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幻滅:薩迦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圓滿寂滅_佛教_鳳凰網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2009年9月8日下午6時30分,歷時12天的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圓滿結束,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彩沙壇城也於最後時刻歸於寂滅。

從上午8時開始,薩迦寺全體僧眾就在普巴殿誦讀普巴金剛儀軌和護法經。下午4時,全體僧眾移至室外繼續誦經,並在法號嗩吶的轟鳴聲中,跳面具舞。30分鐘後,僧眾繼續在薩迦寺二層天台誦經,經過繁複的密宗儀軌,僧眾回到普巴殿。下午5時30分,普巴殿法樂齊鳴,普巴金剛法會主法喇嘛班典頓玉上師進入彩沙壇城開始撤壇。班典頓玉上師一邊念誦經文,一邊將壇城中的51位本尊分別請回。當精美的壇城顯露出來的時候,班典頓玉上師用八思巴時代的金剛杵從壇城中心劃出直線,並從八個方向分別劃出直線。最後,班典頓玉上師用哈達從東方開始將彩沙壇城掃掉,接下來,僧人們從四面同時掃掉壇城。頃刻間,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普巴金剛彩沙壇城成為一堆沙土,經過清洗的聖壇內撒上了代表鮮花的青稞。薩迦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於8日下午6時15分圓滿寂滅。

普巴金剛是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之一。薩迦法脈認為,一切諸佛的事業完全聚集在普巴金剛的壇城中。只要對普巴金剛深具信心,觀修普巴金剛,向普巴金剛祈請,現前這一世即能獲得八勝德,即吉祥、長壽、無病、有權、有勢、富有、聞名等。

如蓮花生大師所言,「不論任何地方修持金剛橛法會,那個地方會變得吉祥,所有外在尤其是內在和秘密的痛苦都可消除。那些與金剛橛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人,所有的障礙將會逐漸或立即消除,並且可以迅速證得金剛薩埵的究竟成就。」

