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數量持續增長 審理周期較長:統一裁判標準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如何在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訴權的同時,統一審查標準,遏制管轄權異議濫用,提升審判質效,這是司法審判實踐,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在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隨意提出管轄權異議,影響了案件審理的整體效率。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為全國首家智慧財產權專業審判機構,統一受理北京的智慧財產權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記者7月19日從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了解到,自2014年11月6日建院至2018年6月30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共受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44139件。其中,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3287件,約佔全院民事二審案件收案量的三分之一。

  據介紹,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遇到當事人濫用管轄權異議的情形包括:明知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不成立,卻堅持提出管轄權異議;對同類案件重複提出管轄權異議並上訴;人為造成送達困難,試圖拉長訴訟周期等等。

  「有的當事人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法院郵寄管轄權異議申請書、上訴狀,但在郵件中不註明聯繫人、電話,也不寄回送達地址確認書,造成法院難以聯繫到異議人、上訴人;有的故意更換辦公場所、代理人等導致法律文書無法送達。」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法官儀軍說。

  面對利用管轄程序拖延訴訟、原告的合法權利得不到及時保護、法院程序性工作不堪重負的現狀,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探索建立創新機制與舉措,以保持程序正當性與訴訟經濟原則的平衡。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介紹,近年,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其中,文化產業聚集地區案件數量較多,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佔比較高。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管轄權異議佔比超過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總數的五分之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網絡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根據該條規定,原告可以以己方住所地作為管轄連接點在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訴。而此前,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多只能以被告住所地或者以網絡伺服器、計算機終端設備所在地等侵權行為地確定管轄。

  「北京有眾多文化科技產業公司,其提起侵害著作權之訴,可以適用第二十五條的規定以其北京的住所地法院為管轄法院,相關案件的被告由於多在外地,故幾乎無一例外地對該條款的適用提出異議。」儀軍說,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商業詆毀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是司法實踐中三類常見的智慧財產權「信息網絡侵權行為」。

  據了解,針對大量「信息網絡侵權」案件,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進行分類研究,統一裁判標準,並在裁判文書中充分釋法說理,提高文書質量。

