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運營的重點是什麼?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文章?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其在內容運營方面的經驗心得,enjoy~

這篇老付要講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內容運營。內容的重要性不想贅述,還是一貫傳統,不講名詞、概念、理論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老付為了今天的分享獨創了有關內容運營的雙K轉化以及10C要素,並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和理解,還畫了一個內容運營中10C要素應用的人像模型

老付力求通過自己十幾年的從業經驗來探討內容運營的本質以及系統性應用,開頭兩點有點深澀,但是相信老付,如果你用心看完,會讓你對內容的理解開一個腦洞,老付也儘量多用圖來闡述,如果你實在不想看,也可以直接拖到第三點。大家如果覺得有所收穫請幫老付擴散分享。(註:本篇所引用圖片及模型除額外註明外,均為原創,部分敏感信息模糊化處理)

話不多說,還是老規矩,全篇結構如下(內容很乾很乾,消化不了的多看幾遍……):

一、內容運營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你寫不出爆文? 關鍵詞: (知識轉化、知識管理、雙K轉化)二、內容運營的重點是什麼?|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文章? 關鍵詞: (隱性知識顯性化、外化、內化)三、內容運營10C要素應對隱性知識9大特徵|3篇文章2上頭條登榜首案例分析 關鍵詞: (10C要素、9大特徵、內容的人設)四、內容運營的10C要素應用人像模型|把你的文章想像成人物? 關鍵詞: (10C要素、人像模型)

一、內容運營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你寫不出爆文?

先看百科:「內容運營,即內容營銷(content maketing)管理者,他們利用付費的、擁有的、贏得的和分享的溝通渠道與顧客一起或在顧客之間創造、激發和分享品牌信息和對話。這些渠道既包括傳統媒體,也包括可控和不可控的新媒體渠道」。老付覺得內容運營對於產品人來說就是通過對知識的生產和整合,借用社會化手段和渠道,實現知識的轉化和傳遞,同時滿足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達到運營目的。

劃重點:知識的轉化和傳遞、生產整合以及社會化手段,接下來老付一個個講解:

老付覺得內容運營的本質就是知識的轉化和傳遞,這張圖很好的畫出了整個過程,但是相信如果你第一次看到這張圖肯定會懵逼了,「隱形、顯性、外部化、內部化」都是什麼意思呢?別急,等老付講完後,你再回頭看。

要想弄明白,首先老付要拋出一個自己的定義:雙K轉化,雙K即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根據知識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轉移,可以把知識分為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那麼這個互相轉化的過程就叫做雙K轉化。

隱性知識是麥可·波蘭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從哲學領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對人類知識的哪些方面依賴於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信仰的因素是知識的隱性部分所固有的。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 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他把前者稱為顯性知識,而將後者稱為隱性知識,按照波蘭尼的理解,顯性知識是能夠被人類以一定符碼系統(最典型的是語言,也包括數學公式、各類圖表、盲文、手勢語、旗語等諸種符號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識。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相對,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知識。還沒懂沒關係,看下圖: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再拿我們自己舉例來說明:

好了,明白了雙K轉化,老付現在聊聊第一張圖本質裡的「外部化、內部化」有是什麼意思,還是圖解:

好了,總結:內容運營對於產品人來說就是通過對知識的生產和整合,借用社會化手段和渠道,實現知識的轉化和傳遞,同時滿足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達到運營目的。所以,內容運營的本質就是知識轉化和傳遞,即雙K轉化。

二、內容運營的重點是什麼?(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文章?)

