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兩步走策略應對美國威脅,兩優勢在手美國難複製伊拉克戰爭

2020-12-12 小愛談國際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

北京時間5月26日,伊朗和美國的軍事互動日益頻繁,美國方面在進行口頭威脅之後也開始向中東地區增兵,並且採取緊急程序向美國在中東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國進行出售81億美元的武器,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一周年之後,雙方的關係持續緊張,而且隨著美國在敘利亞方面吃癟,為了找回面子也是打壓伊朗的氣勢,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和施壓愈發強硬,不過伊朗方面並沒有因此而妥協,他們通過尋找盟友外加整軍備戰的方式來回應美國,對於美國來說,伊朗這塊硬骨頭比當年的伊拉克難啃的多,他們想要直接打擊勢必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伊朗因為其奉行反對美國的策略,也是中東地區對抗美國的骨幹力量,所以美國方面對於伊朗的制裁一直沒有停止,加上川普上臺之後一直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所以在敘利亞問題失敗之後,美國開始將矛頭轉向了伊朗,川普此時向伊朗施壓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一方面他可以藉此機會重新部署美國在中東的軍力,畢竟沙特等國對於伊朗非常忌憚,美國打著保護盟友的旗號重新部署軍隊非常容易,同時還可以獲得以色列的支持,我們知道伊朗軍隊出現在敘利亞讓這個國家非常緊張,所以他們也需要打擊伊朗讓伊朗軍隊離開敘利亞,同時川普還可以藉此賣軍火大賺一筆,不過川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這些目的基本都已經達到,至於複製伊拉克模式風險太高很難進行下去。

伊朗為了應對美國的威脅也是有自己的動作,伊朗外長在25日訪問了伊拉克,這個曾經遭受美國打擊的國家目前與伊朗走的很近,伊朗外長隨後還要訪問中國、俄羅斯以及日本,伊朗此舉無疑是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外交空間,我們知道他訪問的伊拉克是伊朗的朋友,中國和俄羅斯是能夠對抗美國的力量,而日本則是一個需要能源的美國盟友,結合日本在東南亞的態度,伊朗還是有爭取支持的可能,伊朗另一方面則是在整軍備戰,伊朗的軍事力量不是沙特等國可以比擬,伊朗方面在美國向中東增兵之後也一直在調整自己的軍事部署,可以說是針鋒相對,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美國有所忌憚。

伊朗並不是被美國制裁多年羸弱的伊拉克,伊朗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為60.5萬人,並且其精銳的革命衛隊經受過敘利亞戰爭等熱戰的洗禮,也就是說伊朗軍隊不僅僅是花架子,在武器裝備以及軍人素質方面都比較突出,同時伊朗國土面積164萬平方公裡,世界上排名第18,也就是說伊朗不僅擁有很強的武裝力量,同時也有戰略縱深,這是伊拉克無法比擬的,伊朗海軍還扼守著波斯灣的咽喉荷姆茲海峽,而紅海是世界上的油路,所以美國方面對於伊朗也是有所忌憚。

伊朗對待美國的態度也是非常強硬,川普對於這種強硬而且有實力的對手一直很忌憚,所以說伊朗每一次針鋒相對的回應美國並不是說大話,而是一種心理戰,同時伊朗背後還有一個逐漸強大起來的俄羅斯,美國想要動手也是投鼠忌器,可以說伊朗坐擁強大的海陸空軍加上戰略縱深,同時擁有俄羅斯的支持,這讓美國很難下定決心真的去動手,畢竟即便能夠拿下伊朗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相關焦點

