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12碗面,要在全國火了!

2020-12-15 騰訊網

一說起吃麵這件事

許多老蘇州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去哪家麵館,吃哪碗面,配什麼澆頭

……

光是「面」這個話題就可以

頭頭是道說上個把鐘頭

近日,一部在蘇州正式開拍的

網劇《面若桃花》

就將把蘇州人最愛的這份味道

說過全國人聽聽

姑蘇首部 量身打造

昨天

網劇《面若桃花》開機儀式

在平江路菉葭巷舉行

《面若桃花》由中共蘇州市姑蘇區委宣傳部、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越城遺址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該劇講述了平江路深處

一家不顯山露水的蘇州麵館「面若桃花」

因為一碗燜肉麵

在網絡上一夜爆紅後的故事

既表現了老蘇州不為「網紅」流量所動

對蘇州味道的堅守

又展現了新蘇州在煙火氣的浸潤中

對蘇州情懷的傳承

《面若桃花》第一季共有12集

每集10分鐘

首部為姑蘇區量身打造

反映蘇州文旅生活的系列網劇

劇情介紹

上下滑動 查看更多

姑蘇古城,平江路深處,蘇州麵館「面若桃花」因為當紅吃播介紹的一碗「燜肉麵」在網絡上一夜爆紅。但是極具個性的麵館老闆老面並不為激增的流量所動,他開店有鐵板釘釘的「約法三章」,讓不少興衝衝來吃麵的食客只吃到閉門羹。究竟是面牛還是人牛?「面若桃花」麵館持續引發網絡熱議。

老面的外甥女桃子自幼隨父母在北京生活,海外留學歸來的她正綢繆創業,平時也做做吃播,有不少粉絲。舅舅開在老宅的麵館意外成為「網紅」,讓她自認為嗅到了難得的商機:把「蘇州面」包裝成爆款、城市化餐飲IP單品,進行商業化運作,到北上廣開店,甚至向海外拓展。

老面十分歡迎外甥女的到來,但是聽著小姑娘關於大城市大生意的藍圖,他決定用地道的蘇州面「教育」一下她。果然,以為學下面不過幾天功夫的桃子,遭遇了蘇州面的面、湯、香頭、助汁、澆頭等一系列真功夫的打擊。 她本想知難而退,卻接連在麵館與一個又一個來吃麵的老蘇州、小蘇州、新蘇州相識,讓從小背井離鄉的她,對家鄉蘇州有了全新的認識。

而舅舅一碗又一碗的蘇州面,不僅激活了桃子「蘇州胃」的記憶,還打開了桃子的「蘇州心」。她決定把傳承作為創業,把基地放回故土,做傳承「蘇州面」的新一代。

每一集都以一種蘇式面為名

《面若桃花》劇本打磨期間

主創團隊訪遍蘇州城內老字號麵館

遍尋善制蘇州面的師傅

翻閱大量文獻

力求將每一碗蘇州面做到極致

在考察中主創團發現

蘇州面的名字恰是對蘇州文化

蘇式生活的最好詮釋

由此有了以面命名的12集單元故事

每一集都以一種蘇式面命名

一集一個故事

細緻還原傳統蘇式面的每一道工序……

光看每集的名字

名城君都要饞得流口水啦

拍攝主場景——潘宅

據了解

劇中的麵館「面若桃花」坐落於

平江路菉葭巷沿河

與古老的潘宅「深情對望」

潘宅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固執地堅守在原地,「面若桃花」的到來,讓潘宅多了幾分新鮮與生動。潘宅與「面若桃花」,就像劇中的老面與桃子,一老一少,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在拍攝現場,主場景入口處,一棵「四季盛放」的仿生桃樹尤為醒目。

「50後」男一和「95後」女一

此外,在扮演者方面

導演組也是千挑萬選

《面若桃花》的男主角老面是隱於小巷老宅、不求聞達實則內秀的蘇州人,尤其從專業角度對蘇州面、蘇幫菜以及蘇式生活方式充滿真摯、深厚的感情,通過一碗碗正宗蘇州面,堅守著這座城市對於生活的熱愛、態度和風骨。

最終選定由國家一級演員、蘇州市戲劇家協會理事浦雨竹飾演男主角老面。

經過數十輪的篩選,女主桃子由內地青年演員龔芳妮飾演。桃子是一名性格單純、說話直率的「95後」女孩。她為人善良天真,對家鄉有好奇、有回憶,對老家蘇州有一個逐漸喚醒熟識記憶的過程。

這一老一少的組合

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一起期待吧!

