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都龍城 與諸城恐龍共度周末

2020-12-10 八喜旅遊網

我一向不大喜歡旅遊,不是懶、而是老人們過多正常的擔心總成為出行的阻礙,加上去年二胎出生年齡體質因素也讓我們一度放棄了遠行出國遊的打算。

但是看著朋友同事們一個個出國遊和國內遊不亦樂乎,我的內心的狂熱又一次燃起,所以決定先開始遊遍山東 全景為宗旨的省內遊。於是從2017年的8月份我們便開始了諸城周末一日遊打算——多了不說,一起看看我們與恐龍共度的這個周末吧。

諸城,最著名的就是2008年發現的全國最大的霸王暴龍和成群鴨嘴龍恐龍化石,其他的什麼馬耳山都只能算是點綴,甚至板慄之鄉也常常被人們所遺忘。這次去 諸城,就是為了家裡上四年級的老大而設計的路線,讓他增長一些生物科普知識,同時推動一下他的觀察能力。

本來11點前到 諸城 恐龍地質公園,結果12點15分才到,午飯我沒有吃,他們娘仨倒是爽快一路零嘴不斷。走到諸葛服務區時候我們預定了兩個大人的門票因為科普地方一向被國人認為不是熱點當時定當時出門票二微碼,老大到時候現買就行。

大約12點15分我們到了 諸城 恐龍三館(恐龍地質公園;暴龍館;恐龍博物館)之一恐龍地質公園。這裡停車免費,有人不多。肉眼一看也就是大約不超過500人的樣子,而且多數帶著孩子來的較多。一進門,進入眼前的就是地質公園的「龍立方」( 2011年6月10日, 諸城 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挖掘人員在對諸城 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挖掘時,發現在分布區中間地帶的礫巖上恐龍化石分布非常密集,不少化石相互交錯、疊壓。專家經過討論後,決定將整塊的立方土堆取出。考古人員最終確定了一個長4.6米、寬3.3米、高1.6米的礫巖土堆為挖掘區域,這片區域被形象地命名為「龍立方」 )在龍立方館裡陳列了在 諸城 發現的意外三角龍和大片鴨嘴龍的化石,特別是那塊被稱為天下第一骨的鴨嘴龍巨大的尺骨化石甚是壯觀。龍立方館不大,不到半小時就出來了我們馬上來到龍立方旁的恐龍澗( 山東 諸城 市的恐龍澗,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化石長廊。這裡陸續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恐龍澗位於龍都街道庫溝村北的小嶺下,化石暴露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處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的化石集群,呈45度斜坡分布)。

我們看完後已經是3點20分我們立刻開車到離著地質公園不到2公裡的白堊紀暴龍館。這個館面積不大,地下上下三層,陳列最大的暴龍頭骨和暴龍、鴨嘴龍、角龍他們當時爭鬥的化石群。

大約4點左右我們立刻開車去了位於 諸城 市區的恐龍博物館,百度導航很好用一下就找到了人還是比較多,好在 諸城 馬路邊可以停車警察也不管你只要不礙事就可以。我們匆匆茫茫進入館內,還好館雖不大但還比較人性,閉關時間已經到了但是還可以延續,但所有人看完再閉關。這點給點讚, 諸城 人可能是城市小原因吧和 濟南 比較總感覺生活節奏有點慢,開車也慢吃飯也慢人們不急不躁的。要在 濟南那麻煩了。

