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關東拳傳承人遠玉華在獻縣淮鎮舉行收徒儀式

2020-09-05 國學守望者

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8月22日,滄州關東拳第七代傳承人遠玉華的收徒儀式,在河北獻縣淮鎮舉行。

收徒儀式由孫廣波主持,參加儀式的有:滄州關東拳名家蘇治合,獻縣書法名家王樹明,淮鎮明德小學校長王金華,獻縣武術摔跤名家郭宗偉,獻縣新聯會秘書長趙志忠,滄州市武協委員孫廣波,旅滬淮鎮著名企業家,關東拳第七世傳人景西峰,關東拳第七世傳人景西朝,關東拳第七世傳人趙明月,關東拳第一世邢氏族人邢福建,已故關東拳名家李樹和先生家人李建軍,獻瑞麒麟有限公司董事長、遠氏家族代表遠偉儒,獻縣攝影名家遠忠傑,河北林楓律師事務所主任吳錫軍,獻縣文化館館長、著名書畫家李崢嶸,全國人大代表、中街村黨支部書記哈明江,南街村黨支部書記韓貞軍及武林及社會各界賢達、來賓共計百餘人。

在收徒儀式上,在遠玉華深切緬懷已經故去的李樹和、馬春林先師,感恩因身體原因不能參會的王清州先生,向已故關東拳名家李樹和先生遺像行謝師禮!已故關東拳名家李樹和先生的後人李建軍先生講話,然後是拜師禮,其弟子遠忠天、彭同聚、景其奧、孫文博、馬寶琛、王超、孫志澤、王佳策依次上臺,面向師父、師母行拜師禮。並由拜師弟子代表遠忠天宣讀《拜師貼》,然後師父、師母依次給拜師弟子佩戴「徒弟」胸花,分別發給弟子《回徒貼》,回贈訂製款關東大刀,新入門的大師兄遠忠天代師父宣讀關東拳門規。

武林人稱入門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進入師門的弟子,被稱為大師兄,也稱開門弟子,最後入門的弟子,被稱為小師弟,亦稱關門弟子。滄州武術名家遠玉華的入室弟子,將載入關東拳門譜,現場的各位來賓、武術同仁,共同見證了隆重的傳統拜師儀式,這幾名拜師弟子也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武林人。

新拜師弟子景其奧的家長景承坡、遠氏家族代表遠偉儒先生發言,獻縣非遺保護辦公室主任、文化館館長、著名書畫家李崢嶸講話,全國人大代表哈明江對孩子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遠玉華帶領新入門弟子舉行了獨特的「開拳」儀式,各個入門弟子分別表演了各自拿手的關東拳、械,向大家展示匯報。

據了解,關東拳源於獻縣淮鎮北排邢氏,在各代傳承人的艱辛推廣傳承下,歷經七世,現已成為國家主管部門確認的129個優秀拳種之一,2015年被列入滄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為獻縣中小學培養了諸多優秀武術人才,2018年又成功走進了滄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課堂。由遠玉華編著的《關東拳》、《關西拳》、《關東大刀》等武術書籍現均已發行,被滄州市圖書館和博物館收藏,其關東拳成功在網際網路線上分別開展了視頻教學,為全民健身,創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新的貢獻。

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武術更不例外,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的說沒有師承、沒有師父不算入門。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師徒雙方需經過反覆全面考察、確認。「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事關重大!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只能指路,能不能走下去,能走多遠,全在弟子自己。在走的過程中,師父會做個拐杖、做盞明燈,與弟子相伴。成為師徒,需要緣份。人世匆匆,得遇明者為師,乃三生之幸。

拜師,表面是一種形式,實際上是一種武術的延續和文化的傳承,普及不等於傳承,精髓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普及。名家明師開門收徒,能使傳統技藝與文化精髓得以正脈流續,代不乏人。

多年來,遠玉華孜孜不倦,身體力行,深究武學實質,明確文化擔當。平日以武修心強身,以文補思充慧,文武兼修,德法並舉,傳承關東拳技,推廣滄州武術,實為後學楷模。

這次拜師的弟子們仰慕遠老師的德才、拳藝、人品,願意追隨師父,傳承民族文化,值得欣慰!

關東拳傳人遠玉華、蘇治合、遠忠天、孫文博等關東拳人,多次參加滄州國際武術節、全國及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並獲得冠軍,並把關東拳展示到韓國、荷蘭、義大利等國家。

欣逢盛世,國術承傳!在「關東拳研究中心」淮鎮講武堂,參加儀式的人員共同見證了滄州市非遺保護項目關東拳,薪火相繼,開枝散葉。關東拳現已成為淮鎮的文化名片,是淮鎮文脈俠義文化的代表,淮鎮的傳統武術文化已經走向了世界。

