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印糕板:記錄紹興老底子的美食

2020-12-19 浙報融媒體

雨後的紹興西街透露著更多江南古城的韻味,臨近中午,走在叮咚的石板路上,鼻尖的空氣中也開始夾雜著各種不同的美妙滋味。因為遊客的紛至沓來,西街上店鋪林立,而最多的除了飯館就數木器店了。

丁關根的木器店就隱在西街中,十平方米左右的老房子沒有什麼醒目的標記,門口只飄著一面「木器店」的小旗幟,鋪面前放著不少木製品,最醒目的就數各種印糕板,上面的一筆一划,每一道刻痕都是丁關根的印記。

印糕板是什麼?其實就是製作紹興傳統糕點的木頭模子。從前在江南水鄉一帶,每到逢年過節、造屋上梁、添丁進口、拜壽婚嫁,家家戶戶都要用米粉做一些糕團。糕團往雕了花的模板上一扣,倒出來就是一個精美的小糕點,再放灶上蒸一蒸,就是十足美味。這些做糕點的雕花模板就是印糕板。

印糕、荷花糕、狀元糕、月餅……與印糕板有關的美食,幾乎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年清明節回紹興的時候,我母親除了做鹹味的艾餃,還做甜味的艾糕。記得小時候,我外婆也經常做艾糕,用印糕板壓出豆沙棗泥餡的艾糕。因為一年只吃這一回,所以記憶中的這種糕點特別好吃。」陪著客戶來紹興旅遊的陳東升老家就在紹興,在丁關根店內駐足許久,臨走時還帶走了幾塊印糕板,他說這些花紋裡有母親和小時候的味道。

採訪中,一位西街的老人笑著說:「從孩子出生開始,就離不開這些印糕板,幾乎每一個足跡都有這些印糕板的參與。」「糕」與「高」同音,所以印糕作為紹興的傳統小吃,除了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丁關根手下刻畫的印糕板多數有著吉祥如意的寓意,有的與紹興的文化有關,比如他鍾愛的蘭花圖案,在珍藏著的幾塊印糕板中就非常多見。

丁關根今年65歲,祖輩都是木匠,從祖輩到他這裡,三代人都沒有離開過西街,現在的店鋪,也是父親和祖父製作木器的地方。「祖父輩做木桶、飯桶、升羅的,到了我父親這一輩開始做烏篷船的船槳,所以做木器是我們家的傳承。」丁關根拿著刻刀在一塊即將完工的印糕板上做最後的修飾。他說,純手工的印糕板已經很少有人做了,一塊印糕板從木料的切割到最後的打磨,僅是一個花紋印槽就需要花費至少2個小時。不同的花紋需要不同的刻刀,在他的手邊,二十餘把不同規格、不同形狀的刻刀就是這位木器師傅的「吃飯傢伙」,用完了就會被好好收藏起來,放在高處不讓人亂碰。前幾年,丁關根在雕刻的時候,一片小木塊濺入左眼,現在左眼幾乎是失明的狀態.。「當時就差點不做了,現在只能陸陸續續做一些定製的。」他說。

「手工的印糕板相對於機器製作的,更容易脫模,因為我們在製作的時候都是斜著刻下去的,底部窄口子寬的造型脫模更方便,機器製作的往往是上下等圓。現在不少年輕人也喜歡自己製作糕點,所以會有人來定製純手工的印糕板,每年清明節前的生意還不錯。有些家長還會用這些印糕板充當孩子做橡皮泥的模具,所以我們這裡也有不少卡通造型的圖案。」他笑著說。

為了吸引顧客,他還自己製作了各種規格的擀麵杖、印模等衍生產品,去年紹興某職校烹飪班所需要的擀麵杖,都是他這裡定製的。

採訪的最後,他也表示:「真正的傳統手工藝要傳承下去其實真的很難,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不做了,還是順其自然。」

(原標題《雕花印糕板:記錄紹興老底子的美食》,原作者王敏霞。編輯孫良)