相關焦點

  • 山東的諸城如果穿越,是去跟隨蘇東坡打獵,還是選擇與恐龍共舞?
    這並不妨礙諸城的養殖業綠色發展,諸城可是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企業實力強,加上重視綠色發展,發展的自然就好了。諸城名氣大,不僅是因為有錢,這裡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因為在這方土地上,有著讓全世界古生物學家嘆為觀止的恐龍化石標本和元素。
  • 諸城,一個讓你來了不想走的地方!
    諸城歷史悠久,地靈人傑,風光旖旎,古蹟眾多。境內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恐龍化石群、恐龍足跡群,因此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上古明君虞舜誕生於境內的諸馮村,諸城因此又有「舜帝故裡」之譽。此外,諸城名人文化資源底蘊深厚,生態資源雋永秀美,佛像資源魅力獨具。「鳶都龍城」入選山東省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
  • 如果諸城的龍城市場被取締,臨近年末你會選擇去哪裡買年貨
    哪裡可以買到實惠便宜的商品,大多數諸城人會推薦你去龍城市場。這裡你可以買到很全乎的商品,關鍵是價格都很平民。鍋碗瓢盆,諸城土產,幾乎啥都能有。最近,因為手錶沒電了,到諸城某大商場換電池,最便宜的20元,貴一點30元,比小編的手錶還貴。於是同事推薦到龍城市場看看,龍城市場修表的最便宜的5塊,最貴的才10塊。臨近年末,更是有很多市民到龍城買年貨,吃穿用一條龍服務。
  • 被稱作北方恐龍之鄉,有中國龍城美譽,陳列著世界第一鴨嘴龍標本
    有一座城市號稱龍城,它是舜帝故裡,相傳舜帝出生在這裡,這就是被稱作舜帝之都的「諸城」。說起諸城相信大家許多朋友並不陌生,它位於山東半島(膠東半島)東南部,地勢較為平整、土地肥沃,是龍山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 諸城發現恐龍墓地,恐龍化石為何朝一個方向,專家解密:是這回事
    在我國的山東省,有一處著名的「龍城」,它以專門盛產恐龍化石著稱。在古生物學家們的一次探查中,他們驚奇地發現,諸城遺蹟中的恐龍化石,原來具有一定的方向規律。這個規律究竟是什麼?專家又能否揭開其中的秘密?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諸城是山東省的一座縣級市,暫時由濰坊代為管理,相傳該市是舜帝出生的故鄉,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城市。作為山東半島區域性中心城市,諸城曾獲得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不過,真正令諸城聞名世界的,還是該地著名的「恐龍墓地」。
  • 龍城盡染文墨香—諸城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巡禮
    常態化舉辦慶新春廣場文藝演出、迎春燈謎競猜、讀書朗誦大賽、「龍城舜韻」文明之夏廣場文藝演出、「炫藝龍城」全民綜藝大賽等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  創新舉辦社區文化節——「炫藝龍城」全民綜藝大賽活動,在廣大城鄉搭建起流動大舞臺,「百姓登臺唱主角、群眾演給群眾看」。
  • 從「中國角龍」到「世界角龍」,諸城中國角龍如何走進大家視野
    在發掘地的一個上白堊統地層中,發掘者發現了,角龍科恐龍骨骼化石,幸運的是發現可這個恐龍的頭骨,這也是在北美以外首次發現角龍科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等人研究,於2010年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 (Sinocera— topszhuchengensis)。
  • 看不一樣的濰坊,文旅之諸城恐龍博物館
    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成立於2001年5月9日,是中國第一個縣(市)級恐龍博物館,展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鴨嘴龍化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龍化石。諸城恐龍現有六館兩公園,分別是:諸城恐龍博物館、諸城恐龍文化館、諸城中國暴龍館、諸城中國角龍館、諸城龍立方館、諸城中國甲龍館、諸城恐龍公園、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巨龍館(諸城恐龍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恐龍化石骨架——「巨大諸城龍」(高9.1米,長16.6米),被中外專家譽為「世界第一龍」。
  • 「五一」有木有來諸城玩耍的
    不妨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故鄉「諸城」,雖然不是什麼大城市,但是好玩的地方還是不少的,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個景點。超然臺位於山東諸城市內,為北宋熙寧八年(1075)蘇軾任密州(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太守時所建。當時諸城西北牆上有「廢臺」,蘇軾「增葺之」而成,「日與其僚,覽其山川而樂之。」
  • 諸城恐龍公園,這裡有的不只是真正的恐龍化石,還有風景和情懷
    諸城恐龍公園門口,仔細看兩邊有恐龍諸城恐龍博物館,上文有單獨介紹一家人散步在公園的綠茵下也是一份享受諸城恐龍公園,相信大多本地居民對她的印象就是一座美麗又有情懷的公園,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到公園裡拍婚紗或者寫真;而外地人對她的印象往往就是一座恐龍博物館
  • 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古生物專家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