了解了本質,先看圖,引用了熱點:

羅胖在最新的跨年演講中,首先提到了內容付費的趨勢是「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變得價值連城」、「更重要的是那種你必須做一遍才能獲得的知識」。這裡的知識指的就是隱形知識。所以,老付想說:內容運營的重點是隱性知識顯性化。因為未來對於一般的內容運營者而言,核心和價值是在隱形知識,而非顯性。還記得上面這個本質圖吧:

就網際網路來說,對於知識持有者(運營者)來說,就是通過隱形知識的外化變成顯性知識,經過整合加工後傳達給知識搜尋者(讀者),而讀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些經過加工後的顯性知識再內化成為自己的,繼而沉澱為「認知」

舉例:老付的兩篇爆文《用戶運營:從零到二十萬用戶產品的AARRR模型》、《學好新年提加薪|產品人不知道的五大PPT演講技巧及案例實操》,為什麼會爆?無論是APP運營還是PPT,都是被說爛了的,所以老付都拿了自己的實操或經驗積澱來沿主線展開,而非講技巧、說理論,這些APP實操和PPT經驗都是老付在泛濫的理論方法——顯性知識上經過實操換來的獨有「隱性知識」再通過文章形式顯性出來,滿足了知識搜尋者的需求。

三、內容運營10C要素應對隱性知識9大特徵

終於說完上面的理論和基礎知識了……現在老付來通過自己的案例和自創模型來說怎麼具體應用,既然重點是隱性知識顯性化,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這個隱形知識的特徵:

1、默會性

不能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隱性知識一般很難進行明確表述與邏輯說明,它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成果。這是隱性知識最本質的特性。

2、個體性

隱性知識是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它的主要載體是個人,它不能通過正規的形式(例如,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形式)進行傳遞,因為隱性知識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難清晰表達。但是隱性知識並不是不能傳遞的,只不過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另外,這裡需要區別「個體性」與「主觀性」。波蘭尼認為,和主觀心理狀態之局限於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個體知識是認識者以高度的責任心(resposibility),帶著普遍的意圖(universal intent),在接觸外部實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礎上獲得的認識成果。可見,個體的不同於主觀的,關鍵在於前者包含了一個普遍的、外在的維度 。

3、非理性

顯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邏輯推理」過程獲得的,因此它能夠理性地進行反思,而隱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因此不是經過邏輯推理獲得。由於隱性知識的非理性特徵,所以人們不能對它進行理性地批判。

4、情境性

隱性知識總是與特定的情景緊密相聯繫的,它總是依託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對特定的任務和情境的整體把握。這也是隱性知識的很重要的特徵。

5、文化性

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具有強烈的文化特徵,與一定文化傳統中人們所分析那個的概念、符號、知識體系分不開,或者說,處於不同文化傳統中的人們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隱性知識「體系」,包括隱性的自然知識「體系」,也包括隱性的社會和人文知識「體系」。

6、偶然性與隨意性

隱性知識比較偶然、比較隨意,很難捕捉,所以獲取的時候就比顯性知識要困難。

7、相對性

這裡的相對性有兩層含義:一是隱性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二是相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隱性知識,但是同時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已經是顯性知識,反之亦然。

8、穩定性

與顯性知識相比,隱性知識與觀念、信仰等一樣,不易受環境的影響改變;它較少受年齡影響,不易消退遺忘;也就意味著個體一旦擁有某種隱性知識就難以對其進行改造。這意味著隱性知識的建構需要在潛移默化中進行。

9、整體性

儘管隱性知識往往顯得缺乏邏輯結構,然而,它是個體內部認知整合的結果,是完整、和諧、統一的主體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個體在環境中的行為起著主要的決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體統一,不可分割的。

那麼對照這9個特徵,老付自開腦洞創建了一個內容運營10C要素來分別應對:

下面老付對照這個表,就自己的3篇文章2上頭條登榜首的文章《學好新年提加薪|產品人不知道的五大PPT演講技巧及案例實操》(以下簡稱:《A》)和《用戶運營:從零到二十萬用戶產品的AARRR模型》(以下簡稱:《B》)做案例分析,大家可以拿自己文章觸類旁通:

