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以《借山圖》,值得一看漲知識

2020-12-09 往事隨風欣悅

齊白石的作品種類多樣,各具特色。其中,《借山圖》這幅作品是齊白石畫法變革前的重要代表作。齊白石作品《借山圖》描繪的是松高山青,一位老者獨出晚歸,境界岑寂,而筆端卻有無限生氣溢出。用墨清淡,氣息古雅,造境現代,絕無陳腐之感。從齊白石《借山圖》作品中,可以反映出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虛實相生、意境深遠、融於自然。

  在齊白石《借山圖》這幅作品中,實景包括老者、古松、山等。在對群山的表現方面,這幅作品只是以兩座高山和小山進行了表現,其它的諸多山峰並沒有從作品中表現出來,這樣能夠給人一種身在群山中的感覺,能夠感受到群山萬壑當中,一位老者往回家的路上走著,一種寧靜的山村風光頓時能夠在眼前出現,無拘無束,顯得非常的自由和美好;另一方面,在對山的表現方面,這幅作品中採用了模糊的筆法,難以看清山的真實情景,這樣可以將山上的濃霧與雲朵表現出來,讓人感受到在雲霧繚繞之下的群山的情形,這些都是齊白石作品中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表現。齊白石作品中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表現,並不是將所有的景物描繪出來,而是注重採用局部來表現整體的方式,以小部分景物來表現整體景物,這樣實景與虛景相結合,在表現出作品的靜態之美的基礎上,還能夠讓人感受到作品充滿著的動態之美。

  齊白石作品中,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緊密地結合起來,看似平常,卻能夠產生意境深遠的藝術特色。在《借山圖》這幅作品中,意境空靈悠遠,卻毫無荒寒之氣,其中的具體景物有:山頭,茅屋,松樹等。通過這些具體的事物進行高度簡括,營造了一種充滿意境的場景,讓人擁有更多的想像,聯想到老者的身份、老者的行蹤以及老者的人生追求等,這些正是齊白石作品中意境深遠的藝術特色。此外,在對老者的行為表現方面,《借山圖》中的老者顯得非常從容自若,淡然寧靜的表情從動作當中得到了顯現,可以反映出老者此時的載興而歸以及對所處生活環境的淡然。雖然沒有採用具體的動作姿勢,卻能夠從中得到深刻地表現,讓人能夠獲得更為深遠的意境。  齊白石作品多取材於日常的生活與自然,使得作品在融於自然地表現方面非常明顯。在《借山圖》中,選取的場景多以自然為主,如山、松等,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為常見的景致。但是,在表現這些自然景物方面,齊白石作品並沒有做出絲毫的誇大或修飾,使得自然特色分外濃鬱。在表現古松方面,齊白石《借山圖》只是選取了兩棵古松,簡單、明了,將茂密的松林形象勾勒在了作品當中;在表現山與雲、霧方面,《借山圖》這幅作品中並沒有直接進行表現,而是以襯託的方式,通過山的隱隱若現來表現雲霧的自然景色。通過這些自然景物,可以反映出這幅作品表現出來的一種與自然相融合、簡單、平靜等藝術特色,融於自然,而能夠在自然當中尋找創作題材與思想表現載體,正是齊白石作品藝術特色的重要表現。  齊白石作品取材於日常生活當中的景物,卻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超越,這是現代繪畫藝術需要借鑑的創作方式。從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表現中,我國在現代繪畫藝術創作方面,可以通過還原與超越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出作品的藝術特色。一是繪畫藝術作品要還原最為真實的場景。真實的場景是繪畫藝術作品需要表現的重點,這是因為只有建立在真實性的基礎上,繪畫藝術作品才能夠得到認可,其藝術特色才能夠得到表現。二是在日常真實的場景基礎上進行超越。僅僅只是表現了日常真實場景還不夠,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超越,也就是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如虛實相生、意境表現、形神兼備等,以此來突出作品涵有的藝術特色。

  繪畫藝術作品在表現日常生活場景的同時,還需要通過這些場景來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內涵。在齊白石作品中,往往能夠從簡單的場景當中表現出相應的思想內涵。對此,在現代繪畫藝術作品創作中,一方面從不同的角度來選取創作題材,包括山、水、花鳥、房屋等,運用這些題材來豐富作品的創作內容;另一方面則要將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到繪畫作品當中,這些思想情感包括平淡、執著、欣喜、隱居、崇尚自然等。在將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的基礎上,通過作品中的具體場景來表現,從而提升作品的思想內涵,提高作品的藝術生命力。