  • 為何美國敢吊打伊拉克,卻不敢對伊朗和朝鮮動武
    為何美國敢吊打伊拉克,卻不敢對伊朗和朝鮮動武伊朗的體量可不是伊拉克能比的,政教合一,高度統一的國家體制使得伊朗在政治上牢不可破,而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使得伊朗不畏懼美國的制裁,龐大的軍隊,即便裝備落後。也足以長時間的抵擋美軍的進攻,只要政治不瓦解,美國就無法徹底徵服伊朗。其實對於朝鮮和伊朗而言,沒有中俄等大國幫忙也一樣,伊朗可以直接威脅,沙特,以色列,還會指揮相關盟國,相關盟軍,比如巴勒斯坦哈莫斯,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業派民兵,敘利亞的僱傭軍,可以給美國造成最大麻煩,很大的損失。尤其是美國盟友的損失,使得美國非常忌憚。
  • 美國在敘精心部署,殊不知伊拉克早被控制,16年心血給伊朗做嫁衣
    在那個時候,美國選擇幫助伊拉克政府,因為這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也有很大的聯繫,應該算是美國扶持起來的政府。只要政府不受傷害,美國在伊拉克就有更多的權利,所以美國自然要幫助他來打敗「伊斯蘭國組織」。然而這個組織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儘管有美國的幫助,伊拉克政府還是沒能夠獲得勝利,最終伊朗出面,將這場戰爭平息。
  • 美國為何敢對伊拉克動武卻不動伊朗,先看看伊拉克做了啥
    認為伊朗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的,怕是不知道伊拉克是怎麼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的。伊拉克在海灣戰爭後從中東強國淪為三流國家,第二次海灣戰爭則使得伊拉克躋身最不安全和社會秩序最為混亂的國家行列,作為兩次海灣戰爭的發起者,美國對此難辭其咎。
  • 血海深仇|美國與伊朗會爆發戰爭嗎?
    利用伊朗得天獨厚的地緣戰略位置,利用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荷姆茲海峽的地理優勢,有計劃地進行核技術發展,來獲取更大的國際合作空間。 說實話,若不是美國目前面臨著許多困境,早就像當年打伊拉克一樣毫不猶豫地打伊朗了。 —3— 美國從骨子裡想對伊朗發動戰爭,但是顧慮重重、投鼠忌器。 主要是擔心自己的經濟會崩潰。
  • 美國黔驢技窮指責伊朗藏化學武器,或將是伊拉克第二
    美國財政部指責這家伊朗公司參與了「所謂的化學武器研究計劃」,並與已經遭到美國制裁的伊朗國防創新研究組織聯繫在一起。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在聲明中說:「伊朗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正在威脅其鄰國和世界的安全。」他補充說,美國將繼續抵制伊朗政府「開發化學武器」的任何努力,伊朗或「其代理團體」可能會使用這些努力來推進其惡性議程。
  • 是什麼原因讓美國對伊朗有所忌憚?伊朗和伊拉克不一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中東這塊兒肥肉對於美國來說,是不允許其他國家跟他分食的,從徵服阿富汗再到伊拉克,每一步都是穩穩的,但是在伊朗面前,一直停頓不前,甚至不敢輕易去招惹
  • 中東角落:政教合一的伊朗,任美國制裁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
    伊朗和美國的紛爭與鬥爭,一直都是近幾年的國際看點,伊朗搞核試驗被北約抓了個現行,於是北約組織就開始對伊朗進行了各種制裁手段;而很多人對於伊朗和美國的關係看的雲裡霧裡,並不明朗,當伊朗和美國劍拔弩張時,很多評論家都認為伊朗和美國就有開戰的可能,如果美國一旦對伊朗動武,那麼伊朗的結局其實和伊拉克差不多。
  • 美國有什麼了不起的!伊朗說到做到,手起刀落一戰打死80名美軍
    全球多家媒體報導,8日凌晨,伊朗展開了對美國的報復行動,向美國駐伊拉克基地發射了十多枚彈道飛彈,據美軍的通報顯示,其中至少有十枚命中了美軍阿薩德空軍基地,這個基地是美軍在伊拉克規模第二大的基地,同時也是美國在伊拉克駐紮人數最多的基地。
  • 美國伊朗又打起心理戰
    4月22日,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海珊·薩拉米說,如果伊朗在海灣地區的安全受到威脅,伊方將摧毀美方軍艦。之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稱,已下令美國海軍「擊毀」所有「騷擾」美方艦隻的伊朗炮艇。《以色列時報》援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言稱,伊朗發射衛星運用的技術同樣可以用於發射遠程飛彈。這表明,伊朗聲稱的太空計劃並不是「和平的」和「民用的」。進入2020年,美伊雙方衝突不斷。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今年1月初,美國在伊拉克空襲中殺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此後,駐伊拉克美軍基地不斷遭到不明武裝發動的襲擊,美國認為伊朗是幕後推手。
  • 空襲伊拉克敘利亞什葉派武裝目標 美國劍指伊朗
    美國國防部12月29日說,美軍當天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境內一個什葉派武裝目標實施精準打擊,以報復該武裝襲擊伊拉克軍事基地、致死美方人員。這支什葉派武裝據信受到伊朗支持。美國官員警告,美方可能採取「額外行動」震懾伊朗及其幫手。
