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工藝美術大師張明貴《弘一法師》陶瓷作品

2020-08-27 能人訪談



張明貴,1977年出生於中國瓷都德化,畢業於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師從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學習陶瓷雕塑。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雕塑進修班學習。1999年至2004年被德化陶瓷學院聘為雕塑教師。2014年創辦福建德化陶知然陶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國家一級技師)、中華佛教藝術名家、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德化現代陶藝家協會理事、福建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委員、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本文由中國當代藝術網整編.

相關焦點

  • 展覽預告丨陶然自樂——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明貴陶瓷作品展
    德化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單位:德化陶知然陶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德化陶瓷專業委員會協辦單位: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德化縣美術家協會 前言在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和加快復工復產、復市復業的特殊時期,圍繞縣委「五個年」戰略部署,縣文聯、文旅局、陶知然陶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陶然自樂——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明貴陶瓷作品展
  • 「禪心清韻——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紀念展」16日開展
    2020年05月18日 10:38:06 來源:福州晚報   「禪心清韻——弘一法師誕辰140周年紀念展」16日起將亮相朱紫訪文化街區的福建省工藝美術博覽園,展出壽山石雕、陶瓷、漢白玉、木根雕、漆畫各個門類的弘一法師題材工藝品36件和相關文創品
  • 「陶然自樂」作品展順利落幕,張明貴大師有話說
    近日,為期三個月的「陶然自樂——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明貴陶瓷作品展」在德化縣城市規劃館展廳落下帷幕。此次作品展共展出張明貴陶瓷藝術作品41件,包含了宗教與歷史文人題材、紫砂與白瓷材質的雕塑作品,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陶瓷藝術愛好者前來交流觀展,這其中還有來自青島、南京等外地友人特意驅車前來觀展,令張明貴心中充滿感動。張明貴告訴記者,這是他從藝以來開展的第一個個人作品展,這不僅僅是一次作品的展,更是一次人品的展。
  • 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徐明亮作品與收藏
    徐明亮,1977年生,師從著名陶瓷藝人白海教授,現為江西省高級技師、國家一級技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是一位對藝術真情堅守和對夢想不懈追求的中青年陶藝家。2018年12月獲得江西省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中國江西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評定)。 作品《翡翠綠梅寒香》榮獲2015百花獎金獎。
  • 行走在雕塑藝術的「行者」——訪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昭輝
    全國城雕委持證雕塑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青年大師、中國民間石雕藝術大師、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河北省雕刻行業技術能手、河北省雕塑技能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其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多項大獎,近年來共培養100多位弟子成為雕塑行業的「技術能手」。
  • 對近年發現的弘一法師書畫作品的質疑
    然而,將偽作掛在弘一法師名下是對大師的褻瀆;也會使一些與此批繪畫的出版、鑑定有些關聯的我所尊敬的長者和好友清譽蒙塵。   近年,有藏家公開其所收藏的大量號稱弘一法師的書畫作品,僅繪畫作品初步統計達五百多件[2]。一時文化藝術界人聲鼎沸,多位鑑定專家和學者論為真品,並相繼出版了畫冊和研究著作,大有木已成舟之勢。誠如此,當屬驚天發現,則弘一法師的歷史必須改寫。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向日本陶瓷美術館捐贈青瓷作品
    原標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向日本陶瓷美術館捐贈青瓷作品   新華網大阪3月5日電(記者李穎 梁賽玉)日前,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正聰捐贈的龍泉青瓷玉壺春瓶、珍珠梅瓶以及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毛偉傑捐贈的龍泉魚子紋雙耳爐。
  •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彩霞:作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張彩霞,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齊魯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省淄博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理事、霞之彩藝術館藝術總監。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一君:用陶瓷作品講故事
