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懷一顆守規矩的心

2020-12-06 月光如流水一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都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數學中,龜代表圓規,距代表尺子,意思是如果沒有圓規和尺子,就畫不出方和圓,而在現代社會中,規矩一詞多指規定法律的強制性手段,有了規矩才能逐步發展成,我們理想中的大同社會。

近日,某封閉式寄宿制高中學校因學生自帶手機進入校園而被校方勸退。不少人針對此事表示質疑甚至批評。在我看來,這些質疑和批評大可不必。我有國法,家有家規,一所學校當然應具有屬於他們自身的校規校紀,才能稱得上是一所完整的學校,並且學校建立校規,一定是為了我們正常有序的學習和生活。而一些人可能認為只因為帶手機就被勸退,是否有些過分。但你們可曾想過,如果縱容這十餘名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會有更多的去違反校規校紀,那所謂的校規豈不是形同虛設?

諸葛亮在出徵前給後主劉禪寫下《出師表》成為千古佳作。其中說到:「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不遺偏私,使內外異法也。」意思是為如果有犯罪或者忠臣,應該讓有關部門評論他們的是非獎罰,不應該偏心,讓朝廷內外的法律不同。數千個春秋過去了,前輩們留下的話依舊適用。依法治國成為了我國一大政策,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宣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一詞也佔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前段時間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學生投毒案件,一大學生被懷疑投毒致人死亡。那個大學生想要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在網絡上也有不少人為他辯護,他的父母也通過各種手段想要還兒子一個清白。可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你是某個地方的高官就對你寬大處理,也不會因為你可憐就放過你。法律沒有同情,因為如果法律同情了你,那麼就會有更多無辜的人受到傷害。

國無法而不立,家無規而不成。無論是國家這個大家庭,還是我們自己的小家庭,規矩都是很重要的。知法、愛法、護法、守法是每個公民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造和諧的法治社會,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愛。別再讓手機禍害我們這個青少年群體,因為我們要為我們的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我們要遠離手機誘惑。

受到針對的手機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科技力量正在不斷的崛起,手機這時也被孕育了出來。近些年來,手機問題接連不斷,人們往往被手機吸引的同時,卻也仍想排斥手機,但又無法遠離它。在這裡,問題就出來了,究竟是人們被手機所綁架,還是我們綁架了手機。

例如,路人紛紛穿梭於車水馬龍的街道,公交車、地鐵上「低頭一族」遍地皆是,親戚團圓,只會抱著手機怒刷朋友圈。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手機惹的禍嗎?一個手機,智能電子產品難道比得上人類的靈活思維嗎?不從自身尋找發生此類問題的本質,卻將責任推卸給一個無生命體的物質,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近日,某封閉式寄宿制高中,在採用一定手段保障學生與親人通話需求的前提下,嚴禁手機帶入校園。因此我只想問一句,校方教育真的有覺悟將手機完全拋開與我們身邊嗎?如果是如此堅定的決心,那麼也要將自己手中的手機拋至一邊,不再接觸它以身作則。至於僅因手機問題,被剝奪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是否太過分了?難道學生沒有了手機就一定可以安心學習?成績一定可以提高嗎?

影響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如此針對手機真的是過於牽強。難道不思考學生是否也有自己難處,非帶不可嗎?只為維護大多數學生的利益,那反過來說,意思就為犧牲少數部分的利益嘍,那麼學校還有什麼資格披上正義的化身,難道這一直是維護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犧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嗎?手機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並不是被手機所綁架。其根本上的原因,分明是我們抵制不了它的誘惑,而只是它給我們帶來的缺點,如今又要否定它存在的價值,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掌握好自己的分寸,可以控制自己經得住任何誘惑。

未來的科技一定會大力發展,在科技力量盛大的未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自己,遲早有一天,會被科技所束縛。趁現在,將綁架的手機放下,提升自己,不針對它,充分的利用它,才是最需要我們去做的。我們要它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奠基石,而不是成為阻擋我們走進成功殿堂的絆腳石。所以一定要學會正確的使用它,不被它誘惑,不被它綁架,我們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光明大道。

常懷一顆守規矩的心

「無規矩,不成方圓」此話流傳至今,已是耳熟能詳。可就是這樣,還會有人因一己私利而試圖去挑戰規矩,來獲得一時的快感。現在,我們已經習慣頭與水平面保持45度角,手指在方圓五釐米間遊走的生活,手指走的路,比腳走的路還長。為了創建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某全封閉寄宿制高中,再採用一定手段保障學生與親人通話需求的前提下,嚴禁學生自帶手機進校園後。十餘名學生在手機問題上違規,學校多次教育無效後,為維護大多數學生利益,無奈作出勸退的處理決定。