圖片由關東拳研究中心提供

相關焦點

  • 獻縣遠玉華:滄州關東拳代表性傳承人
    獻縣遠玉華: 滄州關東拳代表性傳承人華儒今年51歲的遠玉華,是滄州市政府命名的關東拳代表性傳承人滄州市武術協會委員、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武術)、獻縣第十四屆政協委員。他從小習練關東拳,如今更是把挖掘、弘揚關東拳作為自己的使命。
  • 獻縣趙剛近期詩作選登
    參加滄州關東拳遠玉華大師收徒儀式感賦(新聲韻)趙剛 2020年8月22日,應滄州關東拳第七代傳承人遠玉華大師之邀請,有幸參加了他在河北獻縣淮鎮舉辦的收徒儀式。 關東拳發源於獻縣淮鎮北排邢氏,在各代傳承人的艱辛推廣傳承下,歷經七世,現已成為國家主管部門確認的129個優秀拳種之一,2015年被列入滄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由遠玉華編著的《關東拳》、《關西拳》、《關東大刀》等武術書籍現均已發行,被滄州市圖書館和博物館收藏,遠玉華參加滄州國際武術節、全國及
  • 邢景會:淮鎮遺風之關東拳後人遠玉華
    同時也請諸位拿起手中之筆,把淮鎮先民創造的物質的、精神的財富整理出來,為後世淮鎮人留下完整的文脈傳承,給淮鎮留下應該傳承下去的淮鎮立鎮之源頭。 關東拳後人遠玉華 在對遠玉華進行了一段了解後,我決心打破慣例,在本書中錄入遠玉華這位關東拳第七代傳人。在我寫到的多位傳人中,他也許是一位最具時代特點的武林新秀。
  • 淮鎮傳統武術再次走進學習強國
    淮鎮傳統武術再次走進學習強國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10月28日獲悉,滄州市獻縣淮鎮土生土長的關東拳系列——關西拳再次被學習強國平臺展示據關東拳代表性傳承人遠玉華介紹說,我們淮鎮的關東拳再次走進學習強國,在學習強國的河北學習平臺展示,第一次是在2020年9月25日,展示的是關東拳十二式,這次是在2020年10月23日展示的關西拳(簡化)。
  • 新時期網際網路中的文化淮鎮
    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淮鎮,重新還原於當代淮鎮人的眼前。在此期間淮鎮黨委、政府先後組織人員完成了電視訪談系列片《淮鎮史話》、《話說關東拳》,整理出了《淮鎮地名詩話》、《淮鎮風物》、《紀曉嵐與淮鎮》、《陳瓚傳說》、《淮鎮消逝的風景》、《我們都是淮鎮人》等。
  • 獻縣淮鎮人趙志忠入選滄州作家人才庫
    獻縣淮鎮人趙志忠入選滄州作家人才庫採風網滄州站報導:2019年12月20日,從獻縣文聯獲悉,經滄州市作協研究確定獻縣淮鎮人趙志忠入選滄州作家人才庫。趙志忠,筆名趙剛,號國學守望者、微妙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獻縣淮鎮人。作品發表於《詩刊》、《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
  • 邢景會:淮鎮遺風之王清州的堅持
    但王清州十幾歲就離開家鄉,先後在北京、重慶、石家莊、滄州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後才回家定居,就是說,作為關東拳的傳人,他在后庄呆的時間並不很長,他能告訴我們那些呢?王清州顯然已經到了年老健忘的時候了。好在夫人記憶比他好。夫人說,半年前,丈夫還是好好的,不僅記憶沒問題,口齒也清楚。是弟弟突然先他而去,他想不開,好好的一個人,年紀也不大,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 滄州詩書聯三家共贊獻縣李孟鑫、陳海霞夫婦
    滄州詩書聯三家共贊獻縣李孟鑫、陳海霞夫婦 贈李孟鑫、陳海霞夫婦(新聲韻)趙剛一兩地奔波志大商,謀求六載已輝煌。胸襟自讓前程遠,種下梧桐落鳳凰。二豪宅大建為爹娘,閃閃群星沐月光。萬道朝霞鑫遇海,金臺賦雅話晨陽。注:8月4日與滄州書法家李金臺微信聊天中了解到,其侄李孟鑫在西安經商,六載打拼,終有收穫,便在獻縣商林老家為父母花費七十餘萬元蓋新樓房,感其孝心,特作此詩以記之。
  • 《珍珠婚》:獻縣淮鎮人峰濤用歌聲見證愛情
    《珍珠婚》:獻縣淮鎮人峰濤用歌聲見證愛情趙剛「三十年結髮夫妻,我們更懂得珍惜,往後餘生我陪著你,永遠都是老夫老妻……」這是峰濤為紀念他結婚三十年而創作的歌曲《珍珠婚》,一句老夫老妻讓人感慨萬千。王峰濤,筆名峰濤,曾用名王振江,漢族,河北省獻縣淮鎮前丁莊村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河北省音協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滄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錄入人員,中國世紀大採風組委會獻縣工作站站長。
  • 通臂拳傳承人義務授拳17載
    □記者 劉樹鵬 今年69歲的郭貴增,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劈掛拳傳承人、滄州通臂拳傳承人。2000年至今,為了把傳統武術精華傳承下去,郭貴增不避寒暑,來者不拒,在滄州市義務傳授武術,培養了許多後起之秀。
  • 十月金秋碩果豐 太極門裡添新丁—太極名家常子軒收徒儀式舉行
    2018年10月29日,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太極拳名家常子軒收徒儀式在孟州市大宅院舉行。胡蔚文、葉國強、周宏偉、劉宏偉、吳子賢、李帥坤、崔浩南等七名太極拳愛好者經過重重考驗拜在常子軒老師門下,正式成為陳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承擔起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的責任。
