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謎炎帝是人身牛首的神嗎?

2021-01-07 談天說地說大地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疆土遼闊,人口眾多。它的始祖是誰呢?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炎帝和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開創黃河、長江流域文化的始祖。他們為我們民族的繁榮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使炎黃子孫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炎黃的後代,春秋時自稱「諸夏"或「華夏"。「華夏"就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便把居住的地區稱為「中華」、炎帝是傳說中的神人,他長於姜水,姓姜。母日女登,有蝦氏之女,少典之正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火德王,故稱炎帝。他本起烈山,或稱烈山氏。又因他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又號神農氏。

那麼,炎帝究竟是人,還是人身牛首的神呢?根據女登感神龍而生神農人身牛首的傳說,可以這樣認為,炎帝族可能是以龍或牛為其氏族的圖騰-早期的宗教崇拜。當時每個氏族都採用一種動物、植物或者無生物作為自己的祖先和神靈去崇拜。上古時代是處於傳說時代,由於年代久遠,傳說紛紜,所以對於炎帝的生平事跡難於考查。這正如馬克思所指的:"過去的現實又反映在荒誕的神話形式中」(《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擱要》)

我國的原始農業,源遠流長,是原始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據考古材料證明,遠在七、八千年前,我國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已有一定水平的原始農業。所以農業的發明,不可能只是炎帝神農氏一個人的功績。但我國卻有「功歸聖人」為傳統,將原始農業人格化,歸功於神農是不足為怪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一切文化民族都在這個時期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樣,作為當時農業生產的傑出代表炎帝神農氏,便合乎情理地成為農業的創造者。由於神農氏開創了我國的農耕文化,解決了我們民族生存的溫飽問題,因而他受到了中華民族子孫萬代的敬仰,與黃帝軒糧氏一起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據記載,炎帝神農氏還發明了制陶技術,"神農耕而作陶。」他還治麻為布,製作了衣裳;他削桐為琴,練絲為弦,製作了五弦琴,他弦木為孤,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炎帝神農氏又是我國醫藥的始祖。據記載,神農氏「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嘗味草命。"(《帝王世紀》)這些記載,生動地描述了我們的先民在與自然和疾病的鬥爭中,如何發現、發明和總結醫藥知識和實踐中積累經驗的情景。

在遠古的原始時代,人群不可能藉助較為科學的方法來了解各種動植物藥物的性能和療效,只能靠親口嘗試的方法。正是由於有神農氏這種「始嘗百草」的獻身精神,經過探索、實踐,然後「始有醫藥」。由於我國古代藥物學知識是從採集嘗試植物開始的,在中藥中又以植物類所佔比例最大,所以神農之後,人稱藥物學著作為「本草」,並為了紀念神農氏在開創中國醫藥方面所作的傑出貢獻,把第一部藥暢學專著歸之於神農氏,稱為《神農本草經》

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代姜姓部落的首領,他始作來相,教民耕種,為中華民族從漁獵遊牧的氏族部落進化為以農業為主的氏族部落,他和黃帝都為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民族的繁衍昌盛而作出偉大的貢獻。

炎帝時代,已由女系社會轉向父系社會時代。這時的氏族公社,所有成員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共同遵守氏族習慣,所謂「無制令,而民從」,「不施賞罰而民不為非」。我國的「仰韶文化」遺址,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情景。仰韶文化是整個中國同一時期文化中首屈一指的文化,就其分布範圍之廣闊和延續二千年之久遠來說,也是世界歷史上新石器文化中所罕見的。

關於炎帝的死,他是為民族的生存而獻身的。據《帝王世紀》和《路史》等記載,炎帝為民治病,採藥到湖南,嘗毒草,而

「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是日茶陵」,即今鄙縣康樂鄉。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這莊胤在湖南鄙縣塘田鹿原跋建殿祭祀炎帝。自此以後,歷代祭祀不絕,以寄託對炎帝的敬

