瑪特市值破1000億。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註冊會員的整體復購率為51%,意味著每2個購買泡泡瑪特盲盒的消費者中,至少有1個人會接著買下一個。

根據澎湃新聞、時代周報等媒體調查,真正引發85後甚至90後、00後消費者不計成本地購買盲盒的原因,很多時候並不是看重商品本身,而是跟二次出售的炒作和消費心理有關。

恆天財富理財經理楊南在接受都市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泡泡瑪特作為恆天中巖投資琅琊股權基金投資標的之一的明星項目,自己關注已久。盲盒的興起並不是偶然,它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和認可,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品都選擇以盲盒的方式來進行售賣。「大家已經不局限於去追求我的錢可以買到什麼,而是能給我的精神帶來什麼,年輕人會認為這種方式能給他們帶來刺激,能享受到開盒過程產生的樂趣,所以願意為了快樂買單。」楊南認為,對於愛好者來說,盲盒不可或缺,但對於經濟情況不允許,或者本身興趣不大的人群來說,購買盲盒是不必要的,還是倡導大家理性消費。

新華社最近也發布了相關評論,其中點名批評了泡泡瑪特這種鼓勵年輕人變相賭博的消費行為,同時表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

相關焦點

  •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 「小盒子」還能帶來多少「大驚喜」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高校錄取通知書盲盒接連出現,跨界營銷漸成主流——「小盒子」還能帶來多少「大驚喜」?閱讀提示近年來,能帶來隨機體驗的盲盒受到很多人喜愛,成為市場熱門。眾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產品,「盲盒+」的營銷方式漸熱。但與此同時,盲盒圈漸漸颳起「炒作風」,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引發關注。
  • 魔力盲盒:作為興趣愛好,別讓盲盒「盲」了你的雙眼……
    在她專門放置潮流玩具的房間裡,娃娃們站在透明的亞克力柜子裡一字排開,每天早上她都會跑過去看它們一眼,遇上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刻,也會去娃娃屋裡待一會兒。近千個娃娃,曉彤記得每一個的名字。有時遇到特別喜歡的隱藏款,她會一口氣收集12個一模一樣的,將它們排在一起,組成一個戰隊。 「最瘋狂的時候會成箱往家搬,一個月買兩三箱,花費幾千元,這種行為玩家圈裡的術語叫『端箱』。」
  • 盲什麼盒?什麼盲盒?盲盒什麼?
    今年六一兒童節,主打盲盒潮流玩具的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隨著其財務數據的曝光,引來了無數關注。盲盒其實是一個個外觀一致的盒子,在拆開盒子之前,玩家不知道裡面到底是藏著哪一款玩偶。常見的玩具手辦一般不會被做成盲盒,只有更小眾的潮流玩具才能以盲盒的形式出售。潮流玩具,簡稱潮玩。
  • 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這幾年,「盲盒熱」日漸成為我國潮玩文化的突出現象之一,尤其前段時間,隨著「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盲盒為什麼吸引年輕人」的話題也屢次被推上微博熱搜。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在年輕人旺盛消費力的加持下,這份「小確幸」成為大潮流,不僅形成上百億元的潮玩市場規模,更強勢「出海」走紅海外。
  • 潮流玩具「盲盒」一年賣了100多億
    前不久,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很多人這才意識到,原來盲盒生意可以做這麼大。 近兩年,不少A股上市公司都在對盲盒市場進行布局。
  • 【瘋狂的盲盒·文具篇】買筆拆盲盒,昆明學生最近也流行拆拆拆
    而在另一家幾米文具店,同樣也有盲盒筆售賣,工作人員介紹,店裡中學生買的比較多,也有大人買給孩子。「盲盒筆最近比較流行,我們家賣得最好的一款是「與子成說」系列。新產品肯定比較有吸引力,盲盒其實就是滿足大家的一個好奇心,很多學生買的過程很快樂。」在紅旗小學布新校區東北側有一家文具店,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妻。
  • 樂趣在於不確定 盲盒「驚喜經濟」能否持久
    隨著盲盒之風愈刮愈烈,盲盒販賣機、實體店紛紛入駐商城,搶奪最佳點位;線下排隊抽盒,組團猜盒、買盒,不僅令眾多實體店門庭若市,更被年輕人視為全新的社交方式。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盲盒收藏是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在上海博物館,孫路遙從事媒體宣傳工作。
  • 國潮盲盒來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包?
    為了收集全一套Molly娃娃、迪斯尼公主或是「吾皇」「巴扎黑」的PVC玩具,z世代的年輕人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小孩收集小浣熊乾脆麵裡的水滸英雄卡一樣認真而狂熱。最近一年,僅泡泡瑪特會員中,就有超過20萬人在盲盒上消費超過2萬元。2020年12月,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元。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淨利潤從156萬元上漲到4.51億元,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更是高達65.2%。人們再也無法小覷盲盒的吸金能力。