相關焦點

  • 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五出五歸」的過程對於齊白石的藝術非常重要,遠遊之前,齊白石的山水主要以《芥子園畫譜》和「四王」山水風格為主,尚沒有形成自己的山水畫風格。1909年回到家鄉後,齊白石以遠遊所得在家鄉置地買房,生活富足而閒適,他開始整理遠遊的畫稿,繪製成形制大致相同的一套冊頁,命名為《借山圖》(有時他也稱之為《借山吟館圖》),老人自記到:   吾有《借山吟館圖》,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見,或耳之所聞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處也。……皆中國風景,為山水寫照。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
    齊白石 借山圖之十六 30×48cm 紙本設色 1910年 北京畫院藏原標題:齊白石《借山圖》的藝術特色和獨特性「五出五歸」的過程對於齊白石的藝術非常重要,遠遊之前,齊白石的山水主要以《芥子園畫譜》和「四王」山水風格為主,尚沒有形成自己的山水畫風格。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分享:從齊白石《借山圖》,看祖國山河
    在1925年齊白石給學生臨摹的《借山圖》冊頁裡有記載「五十六圖半天下」,說明當時有56開,但晚年回憶時又說是52開。但無論如何,四五十開的體量是有的,而且最早此冊頁名為「紀遊」。齊白石的題跋明確記載:「《借山圖》原名『紀遊』。湘綺師曰,何不皆題借山,可大觀矣。」
  • 「借山老人」齊白石的《借山圖》賞析 圖
    7月21日,北京畫院美術館聯合了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十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了「胸中山水奇天下——齊白石筆下的山水意境之二」專題展覽,廣大觀眾可在一天內遍覽齊白石經典山水。
  • 瀟霏軒畫廊:近代傑出繪畫藝術大師齊白石作品欣賞
    齊白石在書法、篆刻、繪畫、詩歌方面均有極高的造詣,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之一。齊白石的繪畫技藝代表中國近代繪畫藝術的巔峰水平。
  • 到借山畫館看齊白石真跡
    【深圳商報訊】(記者 鍾華登)5月15日,借山畫館在深圳的第三家分館正式落戶福田深國投廣場一號樓四樓。 深圳借山畫館是由齊白石之孫、著名國畫藝術家齊靈根先生於1999年創辦的藝術文化教育機構發展而來。如今,齊靈根先生的女兒齊駙博士肩負起借山畫館發展與教育教學研究的重任。
  • 齊白石無法擺脫的"四王" "變法"確定最終藝術面貌
    「五出五歸」後的《借山圖卷》   美術史上,關於齊白石藝術的真正改變,總會提及「五出五歸」。也就是從1902年到1909年,齊白石從40歲到47歲,先後五次外出遠遊,縱橫六省,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由此,齊白石也完成了從一個農民畫師到真正文人畫家的轉型。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詳解齊白石精心哺育的藝術園地是什麼?
    書法是齊白石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白石老人精心哺育的「詩、書、畫、印」藝術園地的奇葩,我們從北京畫院秘藏的白石老人作品中遴選出50餘幅書法作品,輔以具有長跋和故事情節的40餘件繪畫作品,梳理白石老人在書法領域的探索和追求,展示了老人在書法方面的探尋。
  • 齊白石山水畫:由繁至簡,由工到意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齊白石告誡後學的名言,其實也是齊白石本人一貫的師承態度和藝術創作主張。郎紹君認為這套條屏可視作齊白石山水畫轉變的分水嶺。這套條屏雖沒有從傳統山水的程式中脫出,但筆墨已開始放開,有了更多的個人的符號語言。從1902年——1909年問,齊白石從40歲一7歲,五出五歸。極大的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極大的開闊了他的眼界和胸襟,對他得藝術生涯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齊白石改變了傳統山水畫的圖式,在自然景物真山真水中尋找到個性化的藝術符號語言。
  • 齊白石:志存高遠、仁愛為先的藝術道德理念,心胸坦蕩的情感認識
    繪畫是心靈的藝術,有這樣的心胸,才能有繪畫成就,齊白石不僅注重手下筆墨與技巧,更主要在於內在心靈「真、善、美」的修煉,注重畫品人格、品德修養、氣質與氣魄等。這個時期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家內憂外患,社會動蕩不安,這種外因與內因的相互作用,為齊白石開闊眼界與豐富知識提供了機遇,也為齊白石後來在藝術上的「衰年變法」提供了前提條件。通過對外界的了解,齊白石認識到自身修養還有待提高,回家後就把「借山吟館」的「吟」字刪去,以示自己對過去那種自滿的心理及表現進行反思,決心從頭學習。
