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網博州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消除客戶用電隱患。景騰 攝
疫情發生以來,國網新疆電力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優質服務,1.5萬多名員工始終堅守崗位,1000餘臺搶修車輛24小時待命,點亮定點醫院、醫療點等重點場所,確保醫療物資生產線供電充足,在大戰大考中展現央企責任、體現國網擔當。
電力線成生命線:堅守者變身逆行者
7月31日夜,在自治區第六人民醫院配電室,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員工艾力克木·熱西提正在檢查低壓秒級監控裝置的時候,接到母親發來的微信視頻請求,他匆匆點開向家人道了祝福,又專心工作起來。
當晚,艾力克木·熱西提和12名電網員工在茫茫夜色中抵達現場,投入到緊張的電力設備建設中。連續4天,夜間消缺4條重過載線路,確保了多處重要場所可靠供電。
在馳援醫療點的同時,國網新疆電力黨員服務隊也衝在一線,全力保障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可靠用電。
7月16日,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萬佳醫療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丁剛接到一批口罩和核酸檢測採樣管的「火線訂單」,他立即全面檢查生產線的運行情況,確保能如期交付產品。
國網博州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成員張學福聽說此事,主動上門服務企業,細緻檢查電力設備,消除用電隱患,讓生產線健康運行。此後40多天,這條生產線連軸運轉,每天生產口罩30萬隻,核算檢測採樣管10萬支,持續運往新疆各地州使用。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網新疆電力全體黨員堅守疫情防控和供電保障一線,2700餘名黨員主動請戰,巡視變電站2萬餘次,確保60萬公裡線路供電可靠,全疆所有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等重要場所供電萬無一失,鑄就了堅實的「電力後盾」。
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靠得住,一批批黨員帶領身邊同事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經過抗疫考驗,7名員工火線入黨,扛起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始終逆行在抗疫一線。
感受愛也付出愛:隔離者也是志願者
8月1日晚上9時,夜色開始籠罩烏魯木齊,國網新疆電力辦公樓內燈火通明。後勤工作部的辦公室裡,3名工作人員忙得熱火朝天,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後勤物資充足。
本部事務處處長王剛的工作主要是安排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出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全疆封閉前,王剛提前採購在崗隔離人員的床、被褥、洗漱用品。封閉中,負責統籌每天近5萬份盒飯配送、人員體溫測量、重要場所消毒……
「疫情面前,誰都不能偷懶。雖然不在最前線,也不能絲毫鬆懈。」王剛心裡清楚,自己負責的後勤保障是公司對職工的關心關懷,是抗疫時刻的安全保障,越是細緻、及時、準確,才能確保一線人員工作不掉鏈子。
像王剛一樣,國網新疆電力3.25萬名員工在辦公場所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感受著愛也付出著愛。同時在城市各基層社區,從旭日東升到繁星滿天,國網新疆電力居家隔離員工也在堅守,抓防控、搞服務、解難題,做好群眾工作,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8月12日上午,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光明路紅山南社區,滿地放滿了居民需要的蔬菜和食材,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志願者於晶晶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分裝、打包、送貨。
700多戶居民,分配一次蔬菜至少4個小時,有沒有辦法能減輕工作量提高效率呢?於晶晶作為數據中心專業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製作了蔬菜統計分類小程序。
「有了這個小程序,只需花一個半小時就能分完。」於晶晶說。在紅山南社區,她還和志願者一起對重要場所清洗、消毒。
早出晚歸,事事操心,雖然辛苦,但於晶晶認為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作為一名電力志願者,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肯定得頂上,也必須頂得上。」
新疆開始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各地電網工程第一時間復工。據國網新疆電力估算,9月份將有11項工程投產,線路長度534千米、變電容量49萬千伏安。第4季度計劃安排16項工程開工,快馬加鞭追趕工程進度。
抗疫期間,疆電外送四通道始終安全穩定運行,輸送功率創歷史新高。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送功率由600萬千瓦提高至800萬千瓦,輸送功率居全國第一。目前,疆電外送四通道外送功率達到1640萬千瓦,新疆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抗壓前行的新疆電網,正如同今日新疆的縮影。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疆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電力供應穩定可靠,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一定能奪取戰「疫」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胡培根、湯鴻頌、劉長勝)
(責編:李龍、韓婷)