1、Caption標題:《A》中的「你不知道的」、「實操」以及《B》中的「AARRR模型」等就是針對隱性知識的相對性而設定,而「案例實操」、「新年提加薪」、「零到二十萬」等就是針對的偶然性與隨意性:隱性知識比較偶然、比較隨意,很難捕捉,所以獲取的時候就比顯性知識要困難。

2、Contents 章節目錄:老付所有文章都在開頭引入了章節目錄,且提煉關鍵詞,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隱性知識的非理性增加邏輯性:隱性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因此不是經過邏輯推理獲得。由於隱性知識的非理性特徵,所以人們不能對它進行理性地批判。

3,4、Cases案例和Chart 圖表:老付這幾篇文章都引入了自己的案例及圖表化配合闡述,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隱性知識的默會性:不能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隱性知識一般很難進行明確表述與邏輯說明,它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成果。和上文說的非理性增加邏輯性。

5、Context語境:這裡的語境可以分為:

①發布渠道語境,即要考慮你內容發布的渠道平臺以及受眾用戶群,例如公眾號自媒體發布和流量分發要適當做修改;

②行文上下文語境,即行文時要前後協調,考慮上下文聯繫以及適當介紹的必要背景方便讀者理解。

這個要素也是應對隱性知識的情境性:隱性知識總是與特定的情景緊密相聯繫的,它總是依託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對特定的任務和情境的整體把握。案例中老付的兩篇文章都針對運營和產品用戶群體在標題、內容描述以及案例切入角度上都做了語境匹配。

6、Creativity創造性:你的選題和內容最好是做到新穎獨特,如果做不到,那至少要選擇有創造性的闡述方式或者自己獨特的觀點,不然大家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這個隱性知識就不會有興趣看或者沒耐心看完。例如《A》中老付利用了TED的掌門人和演講教練克裡斯安德森的五大要素來進行敘述;《B中》選擇了AARRR模型這個來展開,避免了陳舊和亂序的分享。這個要素也是應對隱性知識的相對性:這裡的相對性有兩層含義:一是隱性知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二是相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隱性知識,但是同時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已經是顯性知識,反之亦然。和穩定性:與顯性知識相比,隱性知識它個體一旦擁有某種隱性知識就難以對其進行改造。

7、Communication 互動:在內容裡適當的增加互動,也是個加分項,同時如果你有運營目的,那就更需要這個環節了。例如老付這兩篇文章都在合適的時候以問題或交流的形式進行了互動,這個要素也是應對隱性知識的個體性:隱性知識並不是不能傳遞的,只不過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

8、Continuum 連續性:老付算上這一篇,已經是老付說運營的第5篇了,希望能系統完整的把老付這十來年的隱性知識分享出來,這個要素也是應對隱性知識的整體性:儘管隱性知識往往顯得缺乏邏輯結構,然而,它是個體內部認知整合的結果,是完整、和諧、統一的主體人格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及上文提到的很難改變的穩定性,所以需要系統、連續的去改變讀者的認知。

9、Check 檢查:自己產出的內容全部完成後做一遍「Check and confirm」是對讀者和自己最起碼的尊重吧,很難想通有些文章寫出來錯別字連篇,標點錯誤,邏輯混亂。

最後一個要素,也是所有的要素之和,內容的靈魂:Characters人設。這個要素也是應對隱性知識的文化性: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具有強烈的文化特徵,與一定文化傳統中人們所分析那個的概念、符號、知識體系分不開。

案例舉例:老付在行文中沒有用我、筆者之類,而是直接用「老付」,以及所有的內容和格式、文章、行文風格都試圖把「老付」這個人設刻畫的飽滿、做畫像區分。關於人設的重要性,不用贅述:咪蒙、Papi醬、李叫獸等都是依靠成功的人設助推內容起飛。這裡老付想引用一下好友謝金鐘在《運營人,為什麼你的公眾號不受歡迎?》裡的一張圖片:

四、內容運營的10C要素應用人像模型(把你的文章想像成人物?)

