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家的規矩是兒媳不能上桌吃飯」「我家的規矩我定」

2020-12-14 情感碎片

當婆婆的千萬別不把自己當外人,有時候,認清自己「外人」的身份,與兒媳保持好距離,你們的婆媳關係才會好。反之,你把兒媳當成一家人,處處為難,處處針對,那你們註定就是天生的「仇人」。

善待兒媳,在她有需要的時候幫上一把,其實就是善待自己,在老的時候,兒媳也可以幫上你一把。人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為何你針對我,我噁心你,最後鬧到連退路都沒有了。

婆媳不是天生的仇人,而是你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把彼此變成了「仇人」。既然進了一家門,就是緣分,寬容一些,包容一些,不就是海闊天空嗎?

碎片收到私信,是一位兒媳發來的,她講了婆婆住著她的房還把自己當「太后」的事情。婆婆做到這個份上,也難怪兒媳會發難。當個好婆婆,就會有好兒媳,同樣的,有個好兒媳,也會有個好婆婆。

碎片,我是一個特別尊重老人的人,就算婆婆經常刁難我,我還是會善待她。可她不知好歹,就算我脾氣再好,我也會發作的。

老公獨生子,可家裡條件並不好。我爸媽也沒什麼門第之見,很是喜歡老公,所以接納了他。我媽給的陪嫁是一套房,他們只希望我可以幸福。

結婚後沒多久,婆婆打來電話,說一個人在老家害怕,問老公她能不能搬過來一起住。

我婆婆現在一個人,年紀也不小了,一個人在鄉下住我也挺擔心的,所以當老公詢問我的時候,我一點都沒猶豫就答應了。

婆婆剛來,還和和氣氣的,住了一段時間,大概覺得我脾氣好好欺負就不安分了。

平時指揮我洗碗或幹家務,我不吭聲,做就做了,夫妻嘛,誰多做一點少做一點不都為了這個家好嘛。可是婆婆把我當成了「軟柿子」,直接把她家裡的「規矩」搬出來了。

中午我做好飯菜,洗好手,和老公孩子一起吃飯,婆婆卻陰陽怪氣地對我說:「兒媳,我家的規矩是兒媳不能上桌吃飯。」老公當時就站出來維護我,數落婆婆的不是,而婆婆居然把氣都遷怒到我身上,又重複了好幾遍。

就算我再怎麼尊敬婆婆,再怎麼讓著婆婆,我都忍不了了。

我把桌子掀了,然後很厲害地告訴婆婆:「我家的規矩我定,還輪不到你在這兒說什麼。」

很顯然,婆婆是被我嚇到了,話都不會說了。從這之後,婆婆收斂了很多,大概是知道我不好惹了吧。

「人善被人欺」,女人有時候真的不能太軟,而要硬起來。

碎片,我覺得自己是個好兒媳,如果她也是個好婆婆,我想我們會像親母女一樣,可婆婆把我的家當自己的家,還把自己當女主人,對我頤指氣使,我真的不能忍。

碎片看出來了,你婆婆的問題很大。也許在她生活的環境中,她就這樣被欺負過,所以媳婦熬成婆,她也想行使一下自己的權利了。 可以理解她的行為,但堅決不能妥協她的行為,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要摒棄。

你們生活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會有矛盾,所以當矛盾出現時,當時就解決,不要拖到最後拖成仇。「人善被人欺」這句話很適用在婆媳矛盾中。多少兒媳因為忍氣吞聲讓自己活成了保姆、傭人、怨婦。所以,遇到不明事理的婆婆,該強硬的時候一定不能軟弱。

婆媳相處之道,就是保持距離,守好自己的本分。

--end--

今日話題:面對總是欺負你的婆婆,你是會忍讓還是會強硬?

