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2020-12-09 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院

齊白石 借山圖之十六 30×48cm 紙本設色 1910年 北京畫院藏

原標題: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五出五歸」的過程對於齊白石的藝術非常重要,遠遊之前,齊白石的山水主要以《芥子園畫譜》和「四王」山水風格為主,尚沒有形成自己的山水畫風格。他在這八年中走過了半個中國,遊歷到了西安、北京、桂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上個世紀初,交通工具只有馬車、船等,遊歷半個中國經歷了非常長的過程,邊走邊看邊感受。

從《借山圖》中就能看到,他畫了非常多關於水的畫面, 能夠看出他對水、日出、日落的感受和印象;在這個過程中也看到了各地文人收藏的歷代名家名作,包括金農、石濤、八大等。8年的「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山水畫語言。與晚清臨摹四王的程式化山水不同,《借山圖卷》來自對途中真實山水的寫生稿和印象。

1902年,齊白石的好友夏午貽邀請他赴西安擔任其如夫人的家庭教師,這開啟了齊白石8年的「五出五歸」。8年的遠遊,齊白石遊歷了陝西、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江西、廣西、廣東、香港等地,跋涉過洞庭湖、長江、黃河、灕江、珠江,登臨或路過華山、嵩山、廬山,增長了見聞,結識了很多朋友,品鑑過八大、石濤、金農的作品,對其山水畫產生了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遠遊使齊白石獲得身臨真山實水,對景寫生的機會,使其山水畫擺脫了程式化束縛,取材豐富。1909年回到家鄉後,齊白石以遠遊所得在家鄉置地買房,生活富足而閒適,他開始整理遠遊的畫稿,繪製成形制大致相同的一套冊頁,命名為《借山圖》(有時他也稱之為《借山吟館圖》),老人自記到:

吾有《借山吟館圖》,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見,或耳之所聞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處也。……皆中國風景,為山水寫照。

《借山圖》現存22開,珍藏於北京畫院,其最初的開數,說法不一。齊白石為弟子楊泊廬臨《借山圖》題記云:

餘之借山圖原名「紀遊」,湘綺師曰:何不皆題為「借山」?可大觀矣。原圖五十六。丁已(1917)春來燕京,友人陳師曾借去月餘,還時失去十圖。

但是張安治寫的《齊白石先生的山水畫》,在注中提到:

據白石先生致徐悲鴻先生書中提及「借山圖原有四十餘幅,為陳師曾借去失八幅,尚存三十三,皆中國風景,為山水寫照……。」此次參加遺作展覽者22幅。

《借山圖》到底有多少開,現在已無法考證,齊白石對這套冊頁十分珍視,常請師友題贊,北京畫院收藏有一套形制大致相同的題贊,從1903年到1932年,差不多有46開,有些友人稱此畫為「借山圖」,有些稱「借山吟館圖」,說明齊白石很早即開始將此類從實景中創作的山水畫歸入其中,並不斷補充,所以具體數量其實很難確定。但四五十開之數是沒問題的。

從現存於北京畫院的22開《借山圖》來看,完全看不出臨摹的痕跡,而是將遠遊所見真山真水進行剪裁和提煉,用非常獨特的方法表現出來,初步確立了自家面貌和風格,而此時,齊白石的花鳥畫還主要是學習徐渭、八大的風格,雖有一些寫生,但還未能將寫生得來的東西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之中,人物畫也未見成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齊白石的山水畫在他的繪畫中形成個人風格最早,在當時也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難怪陳師曾看了《借山圖》後曾對胡佩衡說:「齊白石的《借山圖》,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畫家能畫得出來的。可惜一般人不了解,我們應該特別幫助這位鄉下老農,為他的繪畫宣傳。」

《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畫有所本

《借山圖》都是以齊白石遠遊及家鄉的景物為表現對象,可以稱為具名山水。大概太珍視《借山圖》,他僅在畫上鈐蓋印章,未做任何題記,因此,現存的22開,我們只能參考他1925年以寫意筆法重畫的《借山圖》和其他一些作品的題款來進行推測,現在尚能判定名稱的有11處,分別是:祝融峰、洞庭君山、獨秀峰、雁塔坡、灞橋風雪、華嶽三峰、滕王閣、梅公祠、小姑山、竹霞洞、柳園口。這些畫作與實景相對應,仍能尋出某些相似性,表現出各自的地貌和景觀特色。有些畫作雖無法確定具體的名稱,但也可推斷所畫為何處之景。