相關焦點

  • 上古三大帝王:其中兩位是華夏之祖,一位人身牛首,一位蛇身人首
    這三位帝王都是龍的傳人,一位人身牛首,一位蛇身人首,都是華夏之祖。正因為這三位帝王都是龍的傳人,中國人才被稱為「龍的傳人」。帝堯。五帝之一,相傳為其母慶都「赤龍感之」而生。《宋書·符瑞志上》:「帝堯之母曰慶都,生於鬥維之野,常有黃雲覆護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
  • 遠古「獸首人身」的怪物真存在嗎?非洲出土一巖畫,揭開詭異真相
    從遠古起,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這些傳說脫離實際,天馬行空,卻也顯示其魅力,影響深遠,而且出現了許多「獸首人身」的怪物,讓後世頻頻猜測,在遠古時期,是真的存在嗎?其實古埃及神話與自然和農業有著很大的關係,如古埃及的創世之神「努恩(Nun)」神的出現是源於水,原因是人類離不開水,此外古埃及人認識到太陽的偉大,因此創造出了主神「拉(Ra)」。
  • 炎帝生四女,兩個成仙一個成神,最後一個死的早卻家喻戶曉!
    炎帝在我國歷史上可謂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國人常自豪的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其中黃是黃帝,炎則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上古曾發生了一場影響後世的大戰--逐鹿之戰,交戰的雙方分別是黃帝、炎帝和對手蚩尤,在神話故事裡交戰的雙方都有強大的天神相助。
  • 寶雞炎帝塑像頭長犄角很荒誕
    說完故事,咱們再言炎帝長相。《史記·五帝·本紀》載:「神農氏,姜姓也。有神龍首感而生炎帝。人身牛首。」《路史·後記》:「弘身而牛頭,龍顏面而大唇。」其他雜書野史如《帝王世紀》等,關於炎帝或神農形象的「牛頭」「牛首」之說還有很多。
  •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但炎帝和黃帝曾經是對手,你知道嗎?
    世界上的華人都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人文初祖。然而,你知道嗎,炎帝和黃帝曾經是對手,相互之間打過仗。炎帝,就是神農氏,「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一。他是姜氏部落的首領,傳說他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不但親嘗百草,研究如何用草藥治病,還發明刀耕火種,教人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也是他發明和製造出來的。炎帝可謂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醫學家和發明家。要是活在今天,炎帝肯定得是個大科學家。黃帝姓公孫,「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
  • 還是炎帝之子柱呢?
    但是,行業神並不能單純地看作神靈迷信,因為這些行業神大多是對本行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把他們奉為神明,既是對這些先輩的敬仰和崇拜,也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自信和激勵。我們不妨把這些神祠看作是各行業的先賢祠,他們是中華文明的傑出構建者,是我們民族文化全今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榜樣。當然,娼盜狗腿子這些行當是例外了。
  • 細數炎帝究竟有幾個子女
    炎帝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著名領袖,他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傑出的貢獻,在神話中,他的女兒一共有四個,其中一個還與另一個神話故事有關。  中華太宗皇帝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蜡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
  • 阪泉之戰——相隔兩千多年的黃帝和炎帝,真的有此一戰嗎?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遠古時期,在華夏古老的大地上,我們的先祖黃帝和炎帝,曾經在阪泉之野發生過一場戰役,這場戰役被史學家們稱為之「阪泉之戰」。這裡我要說的不是此次戰役的過程,因為對此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阪泉之戰」或許不是真的!
  • 閒話炎帝和黃帝兩兄弟,原來也打架啊?
