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禪意佛心-品讀著名畫家侯立遠的水墨畫

2020-12-15 中國網濱海高新


侯立遠

侯立遠,1968年出生於浙江樂清。早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現為《求是》雜誌社《紅旗文摘》藝術顧問。先後參加巴黎、多倫多、首爾、東京、北京、上海、中國臺北等地的學術提名邀請展。

作品發表於《美術》、《新美術》、《美術報》等百餘種專業刊物。藝術成就分別被《光明日報》、《人民畫報》、《中華人物》、《求是》雜誌社《紅旗文摘》、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諸多主流媒體刊登介紹。

畫作被BIG SHOT ,GESHAN, 美國彼岸藝術學會,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劉海慄美術館,浙江博物館,臺灣國父紀念館等眾多藝術機構收藏和推廣。

近年出版有:中國當代名家——《侯立遠》畫集;

當代水墨精神——《侯立遠詩文集》;

《風月同天》侯立遠山水作品集;

《心中的山水》2014侯立遠作品集。

近年個展:

2010年11月:《三生嘉木》、北京一號地,主辦:海峽兩岸藝術基金會。

2011年12月:《畫語金絲》、北京國際展覽中心,主辦:中國展覽集團。

2013年12月:《風月同天》、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

2013年12月:《風月同天》、北京798,主辦:美國彼岸藝術學會。

2014年4月:《春季水墨展》、北京798,主辦:美國彼岸藝術學會。

2014年6月:《藝氣風發》侯立遠水墨展、臺灣桃園,主辦:臺灣長流美術館。

2014年10年:《心中的山水》、國家會議中心,主辦:雅昌文化集團、美國彼岸藝術學會、中國藝術國際畫廊組委會。

2015年2月:《直去千峰青入空》侯立遠絹本水墨山水展、彼岸藝術北京畫廊,主辦:美國彼岸藝術學會。

侯立遠的水墨畫以山水為主,並且風格是傾向於比較飄逸、縹緲、空靈的,禪味比較濃。近年作品可分為三個系列《碧水金山·十方光明》、《水韻墨章·空亭茶語》、《堂皇青綠·雲明山淨》(本篇作品圖片以前兩個系列為主)。

《碧水金山·十方光明》系列是侯立遠先生二十餘年來逰走穿越於川藏、青藏時的心靈獨白。雪山夕照,祥雲五彩,金橙色之光芒,其畫面如佛光之普照十方大千,讓人心生祥和與光明,感受中國傳統金碧山水畫堂皇正氣的藝術魅力。

《水韻墨章·空亭茶語》系列是侯立遠先生對宋元水墨畫精研細究幾十年後的心得,其作品無論是表現煙雨迷濛的江南,抑或重山細水的巴蜀,無不重意尙韻,筆精墨妙,意境空靈開闊。當今世界喧囂浮躁,尋方外之去處易,覓寸心之淨土難,而侯立遠先生的水墨畫作在尺幅間營造了一方心之淨土,詩之追逰,可涵養純淨觀者之心,可棲息自由飛縱之靈魂。

第三系列的《堂皇青綠·雲明山淨》是侯立遠先生在繼承中國傳統青綠山水畫的優良技法上,融合自已幾十年來對大自然的寫生揣摩,意與古會後的心得再現。故其作品:畫面華美而不失清雅、貴氣十足而不流俗、駐目其間讓人頓生明淨雅正之感、仿佛置身於萬壑千山中、見自然之大觀而襟懷為之廓落。他曾說:青綠山水畫乃中國畫之大宗正脈、以其華貴絢爛,正大堂皇之象而飲譽天下,故自古至今殿堂廟宇多繪之。

在自己出版的畫冊的題跋中侯立遠先生曾寫到:繪事於我,已不在於一筆一划之巧妙,不在於一山一水之佳構,而在於每個時期自我心靈之寫照、關照自然、關照我心,去具象之一山一水,化古法,融當代、無派系地域之分別,無中西美學之束縛、隨心性之所至,萬物之於我,正所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我覺得冠以「禪意佛心」來品讀侯先生的水墨畫,更能深刻體會他創作的本真思想與所表達的深遠意境!

