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做人,規矩做事(深刻)

2020-11-14 大蒜哥

韓非子曰:

「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矩,則萬物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

想要畫圓須得遵循其徑長,所有事情想要成功就得有基礎,所有的事物都有其道理和規矩,提倡言論的人,都是遵守事物應有之理的。

吳軍老師在《見識》一書中說:「比缺錢更可怕的,是缺乏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而生活處處都需要有規矩。

做人處事,每一樣都離不開規矩的約束,有規矩方有秩序。


01

  • 懂規矩,才能守住底線。

《韓非子·飾邪》:「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天下之事,皆須規矩」。

有了規和矩,才能畫圓畫方。天下事,都要有規矩。

有了規矩,人才會有做人的底線和原則。

規矩讓人有了約束,才與野獸有所區分。

人有理性,會思考,懂得用規矩約束自己,知曉有所為有所不為。

野獸,雖然也思考,因無規矩的束縛,最終會屈服於自身的欲望。

一個人是否守規矩,有底線,是人與獸的本質區別。

蘇武在匈奴牧羊十九載而持節不屈,用行動守住自己的底線;

文天祥直面高官厚祿而不動心,囚禁折磨而不屈服,以自身的行為來捍衛自己的氣節和底線。

人的高尚可貴就在於,他能堅守自己的做人底線。

在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誘惑下,做人的底線是支撐他永不倒下的銅牆鐵壁。

馮驥才說:「一個人只有守住底線,才能獲得成功的自我與成功的人生」 。

有些規矩必須懂,有些底線也是必須堅守的。

在原則那裡,你失守得越多,人生就淪陷得越多。


02

  • 守規矩,才能趨利避害。

人與人在打交道,都是趨利避害的,這是人之常態與本能。

正所謂,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

而所有的規矩,其本質都是為趨利避害的。

但要走向好的一面,就得有規章制度,人也要守規矩,否則百害而無一利。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若不能規範自己的行為,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干擾到他人,造成不小的麻煩或混亂。

北雁以人字南飛,螞蟻合群之力搬家,有規有矩,各司其職,同進同退,化渺小為強力,因而以規矩方可成大圓。

近年來,野生動物園不斷有動物傷人事件,這些事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遊客不守規矩私自下車或開窗造成的安全事故。

那時候,「守規矩」幾乎成了國民的熱議話題。

倘若,動物園依規章制度嚴格管理,遊客也嚴格遵守遊行規則,或許那些悲慘事故就可避免了!

但事實是,人只要學不會依規矩做事,這樣血淋淋的慘劇永遠也不會就此終結。

《偷影子的人》中有言:「規則,是立足世界的經驗值」。

心中有規矩,是保證你我不受傷害的一種安全意識。

不守規矩的人,不會永遠僥倖,總有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的一天。


03

  • 行規矩,才能有所作為。

大明第一首輔張居正曾說:「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

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並不困難,難的是認真切實地貫徹執行。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打仗,途中駐紮一鄉村。

曹操嚴令士兵不得踐踏莊家農田,不得隨意浪費糧食,違者軍法處置。

恰逢農忙時節,曹操有一緊急任務,需極速帶兵出徵,但不料自己的馬途中受驚,跑進農田踩壞了一大片莊稼。

底下官員說:「將軍乃一軍主帥,又是無心之過,豈能議罪」。

但曹操仍然二話不說,削髮代首,懲治自己的過失。

曹操嚴守軍令的事,很快在軍隊中傳了開來,從此士兵們更加敬畏曹操,人人遵規守紀,無人違反,使得軍隊更加的團結有紀律。

正是曹操的守規矩,贏得了將士們的尊重,讓軍隊更加有凝聚力。

若沒這條規矩,大家踐踏了土地卻沒有懲罰,百姓怨聲載道,士兵毫無紀律,曹操的威嚴無法體現,軍隊就會像一盤散沙毫無作戰能力。

作家萊蒙特說: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

立了規矩,就必須守規矩,否則規矩就會形同虛設。

有些規矩不執行,比沒有規矩更可怕。


04

  • 敬畏規矩,才能行有所止。

明朝大臣方孝孺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凡是知道害怕的人,必定謹言身正,說話有分寸,行為有所約束,偶爾有些出格之處,但也不會犯大的過錯。

