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重視禮儀,事事講規矩。
《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
《孟子·離婁上》中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有了禮,便有人立了規矩。
雖然中國經歷過一段破四舊的歷史,但是到如今,在老一輩身上還是流傳下來一些規矩。
規矩從飯桌開始
規矩一:家中的男人可以上桌,女人另起一桌或是在廚房吃。
規矩二:長輩動筷才開飯
規矩三:筷子不敲碗,筷子不能立在米中
規矩三:吃飯不砸吧嘴,喝湯不吸溜
規矩四:吃飯要扶碗,不能一手空落著
規矩五:添飯、加飯不能說「要放」
規矩六:吃魚不能翻魚身
規矩七:晚輩敬酒,酒杯要低於長輩
規矩八:茶七飯八酒十分,茶倒至七分,飯加八成,酒要倒滿
規矩九:下筷不挑菜,不能站起來夾菜
規矩十:座位主次有講究,晚輩儘量晚坐、後坐。
單單飯桌上的規矩也拎出了十條,不要說在家裡跟人說話,在外面和人打交道的規矩,規矩勾繪了中國人說話做事的「方圓」。
沒有規矩,沒有教養
中國人把不講規矩的人視為沒有教養的人,我們也必須把規矩教給後輩,而飯桌上的一言一行就是每人每日行規矩的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規矩就立在了中國人心中。
規矩可以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強制實施的,確在人群中以約定俗成的方式廣為流傳,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規矩。就像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人群在遵守,」我的地盤,我做主「、」強龍不壓地頭蛇「、」講規矩、好辦事「等都是規矩在使人屈從、服從。
規矩是人定的,像人一樣靈活
規矩是人定的,規矩不是死的,因為人是活的。活人還能被死人定的規矩給憋死嗎?
規矩有好有壞,例如飯桌上,男男女女現在可以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以前的規矩在現在看來有的已經壞了,要變。
規矩變了,因為人變了。人因為環境變了,時代變了,時代造就了新人。規矩也因為新人而有了新規矩。
規矩不會是一個人立的,而是一群人相互認可並確定的。日常生活中的規矩,你認可,你就要遵守,你不認可,你需要尊重。人是會變的,規矩的好壞,在於你判定它是否對你有利,也許今天你覺得它錯了,明天你就遵守它了。
講道理,擺事實。
好的規矩經得起時間和人心的考驗,飯桌上的規矩,你遵守了哪幾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