    據說神農氏出生時,不單一睜眼就會開口叫爸爸媽媽了,而且長相怪異,頭上長有二角,牛首人身,出來就嚇了爸媽一跳,但「兒是娘的心頭肉」啊,雖是「怪物」,捨不得遺棄,而且神農氏幼小時也很伶俐懂禮,左一聲爹,右一聲娘,左一聲叔叔,右一聲嬸嬸,哄得父母鄰居都開心著呢,於是逐漸在部落裡贏得了領導地位。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隨州市厲山鎮、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遊,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你聽說過炎帝黃帝的傳說嗎?史前歷史了解一下
    那麼炎帝、黃帝真的曾經存在嗎?沒有人知道,就像夏王朝一樣,他是中國最早有史可查的封建王朝,但就算這樣也至今不被世界認可他是真的存在的。夏朝這種有跡可循的文明都是如此,更何況是那些存在於神話中的史前歷史呢?
  • 炎帝和神農氏是一個人嗎?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數千年來,河洛先民逐水而居,在黃河兩岸繁衍生息,建立了璀璨的河洛文明。十三朝古都洛陽,地處河洛腹地,黃河及其支流洛河,在這片熱土上蜿蜒而過,留下了無數動人的傳說。洛陽旅遊特開設《黃河故事》專欄,與君分享。
  • 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雞首人身與牛首人身圖像
    導語: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雞首人身與牛首人身圖像陝北、晉西北漢代西王母圖像系統中出現了較多雞首人身和牛首人身圖像,它代表的含義,文獻中未曾見到,學界對雞首人身者和牛首人身者的身份判定,因「仙人王子喬、堪壞或生肖神」、「陳寶神」、「墓室守門人」以及「西王母、東王公的使者和替代者」等等諸多並不一致的觀點
  • 從上古時期到秦朝,真的有「神」在幹擾我們的歷史嗎?
    01上古時期的飛行物在東晉時期的《拾遺記》中曾記載了這麼一件事,說是在上古堯帝時期,有一艘巨大的船型飛行物漂浮在當時的西海上空,整個船體亮光閃爍,船上的生物戴著皇冠一樣的東西,它們全身長滿白色的羽毛,沒有翅膀但是依舊可以在高空翱翔,這與蘇美爾文明中的鳥頭人身的神是非常相似的
  • 炎帝的三位女兒:命途多舛,並不「光耀門庭」,但精神流傳萬年
    讀過山海經的朋友都知道,女媧造人之後,勤勞的人與神一起把世界建立成一個美好的家園。 當天國變得越來越美好的時候,人間也按照東南西北四中個方向,形成了五個部落群。賢明仁愛的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南部區域一萬二千裡的地方。炎帝就是神農氏,據說人身牛首,天生神力,為造福人類 很大。炎帝神農氏一生播五穀、嘗百草、興商業,做了很多為民稱頌的好事,與黃帝一起被稱為華夏民族的祖先。可是炎帝雖然事業有成,可是家裡的三個女兒卻不讓他省心。
  • 揭秘:歷史上的神農氏與炎帝是否為同一人
    如湖南的炎帝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有關於神農嘗百草的主題。 在史籍當中《世本·帝系篇》是最早將炎帝和神農氏扯到一起稱:「炎帝神農氏」,也就是炎帝即神農氏,漢代的《淮南子·時則訓》中也曾提到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地。但是在傳說中神農氏的功業:
  • 炎帝與黃帝的戰爭真的發生過嗎?《周易》中的丹法與炎黃之戰
    《莊子》中有一句「易以道陰陽」,雖然未必出自莊子本人之口,但卻道出了易的本質。人身自有陰陽。丹法中的陰陽,是用坎離兩卦來表示的。歷史上的《歸藏》曾經一度失傳,只有部分佚文散見於典籍之中,比如《太平御覽》卷79中曾引用《歸藏》佚文說:「昔黃帝與炎神爭鬥琢鹿之野,將佔,築於巫鹹。曰:果哉而有咎。」這句話,本來我們是看不出什麼意思來的。
  • 摺紙界的禁忌之物:牛頭骨!摸摸它的頭,你將感受到……(視頻+圖解)!
    而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崇奉炎帝與黃帝為先祖。據發掘考證:炎帝原籍在今陝西省寶雞縣天台山。《史記》記載:炎帝「起於烈山、居姜水」,是姜氏部落首領。他生活在原始社會仰韶文化階段的早期。據《山海經》記載:炎帝牛首人身,實際上,其部落是以牛為圖騰。因此,古代的星回節(年節)活動都與牛祖先的崇拜有關。在我國,將牛作為圖騰崇拜的民族還有許多。
  • 一個牛頭人身的嬰兒誕生,多年後,這個嬰兒竟然成了華夏始祖
    烈山氏見於文獻, 最早是在春秋時期 ,《左傳· 昭公二十九年》 記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 自夏以上祀之 。」。起初,族人們對這個牛頭人身的怪嬰敬而遠之,但是,隨著嬰兒長大,大家發現,這個孩子既勤勞勇敢又樂於助人,與族人相處融洽,族人們對小孩的印象大為改觀,後來,更是推舉他成為烈山部落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