禪意佛心|侯立遠的水墨畫欣賞


《皎潔月光》2015年,69x69cm


《春水船如天上坐》2012年,69x69cm


《坐享清風明月》2014年,33x69cm


《江淨舟靜》2014年,33x69cm


《柳河東詩意》2014年,68x136cm


《西山待句圖》2008年,68x136cm


《西塘初雪》2012年,68x136cm


《劍山幽居圖》2012年,68x136cm


《淨明無塵》2012年,62x138cm


《空江有月》2014年,33X69cm


《日暮鄉關何處是》2013年,42x58cm


《水色清心圖》2009年,53x102cm


《松濤》2011年,46x89cm


《空亭茶語》2009年,68x136cm


《渡口》2013年,33x68cm


《聞梅品雪》2014年,33x68cm


《清空致遠》2014年,33X69cm


《水韻空亭》2011年,58x70cm


《江亭空晚》2013年,48x97cm


《白露秋江》2015年,42x58cm


《淨音》2013年,42x58cm


《白霧蒹葭》2013年,42x58cm


《釣山釣水釣風雲》2014年,39x51cm


《聽風》2013年,41x58cm


《夜月》2015年,46x49cm


《暮雨洗修竹》2013年,51x103cm


《佛唱祥開》2011年,97x163cm


《祥境》2010年,97x110cm


《祥由心生》2014年,51x45cm


《雲中淨土》2011年,68x88cm


《坐看雲起》2015年,92x62cm


《落葉滿空山》2014年,149x70cm


《夕陽山外山》2015年,56x130cm


《光明耀碧天》2014年,68x138cm


《陽和瑞境圖》2012年,69x176cm


《清江泊舟》2011年,25x136cm


《泛舟太湖》2015年,179x48cm


《靜聽松風寒》2015年,179x48cm


《此境類江南》2013年,124x29cm


《淨靜凡塵》2014年111x35cm


《淨寂》2014年,34x136cm

- 組圖:遊蹤旅思一畫家侯立遠之龍坪古渡

- 堂皇青綠 雲明山淨——畫家侯立遠的田園詩境

相關焦點

  • 法國畫家學習中國水墨畫30年 以「禪意」入畫
    法國畫家學習中國水墨畫30年 以「禪意」入畫 2014-06-21 09:02:00法國藝術家Robert·Faure(中文名「羅渭石」)回顧學習中國水墨畫30年,感嘆自己像尋找陰陽平衡一樣,尋找中國畫中力與柔的美。20日,其個人水墨畫展「筆墨之魂」在中國杭州恆廬美術館展出。  Robert·Faure出生於法國尼斯,畢業於法國裡昂大學並獲哲學碩士學位。
  • 禪意雪韻水墨畫勾起童年的回憶
    吳大愷 禪意雪景山水畫「我的『禪意雪韻水墨畫』系列,意在關注人生哲學,思考人生價值,在白雪茫茫的寺院中,荒原上,山澗裡用一兩僧人的形象,引導我們認清自己來到這世上的意義,面對一幅幅構圖不同的畫面,引發你產生共鳴,喚醒你的曾經過往,讓你進入沉思與回憶狀態
  • 著名山東籍畫家孫博文巨幅水墨畫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尺幅巨大、潑墨潑彩、色彩鮮明、齊魯文化……11月12日,山東籍已故畫家孫博文的巨幅山水畫作亮相中國美術館,藝術展將持續到11月22日。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頻頻提到的這些詞彙,勾勒出這位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非著名」萊陽畫家的成就和野心。
  • 尹滄海教授禪意書畫展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
    翊富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霖先生,前美國能源部聯邦高級主管、臺灣旅美國際知名核能專家吳全富博士,北京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吳雷先生,原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投資顧問徐力女士,臺灣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數位影視中心主任彭麗華女士,臺灣文化大學推广部數位影視中心孫正國先生,大葉大學休閒管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交流處執行長陳志誠先生,朝陽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亞洲經濟通訊社副總編輯賴富山先生,屏東水墨畫家洪仁堡先生
