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馮玉祥被稱為倒戈將軍?原來他八次叛變,好在沒有投降日本

2020-12-03 文史控

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裡,有這樣一個人物,他以背信棄義著稱,被張飛稱作「三姓家奴」,這個人就是呂布。然而在近代,卻有一個同樣屢次叛變的風雲人物,其叛變之頻率怕是呂布也自嘆不如,這個人就是馮玉祥,人稱「倒戈將軍」。

馮玉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縣(今安徽巢湖市),1882年生於直隸青縣(今屬河北滄州市),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北軍閥。有「基督將軍」、「倒戈將軍」、「布衣將軍」之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馮玉祥一生八次叛變是怎麼回事。

第一次叛變: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時任清朝北洋軍第83標3營管帶的馮玉祥決定響應革命,於是與第20鎮79標1營管帶王金銘等人在灤州發動起義,史稱灤州起義。後來起義軍準備進攻天津時,遭到清軍鎮壓,起義失敗,馮玉祥被革職押送保定。

第二次叛變:1915年,也就是大總統的袁世凱倒行逆施,在北京宣布接受帝制,準備復闢。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雲南宣布獨立,並且出兵討袁。袁世凱復闢之前,馮玉祥是袁世凱麾下將領。後來馮玉祥見袁世凱軍隊與南方軍隊的交戰中處於下風,且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馮玉祥遂倒戈,加入倒袁的護國運動。

第三次叛變:1917年,彼時袁世凱已死,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之間政見發生分歧,進而演變為非北洋勢力和北洋團體之間的衝突。馮玉祥原本屬於北洋派系,然而馮玉祥、吳佩孚等人相約主和,背叛段祺瑞,導致北洋軍閥內部分裂加劇。1918年2月,馮玉祥南下進攻孫中山護法軍時,在湖北武穴通電主和。

第四次叛變: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本屬於直系的馮玉祥在熱河一帶抵抗奉軍。結果他竟然接受張學良50萬銀元的賄賂,率軍返回北京發動政變,扳倒吳佩孚,囚禁總統曹錕並推翻北洋政府,宣布脫離北洋系。

第五次叛變:投靠了奉系張作霖的馮玉祥於1925年年底,又背叛了張作霖,加入郭松齡,一起發動反奉的戰爭,以失敗告終。

第六次叛變: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彼時身為北洋政府將領的馮玉祥接受李大釗邀請,提出:「進軍西北,解圍西安,出兵潼關,策應北伐」的戰略方針。並於9月回到內蒙古五原,舉行了誓師授旗典禮,將五色旗改換為青天白日旗,史稱五原誓師。

第七次叛變:1927年,1月26日,馮玉祥抵達西安,他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在陝甘等地頒布治理條例,改革地方行政機構,扶助工農運動。不久,寧漢對立形成,馮玉祥極為憂慮。武漢政府於4月18日決定舉行第二期北伐,馮決定倒向蔣介石,清洗共產黨勢力,並向東進軍與武漢北伐軍會師中原。

第八次叛變:寧漢分裂後,馮玉祥原本已經倒向了蔣介石一邊,但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人又聯合倒蔣,並爆發了中原大戰。可惜這一次,倒蔣一方戰敗,馮玉祥的西北軍被分化瓦解。

縱觀馮玉祥一生,有人稱讚其為愛國將軍,也有人斥其為徹頭徹尾的軍閥。他一生固然數次倒戈,但並沒有投降日本侵略者,抗日戰爭時期,他並積極奔走於各種抗日活動,不失為一位愛國軍人。