比如第八開,畫連綿群山下,桃花夾岸而開,燦若雲霞,不正是他晚年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憶的「三月初,我隨同午詒一家,動身進京。路過華陰縣,登上了萬歲樓,面對華山,看個盡興。一路桃花,長達數十裡,風景之美,真是生平所僅見」。又或是他在《癸卯日記》中所記之詩「天涯何處異塵寰。三月東風出漢關。十裡碧桃花不斷。潯溪流水畫嵩山。潯溪問之於土人。」第十六開近處也畫河岸連綿數裡的桃花,對岸崇山下,山谷間有一座巍峨的關城,讓人聯想到函谷關一帶的地貌。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戊戌年 【狗年】記於華南地區廣東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院(廣州黃埔區分院)

齊白石再傳弟子、齊白石美術館-畫家湯發周紀念齊白石誕辰150周年

相關焦點

  • 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五出五歸」的過程對於齊白石的藝術非常重要,遠遊之前,齊白石的山水主要以《芥子園畫譜》和「四王」山水風格為主,尚沒有形成自己的山水畫風格。   從《借山圖》中就能看到,他畫了非常多關於水的畫面, 能夠看出他對水、日出、日落的感受和印象;在這個過程中也看到了各地文人收藏的歷代名家名作,包括金農、石濤、八大等。8年的「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山水畫語言。與晚清臨摹四王的程式化山水不同,《借山圖卷》來自對途中真實山水的寫生稿和印象。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分享:從齊白石《借山圖》,看祖國山河
    在1925年齊白石給學生臨摹的《借山圖》冊頁裡有記載「五十六圖半天下」,說明當時有56開,但晚年回憶時又說是52開。但無論如何,四五十開的體量是有的,而且最早此冊頁名為「紀遊」。齊白石的題跋明確記載:「《借山圖》原名『紀遊』。湘綺師曰,何不皆題借山,可大觀矣。」
  • 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以《借山圖》,值得一看漲知識
    齊白石的作品種類多樣,各具特色。其中,《借山圖》這幅作品是齊白石畫法變革前的重要代表作。齊白石作品《借山圖》描繪的是松高山青,一位老者獨出晚歸,境界岑寂,而筆端卻有無限生氣溢出。用墨清淡,氣息古雅,造境現代,絕無陳腐之感。
  • 齊白石藝術研究院-湯發周趣談:工筆畫各種技法畫法步驟講解!
    齊白石藝術研究院、、齊白石書畫社社長、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先生覺得一個好的繪畫作品是應該有感情的有靈魂的,手繪最是,手繪中工筆畫很是喜歡,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好好學一下,所以不經意間就有了這些教程的收藏……來此與你分享【曇花畫法】:
  • 三百石印富翁再傳人-湯發周趣談:這樣的齊白石你肯定沒見過!
    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01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
  • 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湯發周揭秘:齊白石與他的貴人-陳師曾軼事
    他是民國京華畫壇領袖人物,美術教育家,更是齊白石的大貴人。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鼓勵和推薦,也許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得重寫。陳師曾作品 收錄於:《中國名畫家全集:陳師曾》《中國名畫家全集:陳師曾》記載當年的齊白石,已經年近六十,在北京以賣畫刻印為生。書畫刻印,名氣非常重要。
  • 齊白石傳人、少白公子-湯發周談:齊白石後人中誰畫的蝦最好?
    在齊白石的眾多作品,「齊派藝術」的繪畫精髓及風格是受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齊白石的蝦畫是其最出名的代表作,可以說提到蝦就自然讓人想起齊白石,想起齊白石也自然想到他畫的蝦。很多人都想收藏一幅齊白石的蝦畫,觀摩欣賞。但近來齊白石的畫拍賣價越來越貴,現在成了很多人難以企及的。
  • 齊白石門下--湯發周趣談:大匠之門——齊白石!
    由於中國特殊的歷史文化淵源,中國藝術具有自己的特殊風貌、樣式和方法,轉而她又培養了自己民族的欣賞趣味與欣賞水平。中國繪畫,自漢唐以來,從使用材料上分為兩大系統:一為重彩,一為水墨。由於我國很早就發明了筆、墨、紙、絹,水墨畫得到迅速的發展。因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離不開筆墨,所以很多文人也從事繪畫。唐代詩人王維,宋代文人蘇軾、米芾等,都是中國美術史上著名的畫家。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崔子範VS齊白石的藝術比較,你認為?
    當時,崔子範的藝術才能尚未得到發揮和顯露而默默無聞。有誰料到,4O多年後,崔子範令人瞠目的藝術成就竟為白石老人的寥寥四字所言中。   崔子範的寫意畫從徐渭、朱耷、吳昌碩等前人的藝術中吸收了豐厚的營養,特別是接受了齊白石的親自傳授和重大影響。
  • 少白公子、齊白石第三代傳人--畫家湯發周揭秘:你知道齊白石畫蝦的...
    齊白石在畫蝦中齊白石作為我國著名的畫家,他畫的蝦尤為著名,本文就由少白公子、齊白石第三代傳人、少白公子、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上海分會會長--湯發周給大家總結了關於齊白石畫蝦的知識。蝦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 齊白石傳人書畫社、少白公子-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的畫在故宮展出
