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張日本名片,其實都源於中國

2021-02-07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1、櫻花


愛情與希望的象徵,日本的代表物之一。櫻花,起源於中國,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被人工栽培後,這一物種逐步傳入中國長江流域、中國西南地區以及臺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以及櫻花的種植和鑑賞,櫻花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了東瀛。



2、和服



在19世紀末期以前稱作吳服。吳服(ごふく,gofuku)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經傳入日本的緣故。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有區別的,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很多賣和服的商店,招牌上會寫著〝吳服屋〞(吳服屋),可見兩詞已經基本上同義化。



3、相撲



一種類似摔跤的體育活動,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大約在唐朝時傳入日本,現為流行於日本的一種摔跤運動。儘管有人稱,中國相撲和日本有關係。但日本的相撲是否由中國輸入,目前沒見到明確記載。後來成為日本的國技,日本的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運動。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內稱作大相撲。



4、木屐



在中國,是漢服足衣的一種,是最古老的足衣。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晉朝時,木屐有男方女圓的區別。木屐是漢人在清代以前,特別是漢晉隋唐時期的普遍服飾。漢代漢女出嫁的時候會穿上彩色系帶的木屐。南朝宋之時,貴族為了節儉也著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隨著木屐在日本服飾裡面的地位,多數人會以為這是日本的傳統服飾。



5、茶道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到明代,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6、花道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7、榻榻米



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朝,發展並盛行於隋唐的中國式家具。於盛唐時期傳播至日韓等地。我國西安的皇室古墓裡就有榻榻米系列產品的使用。唐後,凳子及高腳床盛行,榻榻米逐漸在中國衰落。榻榻米起源於中國漢代,是從中國盛唐時期傳入的日本的,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8、藝伎



以〝侍酒筵業歌舞〞為職業的藝伎,在歷史上本來並不是日本所特有。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了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當時中國的官妓,以及朝鮮的妓生,和日本的藝伎都有相類之處。隨歷史的發展,只有日本的藝伎一直延續到現代,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之一。



9、生魚片



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食物之一,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叫「鱠」或「膾」,先秦之時的生魚膾當用加蔥、芥的醬來調味,膾炙人口也是來源於此,後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食物。