    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記者12日從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地質通報》近日刊登了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王克柏、張豔霞、陳樹清、王培業及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陳軍等撰寫的《山東諸城地區晚白堊世一新的甲龍類恐龍》一文。基於在山東諸城臧家莊化石點上白堊統王氏群中採集的一個較完整的甲龍類的右側腸骨化石,判斷其代表了一甲龍類新種,古生物專家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 中國最強恐龍:諸城暴龍,它的戰鬥力相比南巨龍如何?
    霸王龍是恐龍界最負盛名的恐龍之一,幾乎一提到恐龍,首先浮現在人腦海中的就是這貨。霸王龍之所以如此的有名氣,與它龐大的體型以及食肉的習性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說起作為同科成員的諸城暴龍,許多小夥伴不一定會聽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最強大的食肉恐龍-諸城暴龍。
  • 諸城:奏響文化強市新樂章
    △諸城名人館[upload]/201309/36_36_0019.jpg">  △諸城恐龍化石裝架群  ●諸城先後孕育了虞舜、張擇端、趙明誠、劉墉、竇光鼐等聖賢雅士,王盡美、路友於等先驅英傑,王統照、臧克家、王願堅等文學巨匠。
  • 除了太原,中國還有4座城市別稱「龍城」!你認為誰更有資格?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延續至今,國內有不少城市與龍的關係密不可分,其中,有5個城市還被稱之為「龍城」,究竟誰更有資格,一起來看看!甘肅天水稱天水為「龍城」是因為這裡相傳是「人首龍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出世之地。
  • 濰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博物館廣場揭牌開園
    原標題: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5月5日上午,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暴龍館)廣場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以「走進白堊紀,探秘諸城龍」為主題的恐龍文化展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恐龍博物館、暴龍館、恐龍澗化石長廊和龍立方「兩館一廊一立方」等恐龍文化旅遊區。
  • 山東諸城發現小型獸腳類恐龍「趙氏怪腳龍」
    新華社濟南4月28日電(記者魏聖曜)記者27日從山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古生物學家在當地發現的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趙氏怪腳龍」近日獲正式研究命名。這是繼2011年「巨型諸城暴龍」之後當地發現的又一種獸腳類恐龍。
  • 人民網:我國首次發現角龍科恐龍化石「諸城中國角龍」填補空白
    山東諸城恐龍化石群發掘取得重要成果,科研人員在諸城市發掘出了角龍科新屬種恐龍化石。這個角龍新屬種,已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恐龍專家徐星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徐星研究員認為,「諸城中國角龍」是北美地區以外發現的唯一真正意義上的角龍化石,它的出現動搖了整個角龍科恐龍分類學和演化關係的基礎,模糊了尖角龍和開角龍的分類界限,並且提供了許多關於非角龍科恐龍到角龍科恐龍形態轉變的重要信息,填補了角龍研究領域的空白,對於恐龍生物地理學將產生重大影響。諸城是中國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地。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獲名「趙氏怪腳龍」
    近日,記者從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趙氏怪腳龍(Anomalipes zhaoi)獲正式研究命名。該屬種的研究命名是繼「巨型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Magnus)之後在諸城發現的又一種獸腳類恐龍,它的命名為諸城恐龍家族又添加了一個新成員。截止目前,諸城已發現並命名的恐龍化石屬種多達10個。「趙氏怪腳龍」的發現不僅豐富了諸城恐龍化石種類的多樣性,還為系統研究白堊紀時期的古生物、古環境、古地理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信息。
  • 來恐龍之鄉 找尋埋藏在化石中的秘密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而這個謎底被埋藏在化石之中。諸城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在世界版圖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它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諸城不僅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而且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集群埋藏地,因此它也被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
  • 「意外諸城角龍」或是「諸城中國角龍」本家
    國際權威恐龍專家徐星表示,新命名的「意外諸城角龍」與之前發現的「諸城中國角龍」雖然體型上相差甚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兩種恐龍可能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而來,是同宗的「本家」。  在學術研討會上,「意外諸城角龍」和「諸城中國角龍」的發現和命名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介紹說,「意外諸城角龍」的發現更說明了角龍類恐龍不同種群間的差異性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