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西藏日喀則地區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

2020-12-07 人民網

  9月1日至12日,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薩迦寺舉行了盛大的普巴金剛法會。僧侶們進行了誦持普巴金剛儀軌、表演普巴金剛神舞、製作彩沙普巴金剛壇城、朝拜奔波山等宗教儀軌,供養神靈,祛邪送祟,祈願世界和平、利樂眾生。本網記者專程前往薩迦寺,親歷了本次法會。

  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起源於公元8世紀的蓮花生時代,每年藏曆七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三之間都要舉行,是該寺最重要的法事活動之一。該法會也稱「夏季大法會」。

法會現場,法器轟鳴。攝影:楊旭

  金剛神舞:供神祈福

  今年的法會自9月1日開始。當日,天還沒有完全亮,就有不少信眾扶老攜幼來到寺廟廣場,搶佔觀看金剛舞的好位置。

  當燦爛的陽光照射在薩迦寺內,伴隨著誦經聲,法會拉開帷幕。

  「隆隆隆」法號齊鳴,法鑼合奏,普巴金剛舞正式開始。在寺廟廣場上,僧人們頭戴飾有孔雀翎的明黃色木冠,身著色彩斑斕的錦緞華服,跳起了供酒金剛舞。全體舞者左右手各持不同法器,一絲不苟地完成各種手勢法印和舞步變換。

  薩迦寺僧人塔欽介紹,供酒儀軌是為供養護法神,祈求世界安寧。舞蹈展現了護法神威猛的姿態,英明神勇的護法在震懾魔障。供酒之後的儀軌是祈請根本與傳承上師。表演內容包括前行15項、正行34項及結行誦經。前行舞蹈是祈求世界和平,正行舞蹈則為升起金剛宮殿和本尊,結行部分以誦經祈福為主。

  68歲的藏族老人格桑達瓦在孫子的攙扶下,一起前來參加法會,他津津有味地看著金剛舞說:「記得小時候看金剛舞,『屍林主』把邪惡打敗的一幕讓我印象最深刻。『屍林主』,是兩尊法力強勁的護法,代表無常。當他們出現的時候,邪惡的化身也同時出現。邪惡的化身是一個穿著僧衣,卻帶著老百姓帽子的人。『屍林主』邁著雄健的金剛舞步,懾服人間一切魔障。然後把邪惡的化身打敗了。」

  在今年的法會上,隆重莊嚴的金剛舞持續到9月2日結束。

  彩沙壇城:指尖成就的偉大藝術品

僧人在製作壇城。攝影:趙釗

  9月2日晚,根據法會儀軌,僧人們要開始製作普巴金剛彩沙壇城。薩迦寺普巴金剛殿傳來虔誠的誦經聲,僧人們有條不紊地供奉金剛撅、唐卡和酥油花,薩迦派上師進入聖壇,用金剛杵點擊東方定位,標誌著為期兩天的壇城繪製儀軌正式開始。這是法會中一個較為神秘的環節,因為僧人在製作壇城過程中要完成多項密宗供養。

  壇城,梵語為曼荼羅,其本意是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意譯為「圓輪具足」、「聚集」或「壇城」,引申為「諸佛菩薩聚集的空間」,或者是「徹悟的本質」。源於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動,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眾神聚集的微縮模型,將這種修行場所塑造成具像表徵,是為了供修行者觀想、意會。

  製作壇城的彩沙取自高原上純淨的泉水白卵石,把白卵石磨碎後,用多種調配好的天然礦物質染料染成各種顏色。然後僧人們按事先設定的圖案耐心繪製。

  薩迦寺普巴金剛壇城由多位經過嚴格宗教考核的僧人製作,他們從進入壇房的那一刻起,就帶著口罩、圍成一圈開始繪製,他們要確保壇城按時完成。

  彩砂從一種類似牛角的捲筒漏鬥平穩緩慢地漏出來,美輪美奐的圖案逐漸展示在眼前,令人目不暫舍。

  薩迦寺僧人塔欽介紹,普巴金剛,漢文譯為「金剛橛」,「普巴」就是慈悲與智慧結合成明空雙運的不二法身。普巴金剛是薩迦派最重要的本尊之一,薩迦法脈認為,「一切諸佛的事業都完全聚集在普巴金剛的壇城中。所以我們只要對普巴金剛深具信心,並觀修、祈請普巴金剛,那麼,我們現前這一世即能獲得吉祥、長壽、無病、有權、有勢、富有、聞名這『八勝德』。」

