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格的部分我們已經解讀完畢,接下來我們講解印格的部分:
印綬喜其生身,正偏同為美格,故財與印不分偏正,同為一格而論之。
財與印都是不分偏正的,因為他們都是善神立格,所以在《真詮》當中他們是通論的,你非要說有差別那一定也有,畢竟他們是偏正之分。偏正的不同是陰陽生克導致的,他們在命局的表現上一定存在著差異。但對于格局立格而言,這樣的差別不足以影響大的格局方向,作為初學者更沒有必要深究其不同之處。
印綬之格局亦不一,有印而透官者,正官不獨取其生印,而即可以為用,與用煞者不同。
這句話在格局理論當中還是存在著爭議的,我們先來看原文的本意:印綬的格局也不單只有一種,有印格用官的情況。印綬用官不是單純的用官來生印(保護印星),因為官星本身就是可以為用的(因為官是善神又代表著官貴,在命局當中不管官星在那裡都是要看的),這個與用煞星是不同的(煞星是需要制化的)。
這句話的延申意思是,官本身就是主富貴的"十神",而且在《真詮》看來,官星單獨就可以取貴,可以用印也可以用財,這裡體現出官的特殊性,實際就是有官先論官的意思。
故身旺印強,不愁太過,只要官星清純,如丙寅、戊戌、辛酉、戊子,張參政之命是也。
所以即便是身很旺印也強,也不會有太過的擔憂,只要官星清純就是富貴的格局。
比如張參政的八字:丙寅、戊戌、辛酉、戊子。辛金生在戌月,天幹透出戊土本氣就是印星立格,辛金自作酉地身很強,屬於典型的身旺印強,但即便如此,年上透出正官丙火形成了印格用官的格局,一樣可以貴為參政。
如果仔細的分析這個命局我們會發現,丙與戊是同出於月令的,這個是有情的表現,雖然戌中還藏著一個辛金比劫,貌似有比劫分福(官印不但生日主還生月中的辛金比劫,即為分福的意思)的意思。但年寅月戌一拱,等於是把戌中的辛制掉了,寅還可以生戌中的火,這就是喜者有生,忌者有制。
一個好的命局每一個字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命局當中絕無像某些流派說的那樣有所謂"閒神"的存在。還拿張參政的命局來說,前面三柱的年月日就已經非常好了,好多人不明白這個時辰戊子有何意義。實際這個戊子是個自合的幹支,子水暗藏傷官,被戊土合制,就會形成"制什麼得什麼"的表現,傷官的正面信息得以體現。
然亦有帶傷食而貴者,則如朱尚書命,丙戌、戊戌、辛未、壬辰,壬為戊制,不傷官也。
當然也有帶了傷官食神依然是貴命的,比如朱尚書:丙戌、戊戌、辛未、壬辰,壬為戊制,所以傷不到丙火官星。
這句話爭議頗多,因為從結構的角度上看,戊土隔著辛金,辛金生壬水,這個戊是制不到壬的。但《真詮》就是這麼說的,你該如何理解呢?
於是有人說,日幹是特殊的存在,它只能被動地接受其他幹支的生克,而不能主動生克其他幹支,所以,這個辛不能洩戊,也不能生壬。這樣一說就把《真詮》上面這句話給"園上了"。但我們不要忘了,在《真詮》論官格當中,它還有財印不礙的說法,如何財印不礙呢,有一種情況就是印在月,財在時,書中明確講日幹隔之,所以才不礙的。為什麼日幹隔著就不礙了呢,不就是因為財不能越過日幹去克印麼,如果日幹不能阻隔時財克印,那一定就是礙了,顯然,此時日幹就是可以克財報印。那麼《真詮》的前後說法就矛盾了,那就需要我們自己來分析,到底哪個是正確的,那個更經得起實證的檢驗。
先從理論上分析,日幹也是幹,憑啥就不能與他幹作用呢,難道就是因為你人為的規定,以它為中心代表命主就特殊了?這樣的觀點顯然說不過去。所以正確的理解只能是,日幹與其他的幹一樣,都有被生被克,主生主克的權力,這也就是我曾經說過的"天幹同權"的意思。
所以,朱尚書:丙戌、戊戌、辛未、壬辰,這個命局之所以不怕壬水的意思應該是戊土本身的原因,首先,戊生辛,辛生壬沒有問題,但壬水卻不能夠越過戊土去克丙火。這個命局應該是印格用官而兼用印格用傷洩秀,而且因為印星講兩者分開,所以他們互不幹涉,各自都可以成立。
又如臨淮侯命,乙亥、己卯、丁酉、壬寅,己為乙制,己不礙官也。
臨淮侯的命局則和上面的不一樣了,這個才是《真詮》本意所說的,因為己土被乙木所制,所以不能傷壬水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