  • 這個法國畫家融合中西技法,畫出了中國水墨的「禪意」境界
    法國諾梅·羅徹(Noémie Rocher)的藝術之旅始於中國書法工作室,她的每件作品都是用中國墨水和丙烯酸樹脂交替分層繪製而成,表現出錯綜複雜的朦朧感、淋漓感,充滿了中國畫的「禪意」境界。後來,她進入著名的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工作室工作,達米恩·赫斯特是英國青年藝術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導了90年代的英國藝術發展並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1995年獲得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在達米恩·赫斯特的影響下,諾梅·羅徹的作品參加了高古軒的展覽。
  • 緣物寄情 畫語初心——品讀花鳥畫家曹文忠的寫意花鳥畫-新華網
    潛心寫意花鳥畫已歷十數年之久,其花鳥作品簡約而洗鍊,傳神而情趣;傳統又具現代,極古又帶禪意;在追求自然筆墨韻致的同時,注重發掘物象本身蘊藉的品格氣質和精神承載,2015年1月,其作品《蕉林清暉》《新雨初霽》獲得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 「風骨——中國藝術群展」國際金獎。
  • 他筆下的水墨畫又萌又有禪意,實在是太美了
    一提到水墨畫,大部分人腦海中立即便浮現出一幅幅大氣磅礴的畫卷,徐悲鴻的《八駿圖》、張大千的《長江萬裡圖》......落筆大膽,使人為之一振。但其實水墨畫不一定都氣勢如虹,它也可以清新淡雅,於細微之中見禪意。忘川山人便是這樣一名畫家,他的畫中,有意趣,有禪意,有心境,行走畫間,全是人間好時節。
  • 著名畫家朔風禪意作品賞析(五)
    藝術名家朔風簡介 朔風1968年生,八歲開始學畫連環畫,遍臨芥子園畫譜等,著名畫家察南大怪門下弟子,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河北省採風學會北京分會副會長
  • 中國水墨畫大師精選作品,超讚的古風水墨畫欣賞
    水墨畫可以說是國畫了,在很多人眼中國畫往往是大家都喜歡的畫作,今天給大家精選一些中國水墨畫都是大師級人物畫出來的作品,每一幅圖都像是有生命一樣,跟愛畫君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用一句詩來形容下面這組圖「更將繪畫乾坤手,閒寫山花野鳥來」,這組圖很有意境啊,畫師在小動物中的刻畫非常仔細,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墨畫作品了。唐雲這組花鳥意趣圖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可能有不少人還是比較喜歡寫這種花鳥水墨畫的吧,既然如此這組圖應該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了。
  • 著名畫家陳建輝水墨作品亮相恭王府
    著名畫家陳建輝(孫其峰先生入室弟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藝術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美展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師出名門,親炙蕭朗、愛新覺羅•溥佐、霍春陽等名師教誨,加之系統的專業教育和繪畫薰陶,使陳建輝深諳傳統水墨畫的精髓,作品筆墨酣暢,氣韻貫通,聲勢奪人。而後在歐洲講學期間對於西方當代視覺文化的考察,則使他從另一種角度進入西方的文化藝術體系。特殊的藝術背景、對水墨語言獨到的理解與認識、不斷升華的精神訴求,促使他從繼承傳統水墨走向開拓獨具個人特色的現代水墨之路。
  • 組圖:天津著名畫家何家英工筆人體畫賞析
    首頁 >> 書畫 >> 畫壇 組圖:天津著名畫家何家英工筆人體畫賞析
  • 法國畫家的「水墨禪畫」