  彩沙壇城製作過程中,還要進行用供水、鮮花和燃燈薰香等方式供養金剛本尊、吉祥護寶等諸位神佛。

  在今年的法會上,彩沙壇城的製作從9月2晚持續到9月3晚。完成的壇城放在大殿壇房裡,前來瞻仰膜拜的人們絡繹不絕。

  轉山:一年一度供養薩迦法王阿旺·貢嘎仁欽

  藏曆七月十四是薩迦法王阿旺·貢嘎仁欽成就道果的日子。當年貢嘎仁欽從桑耶寺返回薩迦寺後,主持寺務50年,對屢經戰火蹂躪的薩迦寺,進行了全面的修復,重新建立了顯宗和密宗扎倉,制定了修行儀軌。現在薩迦寺的夏季大法會和冬季大法會,便是在他的掌政期間形成的。按照儀軌,每年藏曆七月十四薩迦寺都要舉行轉山儀式來供養這位薩迦法王。

  今年的轉山活動從9月9日下午2時左右開始,薩迦全體僧眾盛裝參加,手持各種法器由薩迦南寺的主殿門前出發。僧人先是繞大殿一周,繞完大殿後,隊列從薩迦南寺出寺,去往北寺。途中,僧眾隊伍停下誦經,到達北寺時,僧眾們在此誦經回向,感恩讚嘆薩迦法王的功德。沿途,很多信眾虔誠跟隨,有的沿途守候,祈求法會加持過的聖物。

  下午近5點左右,僧眾隊伍重新回到大殿前,至此,轉山儀式圓滿結束。

  彩沙壇城寂滅 普巴金剛法會結束

  9月12日,經過藏傳佛教密宗儀軌,精美絕倫的彩沙壇城開始撤壇,僧人用潔白的哈達從東方開始抹除彩沙。藏傳佛教信眾認為,彩沙壇城寂滅後的彩沙灰是不可多得的聖物,具有不可思議的能量。薩迦寺每年都會將彩沙灰供奉在特殊的地方。當彩沙壇城寂滅,壇城中的本尊也隨之被請回後,一年一度的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正式結束。

  據介紹,薩迦寺每年都會舉行多次法事活動,其中規模較大、獨具特色的就是夏季和冬季金剛神舞法會。冬季神舞法會自藏曆十一月十九日開始。神舞表演時,舞者都戴著薩迦寺護法神和各種靈獸面具,用簡單的故事情節,形象地反映了藏傳佛教密宗滅殺魔鬼等內容。每年這兩個法會時,成千上萬名遠近僧俗群眾都要趕到薩迦寺朝拜觀瞻,祈禱神舞能給人間帶來幸福和吉祥。(楊旭)