圖源:@龔芳妮Kitty微博

一道道澆頭中的江南四時

一碗碗湯底裡的百味人生

相信這部暖心又治癒的

蘇州本土網劇可以成為

姑蘇味道、姑蘇文化的全新「代言人」!

最後名城君做個小調查

你最愛哪一碗蘇式面呢?

歡迎大家留言哦~

來源:蘇州姑蘇發布、微博

愛吃蘇式面的,點讚!點「在看」!

相關焦點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圖源:蘇州文廣旅局官微楓鎮大肉麵,是蘇州夏季最具人氣的一碗麵。每年楓鎮大肉麵上市,都會受到蘇州乃至全國食客的追捧。楓鎮大肉麵是白湯麵中的佼佼者,這碗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圖源:蘇州文廣旅局官微崑山奧灶面生活在江南地區的人們,總是對麵條情有獨鍾。每座江南古城都有一碗、甚至幾碗代表性的麵條。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圖源:蘇州文廣旅局官微 楓鎮大肉麵,是蘇州夏季最具人氣的一碗麵。每年楓鎮大肉麵上市,都會受到蘇州乃至全國食客的追捧。 楓鎮大肉麵是白湯麵中的佼佼者,這碗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楓鎮大肉麵的麵湯製作過程不叫做「吊湯」,而是叫「拼湯」,將酒釀露、大肉滷、肉汁鱔骨湯拼成一碗麵湯。
  • 吃麵也要講究時令嗎?這碗面再不吃就下市了!
    而且一定要當地最有名,最有特點,最好吃的,所以如果你來蘇州旅遊,我一定推薦你去吃麵。蘇州人對面有一種無法割捨的羈絆,面是蘇州人心裡的「靈魂」。蘇州人吃麵是有講究的,冷天吃紅湯麵,熱天要吃白湯麵。這是一碗只在夏至立秋兩個節氣間供應的面,非常講究時令性。
  • 相城這碗面,簡而不凡!
    ▲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蘇州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師為太平禪寺素麵館題寫了「太平素麵」四個字。來太平老街必做的四件事:跨太平橋、逛太平街、賞太平景、食太平面。太平素麵作為打卡太平小鎮的重要一步,也是對味蕾的最好獎賞。
  • 李大偉:蘇州燜肉麵
    尤其是蘇州燜肉麵,好吃又減肥。直到今天,我都以為山東人特別固執,我家樓上樓下雲集各地人,門內家鄉話,門外上海話,但我父親門內門外一口山東腔的普通話,隔壁寧波老太喊他:老山東,實際上我父親那時只有三十多歲,這個老就是老頑固的老!父親擀得一手好麵條,麵條就成了我一生最愛。直到現在,去蘭州一定喝碗「皮帶寬」,看看名字就知道這老陝的麵條有多麼寬闊!
  • 這個日本人來中國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蘇州湯澆面中的白湯麵底3000多碗麵條下肚,坂本評出了中國「十大湯麵」和「五大乾麵」。現在整理成冊,出版了《只為一碗好面》。你也來看看,自己家鄉的那碗麵條上榜了沒?01「十大湯麵」、「五大乾麵」各地麵條擂臺爭霸老爺爺特別喜歡的蘇州湯麵,是到老字號朱鴻興吃的。一碗燜肉蝦仁面不過癮,還追加了肚片面、肉絲麵,連吃3碗。
  • 這幾碗面快成絕版
    「老闆,來碗重青。」青,什麼青,為何要重?這和一碗麵有關。陽春白雪,下裡巴人。當然,有條件的人家在下這碗面時,會用豬骨熬製湯底,更甚者,用雞骨頭、肉骨頭、黃鱔骨頭,集海陸空三者之精華。「老闆,一碗陽春麵,重青。」上海陽春麵放的是蔥,但是蘇州人吃這碗面放的卻是大蒜葉子。大蒜葉也叫青蒜。
  • 737萬人次圍觀曬「國慶面」大賽,這12碗豫面成了主角兒
    這一說到吃,作為咱河南人,自然離不開那碗家鄉的面。而說到面,大家肯定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河南燴麵,但是,咱老家河南的面,絕對不止燴麵這一種。隨口一說,就是一大波美味麵食,例如:洛陽老滷麵、鯉魚焙面、郟縣餄餎面、大刀面、芝麻葉雜麵條······就在上述提及的河南特色麵食中,有12大麵食「傑出代表」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
  • 金鋼餄餎面│最紅豫面12碗網評結果顯示,郟縣餄餎面遙遙領先!
    國慶期間,大河網推出特別策劃——《最紅豫面12碗,哪碗是您最愛?》互動H5。該H5生動展示了河南入選《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中的12種河南麵食的獨特魅力,並設置了投票界面,吸引了數十萬網友參與投票。郟縣餄餎面遙遙領先,投票佔比超30%!不怕只有一面之緣,河南負責笑容滿面。國慶期間,大河網推出特別策劃——《最紅豫面12碗,哪碗是您最愛?》互動H5。該H5生動展示了河南入選《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中的12種河南麵食的獨特魅力,並設置了投票界面,吸引了數十萬網友參與投票。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便是那句:「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所以說場面這碗面難吃,是因為很多人以為就是要大場面,打腫臉充胖子,既沒辦好,又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什麼樣肚量與身份的人,才撐得起什麼樣的場面。 吃好場面,既是人對世事的知分寸,也是對生活的儀式感。