文章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源於中國的櫻花為何成了「日本名片」?
    2018-04-03 11:5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陳浩哲近日,網友riddit上傳了一張照片,稱日本櫻花開了,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這條帖子在十幾個小時內拿到了47000多贊。不過馬上有人指出,這不是日本的櫻花,而是貴州省貴陽平壩農場盛開的櫻花海。
  • 這些著名的「日本特產」其實都源於中國,不止是茶道、和服!
    日本國土面積雖然小,但是日本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非常廣泛,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看過日本的動漫,像是哆啦A夢,奧特曼,或者海賊王等等,在我們看動漫的過程中,就接觸到了非常多的日本文化,他們也都成了我們印象中日本的標誌和特產,但是其實,日本受古代中國的影響是非常深的,很多的「日本特產」其實都來源於中國
  • 其實,它們都不是源於日本的!
    天婦羅和木屐,提起這兩樣東西,你的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大概率是想到了日本。因為日料裡,天婦羅是一種代表性食物;而木屐也是日本人在傳統節日裡,配合和服的穿著。其實,這兩樣東西都不是源於日本的!日本有天婦羅,中國有大餅夾一切日本料理中的很多吃法,很多是源於其他國家的風味輸入。在日本,陽澄湖蟹被稱為上海蟹,良鄉慄子被稱為天津慄子。豆腐起源於中國,豆腐大概出現於唐代末年和五代時期,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普及開來。
  • 這三個姓氏,人們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這些姓氏源於古代
    這三個姓氏,人們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這些姓氏源於古代文/小玉百家姓這本啟蒙典籍,相信很多人都接觸過,《百家姓》這本成書於漢朝時期的古籍,在這本書當中,記載的姓氏大約為五百多個,在這些極為稀少的姓氏當中,有這麼幾個姓氏,沒有一定歷史底蘊的人一定會以為這是日本姓氏。
  • 為何日本漢字源於中國繁體字,發音卻有天壤之別?答案其實很簡單
    眾所周知,日本的漢字是從我國所流傳過去的,如今經歷數百年的改版,也已經形成了他們所獨有的字體和語言。但是大家或許會有疑問,為何日本漢字源於中國的繁體字,但發音卻和我們有著天壤之別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和東亞其他民族一樣,日本的先民在接觸漢字之前並沒有書面語,因為他們的位置處於東亞的最邊上,生活都是一個問題,更何況文明的發展。所以在那個時候的日本,還是以原始社會的形態生存,因為沒有固定的語言,所以他們的交流主要還是以舞蹈和動作交流。而漢字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傳入日本。
  • 中國這幾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名,其實這都是中國的古老姓氏
    中國這幾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名,其實這都是中國的古老姓氏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很多東西都包含著很大的內涵。最常見的姓都有著自己的淵源。中國百家姓中單字的姓最多,不過也還是有很多的複姓。
  • 汕尾 這12張文化名片新鮮出爐…
    碣石玄武山8月24日下午,「省社科專家話汕尾文化名片」活動在汕尾市舉行,來自省、市的社科專家們對汕尾市紅宮紅場、碣石玄武山、四大稀有劇種(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皮影戲)等16張候選文化名片進行盤點和探討
  • 日本網友吐槽:這是我們市長的名片,是不是很二次元
    日本的動漫文化一直都很發達,這不僅僅體現在動漫產業發達和愛好者眾多上,更體現在動漫已經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之中,不僅僅是普通群眾,就連很多社會精英乃至政府高層都是動漫愛好者,其中不少當政者還挺熱衷於依靠動漫來促進當地發展來著。
  • 諸子百家,其實都源於道家?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這個時代所產生的先秦諸子思想,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原典」、「原動力」。甚至有學者認為,諸子百家都淵源於道家。例如,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者、政治活動家江瑔,在其所著的《讀子卮言》一書中就指出:「道家之學,較諸家為最早……諸家之學皆起於春秋戰國之時,道家之學則在春秋戰國以前,而源於有史之初。」
  • 日本抹茶源於宋代點茶
    日本抹茶源於宋代點茶) 近期一部很火的古裝網絡劇出現了一幕類似於日本抹茶的場景,但其實那是我國宋代的茶藝——「點茶」。
  • 這6張「中國名片」震撼世界!你都知道嗎?
    中國新能源、中國橋梁、中國航天、中國電商、中國交通、中國超算,一個個打上了中國標記的基礎設施、科技成果、行業成就,正在不斷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並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以鏗鏘的腳步邁向世界。厲害了,我的「中國名片」!
  • 可以玩的名片 40張創意名片設計欣賞
    名片是公司或個人的聯繫標識之一,世界上每天都有許多人在使用,名片雖然是很簡單的一張卡片,但對於注重形象的企業或個人,他們對名片的設計要求是相當高的,因為一張有創意的名片除了提升形象外還能吸引用戶的眼球或娛悅用戶。
  • 汕尾評選出12張文化名片
    今日(24)下午,「廣東省社科專家話城市文化名片」第十二場活動在汕尾市友誼賓館3樓會議廳舉行。6位社科專家就候選的汕尾文化名片進行盤點與研討。最終,包括四大稀有劇種、汕尾漁歌等在內的12張文化名片脫穎而出,成為汕尾的「文化IP」。本次活動由廣東省社科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汕尾市社科聯聯合主辦,廣東省文化學會承辦。
  •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五種東西,其實都源自於中國
    櫻花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秦漢時期,皇親貴族就已種植此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此後,被日本使臣帶了回去,由此才有了日本櫻花。和服19世紀末期以前,其實稱作吳服,這個稱呼源自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當時東吳與日本商貿活動頻繁,由此傳入日本。在過去,其實吳服與和服有區別,但如今已經一樣了。相撲這種形式在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
  • 日本這些國粹,其實都是起源於中國,也包括和服在內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的交往密集,而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源於中土。自漢朝開始,我中原王朝就對日本島國進行過冊封,三國時代魏國曹丕更是賞賜印綬。到了唐朝時期,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又被唐軍在白江口揍了個踏實。自此開始,日本開始以中華為師,派出大量僧侶充當遣唐使到中原進行學習。
  • 日本文化起源於中國,為何房屋建築卻沒有「照搬」中國的?
    去過日本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衣食住行上面和中國有很多共同之處,這是因為日本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經常會派使者到中國學習,然後會把學習到的文化帶回日本,所以日本的文化起源於中國,但是大家會發現,日本的房屋建築風格確實獨具一格,有著自己的特色,並沒有「照搬」中國的,這是為什麼呢?
  • 貓招財源於中國,招財貓源於日本
    希望招財貓給他帶來好運,安然度過這段時間吧。在店裡放一隻招財貓,是許多人的習慣,但你可知道招財貓的由來?貓招財源於中國,招財貓源於日本關於招財貓的來歷,有人認為起源於中國,有人認為起源於日本。這個貓形石雕無論身形、翹起的長尾還是蹲坐姿態,以及一隻像在招手的爪子,都酷似如今的招財貓。這也成為許多人認為「招財貓源於中國」的佐證。不過,這個陝西的考古發現,只能說明在那個時期,貓已經進入中國人家庭生活,但跟招財沒有任何關係。至於《酉陽雜俎》中的記載,也只能說明「貓招財」說法源自當時,卻不是招財貓誕生的證據。
  • 汕尾12張文化名片新鮮出爐
    原標題:汕尾12張文化 名片新鮮出爐   8月24日下午,「省社科專家話汕尾文化名片」活動在汕尾市舉行,來自省、市的社科專家們對汕尾市紅宮紅場、碣石玄武山、四大稀有劇種(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皮影戲)等16張候選文化名片進行盤點和探討,並最終評選出12張汕尾文化名片。
  • 相撲、漆器、抹茶,都源於中國,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華輿訊 據世界華人周刊報導 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都起源於中國,並將其發揚得淋漓盡致。日本這個「學生」,為什麼能超越中國這位「老師」?原因耐人尋味。如果在中國街頭問「尺八」是什麼,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但一提起《火影忍者》主題曲,相信很多人都能哼上兩句。
  • 朱健:擦亮石鼓書院這張優質「湖湘文化」名片
    今天(12月27日)上午,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赴石鼓書院調研,他強調,要擦亮石鼓書院這張優質的「湖湘文化」名片,抓緊理順體制機制,還原書院本質,加強創新管理,不斷提升衡陽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特別顧問朱森第參加調研。 來到石鼓廣場,朱健、朱森第實地察看七賢雕像、禹碑亭、大觀樓、合江亭、文化展廳等人文景點,詳細了解石鼓書院的地理優勢、歷史文化、旅遊管理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