相關焦點

  •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
    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跳金剛舞製作的壇城法會現場佛教在線西藏訊 2014年9月1日至12日,在西藏日喀則薩迦縣,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薩迦寺舉行了盛大的普巴金剛法會僧侶們進行了誦持普巴金剛儀軌、表演普巴金剛神舞、製作彩沙普巴金剛壇城、朝拜奔波山等宗教儀軌,供養神靈,祛邪送祟,祈願世界和平、利樂眾生。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起源於公元8世紀的蓮花生時代,每年藏曆七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三之間都要舉行,是該寺最重要的法事活動之一。該法會也稱「夏季大法會」。2014年的法會自9月1日開始。
  • 西藏薩迦寺舉行普巴金剛法會祈願世界和平
    屍林主法力強勁(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 2014年9月1日——9月11日,為期11天的普巴金剛法會在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西藏薩迦寺上演。 9月1日凌晨,薩迦寺內桑煙氤氳,酥油燈盞通明。隨著嗡嗡於耳的護法經誦經聲在寺廟大殿內外迴旋開來,法會正式拉開帷幕。當天邊破曉,藏傳佛教信眾扶老攜幼來到寺廟廣場,搶佔觀看金剛舞的好位置。 11時許,法號齊鳴,法鑼合奏,普巴金剛舞正式開始。
  • 真實的幻滅:薩迦寺普巴金剛彩沙壇城圓滿寂滅_佛教_鳳凰網
    2009年9月8日下午6時30分,歷時12天的薩迦寺普巴金剛法會圓滿結束,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彩沙壇城也於最後時刻歸於寂滅。 從上午8時開始,薩迦寺全體僧眾就在普巴殿誦讀普巴金剛儀軌和護法經。下午4時,全體僧眾移至室外繼續誦經,並在法號嗩吶的轟鳴聲中,跳面具舞。
  • 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普巴金剛大考
    #薩迦寺的普巴金剛成就大法會,除了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一場法會之外,同時對年輕的學僧而言它也是一場重要的考試。在背誦完基本的常用課誦之後,接著會進入大日如來儀軌的學習,除了背誦之外,還包括手印和咒語的學習以及法會準備流程等。接著,進入第三階段,是學習護法酬懺的部分,包含自生儀軌、食子供養、事業囑咐以及讚頌。最後,則是普巴金剛長軌的部分。如果上述的階段都已經完成的話,那麼便可以進入準備參加普巴金剛大考的程序。
  • 探尋千年歷史藝術殿堂,尋覓世界屋脊下『第二敦煌』傳奇—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日喀則西南,距離日喀則150公裡,距離拉孜縣45公裡,海拔4280米。著名的薩迦寺就坐落於薩迦縣奔波山上,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它以歷史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巨、文化及寺藏之豐著稱於世。
  • 西藏日喀則薩迦寺——被稱為第二敦煌!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在藏語裡意為「灰白土」,由1073年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昆·貢卻傑波在奔波山南側出資修建。薩迦寺用象徵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徵觀世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徵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
  • 中國「第二個敦煌」西藏薩迦寺掠影
    薩迦寺位於中國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藏有大量宋元明清時期的文物。1961年,薩迦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薩迦寺位於中國日喀則市薩迦縣政府所在地的重堆本波山下,海拔4,316米。
  • 西藏日喀則,活佛就在這裡
    西藏日喀則沿途風景。西藏日喀則沿途風景。西藏日喀則沿途風景。西藏日喀則沿途風景。西藏日喀則沿途風景。日喀則,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南北地勢較高,其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 [1] 2017年,日喀則市人口75萬,轄1個市轄區和17個縣。日喀則市境內定日縣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
  • 薩迦寺僧侶轉山:無與倫比的宗教體驗
    薩迦寺舉行轉山儀式來供養這位聲名顯赫的薩迦法王。2009年9月3日,藏曆七月十四日,為紀念薩迦法王阿旺·貢嘎仁欽成就道果,薩迦寺全體僧眾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轉山活動,以此來供養這位聲名顯赫的薩迦法王。 阿旺·貢嘎仁欽是繼薩迦五祖之後的薩迦派最偉大的人物,也是振興薩迦教派的一代宗師。