相關焦點

  • 吃老底子美食 重溫老物件 懷舊分享帶他們穿越時光
    近日,寧波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了四期「穿越時光」懷舊分享社工小組活動,利用老物件、傳統美食等懷舊元素,引導長者回顧生命歷程,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記憶中的老物件老物件裡藏著時光的記憶,才會讓人不忍丟棄。這些老物件,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和老去。活動前期,社工在網上收集了老物件素材,「大塊頭」的錄音機、黑白電視機、煤油燈等等,都記錄著時光裡的故事。通過他們,老人們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歲月。
  • 美食作家溢齒留香: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就是「清鮮本味」
    美食作家溢齒留香: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就是「清鮮本味」 澎湃新聞記者 瀋河西 2018-04-30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 傅建良:堅守「河上傅氏」老底子味道
    河上鎮的個體工商戶傅建良的家庭作坊設在河上西山邊的偉民村裡,他做這個糕點已有數十年歷史,他說他的糕點時間放不長,因為是按照老底子的做法,不添加防腐劑,做出來的味道,就是他奶奶老早時候說的老味道。
  • 老底子都離不開它 雕花印糕板裡,有美味更有曾經
    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會告訴你,喏,老底子造房子、討娘子、生兒子,都離不開它。  從前在江南水鄉一帶,每到逢年過節、造屋上梁、添丁進口、拜壽婚嫁,家家戶戶都要用米粉來做一些糕團。糕團往雕了花的模板上一扣,倒出來就是一個精美的小糕點,再放灶上蒸一蒸,就很美味啦。這些做糕點的雕花模板就是糕板啦。
  • 紹興街頭美食小吃排行榜 紹興美食攻略
    每個城市的街頭小吃都是不一樣的,代表了當地的美食特色,今天要介紹的就是紹興街頭美食小吃排行榜,這些紹興街頭小吃都是當地最火的,種類多,風味獨特,紹興美食攻略,一起了解一下吧!NO1臭豆腐提到紹興街頭美食小吃,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臭豆腐了,這是一種全國知名的紹興美食,在紹興,這是一定要吃的美味。紹興的臭豆腐非常多,很多餐廳都會有,但是好吃的紹興臭豆腐還是那幾家,比如紹興人都知道的王老漢臭豆腐,如今已經是紹興臭豆腐的代表,臭豆腐酥脆好吃。
  • 走進老茶館,在百年時光裡重拾「老底子」……
    走進老茶館,在百年時光裡重拾「老底子」…… 2020-06-27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紹興「十碗頭」與中東歐國家美食相遇
    2019-06-10 00:25 | 掌上紹興6月9日是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的第二天,在經貿合作火熱進行的同時,甬江北岸正上演著中國美食與中東歐美食的親密相會。舌尖上的相遇—中東歐美食與浙江「百縣千碗」人文交流活動在寧波江北老外灘拉開帷幕。保加利亞的勺子蜂蜜、波蘭的雙色蘋果、土耳其的特色烤肉等中東歐美食和白鯗扣雞、西湖醋魚、縉雲燒餅、三門青蟹、湖州仙山湖魚頭湯等被評為「百縣千碗」的浙江省11個地市的旅遊美食同臺展出。紹興經典傳統美食「十碗頭」也閃亮登場。
  • 老底子上海人這樣過端午
    亦如素來對美食十分「講究」的老上海, 過端午節的時候,遵循的習俗往往和江南一帶風格近似。小辰光,到了端午節前,阿姨姆媽儕一道坐在弄堂口,一邊包粽子,一邊嘎三胡。最經典的口味當屬白米粽蘸綿白糖,一口甜到心底。家裡條件稍微好點的,還會裹些大肉粽,這是童年最幸福的味道。
  • 被忽略的紹興美食,早該被誇了
    相信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對紹興的啟蒙,來自於課本裡的魯迅小說。在課本裡認識到了唯一穿長衫卻站著喝酒的孔乙己,後來就迷上了孔乙己衷愛的「兩碗溫酒,一碟茴香豆」。倒不是因為貪吃,只是覺得,一種食物,還能給一個精神上迂腐不堪、行為上麻木不仁的人帶來味覺上的慰藉,是非常了不起的。關於紹興的美食秘密,一檔央視美食節目《味·道》曾給出過答案。