相關焦點

  • 兒媳不上桌,丫頭跪服務:賈府十大規矩令人瞠目
    還有,秦可卿病得厲害,尤氏便特許她不用每天來立規矩。2.兒媳伺候婆婆吃飯賈母每次吃飯,都是邢夫人、王夫人、李紈、王熙鳳等一堆兒媳、孫媳伺候,遞筷盛飯啥都幹。老太太吃差不多了,她們才能回自己房裡吃飯。還有,賈母吃飯時,有時叫小姐們上桌,兒媳、孫媳等卻只能看著。
  • 「你不能上桌吃飯,這是規矩」女子上門被刁難,一個舉動震驚大家
    「你不能上桌吃飯,這是規矩!」女子上門被刁難,一個舉動震驚大家。張皛的做法雖然有些過激,可她也算是為自己討回來公道。張皛告訴我,雖然最後和郭辰分手了,可她並不後悔,比起嫁到一個不尊重自己的家庭裡,她更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 過年家裡來親戚吃飯,但是女人不能上桌吃飯?你們那有嗎?
    過年家裡來親戚吃飯,但是女人不能上桌吃飯?你們那有嗎?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對農村人來說,春節是家庭團聚的好日子。目前,許多農村人每年都去城市工作,他們去那裡一工作就是一年,春節過後才回家。當親戚到達時,家中的婆婆和兒媳將從一大早開始他們忙碌的工作,等到中午準備一桌好菜,並邀請客人上桌吃飯。一般來說,全家人都應該坐在餐桌上陪客人吃飯。即使餐桌不大,換一張桌子並設定優先順序,這樣每個人都可以一起吃飯。然而,在許多農村地區,直到現在仍然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當親戚來的時候,家庭中的女人不能和客人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甚至不能在主房間裡另設一張桌子。
  • 「兒媳,我的退休金為什麼要給你」「那就別住在我家」
    到了婆家之後,她總是搶著做各種家務,發了工資就給家人買衣服和好吃的,總之盡力做一個本本分分的兒媳。可是,婆婆好像一點也不領情,總是挑剔阿芳,一次,阿芳讓朋友從國外代購了一套化妝品,婆婆發現這是一套昂貴的化妝品,當著阿芳的面就把化妝品扔進了垃圾桶,他指責阿芳說,女人應該會過日子,不能買這麼貴的化妝品。
  • 過去吃飯那些規矩
    現代一些都開放了,只有娶親嫁女還保留一些規矩。其實過去的規矩還更多,針對我們現代人很有教育啟迪意義,雖然一些不可取,一些有借鑑價值。值得我們現代人思考和覺悟:無規矩不成方圓的背後說明一切要求符合自然規律原則,該規矩應該規矩,否則背離自然,沒有好的結果和內外影響;不該規矩時,不能讓規矩限制我們的手腳和頭腦,什麼都幹不成,沒有價值上創新效果。吃飯坐位有規矩。1長輩要坐正席位。
  • 家常便飯有規矩-中新網
    父母待客有講究,餐具擺上桌,用的是「萬壽無疆」景德瓷,這種仿清瓷器民國後期除了黃色,又出過藍色和紅色。我家那套是紅色的,貨色普普通通,頂多只是「仿清光緒」。不過卻是難得的整套,杯盞碗碟勺匙,平盤魚盤皆全。手工之精細、胎質之潔白、釉水之瑩潤,與今時景瓷比較可稱得是絕對上乘。陶土、釉料與粉料的選用,還有師傅的心思與手工種種的退步,都是景瓷今不如昔,從御製淪落到地攤的根本原因。
  • 「兒媳,我的退休工資為啥要給你」「不給你就從我家搬出去」
    冤有頭,債有主,從婆媳關係的源頭來看,大多兒媳在進入婆家時,都是想著好好過日子的,沒有個人想著自己要好好和婆婆鬥,想著讓婆婆為自己當牛做馬的。大多都是因為兒媳沒有得到善待,一片好心被辜負,才採取了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對待婆婆,從而有了兩個女人的一場大戰。
  • 《紅樓夢》的吃飯規矩,能上桌的都有恃無恐,上不去的永遠沒資格
    賈寶玉是男兒,成親後就不能在內宅陪長輩吃飯,像賈璉要在外面有正經的事做和正經的人陪。妻子代替他伺候長輩。薛姨媽道:「我自己掰著吃香甜,不用人讓。」鳳姐便奉與賈母。第一,賈母吃完放下筷子,晚輩們一般不能繼續吃,這是規矩。
  • 未來兒媳第一次來我家,飯桌上的一個舉動,第二天立馬去提親!
    未來兒媳第一次來我家,飯桌上的一個舉動,第二天立馬去提親!我也算是個美食愛好者,所以來的前一天我就提前去採購食材,為第二天未來兒媳婦的到來做著各種準備。雖然加上兒子未來的兒媳,老婆和我就四個人,但是我足足準備了十道菜,表示對人家姑娘的歡迎,也算是儘儘地主之誼。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飯桌規矩,你在遵守嗎?
    規矩從飯桌開始規矩一:家中的男人可以上桌,女人另起一桌或是在廚房吃。規矩二:長輩動筷才開飯規矩三:筷子不敲碗,筷子不能立在米中規矩三:吃飯不砸吧嘴,喝湯不吸溜規矩四:吃飯要扶碗,不能一手空落著規矩五:添飯、加飯不能說「要放」規矩六:吃魚不能翻魚身規矩七:晚輩敬酒,酒杯要低於長輩規矩八:茶七飯八酒十分,茶倒至七分,飯加八成,酒要倒滿
  • 山東女人不能上桌吃飯?哈哈哈哈,山東女人都笑了
    曾經在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自曝打了一百多針保胎針的程莉莎,之前就有提到自己陪郭曉冬回山東農村過年,遇到女人不能上桌吃飯的情況,自稱受到「特批」,才能夠跟老公坐在一起吃飯。 這一爆料,一度被當做女人在山東不能上桌吃飯的實錘。