心有所畏懼,行為有所止。

對法律規則常懷敬畏之心,行為上才會有所約束,不隨心所欲。

無知無畏,無所畏懼,最終也無比危險。

失去了敬畏之心,做人的準則與底線也就消失殆盡,規矩和法則也就形同虛設。

日常中一定要對規矩心懷敬畏,對生命心存敬畏。

只有心存敬畏心才能時刻提醒自己事情該不該做,事情該如何處理。

敬畏心不止承載著尊敬和畏懼,更是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敬畏規矩,就是敬畏自己,只有心存敬畏心,才能更好的遵守規矩。

而遵守規矩,不僅保護自己也方便他人。

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說:

「生活是一個龐偉的競技場,大家盡可以在那裡進行奪取勝利的較量,但必須老老實實地遵守比賽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各個小環節遵守各自的規矩,大的機器才能正常的運轉,大的機器遵守自己的生存法則,機器才能持續不斷的運作下去。

人在社會,當你漠視規則,終有一天你會被淘汰,甚至丟掉生命。

只有當你遵守規則時,你投之世界以笑臉,世界才會回之以和顏悅色。

願每個人,規矩做人,規矩做事。

相關焦點

  • 錢穆:做人的規矩
    諸位讀書成績的好壞,不過僅是一端而已,做人則並不僅限此一端。做人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上,起居飲食,坐立言行,一切的一切,都有一規矩。這不是贊成和不贊成的問題,而是應該想一想,究竟有沒有這一個道理之存在。什麼叫做規矩呢?圓的叫規,方的叫矩。圓的是自中心至四邊的距離都相等,方的是四個角都成為直角。如果圓的不圓,方的不方,這就不像樣子,這是不及格。
  • 方圓之間話規矩:不要和不懂規矩的人一起做事,規矩就是原則!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和不懂規矩的人在一起做事,否則你將後患無窮。這句話說的就是懂規矩、講規矩的重要性。在古代社會,人們就非常講究規矩,什麼事情該做,該怎麼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都有著很清楚的規矩。那麼什麼才是規矩呢?
  • 做人要規矩,買玉也要選規矩的
    、講規矩,並且每個人都要守規矩,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懂規矩、守規矩的人更能被別人接受,也更能得到社會的認同。玉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是被人格化的思想載體,對人的評價標準也都體現在對玉的評判中。做人要規矩,那麼佩戴的玉也要規矩,哪怕有天然瑕疵,也要通過琢磨讓它變得更規矩。所以在選玉的過程中,第一眼就要看玉的整體視覺上是否規矩。
  • 規矩(此生必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哲學君來源:哲學人生網只有敬畏規矩,才能笑到最後。《淮南子》中有云: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
  • 閒話規矩!
    什麼是規矩?《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規矩是合乎標準或常理。好像是這個意思,又好像不夠準確、具體。那麼到底什麼是規矩,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認真思考,畢竟每一個人都要有規矩。關於規矩,我們最熟悉的一句話莫過於「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圓規和尺子就畫不成圓形和方形,引申一下也就是沒有一定的標準就辦不成事情。事情很多,標準又是什麼?
  • 家風故事 | 董必武:「做人要有規矩」
    家風故事 | 董必武:「做人要有規矩」 2020-11-06 19: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在規矩中不斷進步
    通商口岸,對外貿易,是幾代王朝流傳下來的興國妙計,而清王朝用「閉關鎖國」打破這一規矩,見證了這喪國辱權之恥。做事規規矩矩,做人堂堂正正,要成大事者就要有規則來約束。只有守規矩,才能成方圓。只有守規矩,才能成大事;只有守規矩,才能成就霸業;只有守規矩,才能成為中國之棟梁;只有守規矩,才能成為社會之人才。
  • 拒絕平庸的13條社會規矩!(李金平)
     【拒絕平庸的13條社會規矩!(李金平)】01、首先要端正自己對金錢的態度,能夠賺到錢是一種本事、能夠賺到錢是你為這個社會創造了價值,所謂那些視金錢如糞土者,是因為他們已經擁有糞土那樣多的金錢,無欲無求是不能推動人類進步的!
  • 規矩造句和解釋_規矩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這是我們的規矩。(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5、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2、將軍當然不會忘。還是他自己定下的規矩:在這一海域,為了減輕島上的負擔,吃住必須返回軍艦。(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小島)3、刷子李幹活還有一個規矩。每刷完一面牆, 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牆。