  • 這碗面被稱為「海鮮面王」,每碗都是獨一無二,老闆卻只收10塊錢
    全國各地的麵食也是百花齊放各有特色,有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廣東雲吞麵、福建沙縣拌麵、陝西油潑麵、河南燴麵、揚州陽春麵、武漢熱乾麵、內蒙古燜面、新疆拌麵、吉林冷麵、臺灣擔仔麵等。不過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家麵店所做的面,絕對是你沒有吃過的,因為這裡所做的每碗面都是獨一無二的。鶴浦鎮,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下轄鎮,位於象山的南端,地處寧波市第一大島「南田島」,同時也是寧波市第二大漁業重鎮。
  • 蘇州排隊麵館開進杭州市中心!工序繁複,儀式感滿滿!沒有這碗「三蝦...
    這家店人氣很旺,一道三蝦麵每天可以賣出300碗,飯點需要排隊一個多小時才能吃上。江湖上傳說,曾經有個菲律賓客人,從菲律賓打飛的到上海再趕到蘇州,就為吃上一碗麵。季節限定,不時不食每年端午前後到農曆八月左右的三個月時間,是吃三蝦麵的季節。
  • 日本這碗面,普通人都要吃上十幾碗,飯量大的人吃幾十碗太正常
    日本這碗面,普通人都要吃上十幾碗,飯量大的人吃幾十碗太正常!說到日本作為中國人內心當中都是心情很複雜的,一方面我們忘不了之前的國讎家恨,但是一方面日本確實發展得很好,有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的地方,而且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的很多東西都出現在中國的市面上。
  • 蘇州名山古剎內,這幾碗素麵,給你一個初秋登山的理由
    蘇州城裡的麵館遍地開花但是在蘇州的名山古剎內也深藏著美味的素麵館寺中的修行僧人和居士從山中挑來泉水用菜油煮一碗美味的素麵這一碗麵有「饞」意也更有「禪」意入秋了一起爬一座山 吃一碗素麵來一趟修身養性的禪意之旅吧!
  • 一位日本爺爺花30年遍嘗中國3000碗面,他稱荊州早堂面是……
    一位日本爺爺花30年遍嘗中國3000碗面,他稱荊州早堂面是…… 2020-12-22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厲害了蘇州,耗資6億修建最大寺廟,擁有「十大全國之最」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寺廟數不勝數,畢竟中國人在宗教上比較崇尚,而蘇州也有很多寺廟,較為出名的就有寒山寺、靈巖山寺、報恩寺、文殊寺等,其中有一座耗資6億修建的寺廟 ,寺內供奉全國最高室內觀音,還擁有「十大全國之最」!
  • 這「8碗面」全國有名,北方佔了四種南方三種,剩下一種最常見
    這「8碗面」全國有名,北方佔了四種南方三種,剩下一種最常見中國飲食一向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孔子就曾經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國的歷史也是美食的歷史,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中,也出現了無數的美食,還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特色,比如大家熟知的中國八大菜系。
  • 這碗面,暖!
    這碗面,暖! 「上碗麵條,常來常往!」南京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鞏升林:「建議加大對全球全國首演的專項支持,助力南京國際影響力;合理規劃布局,率先建造運營專業『音樂劇劇場』;響應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形成滬寧雙城驅動。」
  •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焪面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焪面槐花焪面  李滿強  春天的時候,一個旅居蘇州的甘肅朋友說:想吃焪面了!我大笑:「你是太湖裡的鮮美魚蝦吃膩了,才想起焪面這窮人家的飯食了吧?」
  • 這位日本人花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評出心中最好的15碗面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坂本一敏往返中日兩國,花30年時間,走遍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他總穿著攝影師專用的馬甲,背一臺相機,拿一本小簿子、一支筆,吃到哪裡,就拍到哪裡、記到哪裡。要問老爺爺最喜歡哪裡的一碗麵?蘇州湯澆面肯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