    王一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矽酸鹽專家庫成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技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席技師、齊魯大工匠、省級非遺傳承人、山東省優秀文化傳播者、齊魯文化之星、擔任清華大學《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編委、中國輕工科學技術獎評委、高級職稱評委、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委……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1993年評出, 共評64人,其中陶瓷類17人。分布在七個省份。1960年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作品以工藝精著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工藝精著稱。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世人稱道他的人物瓷畫「件件是精品」。唐自強,194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196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先後在景德鎮陶瓷雕塑瓷廠、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工業美術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珍品展開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德群 文/圖)昨日,由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深圳市富貴紅藝術品發展有限公司、深圳企聯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景德鎮·國瓷藝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珍品展」,在深圳文化創意園開幕,市民可一睹國瓷大師帶來的數百件國寶級陶瓷藝術作品。
  • 照誠法師今天解讀弘一大師
    9月22日13時30分,本報與大連圖書館合辦的傳統文化論壇將迎來一位宗教界人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上海龍華古寺方丈照誠法師,他演講的題目是《一輪明月——弘一大師思想解讀》。照誠法師俗姓王,大連莊河人。1984年春,因喪母頓覺無依,投海城市海安寺出家,次年在澍增長老座下受具足戒。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陶瓷藝術作品展落地南昌
    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許多文藝愛好者走進位於南昌市紅谷灘區的江西博能集團蘭韻文化藝術中心,觀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作品展,在以紅色文化、山水、花鳥為主的精品陶瓷展品中,感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與文化。據了解,此次作品展是由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政府、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
  •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彩霞:作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張彩霞,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齊魯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省淄博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理事、霞之彩藝術館藝術總監
  •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彩霞陶瓷藝術連載
    張彩霞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齊魯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省淄博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理事、霞之彩藝術館藝術總監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一君:用陶瓷作品講故事
    王一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矽酸鹽專家庫成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技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席技師、齊魯大工匠、省級非遺傳承人、山東省優秀文化傳播者、齊魯文化之星、擔任清華大學《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編委、中國輕工科學技術獎評委
  • 弘一法師血書作品高價成交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前奏·永樂夏季拍賣會」,弘一法師  這兩件作品與泉州有很深的淵源。此次上拍的《血書四佛號》作品上款人玄音法師,時任泉州南安靈應寺住持,即安遠居士王綿遠的師父。《血書四佛號》的內容為「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南無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玄音法師,刺血奉書供養。辛巳二月,沙門一音。」
  • 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李錦峰作品亮相廈門佛事展
    據悉,李錦峰對德化白瓷興趣濃厚,先後師從當代著名雕塑家王則堅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從事雕塑二十餘載,一直致力於傳統陶瓷雕塑的當代傳承與藝術創新,其作品不僅追求表象的唯美,更注重塑造人物精神,廣受人們喜愛並多次在各比賽中獲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等榮譽稱號,2018年接受央視《中華揭秘》之德化白瓷傳奇人物專訪,多件陶瓷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收藏。
  • 靜賢法師:探蹤弘一大師出家十年雲遊履跡
    所以自隋唐以來,歷代寫經不乏其人,而不少書法家的寫經作品,成為書法史上的傳世作品。1919年,應範古農之請,弘一法師開始書寫佛語,與人結緣,從此一直堅持到晚年。因此,寫經基本成為法師修行日課,「將來道場安定,息心用功,日定一小時為寫經功課,以了此願。」據許霏回憶說:「他出家以後藝術雖大都放棄,然而也不絕對是消極的,因為他對於寫字一項,永遠一貫的保持著向上的力行的精神。
  • 佛教墨寶匯集鴻山 弘一大師血書真跡難得一見
    由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收藏家珍藏的116幅佛教書畫作品悉數展出。在眾多墨寶中,最為珍貴的要數弘一大師的血書真跡——《四分律行事鈔》。上午9點,「鴻山墨緣——法雨潤澤」佛教書畫精品展在鴻山講堂舉行開幕儀式。本次活動由廈門市佛教協會指導,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廈門鴻山寺主辦,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佛文化專業委員會承辦,廈門市鴻山書院為支持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