    齊白石畫展在西雁翅樓和午門正殿,好多遊客一見這海報是齊白石畫的,本來沒有看展計劃,也來了興趣,紛紛上樓。草根出身的齊白石,知道自己入繪畫門時間晚,底子薄弱,只能靠後天勤奮來彌補。所以自從開始畫畫,除了母親過世和一日大風,他沒有一天鬆懈,不停地畫,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技巧。
  • 齊白石美術館籤約畫家、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筆下的《水墨蝦》
    現為中國齊白石研究會會員,中國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師,中國創新藝術推廣中心高級創作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少林禪拳書畫院副院長,少林禪拳書畫雜誌社美術編輯,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河南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創辦人,華中地區河南區域齊派創新繪畫藝術培訓基地總監,中國建設報河南記者站記者,華中地區齊派書畫展銷基地總負責人。湯發周先生是齊派繪畫傳承人之一,書畫作品被譽為「白石猶存」。
  • 少白湯發周-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趣談:齊白石畫蝦的故居有幾個
    說起齊白石,沒有人不知道的,他是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書畫大師。最近,有好多喜歡齊白石書畫的愛好者都給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少白湯發周-齊白石傳人書畫社社長打電話諮詢他的故居現是否保存完好,尤其是齊白石畫蝦的故居有哪幾個?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三百石印富翁門下的來龍去脈!
    今天在朋友處觀賞一副大畫,畫的內容是藤蘿花,作者是湯發周。他看到落款是三百石印富翁門下再傳人,很好奇。回來在網上一搜才知道了齊白石大師之一諧號的來龍去脈。齊白石是我國現代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的書法、詩詞、刻印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篆刻,可以與他的繪畫藝術並稱雙絕。 在齊白石三十二歲那年,他的家鄉來了一位號稱是篆刻名家的文人,求他刻印的人很多。
  • 齊白石第三代傳人-湯發周趣談:齊派傳承人齊江山作品價值解析!
    01血脈傳承血脈傳承——齊白石之嫡系後代,無論是齊良琨,齊良遲,齊良末或者是齊靈根,齊江山,都一樣骨子裡有著齊氏宗族的血脈,那種藝術的靈感和天分與生俱來,欣賞或收藏他們的作品,對於我們了解和研究白石老人的書畫藝術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揭秘:齊白石和張大千的畫怎麼鑑別真假!
    齊白石的繪畫特點: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  張大千的繪畫特點:和許多畫家一樣,張大千也同樣經歷了描摹之路。在近代像大千那樣廣泛吸收古人營養的畫家是為數不多的,他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才能達到「師心為的「的境界。
  • 齊白石第三代傳人--湯發周趣談:《百年巨匠》裡第1位大師齊白石
    《百年巨匠》--齊白石最近開始關注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位便是國畫大師齊白石,儘管對於國畫我是外行,但每每看到這樣的大師還是肅然起敬的。齊白石的經歷非常不簡單,他出身寒門,逢災年甚至食不果腹,沒讀過什麼書,卻單憑著要養家餬口的信念開始了細木匠之路。
  • 白石門下、齊良芷弟子-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的收藏、信札、遺物!
    齊白石的收藏再次應證了這一點。三、《借山圖》和《借山吟館圖》題跋考在齊白石本人的藏品中有46件是為其《借山吟館圖》或《借山圖》題寫的題跋,尺寸和裝裱形式幾乎完全相同,但未成冊。《借山圖》現存22開,藏於北京畫院,但為什麼不將它們放在《山水雜畫卷》的《借山圖》之後呢?
  • 齊白石第三代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畫的最呆萌小鳥,你見過嗎
    1919年,對於齊白石對於中國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這個羊年註定了不太平靜。55歲的齊白石背起行囊,雖然不能說義無反顧,也是充滿決心地離開了心中摯愛的,但匪亂頻頻已經無法安身立命的家鄉熱土,離開了八十一歲的老父親和七十五歲的老母親,離開了妻兒,第三次北上。這次不再是可歸鄉的遠遊,而是要定居北京。北京城對於他來說依然是個陌生的地方。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公子-湯發周筆下的齊白石畫派的《荷花...
    ,而且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今天,小編就著重介紹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先生《荷花》作品以供大家品鑑。為了達成這樣的藝術 效果,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先生在使用胭脂紅描繪這朵荷花時,採用了近乎油畫的手段,以濃烈厚重的筆觸,賦予荷花強烈的 質感和層次,使得荷花由內而外的散發出勃然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