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以後,相信媽媽們都對胎兒做過胎教,聽首音樂,講個故事,或者隨便聊聊,每次胎教,胎兒都特別「給面子」,伸伸胳膊,踢踢小腿,熱情的回應媽媽。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孕期胎兒能夠聽到媽媽的聲音並給予回應,他們出生以後還會記住「宮內」經歷的這一切嗎?
3歲男孩訴說宮內記憶,顛覆媽媽的世界觀
一位寶媽分享說,有一次她跟自己3歲的兒子聊天,突然說起寶寶哪裡來的問題,她騙兒子是垃圾桶裡撿來的,誰知兒子完全沒有相信,反而堅定得跟她說,「媽媽,才不是垃圾桶呢,我明明記得是一個黑乎乎地方,裡面暖暖的,很舒服,根本不是垃圾桶那樣髒兮兮的。」
啥?黑漆漆的地方,這不就是子宮裡面嗎?難不成孩子真的有「宮內記憶」?
於是,寶媽又繼續問兒子:「除了黑漆漆,你還記得什麼?」
兒子回復道:「就是黑漆漆的,有時能聽到好聽的聲音,別的就沒有了。」
聽了這話,寶媽抱著自己被顛覆的世界觀,趕緊上網查閱資料,這時才知道,原來孩子真的存在「宮內記憶」。
孩子真的存在「宮內記憶」?科學家用數據解釋
早在1986年,美國心理學家就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讓剛出生33個小時的新生兒聽媽媽和其他女人的聲音的錄音。結果發現,新生兒聽到別的女人的聲音時,沒有什麼反應;但是聽到媽媽的聲音以後,他們吃奶吃得更起勁了,這表明他們對媽媽的聲音有記憶。
他們又讓孩子聽了一段在孕期經常聽到的音樂,結果發現寶寶的心率發生了變化,在他哭的時候,這段音樂很快就會讓他平靜下來。
因此可以確定,凡是在孕期經常、反覆聽到的聲音,孩子都能夠回憶起來,也證實了孩子真的存在「宮內記憶」。
荷蘭的科學家也做過研究。
研究人員測試了近100名孕婦的胎兒對特殊刺激的反應( 這種特殊刺激是「振動聲學刺激」,非常低的聲音,但是會引起振動),測試發現,胎兒第一次接受刺激時,會受到驚嚇,但是相同刺激相隔30秒反覆測試之後,胎兒就習慣了這種聲音刺激,不會再作出任何反應。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合作者和產科醫生Jan Nijhuis博士說,孕30-34周的胎兒,在經過13或14次刺激之後就會停止反應。至於原因,他解釋說,這種對重複刺激反應減弱的過程,是適應,是人和動物都常有的經驗。
另外,他們還應用適應實驗去檢查孕30-38周胎兒的記憶,檢查發現孕30周的胎兒有10分鐘「記憶」, 孕34周的胎兒能「儲存信息並在4周之後恢復它」。
從這些實驗研究可以看出,胎兒是有記憶的,他們不僅可以感知孕婦的情緒,聽到孕婦的心跳和外界的聲音,還能記住那些反覆聽到的信息,讓自己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
胎教的最佳時間和內容
雖然上述研究認為,胎兒孕30周以後才有記憶,但是這並不代表孕30周前他們一點記憶都沒有,可能是研究的刺激不足,或者其它原因。所以在孕期胎教時,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千萬不要墨跡到孕30周以後再進行胎教。
對於胎教時間,有的認為應該孕4個月開始,有的則認為孕6個月以後進行,其實主要看孕媽自己,如果有時間有精力,提前胎教也是可以的,儘量不要晚於孕6個月,更不能不胎教。
1.胎教的優點:胎教可以刺激胎兒的大腦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神經系統和各個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和訓練,最大限度地發掘胎兒的智力潛能,讓胎兒的智力「更上一層」。
2.胎教的選擇:胎教的種類非常多,最常見的有音樂胎教,和閱讀胎教,當然也可以跟胎兒隨便聊聊天,說一些有趣的事情……
①音樂胎教:音樂聲音不能太大,最好在65-70分貝之間;音樂不能太激烈,不能太抑鬱,做好選擇又美優美、舒暢、平緩的音樂,不僅可以舒緩孕婦緊張的情緒,讓她們更放鬆,還可以促進乙醯膽鹼的分泌,改善子宮的血流量,促進胎兒的發育。
當然音樂並不一定是手機、收音機播放,也可以媽媽自己唱,胎兒可能會更喜歡,不過要注意不管是手機音樂還是媽媽唱歌,不要經常更換,做好選擇一首合適的頻繁使用。
②閱讀胎教:閱讀胎教就是媽媽自己講,可以講個故事。除了聲音要輕緩以外,媽媽還得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一副生氣的樣子,最好保持情緒平和,稍微愉快一些會更好,因為胎兒能夠感知媽媽的情緒,受到影響的影響比較大。
閱讀胎教耗時可能稍微久一些,不像唱歌一會兒就可以結束,所以媽媽一定要選好時間,一心一意地把故事說完,而不是馬馬虎虎,或者半途而廢。閱讀跟音樂有一點不同,音樂選擇幾首循環使用就可以,但是閱讀可以經常換換書籍,畢竟寶寶還沒有出生,誰也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歡什麼,媽媽可以從自己的喜好著手,讀一些自己覺得不錯,而且簡單易懂的書籍,這樣媽媽興趣會更高一些,寶寶也會更開心。
3.胎教的問題:不管是音樂胎教還是閱讀胎教,都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胎教選擇時間、每次胎教時間、胎兒的反應。
①胎教選擇時間。最好在傍晚睡前進行胎教,因為這段時間是胎兒的活躍期,他們興致比較高,能夠跟媽媽互動,效果更佳。
②每次胎教時間。每次胎教時間不要太久,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然後每天固定胎教時間,給胎兒養成規律;
③胎兒的反應。胎教時媽媽要注意胎兒的反應,如果胎兒突然胎動非常頻繁,說明他不喜歡,媽媽應該暫時停止胎教,換個姿勢,或者撫摸一下肚子,跟胎兒說說話,而不是盲目的繼續進行下去。
除了音樂胎教、閱讀胎教,媽媽還可以把手放在肚子上,感覺胎兒的動作,或者用手電試試光照胎教,外出走走,做一些舒緩的運動,也屬於胎教的一種,可以刺激胎兒的大腦發育。
叮麻寄語:
「宮內記憶」聽起來很神奇,但是卻是真實存在的,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媽媽們何不跟孩子聊一聊他們的「宮內記憶」,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