藏傳佛教信眾認為,彩沙壇城寂滅後的彩沙灰是不可多得的聖物,具有不可思議的能量。薩迦寺每年都會將彩沙灰供奉在特殊的地方。


普巴金剛法會最後一天的誦經跳神


誦經隊伍移至大殿天台


班典頓玉上師從壇城中請回51為本尊


本尊請回後,按儀軌,用金剛杵劃線


班典頓玉上師用哈達從東方開始掃除壇城彩沙


頃刻間寂滅


成為沙土


清洗聖壇


青稞供養鮮花

邢彥玲

相關焦點

  •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跳金剛舞製作的壇城法會現場佛教在線西藏訊 2014年9月1日至12日,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薩迦寺舉行了盛大的普巴金剛法會『屍林主』邁著雄健的金剛舞步,懾服人間一切魔障。然後把邪惡的化身打敗了。」在2014年的法會上,隆重莊嚴的金剛舞持續到9月2日結束。彩沙壇城:指尖成就的偉大藝術品9月2日晚,根據法會儀軌,僧人們要開始製作普巴金剛彩沙壇城。
  • 記者親歷西藏日喀則地區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
    9月1日至12日,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薩迦寺舉行了盛大的普巴金剛法會。僧侶們進行了誦持普巴金剛儀軌、表演普巴金剛神舞、製作彩沙普巴金剛壇城、朝拜奔波山等宗教儀軌,供養神靈,祛邪送祟,祈願世界和平、利樂眾生。本網記者專程前往薩迦寺,親歷了本次法會。
  • 西藏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祈願世界和平
    普巴金剛法會中的號手(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 屍林主法力強勁(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 2014年9月1日——9月11日,為期11天的普巴金剛法會在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西藏薩迦寺上演。
  • 震撼視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即時報導(供奉金剛撅曼扎)_佛教_鳳凰網
    震撼視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即時報導(供奉金剛撅曼扎) 藏傳佛教認為供曼扎是積聚福德與智慧最圓滿而巧妙的方法,以曼達的形式來供養整個宇宙,是多種供養方法中最快速,最簡單,也是最圓滿的。金剛橛,梵文為Vajrakila,藏文音譯為普巴金剛,橛如短劍非常銳利,可以穿刺任何物品,沒有東西可以刺傷它,銳利是它的特性。修持這種銳利又有穿刺力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金剛乘,是最重要的法門之一。 普字象徵慈悲,巴字象徵智慧,普巴就是慈悲與智慧結合成明空雙運的不二法身。 普巴金剛是去除障難最普遍的本尊之一。 普巴金剛是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之一。
  • 震撼視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現場(供養金剛撅)_佛教_鳳凰網
    17:51 宇宙中心宮殿四門完成18:08 班典頓玉上師按普巴金剛壇城儀軌,在彩沙壇城中心供養金剛撅。薩迦本尊金剛撅身黑藍色,具有三頭,每頭各有三目。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之忿怒相——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左頭紅色代表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之忿怒相——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
  • 西藏薩迦普巴金剛彩沙壇城:世界文化遺產的奇觀_佛教_鳳凰網
    根據法會儀軌,今天將進行神聖的普巴金剛彩沙壇城的製作。在壇城製作之前及製作過程中,全體僧眾都要在普巴金剛殿念誦普巴金剛儀軌及護法經,並供奉51尊金剛撅及大量珍貴唐卡和酥油花。 中午11時,薩迦金剛上師班典頓玉準時進入聖壇為彩沙壇城定位,並舉行神聖而莊嚴的儀式。首先,班典頓玉上師根據儀軌誦經,測繪丈量壇城位置,用金剛杵點擊東方定位。
  • 世間繁華只若彩沙——西藏的絕美壇城
    大熱中國的美劇《紙牌屋》罕有的在電視劇上詮釋了藏傳佛教的精美藝術——壇城沙畫。這項神秘的藝術,成百上千年間一直秘而不宣,只有受法弟子在灌頂時可以觀瞻,隨著時代變遷,壇城逐漸進入世俗社會,大眾才可一窺其精美絕倫。
  • 探秘藏傳佛教的本尊:普巴金剛_佛教_鳳凰網
    噶瑪黑魯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為降伏此大力鬼神,乃化身為「普巴金剛」,與此大力鬼神同一形相,具大威神力,終將大力鬼神及一切魔眾摧伏。 本尊身黑藍色,具有三頭、三目、六手,背後生雙翼,如劍銳利,頸掛三串人首發,面塗三色,表三毒清淨,頭戴五骷冠,表示以五方佛的智慧作頭上裝飾,身披象皮——表降伏愚痴、人皮——表降伏貪愛,若虎皮裙——表降伏嗔恨。
  • 探秘藏傳佛教的本尊:普巴金剛
    噶瑪黑魯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為降伏此大力鬼神,乃化身為「普巴金剛」,與此大力鬼神同一形相,具大威神力,終將大力鬼神及一切魔眾摧伏。 本尊身黑藍色,具有三頭、三目、六手,背後生雙翼,如劍銳利,頸掛三串人首發,面塗三色,表三毒清淨,頭戴五骷冠,表示以五方佛的智慧作頭上裝飾,身披象皮——表降伏愚痴、人皮——表降伏貪愛,若虎皮裙——表降伏嗔恨。
  • 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普巴金剛大考
    #薩迦寺的普巴金剛成就大法會,除了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一場法會之外,同時對年輕的學僧而言它也是一場重要的考試。一般來說,薩迦傳承中的修學系統主要可以分作兩個區塊,也就是在寺院裡進行的法事儀軌學習和在佛學院對佛教哲學的研修。舉例來說,以薩迦寺的習慣和規定而言,剛出家的僧人會先在寺院裡進行基本的背誦,然後學習法事儀軌,等到這部分的學習圓滿之後,再進入普汝瓦拉薩迦能仁佛學院就讀。可能偶爾會有例外,但基本上是如此。
  • 彩沙壇城現場 供養金剛撅
    彩沙壇城現場 供養金剛撅
  • 班禪首次時輪金剛灌頂法會中的時輪金剛壇城
    班禪首次時輪金剛灌頂法會中的時輪金剛壇城9) "← →"翻頁 7月24日,為期4天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班禪額爾德尼
  • 薩迦寺僧侶轉山:無與倫比的宗教體驗
    薩迦寺舉行轉山儀式來供養這位聲名顯赫的薩迦法王。2009年9月3日,藏曆七月十四日,為紀念薩迦法王阿旺·貢嘎仁欽成就道果,薩迦寺全體僧眾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轉山活動,以此來供養這位聲名顯赫的薩迦法王。 阿旺·貢嘎仁欽是繼薩迦五祖之後的薩迦派最偉大的人物,也是振興薩迦教派的一代宗師。
  • 殊勝的明代語喜金剛壇城唐卡 見者增福
    據唐不空譯《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記載,共有四種主要的壇城:大壇城,總集諸尊之壇場及諸尊的形體,一一描繪諸尊;三昧耶壇城,繪諸尊的標幟和手印,因三昧耶系諸尊的本誓,故以此表示諸尊的本誓念願;法壇城,圖畫諸尊的種子真言和一切經的文字義理,表示諸佛菩薩種子文字的壇城,所以也稱種子壇城;羯磨壇城,塑造諸佛菩薩形象,以立體形式表現的壇城。
  • 悅器之美 惜器之心——普巴金剛杵
    原標題:悅器之美惜器之心——普巴金剛杵製造庫&尚德珠寶系列作品首發:普巴金剛杵人可作器,寄情於器,器亦可以傳情。情生本無價,若器隨生,情亦可生生不息。
  • 最獨特、最精緻的宗教藝術:西藏壇城沙畫
    薩迦普巴金剛彩沙壇城的繪製由8位僧人共同完成(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壇城是所謂「治」的象徵,「治」的反面就是「亂」。惡劣的天氣、身體的疾病、荒涼的土地、野蠻民族、異教徒之國,這些都是「亂」。通過建立一個壇城可以變「亂」為「治」,所以一個壇城可以表示幾乎所有真實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軀體、一個寺廟、一座王宮、一座城市、一片大陸、一個念頭、一個幻景、一個政治結構。
  • 天津善慧堂舉行時輪金剛壇城掃毀儀式
    天津善慧堂舉行時輪金剛壇城掃毀儀式/5) "← →"翻頁 8月5日,彩沙壇城奉供及掃毀儀式在天津市善慧堂唐卡藝術中心舉行
  • 藏傳佛教壇城圖集,過目增福!
    壇城,梵文「曼荼羅」,意思是壇城;藏語稱作「吉廓」;華譯為輪轉圓滿具足、壇、道場等。 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屬聚集的道場。古代印度密宗修習「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修密法時就在修法場地修築起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土壇,在土壇上修法,安請邀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親臨作證,並在土壇上繪出他們的圖像,於此以祭供。本智為主尊,道果功德為眷屬;眷屬環繞本尊遊戲莊嚴,是為輪圓。由此構成了後世壇城的基本框架,演變出多種形式和類別的曼陀羅。
  • 薩迦寺,佛教藝術的第二敦煌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寺中藏有《貝葉經》、《布德甲龍馬》和《大藏經》,還有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價值連城的文物,因此又被稱為「第二敦煌」。在薩迦寺生活了整整10年的僧人旦增塔慶微笑著將這個疑惑解釋清楚——「兩邊都是薩迦寺,河對岸的是薩迦北寺,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薩迦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