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焦作絞胎瓷研究所近日成立
焦作絞胎瓷研究所成立,失傳近千年技法工藝重回人間。絞胎瓷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泥制胎燒制而成,區別與其他瓷種,絞胎瓷是內外通透、表裡如一,內部紋路與外部渾然一體。該特點正是古時文人雅士「君子情懷」的象徵,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相傳宋代詩人蘇軾在首次拜訪嶽父時,送的禮品是到河南定製的絞胎瓷。
-
焦作絞胎瓷
□記者 郭長秀 本報焦作訊 焦作絞胎瓷,於2006年首次入選全國義務教育美術教材,昨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新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再次把焦作絞胎瓷選入全國義務教育美術教材。 昨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教育部2013年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八年級(上冊),專設中原名瓷章節,焦作的兩件絞胎瓷作品《碩果》《遺韻》,與汝瓷、鈞瓷、官瓷作品同時收錄該教材。教材在介紹絞胎瓷時說:「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觀。它胎中帶有花紋,釉色透明,花色斑駁,自然天成,有『表裡如一』的美譽,北宋時已享有盛譽,重要窯址在焦作修武當陽峪。」
-
探尋焦作絞胎瓷的傳奇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佛學文化保護發展中心主任張勝利一行4人,專程慕名驅車趕到位於懷慶藥都的焦作絞胎瓷工程研究中心,拜會國務院津貼獲得者、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陽峪絞胎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參觀絞胎瓷精品,探尋「表裡如一」特性的「瓷君子」——焦作絞胎瓷的傳奇和奧秘。
-
關於焦作絞胎瓷的採訪札記
□本報記者 張鮮明 1 聽人說起絞胎瓷 「絞胎瓷」?從前聽人說起過,說是在焦作有這麼一個瓷種。當時沒在意,覺得鈞瓷、汝瓷、官瓷已經讓咱河南牛得不行,還有什麼瓷種能讓我們再驕傲一把?前些天,一個叫郝青的朋友,又對我說起絞胎瓷。他在河南省文化強省建設協會工作,對焦作絞胎瓷做過不少調研。
-
碗姐說瓷走訪第十九站:被譽為「瓷中君子」的焦作當陽峪絞胎瓷
在諸類陶瓷中,有罕為人知的獨特瓷種,由於"內外通透,表裡如一"的特性,被譽為「瓷中君子」。2018年10月31日,《碗姐說瓷》團隊走訪第十九站,來到了絞胎瓷的故鄉——河南焦作,一起來探尋絞胎瓷的文化,了解絞胎瓷的歷史,感受絞胎瓷紋由胎生、胎中求變、表裡如一的精巧工藝。
-
焦作仨高中生探究當陽峪絞胎瓷 還寫出了詳實的調查報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長秀焦作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有厚重的人文歷史。焦作市當陽峪絞胎瓷傳承千年,於2014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當陽峪絞胎瓷的歷史在國內卻鮮有人關注,甚至在焦作市也幾乎無人知曉。
-
河南焦作特色旅遊文化產品絞胎瓷首獲「大地獎」
在日前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輕工消費品展覽會暨第三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精品展覽會上,中國陶瓷「大地獎」同時揭曉:河南焦作參評的絞胎瓷將軍瓶、絞釉長頸瓶、絞胎紫砂壺三件作品,分獲金、銀、銅獎。這是焦作絞胎瓷首獲該獎。 據悉,此項展覽會和獎項由中國輕工業會聯合會舉辦,被業界譽為中國陶瓷界最高水平的陶瓷盛會和最高水準的獎項。
-
焦作:絞胎瓷再次入選全國義務教育美術教材
焦作市絞胎瓷作品再次入選最新修訂的全國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教材,並與汝瓷、鈞瓷、官瓷並列中原名瓷。 由教育部2013年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八年級(上冊),專設中原名瓷章節,介紹了河南四種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焦作市兩件絞胎瓷作品《碩果》《遺韻》,與汝瓷、鈞瓷、官瓷作品同時收錄該教材。
-
金谷軒絞胎瓷 全國獲殊榮
記者 耿彩霞 通訊員 趙爽東方今報焦作訊 11月10日,在三門峽剛剛結束的中國特色商品品牌暨2013年中國市民喜愛的品牌頒獎儀式上,焦作金谷軒絞胎瓷藝術有限公司的「金谷軒」品牌從全國20多個省市286家參評企業和品牌中脫穎而出
-
柴戰柱:用瓷中君子-絞胎瓷誠邀世界共享中國文化大美
中國小康網訊一夢三千年,雲水琢泥丸;珍瓷潤如玉,韌心搖經幡。有一種瓷器,穿越漢唐而來,糅合陰陽,如花如玉,表裡如一,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美若晨曦,它的名字叫焦作絞胎瓷。有一種匠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叫柴戰柱,圈內人稱「瓷君子」。
-
焦作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瓷中君子」絞胎瓷