  • 薩迦寺是西藏唯一享有「第二敦煌」美譽的寺廟,到底神奇在哪裡?
    儘管對薩迦寺早有耳聞,雖然進藏數次卻從未光顧過,在2020年之前總覺得那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幸好這一次阿里自駕之旅,從日喀則去往珠峰大本營途中,特意轉了個彎,才了卻了一樁心願。來西藏,為何一定要去看看薩迦寺呢?
  • 西藏糧倉——日喀則,日喀則八大著名景點錯過任何一個就是罪過
    日喀則,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南北地勢較高,其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日喀則的藏文意思是「土質最好的莊園」。
  • 整個日喀則感覺很荒,很空曠,但是卻真的比拉薩還淳樸!
    日喀則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城市,也許是我們住得偏遠,感覺很新。天黑之後,街上行人很少。娛樂設施就更少了。大概只有眾多不同派別的寺廟,讓我們領會宗教的神秘與神聖。大家好我是吹夢,歡迎收看吹夢去旅行,今天給大家介紹日喀則的眾多神秘寺廟。
  • 旅行中國:西藏的「敦煌」——薩迦寺
    從日喀則向西,翻越錯拉山,南行60公裡,便到薩迦縣。藏語中「薩」是土的意思,「迦」是灰色的意思。薩迦,是「灰色的土地」。薩迦原有南北兩寺屹立在仲曲河兩岸。北岸一寺建於公元1079年,因寺址在「灰土」山上,所以寺也以「薩迦」名之,作為寺主的教派也以「薩迦」命名。
  • 探秘藏傳佛教的本尊:普巴金剛
    普巴法的修持,在於斷除一切自我之貪執,消除內心之恐懼,如此,才能了解法界性,亦即不在於降伏外在之物,而是在於對自己內心本性的了悟。 藏人傳說,古時有一大力鬼神「麻當魯扎」具三頭六臂四足二翅,住於屍陀林中,危害三界有情。噶瑪黑魯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為降伏此大力鬼神,乃化身為「普巴金剛」,與此大力鬼神同一形相,具大威神力,終將大力鬼神及一切魔眾摧伏。
  • 西藏日喀則市佛教協會第一屆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開幕式由日喀則市副市長嘎瑪洛窮主持。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市佛協會長班典頓玉喇嘛代表日喀則地區佛教協會第六屆理事會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劉莎、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羅薩巴•赤列曲桑,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拉巴平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餘德平,市政府副市長嘎瑪洛窮,市政協副主席邊巴以及市委統戰部、市民宗局、市宗教辦、扎什倫布寺管委會、薩迦寺管委會負責人,日喀則市18縣(區)統戰部、民宗局、宗教辦負責人及市佛教協會第一屆代表大會200餘名代表出席會議。 開幕式由日喀則市副市長嘎瑪洛窮主持。
  • 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極高,稱為第二個敦煌,西藏日喀則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日喀則西南130公裡處的薩迦縣城裡,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薩迦的創始人昆·貢卻傑布於公元1073年創建。薩迦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薩迦寺分南北兩寺,以仲曲河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
  • 探秘藏傳佛教的本尊:普巴金剛_佛教_鳳凰網
    普巴法的修持,在於斷除一切自我之貪執,消除內心之恐懼,如此,才能了解法界性,亦即不在於降伏外在之物,而是在於對自己內心本性的了悟。 藏人傳說,古時有一大力鬼神「麻當魯扎」具三頭六臂四足二翅,住於屍陀林中,危害三界有情。噶瑪黑魯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為降伏此大力鬼神,乃化身為「普巴金剛」,與此大力鬼神同一形相,具大威神力,終將大力鬼神及一切魔眾摧伏。
  • 薩迦寺的「慧海經山」之中,藏著雪域高原的信仰密碼
    經歷過了珠峰的洗禮(見前篇),回日喀則的路依然曲折而美豔。這高原的風土,養育了高原人特有的豪邁和虔誠。公元13世紀興盛之時,薩迦派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使之前分裂了數百年的青藏高原重新走向了統一,顯赫一時的薩迦王朝將西藏的政治和文化推到了一個新的巔峰。
  • 老司機告訴你,十月西藏最美在日喀則還是阿里?
    因此,珠峰和岡仁波齊可謂是日喀則和阿里旅遊亮點亮點所在。接著就是各自聖湖和其他神山以及寺廟所在。首先盤點一下日喀則地區所能看到一些風景。(1)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措。羊卓雍措面積很廣,它既屬於山南,也有一部分在日喀則地區。塔若湖、佩枯措湖、扎布耶茶卡、許如湖,公珠措等。(2)扎什倫布寺、白居寺、薩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