此事應值得支持並提倡。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規矩誰會去遵守?既然制定了那就要執行,而那些沒有執行的人,理應受到懲罰。在中國,隨處可見橫穿馬路的行人、破口大罵的司機以及淚流滿面的家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是中國人的特色,出現這些現象是因為沒有制定規則嗎?不,而是監管力度不夠,在犯錯情況下沒有及時去普及,去打擊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沒有讓他們知道嚴重的後果。

有一對情侶,他們在過馬路時無視紅燈,而是大搖大擺橫跨馬路,司機下車後氣憤的踹了女子幾腳,導致其直接摔倒。如今過馬路都不是人讓車,而是車在讓人,看著人家堂而皇之從你面前挑釁般的走過,司機的那一腳表現了他的強烈不滿,接著便是網友們對這起暴力事件的各種評論,網友們一副勝利者姿態,大放厥詞,儼然都是是旁觀者清的樣子。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規矩才會避免一件件可怕的事件發生。醫院本該是救死扶傷的地方,而如今面對排隊確實十分困難,那些老黃牛們熬費苦心,起早貪黑的在那排隊,得到票後便高價售出,以此來獲得他生存的本錢。他們是可恥的,可更可恥的是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制止,而是任其蔓延,難道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

遵守規則,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享福的還是我們自己。做人需要有規則去約束,就好比小樹在小時候需要細心培養,讓它豎直向上,而不是有所彎度,那樣才會成為參天大樹。規矩自在人心,要常懷一顆守規矩的心。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們的校園才會更加美麗。