  • 「我家給我的土特產,你憑啥吃?」「呵呵,真讓我心寒」
    楠楠的娘家是農村人,婆婆不喜歡讓人知道兒媳是個農村孩子,便一直不要兒媳回娘家,哪怕是逢年過節也不能回去。多年後,娘家人想念著女兒,便主動寄來了一些當地的特產,想著女兒能夠一解思鄉之情。收到的時候,楠楠十分的開心,是母親自己醃製的臘肉。而婆婆則是出言諷刺道,農村人就是農村人,只能送些自己做的。
  • 三曬三比三賽|白銀區王峴鎮李愛玲家的「規矩」
    我愛人經常對兄弟姐妹們說的話是:「我們做兒女的想的做的周到一點兒,老人就少受一點兒委屈和疼痛」。有一次我和兒子去給老人送羊肉湯,正巧趕上天冷,還未到供暖時間,老人用的電褥子壞了,為了不讓老人睡覺床上冰冷受凍,我二話沒說去商場買回電熱毯,查好電路鋪在床上,讓老人睡覺安全又暖和。天氣暖和的時候,便接老人來我家休養散心,逢年過節都是把老人接到自己家裡團聚,安享天倫之樂。
  • 袁世凱「誤把」兒媳當小妾,立下一規矩,府上女人卻苦不堪言!
    影視劇照這時的袁大頭酒也醒了一點,這才發現此女子並不是他的任何一個小妾,而是自己的兒媳!畢竟兒媳也是名門出身,出了這種囧事袁世凱也只能放下自己的身段,親自跑到了兒媳面前認錯。畢竟沒有發生真正的醜事,兒媳也只好原諒他。但是老袁為了杜絕自己再犯類似錯誤,還是立下一個規矩,因為他本人最敬畏紅色,所以後來總統府中,除了他的妻妾,其餘所有女性都得穿紅色的褲子。
  •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但是醜話說在前頭,你要是想嫁到我們家來,我們家的一些規矩得提前告訴你。」「阿姨你說」小月不知道婆婆為什麼跟自己說這個,但是想著能答應她跟小季的戀愛,就耐著性子聽下去。「我們雖然是大戶人家,但是要求不多,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必須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你是個聰明的姑娘,一定能夠理解阿姨的意思,你自己慢慢琢磨琢磨……」說完變轉身進廚房收拾去了。
  • 婆婆強迫懷孕的兒媳回家過年,兒媳回絕:「不方便回,您老見諒」
    沒想到婆婆聽到小兩口這個決定很是惱火:「不行,春節必須回來,新娘子第一年必須要在婆家過年,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聽到母親這樣說,甄震只好勸說母親:「媽,卿卿這不是懷孕了麼,身體不方便回去,我才決定不回去過年的,雖然老祖宗有規矩新娘子則必須第一年在家過,但是事出有因,萬一路上出了什麼意外,後悔都來不及」。
  • 婚後回婆家,門外聽見婆婆對老公的叮囑:把咱家規矩交代給你老婆
    秋麗高中畢業進廠工作,被同車間一個叫劉帥的男孩追求,劉帥高大英俊又很會說話,秋麗很快被拿下,兩人你儂我儂談了大半年戀愛,開始籌備婚事。小兩口家雖然在同一個市,卻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城市很大平時廠裡經常加班,所以結婚前秋麗只回過婆家兩次。
  • ...袁勝民:【彰顯家教的「規矩」 ——散文《八仙桌上的規矩》淺析】
    彰顯家教的「規矩」 ——散文《八仙桌上的規矩》淺析文/袁勝民作者懿馨的散文《八仙桌上的規矩》多層次細膩地把握了作品的懷舊特性。誠如斯達爾夫人說:「寫作的首要條件是強烈而主動的感知方式。」然我們不能說懿馨對八仙桌上的規矩感覺的描寫已經達到非常好的程度,但我至少可以說她的感覺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尤其對八仙桌上規矩的敏感及其審美的把握富有鮮明的個性。但她又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在感覺中滲透審美的理性。「那個時候,奶奶家十來口人住在一起。吃飯時,放兩張桌。奶奶帶著女人和孩子在炕桌上吃。爺爺帶著男人在地上的八仙桌那吃。八仙桌的南側是固定爺爺的位置。
  • 我家有故事|李建國:我爸的「家規」真嚴啊
    從小,李爺爺就給李大叔立了很多的規矩,大致的內容和我們小時候受的教育一樣:尊重長輩、聽父母的話、怎麼拿筷子怎麼拿碗、吃飯的時候誰先上桌……等等,但李爺爺的執行力特別強,這些規矩說到就要做到,要是做不到…… (用圖片代替 真實情況請大家自行腦補) 一轉眼,李大叔十八歲了,這一年,他第一次沒有聽李爺爺的話
  • 壺嘴兒不能衝人,是規矩還是糟粕?
    在第二期節目裡,德雲班主郭德綱與搭檔于謙,帶著年輕的相聲演員秦霄賢一起吃飯;要在飯桌上給孩子指點指點業務的意思;當菜還沒上桌的時候,秦霄賢主動給師父倒茶,倒完水之後,順手就把茶壺放在了桌上,壺嘴不偏不倚的正對著郭德綱;結果郭德綱對徒弟說:「你這茶壺嘴兒就這麼對著我呀?」秦霄賢顯然有些懵,趕忙提起茶壺不知道該怎麼放好。于謙也在旁邊兒提點道:「這是規矩,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