  • 吃喝在紹興,這就來品嘗浙江紹興的特色美食小吃
    很多來自外地的朋友,或者有外地朋友來玩的紹興人都會來詢問:「紹興哪裡有好吃的?」,「紹興哪裡有本地特色美食」……等等之類的詢問!雖然現在的餐飲行業在不停的變動,但文化底蘊在那裡,再怎麼說,特色的美味永遠流傳於這座城市中。所以吃喝在紹興,這就來品嘗浙江紹興的特色美食小吃。
  • 明晚10點,跟著央視《美食中國》細品紹興酒香
    但凡論道美食怎能少了紹興10月14日起寶藏紹興登上央視《美食中國》欄目帶來「醬、酒 、臭、鮮、老味」五味「極致」攪動各方味蕾重新定義「美食」的精髓本次登場的是《酒香四溢》在酒鄉紹興紹興人守正出新讓黃酒呈現萬般滋味
  • 熟悉又陌生的最佳選擇 紹興美食大盤點
    然而那些最具古城特色的特美食,吃貨們,你們都品嘗過嗎?清湯越雞:享有紹興「菜中皇后」之譽「清湯越雞」系用著名的越雞烹製成餚。紹興在春秋時期曾是越國的故都,越王臺就建於臥龍山的東側。當時,在越王宮內,原先養有一批花雞,專供帝王后妃觀賞玩樂。後來逐步成為優良的食用雞種,流傳至今,稱為「越雞」。
  • 寧波人老底子的「糖玫瑰」,這幾種美食令人百吃不厭
    飄逸、沁香的桂花,做成美食,唇齒留香。寧波人的很多美食,有了桂花加持,別有風味。桂花飄落時,吃貨的眼裡,全是美味——桂花糖炒慄子、桂花糖炒年糕、桂花糯米藕、酒釀桂花圓子,還有夏季解暑的桂花木蓮凍……桂花糖炒慄子經過糖炒慄子店,常有好聞的桂花香。
  • 舌尖上的重口味 紹興臭味美食大集合
    提到紹興,不少人會留戀魯迅說的鹹亨酒店,想著學孔乙己,買一碗紹興黃酒、一碟茴香豆,慢慢體會「多乎哉,不多也!」的意境。然而,這老紹興的八仙桌上可不止孔乙己手上的兩樣法寶。對於一個真正的紹興人來說,數不勝數的臭味美食才是勾著他們魂魄的鄉愁。
  • 端午時節,帶你品嘗紹興的特色美食!
    當然最少不了就是端午節美食。在浙江紹興,紹興人端午節吃什麼?在紹興,端午節和清明、中秋、春節一樣,被視為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無論吃喝、穿戴還是出行樣樣都有講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紹興的特色美食吧!
  • 在深圳,遇見不一樣的紹興早茶!紹興美食文化周啟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8月1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婕)油炸臭豆腐、茴香豆、麻團、嵊州小籠包......8月18日,深圳·紹興周——以「遇見紹興,遇見不一樣的紹興早茶」為主題的紹興美食文化展啟動儀式在深圳市高北十六創意園舉行,30道飽含紹興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小吃,
  • 紹興特色美食一條街呼之欲出 能否扛起紹興菜大旗
    隨著紹興市專業特色街區謀劃建設工作的啟動,以解放路為主幹線的「非」字型街區業態布局將迎來新變化,紹興老街、紹興美食一條街等多條特色街規劃提上日程。在擬建的特色街區中,魯迅中路的「鹹亨新天地」已經完成建設方案編制,相關招商工作正在進行中。
  • 石橋四村村志聯發,老底子石橋的習俗在這裡都能找到
    尋訪百餘位老人口述歷史、回憶座談、拍攝記錄,最終整理彙編成150餘萬字的四村村志。不僅如此,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們還第一時間收集了300餘件老物件,這些承載了村民生活美好記憶的老物件,也同樣見證了鄉村幾十年來的發展與變遷。
  • 老底子的蘇州夜市
    蘇州夜市,向來繁華,老底子的蘇州夜市究竟是怎樣一幅畫面?從古代詩人留下的詩句中,可以窺見一斑。那一年,白居易在蘇州刺史任上送一位好朋友去常州做官,他在城裡宴請好友,暢飲達旦,傍晚把他送上了船,出閶門沿大運河往楓橋、滸墅關而去,一路話別,捨不得下船,一直送到望亭。一路走過,只見船上的漁火與兩岸的燈光互相映照,溢彩流光。
  • 杭州「樓外樓」推出20道「老底子西湖名菜」
    在杭州本地人和遊客的眼裡,杭州的百年老店「樓外樓」更像是一個旅遊景點而不是美食天堂。在杭州這座大城市中各種特色食府競相崛起,樓外樓依舊是靜臥蘇堤旁,俯瞰西湖。她的建築顯得有些陳舊而過時,菜單也缺乏新意。但是老店自有其重生的妙招——重拾當年的「老菜」,「倚老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