  • 凡事都有可能,美國和伊朗要握手言和?伊拉克充當中間人
    果斷退出伊朗核協議,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美國特種部隊出動無人機,發射地獄火,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蘇萊曼尼斬首之後,伊朗和美國的死敵關係又加固了一些。不過,伊朗和美國握手言和並不是不可能,必定,一切都是利益交換。
  • 美國全球通緝伊朗特種部隊司令
    美國外交事務官員稱,此人是駐葉門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特種部隊的司令,他所領導的伊朗「聖城旅」特種部隊不定期進行戰爭和情報收集活動,並負責輸出伊朗1979年革命。該組織訓練了代理部隊,對西方和美國對該地區的利益進行了攻擊,給從葉門到敘利亞的整個中東衝突造成了嚴重破壞。處處想省錢的白宮這次願意針對一個人花大錢,表明這個人對美國來說「危害」相當大。
  • 好戰的美國:1980年以來美國曆次對外戰爭的動因分析
    1982 年,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徹底與美國翻臉,並開始向伊拉克滲透。為了防止伊朗向其他阿拉伯國家輸出革命,美國轉而對伊拉克開始進行援助,不僅將其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撤除,還向其銷售尖端武器。伊拉克與科威特交惡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時英國佔領科威特並促使其獨立,但此獨立地位並未獲得伊拉克的認可。
  • 戰爭隨時可能發生?以色列公開向伊朗放話,態度比美國更加強硬
    在頻繁出動戰機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目標後,以色列公開威脅要讓敘利亞成為伊朗的「越南戰爭」,這是否意味著以色列決定要和伊朗在敘利亞這個第三國展開最終的較量?據美媒9日報導稱,以色列一直堅稱伊朗正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境內部署軍事力量,並且將這些軍事部署視為對本國安全的極大威脅。
  • 伊朗戰爭有可能埋葬美國霸權,和威脅以色列的生存空間
    以色列誓言要摧毀伊朗核設施,伊朗威脅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和伊朗宗教政權是天生的死對頭,以色列是中東小霸王,而伊朗正在中東快速崛起,伊朗的崛起是對以色列戰略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脅。
  • 如果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擊敗了伊朗,會有啥影響
    1980年至1988年代表阿拉伯人的伊拉克與波斯人的伊朗爆發了長達8年的戰爭,雙方打的難解難分、不分上下,但誰也沒有能力吃掉對方,最終握手言和。這場戰爭是20世紀後期最血腥的戰爭,此戰伊朗35萬人陣亡、70萬人受傷,伊拉克18萬人死亡,受傷25萬人。
  • 川普襲殺伊朗將軍引質疑,美國國內爆發反戰遊行
    多名網絡安全專家3日提醒,受伊朗支持的「黑客」可能利用惡意軟體攻擊工廠、油氣處理設施等美國目標。質疑此舉招致更大風險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由川普下令,殺死蘇萊曼尼。一些美國官員懷疑來自蘇萊曼尼的威脅是否如川普所說那般「迫近」。「我相信有威脅。」
  • 美媒:為擊敗極端分子 美國與伊朗開始緘默合作
    中新網12月5日電 美國《紐約時報》4日發表分析文章稱,伊朗進入伊拉克空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顯示出在美國逐漸撤出後,伊朗對什葉派盟友的暗中支持轉向公開。為達到擊敗極端分子的共同目標,美國與伊朗開始緘默合作。  本周,伊朗戰鬥機對伊拉克境內的極端分子發動空襲,並自行在兩國邊境沿線設立了一個緩衝區。
  • 剛剛,美國內部傳來一則消息,川普還想對伊朗動武得好好掂量了
    美國接連升級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還不斷向波斯灣增派軍事力量,包括「林肯」號航母打擊群、B-52戰略轟炸機,伊朗方面稱:已做好準備,應對外部威脅。一時間,美伊劍拔弩張,中東局勢引發各方猜測,美伊真的是要開戰了嗎?面對美國一連串的軍事動作,當地時間15號,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表示,伊朗國防力量目前處於最高級別的軍事防禦狀態,已做好應對各種威脅的準備。
  • 清除伊朗「鐵面將軍」 美國為何這樣穩準狠
    圖片來自網絡分析認為,美國駐伊拉克使館遇襲後,美方立即以報復之名實施襲擊,伊朗或可藉機動用地區什葉派力量給美國找麻煩,兩者在伊拉克和中東地區博弈加劇,「不走向戰爭但麻煩不斷」。精準襲擊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當天發表聲明說,巴格達國際機場當天遭3枚「喀秋莎」火箭彈襲擊,兩輛汽車被燒毀。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發言人艾哈邁德阿薩迪3日在接受伊拉克電視臺採訪時確認,蘇萊馬尼和穆漢迪斯遇襲身亡,並指責美國和以色列應對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