  • 你盲我不盲?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泡泡瑪特熱炒款盲盒被拆著賣,處理結果來了 2020-12-25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線下娛樂消費加速復甦 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線下娛樂消費加速復甦,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潮玩成IP消費新出口  線下娛樂消費正在加速復甦。看上中國的線下娛樂生意,IP運營的老牌「優秀生」日方娃娃機漂洋過海,和中國的網紅娃娃機品牌「聯姻」,並透露了未來繼續在國內共同開設線下店的計劃。
  • 深度調查丨盲盒:昂貴的「小愛好」
    Pucky系列 盲盒的定價通常為59元一隻,對於今年25歲、已經工作了幾年的嘮嘮來說,買盲盒獲得的快樂比買衣服、包包要更簡單,也更划算得多。而「拆盒」的過程往往最誘人,「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KK也抱著同樣的初衷進了「盲盒圈」。KK今年大三,就讀於廣州某大學。過年期間,KK和朋友在閒逛時,無意間在線下商店抽中一隻隱藏款,並就此「入坑」。KK告訴記者,此前她曾一直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感覺自己的人生很無趣,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 買個盲盒便當試試
    最近,盲盒的風吹到了白酒界——沱牌酒與《新神魔大陸》手遊聯名打造了一個盲盒白酒系列。事實上,自去年開始至今,盲盒這種極富趣味性的營銷模式,就已經逐漸從玩具界出圈。那麼,盲盒究竟與其他玩具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消費者們會心甘情願為之買單?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陳潔認為:「盲盒的獨特就在於,它將產品屬性、社交屬性以及『盲』這種不確定中的確定模式融為一體,形成了圈層文化。
  • 線下娛樂消費加速復甦,娃娃機盲盒受追捧
    與此同時,另一新零售潮流玩具品牌、盲盒巨頭泡泡瑪特傳來赴港上市的消息。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抓娃娃機為何成為海外娛樂巨頭逆勢布局中國線下娛樂市場的對象?抓娃娃機、盲盒為代表的潮玩經濟持續火爆,能否成功催生中國超級IP平臺的誕生?   線下娛樂逆勢布局   大興西紅門薈聚購物中心一層,繽紛閃耀的霓虹燈門頭,動感的遊戲音樂,吸引著過往的年輕人駐足體驗。
  • 瘋狂的盲盒火了,有人豪擲幾十萬買它,背後到底有何「魔力」?
    早在2019年的時候,天貓發布的《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以盲盒為代表的潮流玩具就已經是千億級的市場了,去年在盲盒領域消費超過2萬元的人,已經達到了20萬人,並且不少年輕人還直言,盲盒,真的令人非常期待,有網友表示,自己本身比較牴觸「盲盒」,但一旦入手,就會「上癮」,想著湊齊玩偶,就會一直買下去。
  • 「 盲盒 第一股」明日上市,暗盤剛上演翻倍瘋狂
    「 盲盒 第一股」明日上市,暗盤剛上演翻倍瘋狂,A股這隻老龍頭或要同步狂歡泡泡瑪特暗盤收漲超100%,報79.25港元,將於12月11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點評:泡泡瑪特被譽為「 盲盒 第一股」。經過10年發展,泡泡瑪特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潮流玩具公司,目前在國內潮玩市佔率第一。招股書顯示,公司毛利率由2018年的57.9%增至2019年的64.8%。
  • 「快樂盲盒」不確定性才好玩,年輕人帶動的潮玩IP經濟
    從娃娃機到扭蛋機,再到現在的盲盒機,年輕人玩的線下娛樂模式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花樣!有人說扭蛋機替代了娃娃機,盲盒機替代了扭蛋機,其實不然,這三者之間不可替代,有自己的零售風格和模式。快樂盲盒機娃娃機主打的玩具以毛絨玩具居多,雖然現在產品形式更豐富了,但體型整體會比扭蛋和盲盒的產品要大一點,且對於消費者來說,花了錢不一定能得到產品。
  • 「茉莉」有魔力盲盒別「盲」買
    搖盒、收藏、交換……盲盒為何深受眾多年輕「發燒友」喜愛?盲盒還有什麼遊戲機制滿足消費體驗?走進「大小孩」的盲盒世界,除了感受到火熱以外,專家提醒作為興趣愛好別讓盲盒「盲」了雙眼。 A刺激 「入坑」解壓尋求驚喜感 年輕人為何熱衷於抽盲盒? 「有驚喜感,花幾十塊錢買開心。
  • 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尤其前段時間,隨著「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盲盒為什麼吸引年輕人」的話題也屢次被推上微博熱搜。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文創+盲盒」,紹興怎麼「玩」?
    在火熱的背後,文化旅遊行業也開始加入盲盒隊伍,各地紛紛走出「文創+盲盒」的旅遊產品模式,引發了一股城市旅遊文創產品的新熱潮。紹興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推行城市旅遊的同時,是否也能嘗試走走「文創+盲盒」的新路子,這種新模式又能否與這座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相融合?
  •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憑藉這種「未知感」所帶來的驚喜,盲盒迅速在年輕人中崛起,讓你「閉著眼睛掏錢」。想要自己喜歡的系列、款式?那就買幾個試試手氣;如果你足夠「土豪」,真的可以買買買不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