    水墨的意境,打開了想像的閥域,只需簡單的墨色與筆觸,就可以把人們心目中至善的禪境表現出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羅渭石對東方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並創立「東方智慧學習和研究中心」,教授瑜伽並擔任心身醫學與社會科學教師。
  • 張慶東的禪意畫作
    別署自樂居、巽風草堂、品讀齋、雙拾樓。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員、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首屆、第三屆「華夏之星」。作品入編《遼寧當代美術史1949-2014》、《瀋陽當代美術史1948-2008》,並先後被沈延毅紀念館、瀋陽故宮博物院、營口市博物館、遼陽市美術館等收藏。
  • 侯立遠——金牛古道庚子集
    「鳥道依稀天上路,村居仿佛畫中人」,此道中多古柏,傳為張飛柏,晉柏,千古以來,詩人歌詠以文字者眾,而圖繪之者鮮矣。「若非天地留名筆,定是山川有畫師。」,天地山川,似有所待也,待者,終有所遇,來者,必有所報。
  • 和尚畫的畫,真的禪意雋永
    只有純粹的水墨才能體現出「禪意」,繽紛的色彩體現的是紅塵的豐富和熱鬧,而單純的水墨最能體現心靈的一種寧靜和簡約。 現實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過是一種虛幻的色相而已,所以中國畫自然而然地具有一點禪意,而歷代的僧人畫家把中國畫中的這點禪意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禪畫」。
  • 讀著名畫家秦嗣德筆下的水墨人物作品
    當代現實主義繪畫創作的一面鏡子——讀著名畫家秦嗣德筆下的水墨人物作品·獨立藝評人 陳 焱 秦嗣德是當代中國畫壇一位以現實主義手法表現當下眾生百態見長的優秀中青年水墨人物畫家。 掌中世界—夢遊 240x122cm 2018年 讀秦嗣德的水墨人物畫
  • 墨趣禪境——關於禪意水墨畫的思考
    田旭桐禪意水墨畫作品:潭影鑑禪心-紙本水墨-68×68  有段時間書必讀經典名著,偶爾看一些閒雜書、時尚雜誌,也覺得有一股市俗氣畫,畫得個滿紙繁花,萬裡江山,固然不會錯,一點一線,簡淡的筆墨勾勒出心中意象,萬象雲煙,禪趣點點,更符合我的思維。  將自己的看法與判斷直接表白出來,只是藝術的一個手段。就像頭頂的藍天白雲,遠處的山石草木,看起來是那樣的直觀,僅僅如此,並不能滿足我的思維觀念。相比而言,更喜歡刻意的隱去這種認知,從事物的另一個角度,從背後,從附加上的人文因素中去捕捉事物。
  • 黃群—全球水墨畫500強畫家
    黃群—全球水墨畫500強畫家北京美協會員,石齊畫院理事,石齊畫院特聘畫家,是北京一位中青代實力畫家。他曾攝獵多種藝術營養,亦獲多個藝術獎項,近年來的國畫作品形成了鮮明的風格,並有著強列的視覺衝擊力。毫無疑問為當代畫壇中的佼佼者,是中國藝術界的中流砥柱,具有無限亮麗的前景,被譽為當代全球水墨畫500強畫家。
  • 【推薦】「悟道禪心」——鄭小海水墨禪意人物畫作品展
    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買鴻鈞   評:  鄉弟小海君,古清化人,端正智慧者。行事多義氣,有古風。幼嗜丹青,迄今不輟。  著名作家舒牧音   評:  古人講,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小海的書畫體現的是一個充實的思想。是「人在鬧市行,寂靜空山林」的境地。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
  • 怡情水墨——當代著名畫家王寧山水畫淺析
    畫家王寧先生的山水如歌如詩,蘇東坡說「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贊的是王維的詩畫。而讀王寧先生的山水畫,還聽到了歌,賞到了樂,讓人如夢如幻,如入勝景,遐想連綿。落筆千金,沒有胸懷的畫家是畫不出如此之山水交響的。收藏國畫 王寧真跡仿古精品山水畫《松山祥雲圖》中國山水畫是畫山易畫草木易,但畫水難,畫霧畫靄畫嵐難上加難,因水是活的,而霧靄山嵐是浮動的。王寧山水畫中的「水」是有聲的,而那霧那靄那嵐是冒著水氣的,靈動的,意境就出來了,且出來的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