  • 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原標題: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拜師古已有之,只是時至今日,這種儀式也逐漸行將就木。對於跪拜之禮,魯迅先生還曾挖苦、嘲笑過,所謂有形的辮子剪掉了,腦後仍掛著無形的辮子。但是,撇開其封建糟粕部分,就非遺領域而言,拜師儀式,似乎於今有必要提倡。
  • 淮鎮清真寺阿訇張振華與馬本齋生死之交的傳奇故事
    》上刊凳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獻縣黨史辦公室彭鳳華同志的關注,文中提到有位回族老人名叫張振華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在獻縣淮鎮清真寺當阿訇時曾經救過馬本齋同志。得知我們的來歷後,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老人與馬本齋那段有著生死之交的傳奇經歷:「抗日戰爭時期,我在獻縣淮鎮清真寺當阿訇,我是個愛教、愛國的熱血青年,特別崇拜回族同胞馬本齋同志,我和馬本齋是同歲,馬本齋是我們回族的英雄。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平定砂器,開枝散葉。11月1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平定砂器」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收徒儀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基地——平定縣冠窯砂器陶藝有限公司舉行。李蘭英、梁傑、陳志龍、張澤、張恩源五位砂器新人拜師於張宏亮門下,立志把「平定砂器」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 北宋官窯非遺傳承人王東霞老師收徒儀式順利舉行
    2020年6月26日,北宋官窯非遺傳承人王東霞老師收徒以及學生王旭、孟博拜師儀式順利舉行。
  • 非遺項目樂山道家武術第三代傳承人陳軍開山收徒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非遺傳人陳軍收徒啦10月8號上午11時,確山縣南灣湖酒店二樓盤龍廳,駐馬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代傳承人陳軍舉行開山收徒儀式,弟子王瑜按照傳統傳承規矩行了拜師禮。據了解,樂山棍和樂山拳的第三代傳承人陳軍,曾在2019年遼陽市弓長嶺體育館,參加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中由確山縣衛生健康體育委員會選派參賽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樂山棍和樂山拳,雙雙獲得銀牌。
  • 河北省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為緣夢摩登舞藝術團舉行授旗儀式
    河北省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為緣夢摩登舞藝術團舉行授旗儀式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7月14日,河北省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在滄州市運河區萬泰豪景小區為緣夢摩登舞藝術團舉行了授旗儀式。參加授旗儀式的有:滄州市老幹部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元,緣夢摩登舞藝術團團長閆淑媛及老幹部聯誼會有關領導、兄弟團隊的代表及部分友好人士等。授旗儀式由孟德林主持,在授旗儀式上,緣夢摩登舞藝術團團長閆淑媛致歡迎辭,老幹部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元即席講話,他介紹了老幹部聯誼會的十年發展歷程和當前的主要工作,並肯定了緣夢摩登舞藝術團的辦團宗旨和藝術成果。
  • 獻縣文化圈的四大「亮點」
    獻縣文化圈的四大「亮點」關於獻縣「亮點」的說法,是指獻縣的四個文化名人、書畫名人的統稱,他們相同之處就是頭頂無法,亮如燈,統稱為獻縣四大「亮點」。朱紅生先生曾分別為他們賦詩,以助雅興。排名隨機不分先後,詩云:獻縣四大「亮點」朱紅生古郡賢傑燦群星,文脈悠悠地鍾靈。滄海騰波層層浪,浣出「四亮」爍全城!
  • 滄州武術傳人王文耕:收徒著書傳承白猿通臂拳(圖)
    但他聽說老人收徒非常嚴格,又擔心被拒絕。在一個冬天的夜晚,王文耕鼓著勇氣來到賈勃生老先生家裡。老人問了問他以前的情況,沒有表態,只是說:「明天早晨,你到村南的打麥場去吧。」第二天早晨6時,王文耕冒著寒風趕到打麥場,發現賈勃生早就來了,他覺得非常慚愧。在賈勃生面前,王文耕練了一趟拳。老先生微微點頭,收下了這個徒弟。
  • 太極拳名家黨振喜祭祖暨收徒儀式隆重舉行
    2017年10月2日,陳正雷大師的十八位入室弟子之一、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黨振喜大師祭祖收徒儀式於陳家溝太極拳祖祠隆重舉行!黨振喜老師宣讀拜祖文  拜師儀式開始前,黨振喜老師宣讀拜祖文並攜夫人向太極拳始祖陳王廷及歷代宗師上香、敬酒、行叩拜禮,祭奠先師風華,感念先輩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