  • 規矩造句和解釋_規矩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這是我們的規矩。(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5、 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2、將軍當然不會忘。還是他自己定下的規矩:在這一海域,為了減輕島上的負擔,吃住必須返回軍艦。(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小島) 3、刷子李幹活還有一個規矩。每刷完一面牆, 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牆。
  • 規矩和規則:規則是用來打破的,規矩是用來遵循的
    為了應對新情況,學校又不斷制定新的規則,慢慢形成一張規矩的網。其實,規則應該慢慢廢除掉,逐漸形成規矩,才是正確的。為了遵循規矩,人們定了很多規則。按時按點上下班這是各行業的規矩,早晨8:30打卡就是規則。規則是人定的,規矩是事物運行、發展的客觀需要。打破規則,遵循規矩是行業有序健康運行的表現。為什麼要打破規則?
  • (原創)素質在遵守規矩和規則中提升
    規矩,本指數學中的兩種工具,比喻為一種標準法度。實際中是指為了維護事物正常運行秩序,保障事物按規範運行而制定並要求執行的一些規則要求(條條框框)。規矩(規則)有破有立,破舊立新,但又不能反覆無常,要遵行客觀規律及實際情況變化。
  • 做人就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做人的時候不提做事。你要是想先做成什麼事情,必須先做人,讓別人認可你這個人,你不說事,別人都會自動來問你來幫你。你人還沒做,就要先做事,壞了規矩,事情有可能就在這一句話上泡湯。我一貫主張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 無規矩不成方圓 規矩無處不在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法,家不可一日無規」,規則規範著我們的行為,做事守規矩,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不遵守規則,有可能釀成大禍!「衣食住行」,行,就是交通,我們每天都要出行,交通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不遵守規則、違反規則,後果不堪設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有校規一個學校要想創建有序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生就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學校制定規章制度是為了讓孩子在學校有序的學習和生活,為他們將來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打基礎。
  • 任建明:政治規矩的實質與新意
    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一下習近平總書記使用「規矩」的深意和新意,以及規矩的內涵和實質。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規矩」一詞是個習式新詞。借用專利概念,在政治領域、在治國理政當中正式地使用「規矩」一詞的專利權應當屬於習近平總書記。想必也會像其它許多習式詞彙一樣,「規矩」一詞也已成為習式熱詞,被廣大群眾和幹部所熟知和流傳。網絡上有很多關於「習式熱詞」或「習氏語言(風格)」的總結。
  • 「悅讀銅川」關於規矩,這個是最好的解讀
    自古以來,規矩就是一種約束,一種準則,也是一種標準,一種尺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境界。無規矩不成方圓,人生在世,說話做事無一不需要規矩的約束,規矩是社會向前發展的保證,更是個人提升自己的必要條件。做人,懂得規矩,守住規矩,才能守住人生。規矩,是一種分寸。
  • 切實把握講規矩有紀律的基本要求
    試想,如果沒有理想和信念,其結局必然無法擺脫規矩偏離、紀律動搖的後果。我們此次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也是如此,就是要真正地樹立和形成知曉規矩、認同規矩、遵守規矩、維護規矩、敬畏規矩的思想意識,增強自身防範風險、抵禦風險的能力,明辨大是大非,真正忠誠於黨、忠誠於組織、忠誠於人民。
  • 什麼是規矩?
    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韓非子·解老》云:「萬物莫不有規矩。」人生在世,與人交往,修身養性,處處都離不開規矩。
  • 壞了規矩的,一定會壞了名聲
    「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這是梨園行的規矩,德雲社掌門人郭德綱也常常在各種場合說起。「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雖說演出臺上無大小,但終究也是有分寸和尺度的。郭德綱臺上也只是拿搭檔于謙的家人說段子(生活裡還是十分尊重的),沒見他拿侯寶林、馬三立這些前輩砸掛。作為號稱「宇宙第一相聲天團」的當家人,是不是得嚴加管教這個躥紅太快的徒弟?
  • 永通的規矩:跪著服務,站著做人
    而作為一個商人,他也會為自己立下諸多規矩,而這些規矩,或許就是永通向上二十年的原因,至少,是鐵律。    規矩一:跪著服務,但一定站著做人    做服務要細心、周到,但不管是銷售還是經理都要生活得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