  • 打開一代藝術大師的朋友圈:真實的齊白石是什麼樣的?
    齊白石一生交友甚廣,或因藝術結緣,或由社會聯誼,或屬親友過從,環繞周圍的師友對白石藝術形象的形塑產生巨大影響。《齊白石師友六記》一書,不同於慣常從齊白石作品出發的解讀角度,選擇了與齊白石藝術歷程息息相關的六位關鍵人物:胡沁園、王闓運、陳師曾、釋瑞光、梅蘭芳、徐悲鴻作為切入點,從他者視角聚焦齊白石,從史料中解讀和推演出齊白石鮮為人知的側面,以呈現一個更加鮮活、明確的齊白石形象。
  • 打開一代藝術大師的朋友圈:真實的齊白石是什麼樣的?
    齊白石自己最得意的是山水畫一直以來,由齊白石口述、張次溪記錄的《白石老人自述》被視為是研究齊白石生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那麼,真實的齊白石果真如此嗎?齊白石一生交友甚廣,或因藝術結緣,或由社會聯誼,或屬親友過從,環繞周圍的師友對白石藝術形象的形塑產生巨大影響。
  • 齊白石現代繪畫的特點:裝飾性
    現代繪畫的特點之一就是裝飾性,齊白石的繪畫具有有裝飾性。其裝飾性是受到民間藝術的影響。那麼齊白石的山水畫裝飾性有哪些特徵呢,第一是構圖的簡單化,簡練奇特;第二是表現元素的簡單化、象徵化和誇張化;第三是筆墨技法的平面化。
  • 中國繪畫的妙意 再品齊白石「此中有真味」
    齊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齊白石作畫,妙就在「似與不似之間」。他衰年變法後繪畫風格逐漸褪去徐渭、朱耷、昊昌碩等人的風格和筆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墨彩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這種藝術風格的轉變在齊白石的題識中亦可見出。
  • 白石門下、齊良芷弟子-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的收藏、信札、遺物!
    齊白石的收藏再次應證了這一點。三、《借山圖》和《借山吟館圖》題跋考在齊白石本人的藏品中有46件是為其《借山吟館圖》或《借山圖》題寫的題跋,尺寸和裝裱形式幾乎完全相同,但未成冊。《借山圖》現存22開,藏於北京畫院,但為什麼不將它們放在《山水雜畫卷》的《借山圖》之後呢?
  • 為何要「借山」?
    在這段遠遊過程中,齊白石根據沿途所見畫下不少寫生草稿,後來又根據這些草稿精心創作了《借山圖冊》。(本文轉載自廣州藝術博物院微信公號,原題為《齊白石的遠遊和山水畫》。) 五出五歸都去了哪?
  • 中國繪畫的妙意,再品齊白石「此中有真味」
    齊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近日,「此中真味——齊白石藝術裡的中國哲思」於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此次展覽曾於去年在希臘雅典展出,借白石老人妙筆來講述中國文化中的哲學與美學,受到希臘觀眾的極大關注。展覽聚集了齊白石藝術精品近百件,通過「不似之似」、「象外之意」、「物我之際」三部曲,悠揚而婉轉地吟唱出中國文化的深邃內涵以及中式哲學的思辨之道。
  • 每日一畫:齊白石的自畫像
    與此相反,齊白石生前的自畫像我見之不多,只有數幅,只及張大千的零頭。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齊白石聲名大振,藝術地位不斷提高,為齊白石畫像者,風起雲湧,各路畫人物肖像的高手無不一試身手,不知有沒有人統計過,為他畫像名家究竟有多少?尚待繼續搜集。
  • 市場估值逾20億,到北京畫院美術館看最貴「齊白石」
    齊白石是近現代聲譽最高、最為大眾熟知的畫家。2017年,其《山水十二條屏》以9.315億元的天價成交,成為最貴中國畫。在齊白石畫的題材中,山水作品是最少的。1928 年,胡佩衡為編輯《湖社月刊》雪景專刊,特請齊白石畫一幅雪景山水。
  • 洪堂安《千裡城山圖》系列作品創作解析
    曾任《世界藝術》雜誌設計總監。結業於國家藝術基金「高校漆畫人才培養」項目班,和國家藝術基金「陶瓷雕塑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班。入選首屆江西文化藝術基金。近兩年藝術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展覽,兩件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作品入選國家級展覽十餘次其中獲銅獎一次。作品入選省部級展覽二十餘次,其中一等獎三次,二等獎四次,三等獎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