老付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有關這個雙K轉化實在是太高深,所以有點入戲太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於是乎,在利用10C要素應對隱性知識的9大特徵,實現內容運營的重點:隱形內容顯性化後,老付又突發奇想的構建了一個10C要素應用人像模型,也就是如果把你的一篇文章成人物的話,那麼它應該是這樣的:

如上文所述,一篇文章如果比喻成一個人物,那麼它的大腦應該就是對應的「Creativity創造性」,是讓它和別「人」情商智商區分的體現;五官則是它的「Caption標題」,怎麼能從人海中脫穎而出、一見鍾情就靠五官了;嘴巴則是「Communication互動」,如果你想打造一個出色的人設,那麼就開口交流吧;脖子是連接頭部和軀幹的重要樞紐,對應就是「Contents章節目錄」;好的「案例Cases和圖表Chart」則構成最大面積也是體現身材和實力的身體;保持「連續性Continuum」則是讓它不停奔跑和走動,才能到達目的地。同時要根據不同的「語境Context」即腳底踩到的不同場合地點選擇最適合的表現形式,整個血液循環全身,構成「檢查Check」,它的整體內外在給其他人的印象和感受就構成了它的「人設 Characters」,別人喜不喜歡它,願不願意產生共鳴、對它認同和跟隨就靠整體形成的「人設 Characters」了。

最後

好了,以上就是老付在對於產品運營的自己理解和分析,總結一下:

內容運營的本質是知識轉化和傳遞,即雙K轉化 → 知識轉化和傳遞的重點是隱性知識顯性化 → 針對隱性知識的9大特徵做對應顯性化處理 → 內容運營的10C要素 → 10C要素應用人像模型

如果大家喜歡這個10C要素和小人的話,請幫老付點讚或轉發;同時告訴老付,下一篇你希望看到什麼內容,是關於其他方面的產品運營幹貨還是老付打算寫的老付和3個網際網路連環創業者的啟示錄呢?