相關焦點

  • 變色龍「石友三」多次倒戈,為何各地軍閥,還願意收留他
    然而在民國史上,有一位將領他的行為就和變色龍差不多,也是非常善變,今天投靠這個,明天投靠那個,因此也被稱之倒戈將軍。說到倒戈將軍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會想起了「石友三」。石友三就是民國時期一條變色龍,一生多次倒戈。作為這樣的反覆無常的小人,為何石友三每一次倒戈,各地軍閥都還願意收留他,難道不知道,他是一位反覆無常的小人嗎?那麼,他到底有什麼制勝法寶!
  • 鼎盛時擁兵40萬,人生中8次倒戈,結局慘死海上,馮玉祥究竟如何
    從此,他在部隊裡摸爬滾打,一如當年父親一抓到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拼命苦練、拼搏一樣,他苦練苦熬學會了一身好兵法,練就一手好槍法,熬出了頭,在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就成了北洋陸軍第20鎮(師)第80標第三營的管帶。這個管帶的職位雖然不大,卻是馮玉祥一生事業的基石。
  • 上司倒戈叛變11次,他忍無可忍誘殺上司,成解放初期首個起義將領
    在這些人中,最典型的是被稱為倒戈將軍的石友三,他先後11次背叛主子,最後被高樹勳所誘殺。高樹勳本該是個英雄,卻被一些西北軍將領唾棄。石友三早年參加西北軍,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一九二九年馮蔣大戰,被蔣高官重金買斷倒馮,開啟人生倒戈之旅。此後,閻錫山、張學良、汪精衛、日軍、八路軍等又倒戈十餘次。
  • 倒戈將軍石友三:一生倒戈7次,曾火燒少林寺,最後被活埋黃河邊
    由此可見,石友山是有多麼的殘忍,因為他的陰險奸詐,人送外號「石閻王」。雖然他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但是因為他的野心和反覆無常的性格,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在蔣介石的收買下,先是向蔣介石投降,而後眼看戰局不利,又叛變投靠了閻錫山。
  • 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韓復榘此外馮玉祥早年信仰基督教,不僅自己讀聖經,還讓手下的官兵也讀,於是被西方的記者稱為基督將軍。他還喜歡寫寫小詩、寫書,閒暇時請來老師教他學習,在舊軍閥中還是有一種精神的追求。但是就在北伐進展順利之時,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隨後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蔣介石的叛變使武漢革命政權陷入四面為敵的境界。1927年,馮玉祥是決定中國政局的關鍵人物。汪精衛想拉攏馮玉祥,許以高位,但沒有成功。同時蔣介石也在拉攏他,在徐州親自迎接了馮玉祥,當時馮在火車車尾,穿著破爛的坐在地上,蔣還問他誰是馮玉祥。
  • 日本戰國時代叛變主君次數最多的著名的武士是誰?
    可在織田信長之前,還有一位「下克上」的著名人物,知名度在戰國人物中甚至超過了織田信長(當然,是惡名而不是善名),他就是「下克上」的代表人物,連續五次叛變君主和盟友的松永久秀了。 接著,松永又開始作妖了,連已經無權無勢的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也不放過,帶兵謀害了這位著名的「劍豪將軍」,開「下克上不殺上級」的特例,松永久秀也因此被全日本唾棄,稱他為「天下第一惡人」。 老話說得好,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松永手伸太長自然也容易碰到盟友三好三人眾的蛋糕。
  • 勿忘國恥當自強,振興中華勇擔當—緬懷外公宋聿修追隨馮玉祥將軍的...
    青年時期,他目睹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與腐敗,萌發了對舊制度的不滿和反帝、愛國思想,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馮玉祥將軍領導的西北軍,歷任國民軍騎兵第一師參謀、團副,馮玉祥部教官、高參,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參謀處副處長,國民黨軍委會少將高參,第二集團軍總部少將參謀長等職。
  • 日本投降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天皇冷笑一聲回了4字
    那麼,在日本投降後,當美國將軍問起天皇為何不切腹時,天皇則冷笑了一聲回了4個字,其內容令人頗為的震驚。 其實,日本這個國家並無太多的歷史可言,許多的文化也都是照搬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唐朝時,舒明天皇就曾派「遣唐使」來中國十幾餘次,以此來向中國學習淵源流長的文化傳統,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遣唐使」回到日本後,舒明天皇就根據「遣唐使」所接觸到的內容,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此改革中,亦是出現了許多與中國律令法制、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相同的內容。當時,日本天皇並不叫「天皇」,而是被稱為「大王」。
