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ins上有一組關於極簡主義的「收納準則」走紅。
那就是遵循基本待物的原則,捨棄一些「可有可無」的物件,既然扔東西成為一件極度奢侈的事情,那就秉持少製造垃圾的準則來收納整理。
眾所周知,日本的垃圾分類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每位家庭主婦都需要按照嚴格的垃圾分類標準進行垃圾妥投,不然就會被退回不予接收。
所有的垃圾袋也是有償提供的,需要自行去便利店進行購買,價格還是比較貴的。
這樣的環境保護意識下,也導致很多的主婦們有著更多的節約意識,對於那些買回來也不好處理的物件,最好不要買,因為扔起來真的很麻煩,不僅要付費,還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因此,越是簡單的生活,越是便利。
如上圖所示,正是日本極簡主義「收納準則」,讓主婦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懂得取捨,留下來都是生活裡面必須具備的。
一塵不染的地板和牆面,不需要太多的裝飾物,方便打掃的同時,也方便日後進行收納整理。
簡約裡面帶著優雅,素淨當中流露出極簡。
這樣的收納真的是太棒了,對於主婦而言,把生活打造的更加舒適,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感和成就,是一項家庭事業的勳章。
喜歡日式極簡主義的收納準則,大概也是喜歡這種讓生活更加舒適的收納體驗。
不用糾結於打掃衛生的繁雜工序,越是簡單的生活環境,越是一目了然,越是井然有序。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大概就是這樣的生活境界了。
只有在實現了基本富裕的時候,才能夠考慮填報肚子以上的事情,例如:如何讓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加優雅,如何讓一日三餐更加精緻,如何讓日常的品質更加體面,如何活得更加有禮儀、有尊嚴。
再例如,特殊的紀念日裡面,讓生活變得更加有儀式感。
這些更加高級的生活追求,應該是建立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思維層次提升之後,才能夠做到的事情吧。
極簡主義,同樣也是在能力範圍之內,讓生活變得更加精緻。
最後對此,不知諸位都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