作者:付如濤,網際網路產品&網際網路運營專家。

本文由 @付如濤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別人寫文章十萬百萬的閱讀量,而你的文章卻沒有人看?
    如果沒有閱讀,也就意味著你的文章被打入「冷宮」了。一些寫作高手無論寫什麼話題,幾乎都能夠賺到流量。而有很多寫作小白,哪怕是追了熱點也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呢?雖然熱點自帶流量屬性,但是同質化非常嚴重。所以如果無法從更另類的角度去思考去寫作,哪怕追了熱點也無法獲得高閱讀量。
  • 不看氣質談技術,新媒體運營有什麼技術?
    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發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跟偵探差不多,多篇報導的意思串聯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價值。  第三,作為新媒體運營人員當然還要具備一定的文採  這裡說的文採可不是在學校文學社裡的那點風花雪月,文採是就時下的事情,用讀者喜聞樂見的語言描述出來。
  • 從鑽石營銷模式中看:最成功的內容運營策略是什麼?
    內容運營其實要看重的應該是整體的定位或者說錨定,通過文案將產品與大家日常生活中某一場景錨定,讓大家欲罷不能,是核心中的核心。做個實驗,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內容運營」這四個字,出來的文章十有八九都是講文案寫作技巧的。那麼內容運營是不是就等同於寫文案呢?我們看下下面這個例子:你去歐洲旅遊,但是你不懂英文。
  • 運營實戰指南|深入淺出內容運營
    單頁面信息架構用戶打開產品頁面後第一眼看到的全是信息,比如:口號、頁面布局、Logo、文案、顏色等等,決定著你的產品給用戶的感知是清晰的還是紊亂的。單篇文章信息架構比如文章摘要,你一看摘要就能決策出要不要讀這篇文章;文章層級,用加粗、加大字號、斜體等呈現出來小標題等。一句話:信息是內容的前哨和管理系統,是一種意圖傳達的載體。
  • 當我們談論內容運營時,都在談論些什麼?
    本期概要:一、內容的生產與消費二、內容運營的重點(一)內容是什麼(定位)1.按內容類型劃分2.按內容品類劃分二、內容運營的重點我們簡單理解了以上關於內容相關生產與消費邏輯之後,加上運營這個維度再往下細拆。當我們從0-1去進行創作、運營我們的內容的時候,通常需要考慮三個問題:內容是什麼、內容從哪來、內容給誰看。
  • 自媒體運營工作內容是什麼?你每天是這樣做的嗎?
    今天易撰自媒體工具小編跟大家聊聊製作自媒體運營每天都要做哪些工作內容,易撰作為自媒體運營人員輔助工具的提供者,從事網際網路行業這麼多年,雖然談不上有什麼資深的見解,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門道。當然每個運營人的習慣和工作方式是不一樣的,也直供大家學習參考。
  • 什麼是新媒體內容運營
    什麼是新媒體內容運營?新媒體內容運營分為哪幾部分? 內容運營是指運營者利用新媒體渠道,用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將企業信息呈現在用戶的面前,並促使用戶去參與、分享、傳播的一個過程。 1.
  • 我們為什麼要寫文章?什麼是一篇好的文章?
    所以,當一篇文章的內容都是錯的,那麼這篇文章無論表面的文採有多麼華麗,它依然不是一篇好文章。章,從音從十,古代奏樂,連奏十段才能結束。因此,文章要有頭有尾,必須有相對完整的段落和篇幅。系統一篇文章要說清楚一件事,表明一個觀點,傳達一種情緒。要有中心思想;要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也要有起承轉合。文章背後的是作者,是人,什麼人寫什麼字,人背後的是感知和認知,人有多少深度和廣度,決定其文章的質量怎麼樣。
  • 內容運營|受歡迎好文章必備的三要素
    寫好題目在傳統媒體中,題目的好壞直接影響讀者是否閱讀該報導的內容。而這一影響在網絡中則更加的明顯。你要是寫不好標題,那就索性不要寫接下來的文章了,不然費心費力最後沒幾個人點開看。首先我們來說說傳播學之父施拉姆先生的選擇或然率公式「某種信息被選擇的或然率=預期獲得的報償/預期付出的代價」。
  • 做內容運營撰寫文章的五個流程,你需要知道的
    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企業線下運營受到的極大影響,使其開始重視線上營銷推廣,特別是自媒體平臺上的營銷推廣得到更多人的重視。今天,在這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運營中的文章撰寫相關知識。文章撰寫是內容運營人員必備的能力之一,但文章撰寫的質量主要還是基於運營人員的閱歷及撰寫經驗,並不是說看完某些知識或者內容就可以寫好,而是需要不斷練習、沉澱並總結經驗才真正有可能把文章撰寫好。站在運營的角度,文章撰寫需要依據產品、企業、渠道的特性來進行編輯和準備內容布局。