  同時,為解決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審理周期較長的問題,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專門建立了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快審機制。通過優化流程、合理分工,單獨設立管轄權異議上訴案件快審組,實現了專職化送達、集約式審理。自2017年3月初實施快審機制以來,快審組共審結管轄權異議二審案件1500餘件,審理周期從過去的27天縮短為14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李萬祥 實習生 曹悅欣)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管轄權異議案件中拖延訴訟問題及其應對
    在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案件中,被裁定駁回,裁駁率高達100%。當事人不服裁定提出上訴的30件,上訴率為83.3%,二審結案全部維持原裁定。  2、二審案件情況分析  2013—2014年我院共審理管轄異議上訴案件2023件。
  • 管轄權異議審理程序的完善
    當事人可以利用法院審查不進行對立辯論和質證的特點,通過塗改和添加有關管轄的內容,或者通過其他一些非法手段偽造證據,騙取相關法院的管轄權。  (四)會導致訴訟過於遲延  由於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代價僅僅是提出申請、異議不成立時交納100元異議費用,而管轄權異議程序啟動以後法院必須進行審查、裁定作出後還可以上訴,而且法律對二審法院審理管轄權異議案件的期間未作任何規定。
  • 發回重審期間被告能否提出管轄權異議
    在南昌某人民法院重審期間,被告陳某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案件訴爭的南昌某工地工程款雙方已結清,實際訴爭的工程在江西省九江縣,認為本案應移送九江縣人民法院管轄,於是該院遂於2014年8月21日裁定被告異議成立,將該案移送九江縣人民法院審理。
  •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運行一年 總結髮布40條裁判規則
    16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外發布智慧財產權法庭2019年度報告和《裁判要旨》,梳理其成立第一年來在案件審理、機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進展,總結提煉出40條裁判規則,為進一步統一技術類智慧財產權案件裁判標準、提高審判質效提供了規則指引。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在北京揭牌。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這次分享的是馬文星的文章《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編者按刑事二審開庭審理基於《刑事訴訟法》「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案件;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作為法定救濟程序,刑事二審的功能發揮關乎糾正錯誤
  • 判例解讀:最高法觀點 一審期間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則不得上訴
    因此,各方當事人都要爭取案件的管轄權,都希望案件放在對自己有利的法院來審理,甚至不惜將案件管轄權的官司打到最高法院。碰到「背靠背」條款的合同糾紛,是不是就要放在和北京高院持相同觀點的法院來審理,對總包單位更有利呢?02 管轄權異議必須在答辯期內提出在本案中,原告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訴上訴人黃寶涵和江西恆達利陶瓷建材有限公司等其他被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將案件立在了福建高級人民法院。
  • 一名法官可落槌,北京三中院適用獨任制審理民事二審案件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今日(1月21日),北京三中院適用獨任制審理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侵權責任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9件民商事上訴案件,即無需組成合議庭,一名法官即可審理簡易上訴案件,大大提高了審判效率。庭後,一名當天拿到判決的當事人感嘆,「沒想到二審法院效率這麼高。」
  • 打官司時靠管轄權異議拖延時間的方法不可取
    想當年管轄權異議制度也是我們一大幫學者及專家閱讀無數典籍參考各國經驗經過無數次討論才確立下來,目的也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自然不能說廢除就廢除的了。那麼管轄權異議制度為什最近頻道進入人們熱議的話題呢?小編講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吧。以往審理民事案件很少遇到有人會提管轄權異議,除非被告確實認為原法院審理確實不符合管轄權的法律規定且有可能嚴重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
  • 規制管轄權異議濫用探討
    管轄權異議制度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賦予當事人管轄權一定的救濟權利,是實現司法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司法實務中,部分當事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惡意多次向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以期拖延審理的行為時有發生。當事人以法律賦予其管轄權異議的權利為「擋箭牌」「護身符」,致使審理期限遭受惡意拖延,嚴重損害司法權威。
  • 上級法院將案件交下級法院審理,可以使用「移送函」嗎?
    後因被告遞交了《管轄權異議申請書》,合議庭要求原告遞交《管轄權異議答辯狀》。2015年3月31日,省高院下發《移送函》,將案件移送給運城中院。《移送函》說,案件曾在運城中院審理,且不符合省高院受理標準。
  • 【裁判觀點】最高院合併審理裁判觀點匯總
    其中一個法院已經作出生效判決,另一起訴不屬於重複訴訟且受案法院具有管轄權的,由受案法院進行審理。(2016)最高法民再172號2.訴訟標的為同一種類的法律關係或請求權時,徵得當事人同意,可合併審理案例要旨訴的合併分為訴的客體合併和訴的主體合併。
  • 配資合同糾紛,提管轄權異議成功
    接此函後,請你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和一、二審裁定,將本案移送有管轄權的法院。【辦案經過]】2019年5月22日接案後依法提起管轄權異議,理由主要有兩點:其一,根據現行有效的最高院法函[1995]89號文件,《借款協議》中的「由守約方所在地法院管轄」不同於「由原告方所在地法院管轄」,約定不明,為無效的管轄權約定。
  • 四巡案例:確定管轄權的訴訟標的額計算方法
    案件信息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審理程序:二審案號:(2018)最高法民轄終21號案由:民事-合同糾紛裁判年份:2018年裁判結果: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文書類型:民事裁定書當事人信息上訴人:鄭州永通特鋼有限公司被上訴人:重慶欽國鴻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重慶刑事律師: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嗎?二審改判機率有多大?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刑事二審是對被告人權利的救濟,具有重要的價值。那麼,什麼是刑事二審程序?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二審的期限是多久?刑事案件二審改判的機率有多大?刑事案件二審可以不開庭審理嗎?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律師羅致洪特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以供參考。
  • 最高法執行異議之訴案件駁回起訴的(10條)裁判意見
    導語:近年來,執行異議之訴糾紛中被駁回起訴的案件數量逐年遞增。關於執行異議之訴案件是否符合起訴條件,裁判中存在較大認識差異。有的案件,一審、二審均做實體處理,再審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起訴。也有一些案件,一審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駁回起訴,二審認為需做實體判斷並指令審理。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裁判要旨(2019)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2019年全年受理各類技術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945件,其中民事二審案件962件、行政二審案件241件、管轄權異議上訴案件481件、其他類型案件261件。行政二審案件中,發明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案件80件,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案件57件,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行政糾紛案件13件,發明專利申請駁回覆審行政糾紛案件71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駁回覆審行政糾紛案件9件,其他行政糾紛案件11件。  2019年全年共審結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433件,其中民事二審案件586件,行政二審案件142件,管轄權異議上訴案件446件,其他類型案件259件。
  • 姚明代言湯臣倍健被訴 管轄權異議申請被駁回
    今天,記者從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處獲悉,消費者馮長順訴北京百姓陽光大藥房有限公司及產品代言人姚明涉嫌虛假宣傳一案中,姚明所提管轄權異議申請被駁回,案件仍將由該法院審理,具體開庭時間尚未確定。隨後,姚明以其住所地在上海徐匯區為由,向法院申請將案件移送至該地法院審理。7月30日,西城法院對姚明所提管轄權異議申請進行了審理。
  • 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審查標準
    基於二者的關聯性和共通性,在專門針對執行異議之訴審查標準的具體法律規定或者司法解釋出臺前,執行異議之訴案件可參照適用《執行異議和複議規定》的相關規定,對於案外人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權益進行審查認定。
  • 如何確保各地法院的裁判尺度統一? 最高法回應
    如何確保各地法院的裁判尺度統一? 最高法回應 原標題:   中新網2月28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最高審判機關,如何確保各地法院的裁判尺度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