相關焦點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到底是給誰定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無論什麼地方無論什麼行業都有自己的規矩。各行各業各個地方都要遵循自己的規矩,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地方讓這個行業健康的發展下去。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這樣的,可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事情反而是那些不守規矩的人佔便宜。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什麼遵守規矩的人,反而不受待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什麼遵守規矩的人,反而不受待見?規矩和原則約束著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有了規矩的存在才能夠讓大家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過也有一部分人他們時常徘徊在法律的邊緣,有時做的事情更是違背了公序良則,這樣的人被稱作「壞人」。
  • 申論範文賞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導讀】中公網校為各位考生提供申論範文賞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廖俊波同志堅守黨員的規矩,成為黨員的楷模,但是,「老虎」、「蒼蠅」們對規矩的破壞,威脅的不僅僅是一城一地的治理,而是黨和政府的形象。打虎拍蠅深的百姓歡迎,原因在於讓法制的光芒重新照亮華夏大地,讓規矩重新成為我們共同的堅守,最關鍵的讓社會變得風清氣正。由此可見,規矩的回歸是何其重要。正如我們先人所說的那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無規矩不成方圓與創新就不能守規矩,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公務員面試真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人說「創新就不能守規矩」;對此,請你談談看法。規矩:可指標準、禮度、法度等,也有指恪守本分之意。無規矩不成方圓:形容沒有規矩,就不會有規整的方圓。暗指要講規矩,才有方圓。
  • 不給錯誤太多機會​,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要懂規矩守規矩
    幼鳥努力的觀看學習,因為它們知道,一旦雙腳離地,它們就再沒有第二次學習的機會。要麼飛上天空,要麼落下山崖,它們不能有失誤,因為他們沒有錯的機會。鷹之所以能夠稱霸天空,就是因為從學習飛翔開始,它們就不給錯誤留機會。學校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給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違紀違規不聽教誨的處理,既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對當事人們的負責。
  • 建行員工故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是人們從生活工作中歸納出來的,短短八個字說明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一個集體包含很多很多個體,因此在集體中,個體遵守集體的規矩尤為重要,否則,集體將蕩然無存。  中國建設銀行作為一個國有大銀行,不能沒有規矩。
  • 規矩做人,規矩做事(深刻)
    正是曹操的守規矩,贏得了將士們的尊重,讓軍隊更加有凝聚力。若沒這條規矩,大家踐踏了土地卻沒有懲罰,百姓怨聲載道,士兵毫無紀律,曹操的威嚴無法體現,軍隊就會像一盤散沙毫無作戰能力。有些規矩不執行,比沒有規矩更可怕。
  •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黃帝丟掉了一顆寶珠,派離樓找到了。公輸子,即魯班,古代技藝高明的木匠。師曠:古代音樂家。孟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離樓眼睛雖好,魯班技藝再巧,不按規矩做不成器具。師曠雖然聰明,不按音律寫不好曲子。帝王雖然高明,不依仁政治理不好天下。<二>世界上的事物無比複雜,在時空上又瞬息萬變。
  • 無規矩不成方圓 規矩無處不在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法,家不可一日無規」,規則規範著我們的行為,做事守規矩,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不遵守規則,有可能釀成大禍!「衣食住行」,行,就是交通,我們每天都要出行,交通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很好地說明了規則秩序的重要性。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不遵守規則、違反規則,後果不堪設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有校規一個學校要想創建有序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生就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矩。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是最淺顯的道理,如今卻被很多人給忘了
    從小我們就經常被父母教導要守規矩,什麼是規矩,簡單來說就是人人需要遵守的一種標準法度,這個法度約束著我們每個人不可以做出格的事情,比如上課的時候要遵守課堂的紀律,不能隨便交頭接耳,工作的時候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不能遲到早退,在社會上同樣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
  • 高三作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有個6歲小女孩跟隨家長,橫穿馬路,違反了交通規則,沒有走人行道,但這個小女孩卻突然折返,結果被疾馳而來超速行駛的汽車撞飛,結束了一個幼小的生命,這個故事讓人深思,讓我們看到了不遵守交通規則所帶來的巨大災難,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需要正視交通規則,重視並遵守交通規則。
  • 孩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制定規矩?這2點父母要早點了解清楚
    都說:沒有規矩,不能方圓。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很好的"規矩意識",那麼,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就會任由自己的想法來實施,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做事情也會毛毛躁躁,經常會出現顧得了東、顧不了西的情況。如果任由孩子自由的發展,孩子內心缺少規矩的意識,就會影響到孩子日後健全人格的形成。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
    如果我們沒有養成遵守規矩的習慣和意識,那麼我們就會舉步維艱,到處碰壁。規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見,學校對那些學生的懲處,其實是為了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規矩,小不忍則亂大謀。再者,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禮儀規矩,行為準則數不勝數。
  • 和守規矩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也許你會認為守規矩可能會很吃虧,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的,守規矩才是最穩妥的一條路。不守規矩的人確實會在短期上獲得利益,但是從他不守規矩的那一刻開始也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視規矩,即使可以逃過一次處罰,但是總有一次他會為自己的這種行為買單。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要心存僥倖,不守規則終將會為此付出代價。守規矩是最大的自律,規矩是我們生存於世間的一種標準、法則。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他接受採訪時提到:節目組隨便更改規則,發什麼S卡,亂發S卡對演員來說就存在一個公平的問題,發S卡的原則是什麼,也沒有,特別是對於郭敬明隨意發S卡的舉動還憤憤不平。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幹什麼事你得有規矩,有規章制度,咱們中國人的弊端就是不按規則辦事,來不來就人情社會
  • 規則與人情,規矩在我們心中是何種地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此得到了印證。規矩有多種形式,大到法律小到班規、家規,這一切都約束著我們,讓我們團結成一個整體。三國時期身為一時梟雄的曹操,之所以能夠成就霸業,便源於他嚴於律己,從嚴治軍。在一次徵伐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準備經過一片莊稼地,曹操馬上傳令,各將士不得踐踏莊稼,違令者斬。
  • 重慶公交墜江事故:無規矩不成方圓。
    大人物踐踏大規矩,小人物就會破壞小規矩,所有規矩都有例外,結果是統統沒有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和矩木是古代用來畫圓和方的工具,後來被引申為一個社會所有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辦事流程。既包括法律,規章,制度,紀律,也包括道德規範,禮儀標準。
  • 為社會的規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個守規矩的人
    規矩是國家依法行事的保障。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規矩,那會是什麼樣的呢?國人想幹什麼幹什麼,違法行為不去嚴懲,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人們來自覺遵守規定,在行為上自覺遵守。「中國式過馬路」一直都是社會的熱點,無論是紅燈還是綠燈,只要是人「齊了」都可以橫穿馬路,這真是讓人心驚膽戰。
  • 讓守規矩成為好習慣
    好習慣與好規矩就像一對孿生兄弟,於人於事、於公於私都非常重要。對個人而言,好習慣可以造就你;對群體而言,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文化。規矩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忘規矩,方得始終。對教師來說,樹立「讓習慣適應規矩,讓守規成為習慣」的理念尤為重要。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什麼是「規矩」,「規矩」二字由何而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什麼是規矩哪!「規矩」的觀念由何而來!而這兩個漢字又是怎樣產生的哪!它們的原形由自何處哪!快來看看《漢字成字原理之太陽的啟示》第16章節是如何用「漢字太陽光影幹支圭表成字成字原理」還原「規矩」的由來長久以來,漢字起源一直成謎,而一個偶然的好奇卻發現了「漢字」擁有一整套以「太陽」為終極「表意參照物」成字原理太陽,是地球世界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