  • 他被稱為「慈愛的將軍」,獨攬所有戰爭罪行,用水果刀在獄中切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士兵動不動就來一場「玉碎」式的衝鋒,在戰爭尾期更是呼籲整個大日本帝國的民眾來一場「一億玉碎」,說白了就是忽悠日本國民全體自殺,反正遊戲已經打輸了,不如全體game over。很多著名的日本名人和將領,也分別以服毒、槍擊、切腹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其中最悲催的一個,莫過於名字很逗的安達二十三了。日本人很喜歡用數字作為名字,比如安達二十三,山本五十六,這個五郎,那個三郎,唯獨沒有大郎,取而代之的是太郎,往下叫次郎。至於為何不叫大郎的原因,估計是看過《水滸傳》吧。
  • 日本投降後,美軍將軍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切腹?他冷笑說了4字
    古話說「上蒼有好生之德」,在從古至今的歷史裡,嗜殺者都不會有好下場。生命的尊嚴不容被肆意折辱和破壞,尤其是惡意的傷害。戰爭,就是對於生命最大的屠戮,戰爭狂都是不折不扣的漠視生命之人。
  • 張宗昌為何被稱為狗頭將軍,在山東期間有哪些暴行,又是怎樣失勢
    在「二次革命」時,於徐州背叛民軍,投降了北洋軍江淮宣撫使馮國璋。1916 年春,陳其美在上海策動反袁時,張接受袁世凱的金錢收買,密派其營長程國瑞將陳其美暗殺。自是先後升任旅長、軍官教育團團長。同年 11 月馮國璋任副總統後,委他為侍從武官長。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陳宮幫曹操拿下兗州,為何卻又選擇叛變?並非因呂伯奢
    之後,陳宮一直與曹操為敵,至死都不肯投降。其實,歷史上陳宮離開曹操,並不是因為呂伯奢。那麼歷史上的陳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又為何背叛曹操呢? 至此,曹操才改變了原來兵微將寡的尷尬局面,不僅增加了地盤,還擴充了軍隊。在這個過程中,陳宮的作用非常明顯,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年多後陳宮居然叛變了!
  • 上尉飛行員駕機叛變,投降日本人,最終換來三槍正法!
    據史料記載:1941年9月27日,國民政府空軍第一大隊奉命轟炸湘北日軍,該隊上尉分隊長張惕勤,挾持轟炸員湯厚漣、通訊員梁文華,駕駛一架蘇制SB-2型快速轟炸機趁機叛變,飛往宜昌投降日軍。老蔣知道自己的轟炸機投降了日本後震怒,有寫日記習慣的老蔣在10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此為我空軍成立以來,最大之奇恥汙點。」當時汪偽政府的報紙對這件事有詳細的報導。後來這架飛機被日軍運回日本進行研究。圖片:當時汪偽報紙刊登的這次飛行員叛變事件。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日本投降代表是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重光葵是日本外相,代表的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參謀總長,代表的是「日本帝國」大本營,也就是日本軍部。
  • 張宗昌為什麼被叫做狗肉將軍,他在山東都做過些什麼?
    土匪出生的的張宗昌卻逆襲成「將軍」民國時期軍閥當權,各種奇葩軍閥層出不窮,最具奇葩的就是這位「狗肉將軍」張宗昌。其實,他是一個草根出身,長大後成了流氓,後來隨著大量山東人闖關東,意外地混入了中俄邊境。當時他的工作是中東鐵路的築路工人。 作為山東人,他有著天生的優勢:他個子高,體力好,會點俄語,受到俄國領導的賞識。
  • 馮玉祥認為蔣百裡的死,和他的日本妻子有關,果真如此嗎?
    從日本回國後,24歲的蔣百裡暫時棲身於盛京將軍趙爾巽的幕府,擔任督練公所的總參議,負責編練東三省新軍的工作,其職責相當於盛京將軍府參謀長。1906年,蔣百裡又去了德國,進入柏林的陸軍大學學習。從德國歸來,蔣百裡已經是名聲在外。
  • 將軍寧死也不投降,皇帝心生一計,第二天將軍跪拜而降
    歷史上奸臣漢奸很多,但我國每個朝代都不乏忠臣英雄,自古以來,古人就非常崇尚誠信,所以有過伯牙叔齊餓死首陽山的美談,秦朝時,有很多義士為了報恩而殺敵,三國時期,就連呂布這樣的人,都有高順對他盡忠職守,勇於赴死,今天說的是將軍寧死也不投降,皇帝心生一計,第二天將軍跪拜而降。
  • 日本投降儀式,麥克阿瑟為何換5支鋼筆籤字?日本學者:這是恥辱
    ,以及沒有擦過的髒軍靴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9時正,麥克阿瑟正式宣讀投降命令,日本代表團的臉色鐵青,日本外務大臣、甲級戰犯之一的重光葵在聽到麥克阿瑟的話後,甚至一度沒拿緊手杖,滑落在地,十分狼狽,在隨後的籤字儀式上,他也是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