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大喜歡旅遊,不是懶、而是老人們過多正常的擔心總成為出行的阻礙,加上去年二胎出生年齡體質因素也讓我們一度放棄了遠行出國遊的打算。
但是看著朋友同事們一個個出國遊和國內遊不亦樂乎,我的內心的狂熱又一次燃起,所以決定先開始遊遍山東 全景為宗旨的省內遊。於是從2017年的8月份我們便開始了諸城周末一日遊打算——多了不說,一起看看我們與恐龍共度的這個周末吧。
諸城,最著名的就是2008年發現的全國最大的霸王暴龍和成群鴨嘴龍恐龍化石,其他的什麼馬耳山都只能算是點綴,甚至板慄之鄉也常常被人們所遺忘。這次去 諸城,就是為了家裡上四年級的老大而設計的路線,讓他增長一些生物科普知識,同時推動一下他的觀察能力。
本來11點前到 諸城 恐龍地質公園,結果12點15分才到,午飯我沒有吃,他們娘仨倒是爽快一路零嘴不斷。走到諸葛服務區時候我們預定了兩個大人的門票因為科普地方一向被國人認為不是熱點當時定當時出門票二微碼,老大到時候現買就行。
大約12點15分我們到了 諸城 恐龍三館(恐龍地質公園;暴龍館;恐龍博物館)之一恐龍地質公園。這裡停車免費,有人不多。肉眼一看也就是大約不超過500人的樣子,而且多數帶著孩子來的較多。一進門,進入眼前的就是地質公園的「龍立方」( 2011年6月10日, 諸城 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挖掘人員在對諸城 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挖掘時,發現在分布區中間地帶的礫巖上恐龍化石分布非常密集,不少化石相互交錯、疊壓。專家經過討論後,決定將整塊的立方土堆取出。考古人員最終確定了一個長4.6米、寬3.3米、高1.6米的礫巖土堆為挖掘區域,這片區域被形象地命名為「龍立方」 )在龍立方館裡陳列了在 諸城 發現的意外三角龍和大片鴨嘴龍的化石,特別是那塊被稱為天下第一骨的鴨嘴龍巨大的尺骨化石甚是壯觀。龍立方館不大,不到半小時就出來了我們馬上來到龍立方旁的恐龍澗( 山東 諸城 市的恐龍澗,是一條長500米、深26米的恐龍化石長廊。這裡陸續出土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和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 恐龍澗位於龍都街道庫溝村北的小嶺下,化石暴露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處由多個化石密集區構成的化石集群,呈45度斜坡分布)。
我們看完後已經是3點20分我們立刻開車到離著地質公園不到2公裡的白堊紀暴龍館。這個館面積不大,地下上下三層,陳列最大的暴龍頭骨和暴龍、鴨嘴龍、角龍他們當時爭鬥的化石群。
大約4點左右我們立刻開車去了位於 諸城 市區的恐龍博物館,百度導航很好用一下就找到了人還是比較多,好在 諸城 馬路邊可以停車警察也不管你只要不礙事就可以。我們匆匆茫茫進入館內,還好館雖不大但還比較人性,閉關時間已經到了但是還可以延續,但所有人看完再閉關。這點給點讚, 諸城 人可能是城市小原因吧和 濟南 比較總感覺生活節奏有點慢,開車也慢吃飯也慢人們不急不躁的。要在 濟南那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