  • 社群運營:文案核心系統!讓你今後寫文案易如反掌!
    我們做社群運營的時候,經常需要輸出各種價值,內容。其中就包括文案,並且,文案也是主要的內容輸出方式。小到一句話,大到一篇論文,一本書,其實都叫文案。很多人一提到要寫文案,就腦袋發熱,頭疼,不知道從何下手。關於這一點,我是感同身受的,因為我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也不會寫,有時候想寫一篇文章,好幾天都沒憋出來。為什麼?
  • 公眾號內容規劃不會做?教你7步解決運營煩惱!
    不管什麼內容,一定是言之有物,要能夠洞察到細分用戶的核心需求,真正對他們有幫助,能吸引到他們。老賊遇見過很多新媒體編輯,很會寫內容,在被日復一日的被摧殘後,非常有網感,思緒紛飛,有說不完的話。為什麼要做好公眾號內容規劃?無須高談闊論,一言以蔽之:給用戶輸出一篇優質內容不算本事,長期給用戶輸出有價值內容才是本事。規劃好內容就是為了能持續、穩定、更高效為目標用戶輸出有價值的垂直優質內容。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內容規劃呢?1.
  • 前百度資深運營:43頁重磅PPT 從0開始把內容運營講透!
    合集的好處,往往在於它的歸納總結性強,1篇抵單獨看5篇。數字的堆積也給人衝擊感和飽腹感。這種合集型文章讀起來也比較輕鬆,因為文章被拆分了,有時看二級標題就能get到點。像《Airbnb告訴你如何用雞肋換雞腿:三種分享型經濟的典型案例》這種,就比單獨介紹一個Airbnb更豐富。另外,盤點、榜單也是一種討巧的方法,如《【盤點】重磅推薦!2014年度網際網路最裝逼詞彙榜單》。
  • 深圳羅湖抖音快手短視頻代運營 為什麼要做抖音快手代運營
    18183首頁 深圳羅湖抖音快手短視頻代運營 為什麼要做抖音快手代運營 深圳羅湖抖音快手短視頻代運營 為什麼要做抖音快手代運營
  • 作為一枚運營喵,你的日常工作是什麼?
    一、信息積累無論做何種運營,信息的積累一定要夠。建議下載各種新聞類APP,供上班閱讀,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種閱讀方式只需讓你建立印象,速讀或者標題閱讀均可。目標:以獲取信息為主,如投融資消息、熱點事件、熱門話題;如果能在此基礎上面冒出一些想法是最好的。
  • 百家號文章如何獲得更多推薦量?3000字百家號運營攻略給你答案!
    這是一篇十分幹十分幹的乾貨文章,主要內容是講解如何玩轉百家號,其實這些內容一部分來自於我本人真實的運營經驗,一部分是來自官方培訓或官方運營小技巧,只不過我把這些內容變得更加容易讓人讀起來通俗易懂一些。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那麻煩各位給點個讚,轉發一下支持靜靜,靜靜創作的動力會更足很多,會給大家帶來更優質的內容。
  • 內容運營丨一個標題的自我修養及6種常用套路
    但為什麼這樣的內容取得的傳播效果比你辛辛苦苦原創的長文還要好,你想過原因嗎?在網際網路領域新浪、搜狐都有成文的編輯手冊,裡面是這些大公司多年積累並不斷修改完善的運營規範,其中標題是裡面很重要的內容章節,這些資料對內容運營新人是非常實用的學習教材,看完不僅讓你了解運營的基礎知識,更能讓你避免陷入內容運營的一些深坑。
  • 我們為什麼要寫作,如果快速的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為什麼有些大神寫出的文章輕輕鬆鬆的突破10萬+,而有的人想破腦袋,也不知道該寫什麼,寫出的文章怎麼都願意看,其實寫作能力是可以通過鍛鍊得到提高,那些寫作能力厲害的人,只不過掌握了寫作的一些原則,並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應用,練習。寫作怎麼都寫不好,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 金融機構內容運營:一個核心,四點思考
    四、五大平臺分析說明首先共性的廢話就不多說了,每個平臺每個渠道都離不開對你的認真對待和投入。在探索中滿滿定義明確好的目標受眾要素,他們是誰,在哪兒,喜歡看什麼等等,並持續地、穩定地產出高質量的文字/音頻等內容。筆者前身在網際網路公司玩基金,關於基金內容運營平臺/渠道的視角分析請見《從螞蟻和京東,看金融機構自運營平臺還能走多遠?》
  • 文章沒人看?把握住這四點,你也可以獲得理想閱讀量
    第一:要學會去了解平臺要做好自媒體,一定跟平臺是分不開的。要想有一個很高的查看量,就需要我們知道平臺的運營機制、知道平臺一般會喜歡的內容有哪些,每個平臺的喜好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認識每個平臺的喜好就很有必要,知道以後才能通過各平臺的喜好對我們的內容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