本期《豫見國際》聚焦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絞胎瓷,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河南焦作的「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起源於唐,興盛於北宋。北宋時期,當陽峪與當時的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陝西耀州並稱為中國「四大瓷都」,是宋代北方著名陶瓷生產場地,其代表性器物被故宮博物院、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等珍藏。目前,全世界館藏絞胎瓷不足60件。
-
「熱點」焦作日報社小記者走近絞胎瓷,感受山陽特色文化
6日(周六):多雲間陰天,有陣雨或雷陣雨,偏東風2~3級,22~36℃7日(周日):多雲間晴天,偏東風2~3級,23~35℃7月1日、2日,焦作日報社教育事業部聯合市金谷軒絞胎瓷研究院,在兩天的時間裡組織了8場活動,讓近400名小記者了解了絞胎瓷的前世今生。
-
表裡如一絞胎瓷
中國古陶瓷藝術洋洋大觀,器型百變、釉色天成,絞胎瓷則是從胎土上別具匠心的陶瓷藝術奇葩。絞胎陶瓷的出現,衝脫了隋、唐以前單調青白兩色瓷的束縛,開啟了陶瓷的色彩篇章。 6月9日下午,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舉辦了一場以絞胎瓷器為主題的講座,會長喬紅濤生動講述了絞胎陶瓷的「前世今生」。 1 「絞」出變幻無窮的盛世風華 顧名思義,絞胎陶瓷是將不同的胎土像絞麻花一樣絞制,最終呈現一種特別的風貌。
-
「編出來的瓷器」 絞胎瓷亮相鄭州
150件絞胎瓷藝術珍品亮相鄭州,展覽將持續至5月28日。 展品匯集了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柴戰柱和李文獻兩位大師的150件絞胎瓷藝術珍品。這些藝術品渾然天成、古樸典雅、稚拙無華、意蘊深遠,是兩位大師對傳統工藝技法的精髓與當代工藝審美的完美結合。
-
走基層之專訪金谷軒絞胎瓷公司董事長柴戰柱
在北宋的時候,當陽浴以絞胎技仿具有當陽峪窯的獨特風格,當陽峪窯以絞胎瓷而聞名於世界,現在的英國大不列顛、日本的大阪、包括臺北、故宮、中國的各大歷史博物館都珍藏有當陽峪宋朝完整的絞胎瓷器,它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很高的地位,它那表裡如一的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裡如一是誠信的典範。
-
照顧父親和做絞胎瓷是最重要的事
訪「中原忠孝人物」焦作孟凡斌8月31日,河南首屆尋找「中原忠孝人物」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儀式在鄭州舉行,在評定的10名中原忠孝人物中,焦作市民孟凡斌榜上有名。孟凡斌,他復活了失傳千年的當陽峪絞胎瓷、絞釉瓷古法製作技藝;他,幾十年無微不至贍養老父親,讓父親安享晚年、為父親養老送終。近日,東方今報記者採訪了孟凡斌,和大家一起走近這位感動中原的忠孝人物,聆聽他的忠孝故事。 東方今報記者 楊繼盈/文圖照顧父親 十幾年與父親同住一屋孟凡斌祖籍山東省曲阜市孟莊村,後落戶修武縣西村鄉當陽峪村。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文浩在創新中探尋絞胎瓷的傳承與發展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李相宜 王茜雲臺山水、太極聖地、「四大懷藥」、絞胎瓷器……在焦作市的幾大文化名片中,目前做得最艱苦的,恐怕莫過於當陽峪的絞胎瓷了。李文浩就是其中的一員。2004年,他師從絞胎瓷研發的高級工藝美術師柴戰柱,一幹就是近10年。嚴師出高徒,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李文浩技藝日趨精湛,作品屢屢獲獎,逐步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幹。2010年,李文浩所參與的絞胎藝術瓷裝飾工藝美學規律研究項目,獲得焦作市政府頒發的科學進步一等獎。2013年,而立之年的李文浩開始自主創業。
-
焦作館亮相深圳國際文博會 絞胎瓷大受歡迎
□東方今報記者 李國營 穆榮強/文圖 5月14日至18日,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舉行,來自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的2300多家展商參加了本次大會。 深圳「文博會」素有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之稱。
-
柴戰柱——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傳承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地理標誌產品當陽峪絞胎瓷行業標準制定起草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2014年,柴戰柱當選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典型人物,2014年度獲得中國文化產業百強人物提名。他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
河南老字號|金谷軒絞胎瓷化古為新 盡顯「瓷中君子」風範
每一座城,都有一個無可代替的獨家標誌,以微觀感知昭示著城市的特點,正如絞胎瓷之於焦作,就像陶瓷之於中國,歷史於此,未來也於此。盡善盡美 重燃千年窯火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觀,它胎中帶有花紋,釉色透明、花色斑駁自然天成,有表裡如一的美譽。北宋時已享有盛譽,重要窯址在中國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當陽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